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镇海中学2016届高考理科综合模拟试题期始试卷
说明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Al-27 Cl-35.5 K-39 Cr-52 Fe-56 Cu-64 Ag-108 I-127 Ba-137
2、本卷g取10 m/s2
选择题部分
选择题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一、 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引起世界恐慌的“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SARS病毒)是一种冠状病毒,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SARS病毒属于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B.很难研发针对这种病毒的特效药原因之一是它有高变异率
C.SARS病毒体内仅有A、T、C、G四种碱基
D. SARS病毒能在培养基上生长增殖
2. 细胞周期包括G1期、S期、G2期和M期,下列有关细胞周期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过程中核糖体功能最活跃的时期是M期
B.将细胞培养在含3H标记的胸苷的培养液中,一次分裂结束后,子细胞核中含3H的DNA占总DNA的50%
C.S期时间较长的细胞更适合做“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材料
D.若在G2期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相同
3. 下面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需加入适宜浓度的植物激素
B.春季水稻种子播种前,可用含赤霉素的温水浸泡种子
C. 在愈伤组织培养中,若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太多生长素少,只长根不长芽
D.植物激素由某些部位产生、运输到特定部位发挥作用
4.人体细胞之间的通讯多数是通过信号分子传递的。有些信号分子作用于细胞表面的受体,有些则作用于胞内受体。生物学上将细胞外与膜受体结合的信号分子称为第一信使,由其转换而来的细胞内信号则称为第二信使,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表面膜受体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B.神经递质和绝大多数激素都是第一信使
C.第二信使通过调控细胞核内基因的翻译过程发挥作用
D.第一信使与膜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5、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对其种群的出生率无影响
B.实验田中,不同播种时期种下的水稻高低参差不齐,这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病原物和寄生物的致病力和传播速度随天敌密度的增加,抑制增长作用力越强
D.凡是异养生物(包括各种分解者)都属于次级生产者
6. 下图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若Ⅱ7为纯合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病
B. Ⅱ5的基因型为aaBB
C. Ⅲ10是纯合体的概率是1/2
D. Ⅲ9与Ⅲ10结婚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5/12
7.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过氧化氢酶、酚醛树脂、尼龙、有机玻璃、PVC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B.分子筛、青花瓷、黏土、硅藻土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
C.植物秸秆发酵制沼气、玉米制乙醇、城市与工业有机废弃物的再利用都涉及生物质能
D.酸碱质子理论进一步扩大了人们对酸碱的认识,可以解释一些非水溶液中进行的酸碱反应
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洗涤沉淀时,应用玻璃棒轻轻搅拌,使得沉淀表面上的杂质溶于水中
B.将两块未擦去氧化膜的铝片分别投入1mol∙L-1CuSO4溶液、1mol∙L-1CuCl2溶液中,一段时间后, 铝片表面都观察不到明显的反应现象
C.由锌、铜、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溶液中加入适量的H2O2能提高电池的放电效率
D.在淀粉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微热,再加少量新制氢氧化铜浊液加热,若无砖红色沉淀产生,则淀粉未发生水解
9.四种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X为金属元素,W和X元素原子核的质子数之比为1:2,X和Y的电子数之差为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Z>Y>X>W
B.由W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是原子晶体,其熔沸点很高
C.在W、Y、Z三种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中,以Z的氢化物最稳定
D.Y、Z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为: Y<Z
