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大班《装饰手套》艺术精品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大班艺术领域课程,教材为《幼儿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第五章“有趣的动手制作”,具体内容为“装饰手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将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利用各种材料装饰手套,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手套的基本结构,掌握装饰手套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品质,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手套作品。
教学重点:掌握手套的基本结构,学会运用各种材料进行装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手套样品、各种装饰材料(如彩纸、彩球、丝带等)、剪刀、胶水、展示板。
学具:每组一套手套、装饰材料、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
教师穿着一双漂亮的手套进入教室,引发幼儿兴趣。提问:“你们觉得老师的手套漂亮吗?为什么?你们想不想拥有一双漂亮的手套?”
2. 新课导入
(1)教师出示手套样品,引导幼儿观察手套的结构,了解手套的基本组成部分。
(2)教师示范如何装饰手套,讲解装饰方法和技巧。
3. 幼儿动手操作
(1)分发手套和装饰材料,幼儿根据喜好选择装饰材料。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例题讲解
教师挑选几件幼儿作品进行展示,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引导幼儿互相学习、互相借鉴。
5. 随堂练习
幼儿根据讲解的例题,再次对自己的手套进行修改和完善。
6. 作品展示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展示作品,大家共同评价,给予鼓励和肯定。
六、板书设计
1. 板书《装饰手套》
2. 板书内容:
(1)手套结构:手掌、手指、手腕
(2)装饰方法:粘贴、缠绕、拼接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运用课堂上学到的装饰方法,为自己制作一双漂亮的手套。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2. 拓展延伸:
(1)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手套,了解不同手套的特点和用途。
(2)鼓励幼儿尝试用其他材料(如废旧物品)装饰手套,培养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手套作品。
2. 教学重点:掌握手套的基本结构,学会运用各种材料进行装饰。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4. 作业设计:确保作业具有实际操作性和创意发挥空间。
一、教学难点解析
a. 展示丰富多样的装饰手套样品,让幼儿观察、感受,从中获取灵感。
b. 鼓励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尝试不同的装饰手法,如拼贴、缠绕、绘画等。
c. 教师适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使其敢于大胆表现自己的创意。
2. 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手套作品:教师应尊重每个幼儿的个性,给予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其独立完成作品。
二、教学重点解析
1. 掌握手套的基本结构:教师通过实物演示、讲解和互动问答,帮助幼儿了解手套的组成部分,如手掌、手指、手腕等。
2. 学会运用各种材料进行装饰:
a. 教师提前准备丰富多样的装饰材料,如彩纸、彩球、丝带、亮片等。
b. 教师示范如何使用这些材料,讲解装饰技巧,如如何粘贴、如何缠绕等。
c. 在幼儿动手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确保幼儿能够掌握装饰方法。
三、教学过程解析
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自身穿戴漂亮手套进入教室,引发幼儿兴趣。这一环节的关键在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为后续教学内容做好铺垫。
2. 例题讲解:教师挑选几件幼儿作品进行展示,分析其优点和不足。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幼儿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提高审美能力。
3. 随堂练习:幼儿根据讲解的例题,对自己的手套进行修改和完善。这一环节的重点在于让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
四、作业设计解析
1. 实际操作性:作业要求幼儿运用课堂上学到的装饰方法,为自己制作一双漂亮的手套。这一要求确保了幼儿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2. 创意发挥空间:作业不设限制,让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想象力,创作出独一无二的手套作品。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 语调亲切、温柔,充满感染力,使幼儿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鼓励。
二、时间分配
1. 实践情景引入:约5分钟,充分激发幼儿兴趣。
2. 新课导入:约10分钟,讲解手套结构和装饰方法。
3. 幼儿动手操作:约20分钟,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幼儿创作。
4. 例题讲解:约5分钟,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约10分钟,巩固所学知识。
6. 作品展示:约5分钟,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引导幼儿思考和观察。
2. 鼓励幼儿积极回答问题,对每个回答给予积极的反馈。
3. 提问要适时,避免打断幼儿的操作过程。
四、情景导入
1. 利用实物(如漂亮的手套)引起幼儿兴趣,为新课导入做铺垫。
2. 结合幼儿生活经验,引导幼儿关注身边的事物,提高观察能力。
教案反思
1. 教学内容是否丰富多样,能否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2. 教学过程是否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幼儿主动思考、探索。
3. 教学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是否给予幼儿充足的动手操作时间。
5. 课堂提问是否具有针对性和适时性,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思考。
6. 作业设计是否具有实际操作性和创意发挥空间,是否有助于巩固所学。
7. 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到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关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