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物理-2-4-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安全规范训练-粤教版必修.doc

上传人:知****运 文档编号:11047638 上传时间:2025-06-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5.51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2-4-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安全规范训练-粤教版必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物理-2-4-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安全规范训练-粤教版必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物理(粤教版)必修一:2-4 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安全 (时间:60分钟) 知识点一 汽车的安全距离 1.(单选)一辆汽车以20 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突然发现前方有障碍物,立即刹车,汽车以大小是5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那么刹车后2 s内与刹车后6 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 A.1∶1    B.3∶4    C.3∶1    D.4∶3 解析 汽车的刹车时间t0= s=4 s,故刹车后2 s及6 s内汽车的位移s1=v0t+at=20×2 m+×(-5)×22 m=30 m, s2=20×4 m+×(-5)×42 m=40 m,s1∶s2=3∶4,B正确. 答案 B 2.汽车以10 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刹车后经2 s速度变为6 m/s,求:[ (1)刹车后2 s内前进的距离及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 (2)刹车后前进9 m所用时间; (3)刹车后8 s内前进的距离. 解析 (1)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vt=v0+at得a== m/s2=-2 m/s2,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再由s=v0t+at2可求得s=16 m,也可以用平均速度求解,s=·t=16 m. (2)由位移公式s=v0t+at2,可得9=10t+×(-2)t2,解得t1=1 s(t2=9 s.不符合实际,舍去),即前进9 m所用时间为1 s. (3)设汽车刹车所用最长时间为t′,则汽车经过时间t′速度变为零.由速度公式vt=v0+at可得t′=5 s,即刹车5 s汽车就已停止运动,在8 s内位移即为5 s内位移s=v0t′+at′2=(10×5)m+m=25 m. 答案 (1)16 m -2 m/s2 (2)1 s (3)25 m 3.汽车以10 m/s的速度行驶,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3 m/s2,求它向前滑行12.5 m后的瞬时速度. 解析 汽车从刹车至静止所需时间为t== s,由位移公式s=v0t-at2解得t1= s,t2=5 s>t(舍去) 即汽车向前滑行12.5 m需 s, 由速度公式vt=v0-at=(10-3×) m/s=5 m/s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答案 5 m/s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4.一辆汽车以72 km/h的速度行驶,现因紧急事故急刹车并最终停止运动.已知汽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的大小为5 m/s2,则从开始刹车经过5 s汽车通过的距离是多少? 解析 设刹车开始至汽车停止所用的时间为t0, 选v0的方向为正方向.v0=72 km/h=20 m/s, 由v=v0+at得t0== s=4 s 可见,汽车刹车时间为4 s,第5 s是静止的. 由s=v0t+at2知刹车5 s内通过的距离 s=v0t0+at=20×4 m+×(-5)×42 m=40 m. 答案 40 m 5.(双选) 图2-4-2 如图2-4-2所示,以8 m/s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 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 m.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 m/s2,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5 m/s2.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 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 B.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但超速 C.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 D.如果距停车线5 m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 解析 在加速阶段若一直以最大加速度加速,则2 s末的速度vt=v0+at=(8+2×2)m/s=12 m/s不超速,故B错误;2 s内的位移s=v0t+at2=8×2 m+×2×22 m=20 m,则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A正确;如果汽车保持匀速行驶2 s通过的距离s=vt=8×2 m=16 m,故如果汽车一直减速在绿灯熄灭前通过的距离小于18 m,不能通过停车线,C正确;如距离停车线5 m处减速,汽车运动的最小距离s,由v-v=2as得s== m=6.4 m,故不能停在停车线处,D错误. 答案 AC 知识点二 追及相遇问题 6.(单选)汽车甲沿着平直的公路以速度v0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经过某处的同时,该处有汽车乙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去追赶甲车,根据上述已知条件(  ). A.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的速度 B.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的路程 C.可求出乙车从开始启动到追上甲车时所用的时间 D.