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7高考化学全国II卷解析版.doc

上传人:1587****927 文档编号:1109007 上传时间:2024-04-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4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高考化学全国II卷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7高考化学全国II卷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7高考化学全国II卷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7高考化学全国II卷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7高考化学全国II卷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7高考化学解析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题(全国II)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解析】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是沿用下来的叫法,故A正确;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故B正确;C.蛋白质含有C、H、O、N、S等元素,故C错误;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摄入过多可能会导致脱发等,故D正确;【答案】C8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L 0.1 molNH4Cl溶液中, 的数量为0.1B2.4 g

2、Mg与H2SO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C标准状况下,2.24 L 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D0.1 mol H2和0.1 mol 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解析】A.NH4+能够发生水解,故NH4+的数量小于0.1NA,故A错误;B. 2.4 g Mg与H2SO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故B错误;C.标准状况下,2.24LN2和O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1mol,故混合气体的分子数为0.1NA;D. H2 + I2 2HI,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故其分子总数为0.2NA,故D正确;【答案】D9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

3、族元素,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与a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dcbaB4种元素中b的金属性最强Cc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 Dd单质的氧化性比a单质的氧化性强【解析】a、b、c、d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故a为O,d与a同族,故d为S,c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故c为Al,则b为Na或Mg;A.原子半径bcda,故A错误;B.4种元素种b的失电子能力最强,故其金属性最强,故B正确;C.c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故C错误;D.O2的氧化性强于S,故D错误;【答案】B10下列由实验得

4、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实验结论A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B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C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D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解析】A.乙烯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结论正确,故A正确;B.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但钠反应更剧烈,故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活性不同,故B错误;C.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楚,利用的是强酸制弱酸,故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

5、,故C错误;D.甲烷和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中含有HCl能够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故D错误;【答案】A11用电解氧化法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耐腐蚀的氧化膜,电解质溶液一般为混合溶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待加工铝质工件为阳极B可选用不锈钢网作为阴极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D硫酸根离子在电解过程中向阳极移动【解析】A.待加工铝质工件为阳极,失电子被氧化,故A正确;B.可选用不锈钢网作为阴极,能够增加反应时的接触面积,故B正确;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 + 2e- = H2,故C错误;D.硫酸根离子在电解过程中向阳极移动,故D正确;【答案】C12改变0.1二元弱酸溶液的pH,溶液中的、的物

6、质的量分数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pH=1.2时,BCpH=2.7时,DpH=4.2时,【解析】A.由图像可知pH=1.2时,c(H2A)=c(HA-),故A正确;B.K2(H2A)=c(A2-)c(H+)(HA-),pH=4.2时,c(A2-)=c(HA-),故K2(H2A)=c(H+)=10-4.2,故lgK2(H2A)=-4.2,故B正确;C.由图像可知,pH=2.7时,c(HA-)c(H2A)c(A2-),故C正确;D.pH=4.2时,c(A2-)=c(HA-)c(H+),故D错误;【答案】D13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实验现象结论A向2 mL 0.1

7、的溶液中加足量铁粉,振荡,加1滴KSCN溶液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溶液颜色不变还原性:B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CO2具有氧化性C加热盛有少量NH4HCO3固体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石蕊试纸变蓝NH4HCO3显碱性D向2支盛有2 mL相同浓度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相同浓度的NaCl和NaI溶液一只试管中产生黄色沉淀,另一支中无明显现象【解析】A.由实验现象可知发生反应Fe + 2Fe3+ = 3Fe2+,知还原性FeFe2+,故A正确;B.瓶内有黑色颗粒(C)产生,故CO2C,CO2表现氧化性,故B正确

8、;C.NH4HCO3受热分解产生的NH3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故C错误;D.相同类型的物质,溶度积越小越易形成沉淀,故D正确;【答案】C26(14分)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水泥熟料的主要成分为CaO、SiO2,并含有一定量的铁、铝和镁等金属的氧化物。实验室测定水泥样品中钙含量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分解水泥样品过程中,以盐酸为溶剂,氯化铵为助溶剂,还需加入几滴硝酸。加入硝酸的目的是将滤液中的Fe2+全部氧化为Fe3+,还可使用H2O2代替硝酸。(2)沉淀A的主要成分是SiO2,其不溶于强酸但可与一种弱酸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 + 4HF = SiF4 + 2H2O

