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技术设计书
临夏市北山1:500地形图测量工程
技术设计书
XX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
二〇 年 月 日
临夏市北山1:500地形图测量工程
技术设计书
总 负 责:
技术负责:
设计编写:
审 稿:
总 工:
院 长:
XX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
二〇 年六月二十日
目 录
1 任务目的及来源 1
1.1测区范围与行政隶属 1
1.2任务内容 1
1.3施工工期与质量指标 1
2 测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 2
2.1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2
2.2已有资料情况 2
2.2.1大地资料 2
2.2.2地形图资料 3
3 引用文件 3
4 主要技术指标 3
4.1坐标系统 3
4.2高程基准 3
4.3控制地形测量工程量 3
5 设计方案 4
5.1投入的各类仪器设备、工具 4
5.2选点埋石 4
5.2.1选点..................................................................4
5.2.2 埋石.....................................................................................................................................5
5.3地形测量 5
5.3.1测图一般要求 5
5.3.2数字化地形测图的基本精度要求 5
5.3.3图上地物点的精度要求 6
5.3.4数字化成图概述 6
6 人员组织与仪器设备配置 6
6.1施工人员组织 6
6.2野外施工作业人员组成 6
6.3仪器设备、软件配 7
7 施工进度 8
8 质量保证及技术措施 8
8.1质量保证 8
8.2技术措施 9
8.3检查验收与质量评定 9
9 安全措施 10
10 资料整理 10
11 提交成果资料 11
3
XX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
1 任务目的及来源
受临夏市国土资源局的委托,XX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承担了临夏市北山根1:500地形图测量工程,该工程于2013年6月19日开始,至2013年10月15日结束。为了做好这项工作经过精心准备,编写了临夏市北山1:500地形测量项目技术设计书。
1.1测区范围与行政隶属
测区位于临夏市境内。其地理位置为:
东径:102′41─103′40
北纬:34′57─ 36′12
1.2任务内容
测区踏勘、编写技术设计书、预制标石、选点埋石、1:500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资料整理等。测区控制面积约8平方公里,1:500地形测图面积约8平方公里及各类工程测量等。
1.3施工工期与质量指标
施工工期:设计书一经审批,我院作业队伍应在5天之内进驻工地,完成标石的预制和选点、埋石工作(即6月19日~6月25日),待自然沉降稳定后,方可进行下步工作; 6月19日~8月20日60天内,完成1:500比例尺数字地形测图外业及室内编辑成图工作;然后完成测区全部成果成图资料的整理及自检工作;在2013年10月15日之前提交全部控制、地形测绘成果成图资料。
质量指标:工序产品应达到100%合格,优良率达到40%以上。
2 测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
2.1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西南面,东临洮河与定西市相望,西倚巍峨雄壮的积石山与青海省毗邻,南靠奇峻翠秀的太子山与甘南藏族自治州搭界,北濒湟水与兰州市接壤,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总面积8169平方公里,人口207万,。州内山谷多,平地少,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北递降,呈倾斜盆地状态,平均海拔2000米。自治州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半干旱气候,西南部山区高寒阴湿,东北部干旱,河谷平川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气候适宜。年平均气温6.3℃,最高气温32.5℃,最低气温零下27.8℃,年平均降雨量 537毫米,蒸发量1198至1745毫米,日照时数2572.3小时,无霜期137天。
临夏回族自治州地处甘肃省中南部,现辖临夏市、临夏县、和政县、康乐县、广河县、永靖县和东乡县、积石山县。
自治州首府设在临夏市。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土地面积为8169平方公里,总人口207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53.4人。
2.2已有资料情况