10.精确测量金属离子在惰性电极上以镀层形式沉积的金属质量,可以确定电解过程中通过电解池的电量。实际测量中常用的银电量计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量计中的银棒应与电源的正极相连,铂坩埚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Ag+ + e- = Ag
B.实验中,为了避免银溶解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金属颗粒掉进铂坩
埚而导致测量误差,常在银电极附近增加一个收集网袋。若没
有收集网袋,测量结果会偏高。
C.已知每摩尔电子的电量为965 00 C,若称量电解前后铂坩埚的
质量变化值为108.0 mg,则电解过程中通过电解池的电量为96.5 C
D.若要测定电解精炼铜时通过的电量,可将该银电量计中的银棒与待测电解池的粗铜电极相连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系统命名法,有机物 可命名为3,3,7-三甲基-4-乙基辛烷
B.石油制乙烯、煤的液化、蛋白质的盐析、肥皂去油污均涉及化学变化
C.等质量的乙醇与乙烯完全燃烧,前者生成更多的水
D.全降解塑料 可由环氧丙烷( )和CO2反应制得
12.常温下,向20mL 0.2mol/L H2A溶液中滴加0.2 mol/L NaOH溶液,含A元素的有关微粒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所示。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A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2A = H+ + HA-;HA- H+ + A2-
B.当V(NaOH)=20mL时,溶液中各粒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c(Na+)>c(HA-)>c(H+)>c(A2-)>c(OH-)
C.当V(NaOH)=30mL时,溶液中存在以下关系:2c(H+) + c(HA-) + 2c(H2A) = c(A2-) + 2 c(OH-)
D.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与H2A溶液混合后,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大
13.某强酸性溶液X中仅含有H+、NH4+、Al3+、Ba2+、Fe2+、Fe3+、CO32-、SO32-、SO42-、Cl-、NO3-中的一种或几种(忽略水的电离和离子的水解),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下列有关推断合理的是
A.根据上述连续实验不能确定溶液X中是否含有Fe3+
B.沉淀H为Al(OH)3、BaCO3的混合物
C.溶液中一定含有H+、Al3+、NH4+、Fe2+、SO42-、Cl-
D.若溶液X为100 mL,产生的气体A为112 mL(标况),则X中c(Fe2+)=0.05 mol·L-1
14.物理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揭示的是自然规律,我们学习物理的目的就是要将所学习的知识应用于社会。下面四幅图中展示了一些应用,关于这些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是天空一号中太空“质量测量仪”测质量的实验,其测量原理是根据胡克定律
B.乙图是罗盘,它可以指示南北方向,其原理是由于指针受到重力作用
C.丙图是防辐射服,其内部是用包含金属丝的织物制成,是因为金属丝很坚韧,有利于保护人体
D.丁图是家用电磁炉,其原理是利用了电磁感应的涡流来进行加热
15.如图甲所示,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0.2kg的小球,从弹簧上端某高度处自由下落,从它接触弹簧到弹簧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其速度v和弹簧压缩量△x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A为曲线的最高点,小球和弹簧接触瞬间机械能损失不计,取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刚接触弹簧时加速度最大
B.当△x=0.1m时,小球处于失重状态
C.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0N/m
D.从接触弹簧到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一直保持不变
16.如图所示,不带电的金属球A固定在绝缘底座上,它的正上方有B点,该处有带电液滴不断地自静止开始落下(不计空气阻力),液滴到达A球后将电荷量全部传给A球,设前一液滴到达A球后,后一液滴才开始下落,不计B点未下落带电液滴对下落液滴的影响,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第一滴液滴做自由落体运动,以后液滴做变加速运动,且都能到达A球
B.当液滴下落到重力等于电场力位置时,开始做匀速运动
C.能够下落到A球的所有液滴下落过程所能达到的最大动能不相等
D.所有液滴下落过程中电场力做功相等
17.某重型气垫船,自重达5.0×105 kg,最高时速为108km/h,装有额
定输出功率为9000kW的燃气轮机。假设该重型气垫船在海面航行
第17题图
过程所受的阻力Ff与速度v满足Ff =k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重型气垫船的最大牵引力为3.0×105 N
B.从题中给出的数据,可算出k= 1.0×104 N·s/m
C.以最高时速一半的速度匀速航行时,气垫船所受的阻力为3.0×105 N
D.以最高时速一半的速度匀速航行时,气垫船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4500kW