9、。(3)加氨水过程中加热的目的是加快反应的速率,促进Fe3+、Al3+的水解。沉淀B的主要成分为Fe(OH)3、Al(OH)3(写化学式)。(4)草酸钙沉淀经稀H2SO4处理后,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通过测定草酸的量可间接获知钙的含量,滴定反应为:+H+H2C2O4Mn2+CO2+H2O。实验中称取0.400 g水泥样品,滴定时消耗了0.0500 molL1的KMnO4溶液36.00 mL,则该水泥样品中钙的质量分数为45%。【解析】(1)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将溶液中的Fe2+氧化为Fe3+,因盐酸为溶剂,故可使用硝酸铵代替硝酸;(2)二氧化硅不溶于盐酸、硝酸,故沉淀A的主要成分是SiO

10、2,但其能够溶于氢氟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 + 4HF = SiF4 + 2H2O;(3)加氨水过程中加热的目的是促进Fe3+、Al3+的水解,加快形成沉淀的速率,故沉淀B的主要成分为Fe(OH)3、Al(OH)3;(4)采用关系式法:5H2C2O4 5CaC2O4 2 KMnO4 2MnO4- x 0.0018mol故样品中钙的质量为50.0018mol40gmol-2=0.18g,故该水泥样品中钙的质量分数为:0.18g0.400g100%=45%27(14分)丁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丁烷催化脱氢制备。回答下列问题:(1)正丁烷(C4H10)脱氢制1-丁烯(C4H8)的热化学

11、方程式如下:C4H10(g)= C4H8(g)+H2(g) H1已知:C4H10(g)+O2(g)= C4H8(g)+H2O(g) H2=119 kJmol1H2(g)+ O2(g)= H2O(g) H3=242 kJmol1反应的H1为+123kJmol1。图(a)是反应平衡转化率与反应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图,x小于0.1(填“大于”或“小于”);欲使丁烯的平衡产率提高,应采取的措施是AD(填标号)。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增大压强D降低压强(2)丁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填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氢气的作用是活化催化剂),出口气中含有丁烯、丁烷、氢气等。图(b)为丁烯产率与进料气中n(氢气)

12、/n(丁烷)的关系。图中曲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降低的原因是氢气的浓度增大,平衡向逆反应进行。(3)图(c)为反应产率和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副产物主要是高温裂解生成的短碳链烃类化合物。丁烯产率在590 之前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可能是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590 之后,丁烯产率快速降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丁烯分解成短碳链烃的速率加快。【解析】(1)-得,故中H1= +123 kJmol-1;由图像a知,相同温度下转化率x Mpa0.1Mpa,该反应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故x0.1;欲使丁烯的平衡产率提高,需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

13、大的吸热反应,而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进行,降低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大的方向移动,故答案为AD;(2)降低的原因是氢气的浓度增大,促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3)590之前,随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590之后,丁烯分解成短碳链烃的速率加快;28(15分)水中的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某课外小组采用碘量法测定学校周边河水中的溶解氧。实验步骤及测定原理如下:取样、氧的固定用溶解氧瓶采集水样。记录大气压及水体温度。将水样与Mn(OH)2碱性悬浊液(含有KI)混合,反应生成MnO(OH)2,实现氧的固定。酸化、滴定将固氧后的水样酸化,MnO(OH)2被I

14、还原为Mn2+,在暗处静置5 min,然后用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I2(2+I2=2I+)。回答下列问题:(1)取水样时应尽量避免扰动水体表面,这样操作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增加水样中氧的溶解量。(2)“氧的固定”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2 + 2Mn(OH)2 = 2MnO(OH)2。(3)Na2S2O3溶液不稳定,使用前需标定。配制该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试剂瓶和容量瓶;蒸馏水必须经过煮沸、冷却后才能使用,其目的是杀菌、除氧气及二氧化碳。(4)取100.00 mL水样经固氧、酸化后,用a molL1Na2S2O3溶液滴定,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终点现象为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15、,且半分钟内不褪色;若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b mL,则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为80mgL1。(5)上述滴定完成时,若滴定管尖嘴处留有气泡会导致测量结果偏低。(填“高”或“低”)【解析】(1)搅动水体表面能够增加水体中的氧的溶解量;(2)氧的固定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2 + 2Mn(OH)2 = 2MnO(OH)2;(3)溶液配制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试剂瓶和容量瓶;蒸馏水煮沸的目的是杀菌、除氧及二氧化碳;(4)滴定终点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由关系式法:O22MnO(OH)24I-4S2O32-,则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为(b10-3a4321030.1)mgL

