1、消费帮扶工作总结加大力度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市场也越来越成熟。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消费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消费权益保护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点。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国各级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社会组织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消费帮扶工作。本文从消费帮扶工作的总体情况、成效分析、问题及对策等方面,探讨如何加大消费帮扶工作力度。一、 消费帮扶工作总体情况1、消费帮扶工作的概念和意义:消费帮扶工作是指针对消费者遇到的投诉和纠纷,由法律、行政、社会组织等多方面力量共同协作,针对具体问题展开调解或提供帮助的一种工作。2、消费帮扶工作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消费者权益保护、消费纠纷调解、消
2、费监督检查等方面。3、消费帮扶工作的组织形式:包括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消费者组织等多种形式。二、 消费帮扶工作的成效分析1、消费纠纷调解成功率不断提高:随着调解机构的不断完善和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消费纠纷调解成功率逐年提高。2019年,全国消费者协会受理消费纠纷案件4.4万余件,成功调解率达到96.5%。2、消费权益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果:2019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共查处全国市场主体违法案件2.14万起,罚没金额达到349.4亿元。同时,消费者维权意识不断提升,对于不合理的消费条件和服务进行投诉,推动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和整改。3、消费监督检查成效显著: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的消费监督检查工作,不断推
3、动商家加强质量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同时,对于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商家,加大惩处力度,形成了一定的震慑效果。三、 消费帮扶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消费帮扶工作组织体系不够完善:需要加强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消费者组织等多方面力量的协调,形成消费帮扶工作的联动机制。2、消费纠纷处理方式单一: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消费纠纷,需要采取更为灵活多样的处理方式,如引入第三方调解机构、建立消费仲裁机构等。3、消费监管机制亟待改善:特别是对于互联网和新经济领域的消费监管,应当加强对于平台、商家的监管,防范和打击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综上所述,加大消费帮扶工作力度,需要各级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消费者组织等多方面力量共同合作,形成消费帮扶工作的联动机制,同时加强消费纠纷处理方式的多样性和消费监管机制的完善,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全面、更加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