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8、如图甲是一个电解电容器,电容器外壳上标有“4.7μF 50V”字样;图乙是一个标准自感线圈,外壳上标有“1H”字样,下列有关该电容器和自感线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容器的电容为 B、自感线圈的自感系数为1H
C、电容器在20V的工作电压下,其带电量为
D、自感线圈的自感电动势大小与流过线圈的电流大小有关
A
B
19.如图所示,在粗糙竖直的绝缘板两侧有带电小物块A和B,A、B静止。现对A施加竖直方向的力,使A缓慢沿竖直面移动一小段距离,B仍保持静止。则在A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A、B一定带异种电荷
B.未施加外力前,A、B物块受到的摩擦力相同
C.若A向上移动,A受到的摩擦力减小,B受到的摩擦力减小
D.若A向下移动,A受到的摩擦力减小,B受到的摩擦力减小
20.如图甲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宽d=1m的金属“U”型导轨,右端接一定值电阻R=0.5Ω,其余电阻不计。在“U”型导轨右侧a=0.5m的范围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在t=0时刻,质量m=0.1kg的导体棒以v0=1m/s的初速度从距导轨右端b=2m开始向右运动,导体棒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不计地球磁场的影响,g=10m/s2。用E、I、P、Q分别表示4s内回路中的电动势大小、电流大小、电功率及电热,则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第20题 图甲
第20题 图乙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80分)
21.(10分)如图1,三个实验场景A、B、C
分别是某同学按照课本中的要求所做的
“研究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实验、
“探究功与速变化的关系”实验、“验
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该同学正确
操作获得了一系列纸带,但由于忘了标
记,需要逐一对应分析。图2是该同学
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图中纸带上各点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点。已知所用打点计时器频率为50Hz,完成以下问题。
(1)由图2纸带可求出加速度大小为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该纸带所对应的实验场景是_____________(填A、B或C),
其理由是 ;
(2)对这三个实验操作的有关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
A. 选用场景A的装置来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实验时,必须平衡摩擦力
B. 选用场景C的装置作“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可根据v=g t计算重物在t时刻的速度从而获得动能
C.选用场景A的装置在平衡摩擦力后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D.选用场景C的装置作“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应选择下端带橡胶垫的重物
(3)选用场景B的装置来做“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时:________
A.必须平衡摩擦力
B.数据处理时应测量纸带全段的平均速度
C.数据处理时应测量纸带点迹均匀一段的平均速度
D.每次改变橡皮筋条数时释放小车的位置应重合
第22题图甲
22.(10分)小南同学在老师做了“探究产生电磁感应的条件”实验后,对实验用的线圈产生了兴趣,想知道绕线圈所用铜丝的长度。他上网查得铜的电阻率为1.7×10-8Ω•m,测算出铜丝(不含外面的绝缘漆层)的横截面积为5×10-8m2,而后想用伏安法测出该线圈的电阻,从而计算得到铜丝的长度。
(1)先用多用电表粗测线圈的电阻,选择开关的位置和测量时表盘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该线圈的阻值大约为 Ω;
(2)再进一步测量线圈的电阻,实验室提供了10V学生电源,“5Ω,3A”的滑动变阻器,量程0-0.6A-3.0A双量程电流表,量程0-3V-15V双量程电压表,导线若干。小南同学按步骤连接好电路后进行测量,他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一端滑到另一端,电流表指针从如图乙位置变化到图丙位置所示,请读出图乙的示数为 A,试分析小南此次实验选用的电路为图中电路图 。(填①或②)
(3)小南选择合适的电路图后得到了多组数据,并将点迹描绘在图丁的I-U坐标系中,请在图中描绘出线圈的伏安特性曲线,并求得该线圈导线的长度为 。
四.计算题 (3题共58分)
23、(16分)某种娱乐比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质量为m=0.1kg的小球穿在长为L的杆上(L足够长)它们间的动摩擦力因数为。两个半径都为R=0.4m的四分之一圆轨道拼接后与杆在B点平滑连接(连接处长度不计)。两个圆的圆心等高,圆轨道可视为光滑,C点为切线水平,整个装置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离C点水平距离为d=0.8m得分区MN,其宽度为,若每次小球都从杆上由静止释放,杆与水平面的夹角可调,重力加速度,请回答
(1)小球离开C点时的速度多大才能落在得分区的M点?