不能求出上述三者中的任何一个 解析 乙车能够追上甲车的条件是两车再次位于同一位置,即甲、乙两车的位移相等,设乙车做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历时t追上甲车,则追上甲车时乙车的速度v乙=at,追上甲车的条件为s甲=s乙即等于v0t,可得at=2v0.由于加速度a和时间t都未知,可见只能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的速度v乙=2v0,而乙车的路程和时间均不能求出. 答案 A 7.(单选) 图2-4-3 如图2-4-3所示,处于平直轨道上的甲、乙两物体相距s,同时同向开始运动,甲以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1做匀加速运动,乙以初速度为v0(v0>0),加速度为a2做匀加速运动,下述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假定乙能从甲旁边通过互不影响) (  ). A.当a1=a2时,相遇一次 B.当a1>a2时,相遇两次 C.当a1>a2时,相遇一次 D.当a1<a2时,相遇两次 解析 由于两物体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运动的方向不变;当a1=a2时,因在后面的乙物体的速度总大于甲,所以总能赶上并超过甲物体,故相遇一次,所以A种情况可以发生;当a1>a2时,若在乙的速度大于甲以前赶上并超过甲则相遇两次,若在乙的速度等于甲的速度时赶上甲则相遇一次;故B和C种情况可以发生;当a1<a2时,乙物体的速度总大于甲,所以能赶上并超过甲物体,故只能相遇一次,D选项不可能发生. 答案 D 8.(单选) 图2-4-4 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2-4-4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 B.20 s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 C.60 s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 D.40 s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 m[ 解析 本题考查了运动图象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题过程中注意v-t图象的斜率含义和“面积”含义. 从v-t图象可以看出,b的加速度大于a的加速度;20 s时,a的速度为40 m/s,而b的速度为零,故在继续运动过程中,两者距离仍增大;v-t图线下包含的“面积”表示位移,从图线与t轴的面积看,60 s时,a运动的位移比b大,故a在b的前方;t=40 s时,sa=1 300 m,sb=400 m,两者相距Δs=900 m. 答案 C 9.(单选)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一地点出发,沿一条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2-4-5所示,由图可知 (  ). A.甲比乙运动快,且早出发,所以乙追不上甲 B.t=20 s时,乙追上了甲 C.在t=20 s之前,甲比乙运动快;在t=20 s之后,乙比甲运动快 D.由于乙在t=10 s时才开始运动,所以t=10 s时,甲在乙前面,它们之间的距离为乙追上甲前的最大距离 2-4-5 解析 本题为追及问题,从题图中看到开始甲比乙运动快,且早出发,但是乙做匀加速运动,最终是可以追上甲的,A项错误;t=20 s时,速度图象中甲的速度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大于乙的,即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所以乙没有追上甲,B项错误;在t=20 s之前,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在t=20 s之后,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C项正确;乙在追上甲之前,当它们速度相同时,它们之间的距离最大,对应的时刻为t=20 s,D选项错误. 答案 C 10.一车处于静止状态,车后相距s0=25 m处有一个人,当车开始启动以1 m/s2的加速度前进的同时,人以6 m/s速度匀速追车,能否追上?若追不上,人车间最小距离为多少?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人与车运动时间相等(假设为t),当人追上车时,二者之间的位移关系应为s人-s车=s0,[ 即v人t-at2=s0. 由上式求解t,若有解则能追上,反之追不上,将题给数据代入整理后可得t2-12t+50=0,由于判别式Δ=b2-4ac=122-4×1×50=-56<0,方程无解,因此,人不可能追上车. 在刚开始追车的时间内,由于人的速度大于车的速度,所以人与车的距离逐渐减小;当车速逐渐增至大于人的速度时,人与车的距离逐渐增大;当车的速度等于人的速度时,人和车的距离最小.根据v人=v车和v车=at可知,从人开始追车到距离最小所用时间为:t=== s=6 s 在这段时间内人和车的位移分别为s人=v人t=6×6 m=36 m s车=at2=×1×62 m=18 m 人与车间最小距离为 Δsmin=s0+s车-s人=(25+18-36) m=7 m. 答案 追不上 7 m 11.猎狗能以最大速度v1=10 m/s持续地奔跑,野兔只能以最大速度v2=8 m/s的速度持续奔跑.一只野兔在离洞窟s1=200 m处的草地上玩耍,猎狗发现后以最大速度朝野兔追来.野兔发现猎狗时与猎狗相距s2=60 m,野兔立即跑向洞窟.设猎狗、野兔、洞窟总在同一直线上,则野兔的加速度至少要多大才能保证安全回到洞窟? 解析 若野兔一直加速,则 猎狗:t==26 s[野兔:t=s1,v=15.4 m/s>8 m/s 所以野兔应先加速后匀速 设加速时间为t1:则: v2t1+v2(t-t1)=s1 得t1=2 s 所以野兔的加速度为:a==4 m/s2 答案 4 m/s2 12.一辆长途客车正在以v=16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司机看见车的正前方s=36 m处有一只小狗(如图2-4-6甲),司机立即采取制动措施.从司机看见小狗到长途客车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时间间隔Δt=0.5 s.若从司机看见小狗开始计时(t=0),该长途客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2-4-6乙所示.求: 图2-4-6 (1)长途客车在Δt时间内前进的距离; (2)长途客车从司机发现小狗至停止运动的这段时间内前进的距离; (3)根据你的计算结果,判断小狗是否安全. 解析 (1)长途客车在司机的反应时间内前进的距离 s1=vΔt=8 m. (2)长途客车从司机发现小狗至停止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s2=s1+=40 m. (3)因为s2>s,所以小狗不安全. 答案 (1)8 m (2)40 m (3)见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