16、-1=80ab mgL-1;(5)滴定完成时,若滴定管尖嘴处留有气泡,则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偏小,故导致测量结果偏小;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我国科学家最近成功合成了世界上首个五氮阴离子盐(N5)6(H3O)3(NH4)4Cl(用R代表)。回答下列问题:(1)氮原子价层电子的轨道表达式(电子排布图)为。(2)元素的基态气态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气态负一价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称作第一电子亲和能(E1)。第二周期部分元素的E1变化趋势如图(a)所示,其中除氮元素外,其他元素的E1自左而右依次增大的原因是自左向右获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形成负一价离子越稳定放出的能量的越多;氮元素的E

17、1呈现异常的原因是N元素的价层电子为半充满结构,结构稳定,故第一电子亲和能小(3)经X射线衍射测得化合物R的晶体结构,其局部结构如图(b)所示。从结构角度分析,R中两种阳离子的相同之处为ABD,不同之处为C。(填标号)A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B 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C立体结构D共价键类型R中阴离子中的键总数为5NA个。分子中的大键可用符号表示,其中m代表参与形成大键的原子数,n代表参与形成大键的电子数(如苯分子中的大键可表示为),则中的大键应表示II56。图(b)中虚线代表氢键,其表示式为()NHCl、(H3O+)O-HN、 (NH4+)N-HN(4)R的晶体密度为d gcm3,其立方晶胞参

18、数为a nm,晶胞中含有y个(N5)6(H3O)3(NH4)4Cl单元,该单元的相对质量为M,则y的计算表达式为a3NAd10-21M。【解析】(1)氮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达式为:;(2)除氮元素外,自左向右获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形成负一价离子越稳定放出的能量的越多;N元素的价层电子为半充满结构,结构稳定,故第一电子亲和能小;(3)R中的阳离子为H3O+、NH4+,两者的相同之处为中心原子杂化类型相同,均为sp3杂化;共价键类型相同,价层电子对数相同,均为4,故相同之处为A、B、D;由于两者的孤电子对数不同,H3O+中为1对,NH4+无孤电子对,故两者的空间构型不同,故不同之处为C;由图b

19、可知N5-中键的个数为5NA;大键表示为II56;氢键可表示为:(H3O+)O-HN、 (NH4+)N-HN(4)晶体密度为=yMNAa310-21,故y=a3NAd10-21M36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化合物G是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比索洛尔”的中间体,一种合成G的路线如下:已知以下信息:A的核磁共振氢谱为单峰;B的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峰面积比为611。D的苯环上仅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1 mol D可与1 mol NaOH或2 mol Na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A的结构简式为。(2)B的化学名称为2-丙醇。(3)C与D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4)由E生成F的反应类型为取

20、代反应。(5)G的分子式为C18H31NO4。(6)L是D的同分异构体,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1 mol的L可与2 mol的Na2CO3反应,L共有6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四组峰,峰面积比为3221的结构简式为 。【解析】(1)A的核磁共振氢谱为单峰,故A的结构简式为;(2)B的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峰面积比为611,故B的结构简式为,故其化学名称为2 -丙醇;(3)D的苯环上仅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1 mol D可与1 mol NaOH或2 mol Na反应,可知D的结构简式为:,则C与D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4)取代反应;(5)G的分子式为C18H31NO4;(6)L共有

21、6种,分别为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四组峰,峰面积比为3221的结构简式为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题(全国II)7C8D9B10A 11C 12D 13C26.(1)将样品中可能存在的Fe2+ 氧化为 Fe3+ H2O2 (2)SiO2(或H2 SiO3)SiO2 + 4HF = SiF4+ 2H2O (或H2 SiO3+ 4HF = SiF4+ 3H2O)(3)防止胶体生成,易沉淀分离 Al(OH)3 Fe(OH)3(4)45.0%27. (1)123 小于 AD (2)氢气是产物之一,随着n(氢气)/n(丁烷)增大,逆反应速率增大(3)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向吸热方向进行

22、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丁烯高温裂解生成短链烃类28.(1)使测定值与水体中的实际值保持一致,避免产生误差(2)O2 + 2Mn(OH)2 = 2MnO(OH)2(3)量筒 氧气(4)蓝色刚好褪去 80ab(5)低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2)同周期元素随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变小,故结合一个电子释放出的能量依次增大 N原子的2P轨道为半充满状态,具有额外稳定性,故不易结合一个电子(3)ABD C5 (H3O+)O-HN(N5-) (NH4+)N-HN(N5-)(4)36.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2)2-丙醇(或 异丙醇)(3) (4)取代反应(5)C18H31NO4(6)6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