(2)落在M点的小球在C处时,轨道对小球的作用力多大?
(3)若,小球在杆上离B点多少距离处释放才能落在得分区?
24.(20分)月球探测器在月面实现软着陆是非常困难的,探测器接触地面瞬间速度为竖起向下的v1,大于要求的软着陆速度v0。为此科学家们设计了一种叫电磁阻尼缓冲装置,其原理如图所示,主要部件为缓冲滑块K和绝缘光滑的缓冲轨道MN和PQ。探测器主体中还有超导线圈(图中未画出),能在两轨道间产生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导轨内的缓冲滑块由高强度绝缘材料制成,滑块K上绕有闭单匝矩形线圈abcd,线圈的总电阻为R,ab边长为L。当探测器接触地面时,滑块K立即停止运动,此后线圈与轨道间的磁场发生作用,使探测器主体做减速运动,从而实现缓冲。已知装置中除缓冲滑块(含线圈)外的质量为m,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6,不考虑运动磁场产生的电场。
(1) 当缓冲滑块刚停止运动时,判断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和线圈ab边受到的安培力的方向;
(2) 为使探测器主体减速而安全着陆,磁感应强度B至少应多大?
(3) 当磁感应强度为B0时,探测器主体可以实现软着陆,若从v1减速到v0的过程中,通过线圈截面的电量为q,求该过程中线圈中产生的焦热Q。
25.(22分)如图所示,在坐标系的第一、四象限存在一宽度为a、垂直纸面向外的有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在第三象限存在与y轴正方向成θ=60°角的匀强电场。一个粒子源能释放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粒子的初速度可以忽略。粒子源在点P(,)时发出的粒子恰好垂直磁场边界EF射出;将粒子源沿直线PO移动到Q点时,所发出的粒子恰好不能从EF射出。不计粒子的重力及粒子间相互作用力。求:
(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
(2)P、Q两点间的距离;
(3)若仅将电场方向顺时针转动60°,粒子源仍在PQ间移动并释放粒子,试判断这些粒子第一次从哪个边界射出磁场并确定射出点的纵坐标范围。
26.(10分)高分子材料PET聚酯树脂和PMMA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Ⅰ. R-X R-OH
Ⅱ. R1COOR2+ R3OH R1COOR3+R2OH
Ⅲ. (R、R1、R2、R 3均代表烃基)
(1)A的分子式是 、②的反应类型是 。
(2)PMMA的结构简式是 。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_ __ 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⑥为酯化反应 b.B和D互为同系物 c.D的沸点比同碳原子数的烷烃高
d.等质量的G分别与足量Na、NaHCO3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等
(5)写出一种符合下列条件的I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a.具有I的所有官能团 b.能与新制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银镜
c.含有3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27. (18分)Ⅰ.某盐A由三种元素组成,其相关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有的产物均已标在框图上),其中C为红棕色液体,其化学性质与其组成元素的单质相似。
(1)A的化学式为 ,B的阴离子对应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写出C的电子式: ,该化合物中显正价的是 元素。
(3)C与K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下列物质能与C发生反应的是 。
A、H2O B、SO2 C、Na2SO4 D、乙烯
Ⅱ.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固体甲(二元化合物)和固体乙(无机矿物盐,含五种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已知:向溶液1中连续滴加盐酸,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向溶液2中连续通入气体2,也是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化学式是 ,气体1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
