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故乡》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对话描写、外貌描写的作用
2.理解课文通过人物形象的对比来突出中心思想的方法
3.理解课文中\'我\'的人物形象
4.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二、教学过程;
1、精读课文,分析杨二嫂
阅读39到52段,思考作者怎样刻画杨二嫂的形象?与描写闰土方法有何不同?
都通过了外貌、语言动作来表现
都写出人物的变化
二十年前与二十年后
外貌
年轻美丽:“豆腐西施”
凸觀骨,薄嘴唇,像个细脚伶仃的圆规
动作
终日坐着
冷笑、怪笑、贪婪
一面愤愤的会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
自己很以为功,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亏伊装着这么高底小脚,竟跑得这样快。
对“我”的态度
虚伪的吹捧,尖酸地嘲讽
贵人眼高,迅哥儿,你阔了
放了道台
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
对生活的态度。
虽靠姿色招徕顾客,但仍是本分生活。
搬弄是非(前天伊在灰土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议论之后,便定说是闰土埋着的,他可以在运灰的时候,一齐搬回家里去......
杨二嫂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外貌变化,说明了她也经历的生活的艰辛;杨二嫂对“我”种种嘲笑、吹捧和诬陷,又无不反映了旧社会对她的损害。
对比杨二嫂和闰土?
写闰土是先回忆,再眼见,因为少年闰土的美好形象在作者头脑中印象深刻
写杨二嫂是先闻其声,再见其人,这符合杨二嫂尖利泼辣的性格
如果说闰土代表了千千万万但是生活在最底层的农民的悲惨生命,那么杨二嫂代表的又是什么?
城镇小市民从变化分析
总结,杨二嫂是当时社会既被侮辱、被损害,而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的村镇小私有者形象的代表,她的形象塑造有两个意义:一是用她的自私刻薄来衬托闰土的纯朴善良;二是用她的变化来说明在帝国主义侵略、封建主义压榨的情况下,乡镇小市民也逃不了日益贫困和遭受损害的命运,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农村经济的破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弊病
2、简析“我”的形象(形象是怎么样?具有怎样的意义?)
首先我的形象是怎么样的?
(1)上两节课,我们认识了几种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并分析了闰土这一人物形象这节课,我们来分析小说中的\'我\'的人物形象,探讨小说丰富的语言内涵,从而理解作品表现的主题
(2)“我”的人物形象:(心理描写主要采用内心独白,直抒胸臆的方法)
(小说不同于一般记叙文,小说中的人物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人物形象,“我” 不是作者是一个线索人物)
故乡萧索的景色显示了当时农村的凋敝,衬托了“我”的悲凉心情现实的故乡与记忆中的故乡距离太大,'我'非常失望,从而抒发了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无比憎恨的感情 。
闰土的巨大变化,与\'我\'的思想隔阂刺痛了'我'的心,思想上引起极大震动、悲哀、愤慨哀其不幸,寄予无限同情 。
杨二嫂的变化,“我”'感到讨厌 。
“我”不是鲁迅自己,虽然有鲁迅先生的某些影子,但他是一个虚构的艺术典型“我”是从一个没落的封建地主阶级中分裂出来的革命知识分子,他同情劳动人民,憎恶旧社会;他会对新生活充满希望和信心;但并没有奋起而为社会解放而努力,只是为个人的“谋事”辗转奔波故乡及故乡的变化都是通过“我”的观察与感受表现出来的“我”是小说中的重要人物、线索人物。
从我的思想情感的变化可以看出作品中的\'我\'是一个要求进步的知识分子形象
(3)我的一个思想变化是怎么样的?
讲读第三段,离开故乡:
这一段主要写'我'离别故乡时的怅惘情绪和对未来的希望。
①'我'这次是'永别了熟识的老屋,而且远离了熟识的故乡',到异地去谋生离开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有没有依依不舍的情感?
明确:
“我”只感到“有些惘然”,“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而且一想到在故乡所遇到的人和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这“高墙”就是社会造成的精神上的“厚障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再想起闰土今昔的巨变,'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由于有感于这复杂的世事变化,因而'我'对未来想得很多。
“我”无法消除与闰土之间的隔阂,但对未来是抱热烈的希望和急切的憧憬的希望宏儿和水生能够一气,不再像'我'和闰土一样隔膜起来作者希望下一代不要\'辛苦展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这里的三个'辛苦\'含义各不相同,第一个是\'奔波、劳碌\'的意思,是'我'的生活;第二个有'辛勤、劳苦'的意思,指闰土的生活;第三个有'钻谋、妄为'之意,指官、绅一类人物及杨二嫂们的生活,希望他们有'新的生活',是'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文章中,多次提到宏儿和水生,探究分析宏儿和水生
《故乡》中闰土和杨二嫂这两个人物,是两个不同的典型人物通过塑造这两个人物,作者表达自己对当时社会的看法,那为什么还写宏儿和水生?
知道学生从课文有关语句中去分析作者写宏儿和水生的意图,理解在宏儿和水生的身上寄托的新生活的愿望。
他们能过上新生活?——作者以为呢?——你以为呢?
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2)为什么'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
明确:闰土崇拜神鬼的偶像,态度虔诚,他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好起来,这种愿望是'切近'的;而\'我\'对未来充满希望,'我'的希望是让后辈过幸福的生活,我的愿望是'茫远'的,实现自己的这一希望又是非常艰巨的因此,'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
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把\'希望'比作'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段告诉我们,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只有希望,不去努力奋斗,等于没有希望;希望虽然遥远,而且实现起来困难重重,但只要努力去奋斗,去实践,希望就能实现这段文字,意味深长,表达了'我'对'新生活'一定会来临的坚定信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