2.2.1大地资料
经了解,测区内无国家等级以上三角点;我院在测区用CORS站测定测图控制点。平面坐标系为2001临夏市城区坐标系,高程基准为1985高家高程基准。
2.2.2地形图资料
除北塬山外,临夏市市区有1:500大比例尺的地形图。
3 引用文件
本测绘工程实施中所依据的国家技术标准如下表:
规范及标准名称
编 号
实施时间
发布部门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GB/T 18314-2009
2009年06月01日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
GB/T 16818-1997
1998年02月01日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 12898-2009
2009年10月01日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
GB/T 18341-2001
2000年12月1日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工程测量规范》
GB/T 50026-2007
2008年05月0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式 第一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GB/T 20257-2007
2007年12月01日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T 18316-2008
2008年12月01日
国家测绘总局技术监督局
《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
CH 1001—2001
2001年10月1日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
GB/T 18316—2001
2001年7月1日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4 主要技术指标
4.1坐标系统
本次测量的坐标系为2001临夏市城区坐标系。
4.2高程基准
本次工程高程系统采用“1985高家高程基准”。
4.3控制地形测量工程量
根据临夏市北山地形测量项目的要求,所需控制、地形测绘工程量为1:500地形测量 8.0km2。
5 设计方案
5.1投入的各类仪器设备、工具
投入4台套南方公司生产的RTK,拓普康3002N全站仪3台套及南方662型全站仪3台套,笔记本电脑若干,1辆汽车及辅助工具等。
5.2选点埋石
5.2.1选点
1、点位确定
为使控制点科学、合理的管理和利用,对整个测区控制点进行统一编号。编号如下:T01~T40。
图根点编号采用顺序编号,在顺序编号前一律加大写字母T。如:T01~T50。
2、点位要求
1)便于安置GPS接收机和操作,视野开阔,视线内障碍物的高度不宜超过15°;
2)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其距离不小于200m,远离高压输电线路和微波无线电信号传输道,其距离不得小于100m。
3)点位附近不得有强烈反射和影响卫星信号的物件(如微波信号塔、大型反光面等)。
4)地面基础稳定,便于点的长期保存;
5)交通方便、并有利于其他测量手段的扩展和联测。
5.2.2埋石
标志规格:E级GPS点标石按《工程测量规范》之附录1要求制作(或采用混凝土现场浇灌的方法),中心标志采用统一加工定制的钢标.
埋设:标石的埋设以《工程测量规范》中相关技术标准执行,E级GPS点在测区内,每点至少与相邻点有1点通视,以便于下步矿区地质工程测量使用。标石按正南正北方向放置,字头朝北。根据矿区的冻土厚度,E级GPS点标石可适当埋深些。以保证标石的稳固。
点之记:标石埋设后,测区点均应作“点之记”。
5.3地形测量
5.3.1测图一般要求
大比例尺数字化地形测图,采用的平面坐标系为“2001临夏市城区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高家高程基准。图幅按50×40厘米矩形分幅,图幅号以每幅图面西南角的坐标公里数为图幅编号。地形图采用的基本等高距为1米。
5.3.2数字化地形测图的基本精度要求
图根点:相对于各级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1毫米;高程中误差:山地、高山地不得大于基本等高距的1/8、平丘地不得大于1/10。
测站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平面位置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2毫米;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基本等高距的1/3(山地、高山地)和1/5(戈壁滩、平丘地)。
5.3.3图上地物点的精度要求
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5毫米和0.75毫米(山地、高山地);等高线插求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基本等高距的1/2、2/3(指平地、丘陵)和1(指山地、高山地)。