(2)乙的化学式是 。
(3)加热条件下,气体1与固体2反应,可产生另外一种气体和一种固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足量气体2与溶液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有人认为,判断该反应的气体2是否过量较难,应对其中一种产物是“正盐”还是“酸式盐”进行检验,请设计实验证明这一产物的成分:
(可选的试剂为:氨水、NaOH溶液、稀硫酸、CaCl2溶液)。
28. (15分)肌红蛋白(Mb)与血红蛋白(Hb)的主要功能为输送氧气与排出二氧化碳。肌红蛋白(Mb)可以与小分子X(如氧气或一氧化碳)结合。反应方程式: Mb(aq)+X(g) MbX(aq)
(1)通常用p 表示分子X 的压力,po表示标准状态大气压,若X 分子的平衡浓度为p/po,写出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请用p、po及K 表示吸附小分子的肌红蛋白(MbX)占总肌红蛋白的比例 。
(2) 在常温下,肌红蛋白与CO 结合反应的平衡常数K(CO)远大于与O2结合的平衡常数K(O2),下列哪个图最能代表结合率(f)与此两种气体压力(p)的关系 。
(3)
(3)人体中的血红蛋白(Hb)同样能吸附O2、CO2 和H+,相关反应的方程式及其反应热、化学平衡常数分别是:
Ⅰ. Hb(aq)+H+(aq)HbH+(aq) △H1,K1
Ⅱ.HbH+ (aq)+O2(g)HbO2(aq)+H+(aq) △H2,K2
Ⅲ.Hb(aq) +O2(g)HbO2(aq); △H3,K3
Ⅳ.HbO2(aq)+H+(aq)+CO2(g)Hb(H+)CO2(aq)+O2(g)
①△H3= (用△H1、△H2表示), K3= (用K1、 K2表示)
②若较低温下反应Ⅳ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H 0, △S 0(填“>”、“<”或“=”) 。
(4)图Ⅰ表示血红蛋白氧结合率(f)与氧气分压[p(O2)]示意图,当pH>7.4 时,此时图中代表的曲线是 (填“A”或“B”)。
(5)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CO2、6mol H2,在适当的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CO2(g)+3H2(g)
CH3OH(l)+H2O(l) △H < 0 ,CO2的浓度随时间(0~t2)变化如图Ⅱ所示,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在t2时将容器容积缩小一倍,t3时达到平衡,t4时降低温度,t5时达到平衡,请画出t2~t6 CO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图Ⅰ 图Ⅱ
29.(15分)三氯化铬是化学合成中的常见物质,三氯化铬易升华,在高温下能被氧气氧化。制备三氯化铬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1)重铬酸铵分解产生的三氧化二铬(Cr2O3难溶于水)需用蒸馏水洗涤,如何用简单方法判断其已洗涤干净? 。
(2)已知CCl4沸点为76.8℃,为保证稳定的CCl4气流,适宜的加热方式是 。
(3)用右图装置制备CrCl3时,反应管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Cr2O3+3CCl4==2CrCl3+3COCl2,则向三颈烧瓶中通入N2的作用:
① ;
② 。
(4)样品中三氯化铬质量分数的测定:称取样品0.3000g,加水溶解并定容于250mL容量瓶中。移取25.00mL于碘量瓶(一种带塞的锥形瓶)中,加热至沸腾后加入1g Na2O2,充分加热煮沸,适当稀释,然后加入过量2mol·L–1H2SO4至溶液呈强酸性,此时铬以Cr2O72–存在,再加入1.1g KI,加塞摇匀,充分反应后铬完全以Cr3+存在,于暗处静置5min后,加入1mL指示剂,用0.0250mol·L–1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平行测定三次,平均消耗标准Na2S2O3溶液21.00mL。(已知:2Na2S2O3+I2 == Na2S4O6+2NaI)
①滴定实验可选用的指示剂名称为 ,判定终点的现象是
;若滴定时振荡不充分,刚看到局部变色就停止滴定,则会使样品中无水三氯化铬的质量分数的测量结果_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②加入Na2O2后要加热煮沸,其主要原因是 。
③加入KI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④样品中无水三氯化铬的质量分数为 。
