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物理-1-3-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规范训练-粤教版必修.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1047607 上传时间:2025-06-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6M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1-3-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规范训练-粤教版必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物理-1-3-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规范训练-粤教版必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物理(粤教版)必修一:1-3 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 (时间:60分钟) 知识点一 打点计时器的原理与使用 1.(双选)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除电源、纸带外,还需选用的仪器是 (  ).                     A.停表 B.刻度尺 C.速度计 D.打点计时器 解析 由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的间隔数可知任意两点间的时间间隔,故不需要停表,再利用刻度尺测出两点间的距离就可进一步求出平均速度,故不需要速度计.实验中需要用刻度尺测量纸带上各点间的位移. 答案 BD 2.(双选)对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是使用交流电 B.两种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与交流电源的频率一样 C.电火花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是靠振针和复写纸 D.电磁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是靠电火花和墨粉 解析 电磁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是靠振针和复写纸,电火花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是靠电火花和墨粉,所以C、D错误. 答案 AB 3.(双选)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的点迹,直接记录了 (  ). A.物体运动的时间 B.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C.物体在不同时间内的位移 D.物体在不同时刻的速度 解析 电火花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都是每隔0.02 s在纸带上打一个点.因此,根据打在纸带上的点迹,可直接反映物体的运动时间.因为纸带跟运动物体连在一起,打点计时器固定,所以纸带上的点迹就相应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故正确答案为A、B. 答案 AB 4.(双选)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不利用公式计算就能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  ). A.时间间隔 B.位移 C.速率 D.平均速度 解析 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点迹的间隔数就可知道时间间隔,其位移可利用刻度尺测量,而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或某一时刻的速率则需利用公式v=求解. 答案 AB 知识点二 实验数据处理 5.(单选)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是50 Hz的交流电,其相邻点间的时间间隔是T,若纸带上共打出N个点,这条纸带上记录的时间为t,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 A.T=0.1 s,t=NT B.T=0.05 s,t=(N-1)T C.T=0.02 s,t=(N-1)T D.T=0.02 s,t=NT 解析 电源频率f=50 Hz,则相邻点间的时间间隔T== s=0.02 s,纸带上共打出N个点,则有N-1个时间间隔即t=(N-1)T,C正确. 答案 C 6.(单选)下图所示为同一打点计时器打出的4条纸带,其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哪一条 (  ). 解析 由图可知四条纸带所取点迹的总长相差不多,其中纸带A上点迹最稀疏,即所用时间最短,故其平均速度最大. 答案 A 7.如图1-3-6所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情况如图1-3-6 所示,纸带在A、C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A、D间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B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________m/s. 图1-3-6 解析 由题意知,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 s,A、C两点间的距离为14.0 mm=0.014 0 m,A、D两点间的距离为26.0 mm=0.026 0 m.由公式v=得vAC= m/s=0.35 m/s,vAD= m/s≈0.43 m/s. 答案 0.35 0.43 0.35 8.(单选)如图1-3-7所示为一条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时打出的纸带,其中A、B、C、D、E为计时器连续打下的五个点,且打点计时器每打一个点所用的时间为T.为求得计时器打点C时纸带的速度,则下列算式中最合理的是 (  ). [ 图1-3-7 A. B. C. D. 解析 为求打某点时的瞬时速度,利用的是对平均速度取极限的思想方法,故为求打点C时纸带的速度,可以在C点两侧各取一点,使这两点间所对应的时间间隔尽量最短.由题中图可知,所取的两点应为点B和D,则B、D之间的平均速度vBD=即为所求,故选B. 答案 B 9.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能够更精确地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如图 1-3-8所示,滑块在牵引力的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条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0.29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11 s,已知遮光条的宽度为3.0 cm,试分别求出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和第二个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 图1-3-8 解析 滑块通过光电门的时间极短,可以用短程内的平均速度来表示该点的瞬时速度.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瞬时速度v1===0.10 m/s;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v2===0.27 m/s. 答案 0.10 m/s 0.27 m/s 10.如图1-3-9所示为物体运动时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相邻的点间还有四个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接交流50 Hz的电源,则ae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m/s,d点的瞬时速度约为________ m/s.[ 图1-3-9 解析 当电源的频率是50 Hz时, 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是0.02 s. 当每5个点为1个计数点时, 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1 s, 故ae段的平均速度为 v== m/s =2.19 m/s d点的瞬时速度最接近ce段的平均速度, 故vd== m/s=3.28 m/s. 答案 2.19 3.28 11.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在重物牵引下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有如下操作步骤,其中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有遗漏内容的步骤是________. 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松开纸带后再接通电源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悬挂适当的钩码 D.取下纸带 E.放手,使小车在平板上运动[ F.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将以上步骤完善后合理的序号排列为________. 解析 合理的步骤如下: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并接好电路 F.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悬挂适当的钩码 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 E.放手,使小车在平板上运动 D.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答案 AB D BFCAED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