5.3.4数字化成图概述
为适应现代化生产和地理信息基础管理,采用全野外数据采集自动化测图手段,将野外测量的数据直接输入计算机,以数字的形式存贮图形(点、线、面、注记等),保留了原来的数据精度。
当需要制图时,再由计算机连接绘图仪输出打印成图,而不损失原有测量数据精度,保证了成图质量。
6 人员组织与仪器设备配置
6.1施工人员组织
为了确保矿区测绘成果、成图的质量,我院指派蒋来福同志为该工程项目经理,史辉同志为该项工程技术负责,参加本测绘工程的专业技术人员20名,其中高工1人,助工若干,另加其他技术人员若干。
6.2野外施工作业人员组成
1、外业选点、埋石和观测工作由李国强、负责实施。
2、数字化地形测图由史辉负责安排6个作业组实施。
数字化测图主要以作业组为单位,每组由3人组成,每个作业组配有一名能操作计算机,且又熟悉外业测图的技术人员,以确保外业采集数据的准确可靠,基本上做到谁测外业谁负责内业数据编辑整理。测区安排二个测图作业组,每个作业组配备全站仪一台,计算机一台,数字化成图软件(南方“CASS2008)1套及PA-2005“Adjust平差易”1套。
3内业组由蒋来福、史辉,董敬文等人组成。
主要测绘技术人员名单主要测绘技术人员名单
序号
姓 名
性别
年龄
文化程度
专 业
技术职务
职 务
备注
1
蒋来福
男
44
本科
测绘工程
高级工程师
项目经理
2
史 辉
男
27
本科
测绘工程
助理工程师
技术负责
3
薛 浩
男
28
本科
工程测量
助理工程师
作业组长
4
马 柱
男
28
大专
工程测量
助理工程师
作业组长
5
李国强
男
23
大专
工程测量
技术员
作业组长
6
张冬冬
男
28
大专
工程测量
助理工程师
作业组长
7
蒋军良
男
28
大专
工程测量
助理工程师
作业组长
8
李瑞龙
男
27
本科
测绘工程
技术员
作业员
9
刘治国
男
25
本科
测绘工程
技术员
作业员
10
周 荣
男
25
本科
技术员
作业员
11
梅晖明
男
23
大专
技术员
作业员
12
郭龙龙
男
20
大专
技术员
作业员
13
刘一君
男
32
大专
技术员
作业员
14
侯宝胜
男
25
大专
技术员
作业员
15
张进福
男
25
大专
助理工程师
作业员
建库和成图以及数字地形图的编辑、调用、修改创造条件。
8.3检查验收与质量评定
测绘工程完成以后,根据 “施工技术设计方案”的要求,我院对产品质量进行全面认真的检查验收,其检查验收工作所执行的国家有关技术标准是:
1、“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 1002-07);
2、“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 1003-07)
3、“工程测量成果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标准”(YB 9008-98)。
根据上述国家技术标准有关检查、验收的基本规定,对本工程测绘产品实行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即在自检、互检的基础上,由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对各工序作业成果进行了全面的过程检查。
9 安全措施
1、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政策,尊重民族风俗和习惯,保证与民族和睦相处;
2、坚决贯彻执行安全第一的生产原则,确保人员及设备的安全;
3、行动与团队保持一致,非特殊情况不得单独出行;野外作业必须有两人以上方可外出,按规定的时间必须返回;
4、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及其他疾病,如有身体不适,应及时诊治,严禁带病作业;
5、严禁违章作业,野外必须穿戴劳保防护用品,以防摔伤,扭伤;
6、司机做好车辆的检查保养,保证行车的安全;工作现场车辆不能擅自离开;
7、团队应相互照顾,如遇危险情况,应相互提醒,以保证野外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8、做好安全防范应急措施,发生人身安全事故,应及时抢救,送就近医院救治,随后立即报告上级领导
9、由于此次测绘工作地处林区,严禁在林区使用明火,预防发生火灾。
10 资料整理
所有文本资料使用word输出,成果表使用Excel输出。统一使用A4纸打印装订。成果装订后必须对所有资料进行检查,防止出现因打印或装订失误造成的资料混乱;各种文本资料封面格式必须保持一致;拷贝或刻录在存储介质中的内容必须逐一打开检查,所有资料中的签字必须手工填写,不允许打印,杜绝非最终资料和文件格式已破坏的资料进入上交存储介质中。
11 提交成果资料
1、专业技术设计书
2、控制测量外业观测资料
3、控制测量计算及成果成图资料
4、所有测量成果及图件电子文件
5、技术总结报告
6、点之记
7、1:500标准分幅地形图
附表一
点之记
网区: 所在图幅: 点号:
点名
级别
概略位置
X: Y: Z:
地类
土质
冻土深度
解冻程度
选点情况
点
略
位
置
点位
交通路线
点位情况
埋石情况
点位略图
选点员
埋石员
校对员
施测单位
XX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
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