30.(12分)下列甲图表示将绿色的小麦植株放在温度适宜的密闭容器内,该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曲线所表;乙图表示在一定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与CO2浓度之间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图 乙图
(1)观察甲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B点时,小麦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有 ,从5min到10min时,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变 ,最可能的原因是 ,B点时植株的氧气合成速率约为 (假设整个过程呼吸速率不变)。
(2)观察乙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CO2浓度小于300mg/l时,O2释放量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若提高光照强度则b点将向 移动。
②植物需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名称和场所分别是 。
31.(12分)
硫酸化酶RaxST(胞外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现将该酶的基因通过基因工程的方式导入到大肠杆菌体内。已知大肠杆菌在表达蛋白质时,与培养时IPTG诱导剂浓度有关。为研究培养时诱导剂浓度对硫酸化酶表达量的影响,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写出实验思路:
实验材料:若干培养瓶,培养液,转基因的大肠杆菌,IPTG粉末
(要求与说明:①实验仪器、试剂、用具及操作方式不作要求;②实验条件适宜;)
请回答:
(1) 本实验的实验目的
(2) 实验思路:
……
实验结果:实验后发现,三组中,IPTG诱导浓度为中的这组,诱导后所得RaxST酶浓度高于IPTG浓度为高的和低的这两组。
(3)根据(2)的思路和结果,请用折线图来体现随时间变化各组硫酸化酶浓度的变化
(4)该实验中,转基因技术所涉及的变异原理是 。
32.(18分)菠菜是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决定方式为 XY 型。已知菠菜的高杆与矮杆、抗病与不抗病为两对相对性状,育种专家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1)第二阶段高杆与矮杆的比约为 2∶1 ,原因是 。
(2)菠菜的抗病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 。
(3)若菠菜宽叶B对窄叶b为显性,抗病 E 对不抗病 e 为显性,两对基因相互关系如下图。辐射处理菠菜雌株幼苗可使 B基因或b 基因或B、b基因从原染色体断裂,然后随机结合在 E 、 e 所在染色体的上末端形成末端易位(E、e所在染色体的末端最多只能结合一个B、b基因)。已知单个(B 或 b)基因发生染色体易位的植株同源染色体不能正常联会高度不育。现有一如图所示基因型的菠菜幼苗给予电离辐射处理,欲探究该植株是否发生易位或是否发生单(双)基因易位,可让该植株与 (表现型)的植株杂交,实验结果及结论如下。(注: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
①若出现 8 种表现型子代,则该植株 ;
②若不能产生子代个体,则该植株 ;
③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宽叶不抗病雌株∶窄叶抗病雌株∶宽叶不抗病雄株∶窄叶抗病雄株=1∶1∶1∶1 ,则该植株中 基因连在e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另一个基因连在E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
④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宽叶抗病雌株∶窄叶不抗病雌株∶宽叶抗病雄株∶窄叶不抗病雄株 =1∶1∶1∶1 ,则该植株中 基因连在E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另一个基因连在e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请用遗传图解表示该过程(要求写出配子)。
镇海中学理科综合期始试卷参考答案
生物部分答案
1
2
3
4
5
6
B
D
C
C
D
D
