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有趣的太阳镜大班教案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指导手册》中“科学探秘”章节的“有趣的太阳镜”活动。详细内容包括:太阳镜的构造与原理、太阳镜的作用、如何正确使用太阳镜以及太阳镜的保养。
二、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太阳镜的构造、原理及作用,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2. 培养幼儿正确使用太阳镜的良好习惯,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3. 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难点:太阳镜的构造与原理。
2. 教学重点:正确使用太阳镜的方法和太阳镜的保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太阳镜、放大镜、手电筒、图片等。
2. 学具:每人一副太阳镜、画纸、彩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戴上一副有趣的太阳镜,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提问:“你们知道这副眼镜有什么作用吗?”
2. 新课导入:通过图片、实物展示,引导幼儿观察太阳镜的构造,讲解太阳镜的原理和作用。
3.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正确佩戴太阳镜,以及太阳镜的保养方法。
4. 随堂练习:幼儿动手操作,模拟正确佩戴太阳镜的过程,并进行太阳镜绘画活动。
六、板书设计
1. 板书有趣的太阳镜
2. 板书内容:
太阳镜的构造:镜片、镜框、鼻托等
太阳镜的原理:过滤紫外线,保护眼睛
太阳镜的作用:防止紫外线伤害,改善视觉舒适度
正确使用太阳镜:佩戴方法、保养方法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太阳镜
2. 作业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发挥想象力,设计一副有趣的太阳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让幼儿在阳光下体验太阳镜的作用,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教学难点:太阳镜的构造与原理。
2.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戴上一副有趣的太阳镜,引发幼儿的好奇心。
3. 例题讲解:如何正确佩戴太阳镜,以及太阳镜的保养方法。
4. 作业设计:画出你心中的太阳镜,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自我评价,组织户外活动,培养幼儿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一、太阳镜的构造与原理
太阳镜的构造主要包括镜片、镜框、鼻托等部分。镜片是太阳镜的核心,具有过滤紫外线、降低光线强度等功能。镜框负责固定镜片,鼻托则起到支撑镜框、减轻鼻梁压力的作用。
太阳镜的原理是通过镜片对光线的过滤作用,减少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改善视觉舒适度。其中,偏光镜片能有效阻挡水面、雪地等反射的刺眼光线,提高视觉清晰度。
二、实践情景引入
1. 太阳镜的选择:选择一副外观独特、色彩鲜艳的太阳镜,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 语言引导: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太阳镜的特点,激发幼儿的兴趣。
3. 提问方式:以开放式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如:“你们知道这副眼镜有什么作用吗?”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例题讲解
如何正确佩戴太阳镜,以及太阳镜的保养方法:
1. 正确佩戴太阳镜:
确保镜片清洁,避免划伤眼睛。
佩戴时,使镜架与面部贴合,避免阳光从侧面进入眼睛。
根据光线强度选择合适的镜片颜色,如:灰色、棕色等。
2. 太阳镜的保养:
使用干净、柔软的布料擦拭镜片,避免使用粗糙的布料。
镜片沾染油脂、污垢时,可用专用的太阳镜清洁剂清洁。
避免将太阳镜长时间暴露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中,以免影响镜片性能。
四、作业设计
1. 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副有趣的太阳镜。
2. 教师提供彩笔、画纸等材料,鼓励幼儿发挥创意,画出自己喜欢的太阳镜。
3. 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关注太阳镜的构造、颜色等方面,引导幼儿分享设计理念。
五、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教学方法是否生动有趣,能否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幼儿对太阳镜的构造、原理、使用方法的掌握程度。
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到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指导。
安排时间,带领幼儿在户外活动时佩戴太阳镜,观察光线变化。
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如:太阳光在不同时间、地点的变化。
鼓励幼儿提出问题,与同伴分享观察到的现象,培养幼儿的思考能力。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使用亲切、生动的语言,语速适中,确保幼儿能够听懂。
2. 在关键知识点处,适当提高语调,强调重点。
3. 鼓励幼儿时,使用赞美、激励的语气,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二、时间分配
1. 实践情景引入:约5分钟,充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 新课导入:约10分钟,讲解太阳镜的构造、原理和作用。
3. 例题讲解:约10分钟,详细讲解如何正确佩戴太阳镜及保养方法。
4. 随堂练习:约15分钟,让幼儿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方式:采用开放式和封闭式问题相结合,引导幼儿思考。
2. 提问对象:关注全体幼儿,给予每个幼儿回答问题的机会。
3. 评价方式:对幼儿的回答给予及时、积极的反馈,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四、情景导入
1. 教师戴上一副有趣的太阳镜,引发幼儿好奇心。
2. 利用图片、实物展示太阳镜,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太阳镜的构造。
3.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关注太阳镜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
教案反思
一、优点
1. 教学内容贴近幼儿生活,易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实践活动丰富,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3. 教学过程中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关注和指导。
二、不足
1. 教学难点讲解不够深入,部分幼儿可能对太阳镜的构造与原理掌握不够。
2. 课堂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可能导致部分环节过于紧凑或拖延。
3. 课堂提问反馈不够及时,有时未能充分引导幼儿思考。
三、改进措施
1. 针对教学难点,采用更直观、易懂的讲解方法,如:使用教具演示。
2. 优化时间分配,确保每个环节的顺利进行,避免拖堂。
3. 提高课堂提问技巧,关注幼儿的回答,及时给予反馈,引导幼儿深入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