30(1)① 细胞溶胶和线粒体;小;CO2浓度降低;0.2×10-7mol/min;
(2)① CO2浓度;左
② 柠檬酸循环;线粒体基质和嵴
31(1)研究培养时诱导剂浓度对硫酸化酶表达量的影响
实验思路:
1、取等量培养液放置于三个培养瓶中,编号ABC
2、分别在ABC三个瓶中分别加入较少量、中量和较多量的IPTG粉末,振荡摇匀
3、取大肠杆菌稀释后,分别等量接种于ABC三个瓶中,于适宜条件下培养
4、每隔相同的时间测定三组中的硫酸化酶浓度
(2) 作图:
(3) 基因重组
32(1)显性(或高杆基因)纯合致死
(2)菠菜抗病与不抗病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和性别相关(合理即给分)
(3)窄叶不抗病
①没有发生染色体易位
②单个(B或b)基因的染色体易位
③B④B
遗传图解
化学参考答案
7-13:B C C D D B A
26.(1)C2H4Br2(1分),取代反应 (1分) (2) (2分)
(3) (2分)
(4)cd(2分)
(5)HCOOCH=C(CH3)2(2分)
27.Ⅰ. (1)KICl2 (1分),第三周期 ⅦA族(1分)
(2) (1分), I(1分)
(3) ICl+KII2+KCl (2分)
(4)ABD (2分)
Ⅱ. (1)Al4C3(1分),正四面体(1分)
(2) BaCO3·Cu(OH)2或BaCu(OH)2CO3(2分)
(3)4CuO+CH4 4Cu+CO2+2H2O(2分)或8CuO+ CH4 4Cu2O+CO2+2H2O
或3CuO+CH4 3Cu+CO+2H2O 或 6CuO+ CH4 3Cu2O+CO+2H2O
(4)CO2+AlO2-+2H2O=Al(OH)3↓+HCO3-(2分)。取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CaCl2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产物中有正盐;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NaOH溶液,若又出现白色沉淀,则产物中有酸式盐。若二者都出现,为二者混合物(2分)
28.(1) (2分) (2分)
(2)C(2分)
(3)①△H1+△H2(1分);K1·K2(1分);
②<(1分);<(1分);
(4)A(2分)
(5)如右图:(3分)
29.(1)最后一次的洗涤液呈无色(1分)
(2)水浴加热(并用温度计指示温度)(1分)
(3)①赶尽反应装置中的氧气;(1分)②鼓气使反应物进入管式炉中进行反应(1分)
(4)①淀粉(1分);最后一滴滴入时,蓝色恰好完全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 (2分); 偏低(2分)
②除去其中溶解的氧气,防止氧气将I—氧化,产生误差(2分)
③Cr2O72—+6I—+14H+== 2Cr3+ +3I2+7H2O(2分) ④ 92.5%(2分)
物理答案
14.D 15.C 16.C 17.B 18.BC 19.AC 20AB
21.(1)2.5m/s2(2分)
A(2分);场景B变加速运动(1分),场景C接近重力加速度(1分)
(2)D(2分)
(3)CD(2分)
四.计算题
23(1)小球离开C点后做平抛运动,故有,,联立解得(5分)
(2)设轨道对小球的作用力为F,有,解得(4分)
(3)小球要落到N点,经过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3分)
所以小球要落在得分区,经过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小球释放到滑动到C点,根据动能定理
联立解得(4分)
所以小球在杆上高B点距离处释放才能落在得分区
x
y
25. (22分)解:
(1)粒子源在P点时,粒子在电场中被加速
根据动能定理 有 (2分)
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有(1分)
由几何关系知,半径 (1分)
解得 (2分)
(2)粒子源在Q点时,设OQ=d
x
根据动能定理 有 (2分)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有 (2分)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轨迹与边界EF相切,由几何关系知
(2分)
联立解得 (1分)
(1分)
x
y
(3)若将电场方向变为与y轴负方向成角,由几何关系可知,粒子源在PQ间各点处,粒子经电场加速后到进入磁场时的速率与原来相等,仍为v1、v2。从P、Q点发出的粒子半径仍为、(2分)
从P发出的粒子第一次从y轴上N点射出,由几何关系知轨道正好与EF相切,N点的纵坐标 (2分)
同理可求,从Q发出的粒子第一次从y轴上M点射出,M点的纵坐标
(2分)
即射出点的纵坐标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