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医院处方点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表格.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0973974 上传时间:2025-06-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1KB 下载积分:8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处方点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表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医院处方点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表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处方点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表格 表格 1、处方点评工作表 2、非手术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 3、手术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 4、围手术期病人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标准 14 / 14 处方点评工作表 医疗机构名称:                             点 评 人:             填表日期:     序号 处方日期(年月日) 年龄 (岁) 诊断 药品品种 抗菌药 (0/1) 注射剂 (0/1) 国家基本药物品种数 药品通用名数 处方 金额 处方 医师 审核、调配 药师 核对、发药 药师 是否 合理 (0/1) 存在问题 (代码) 1 2 3 4 5 ……………… 总计 A= C= E= G= I= K= O= 平均 B= L= P= % D= F= H= J= 注: 1.有=1 无=0;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A:用药品种总数; B: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 = A/处方总数; C:使用抗菌药的处方数; D:抗菌药使用百分率= C/处方总数; E:使用注射剂的处方数; F:注射剂使用百分率= E/处方总数; G:处方中基本药物品种总数; H:国家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 G/A; I:处方中使用药品通用名总数; J:药品通用名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I/A; K:处方总金额; L:平均每张处方金额=K/处方总数。 O:合理处方总数 P:合理处方百分率:O/处方总数 2.存在问题代码 (1)不规范处方 : 1.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 2.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及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 3.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 4.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的; 5.西药、中成药及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 6.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 7.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 8.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 9.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 10.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 11. 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 12. 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 13. 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 14. 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 15中药饮片处方药物未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或未按要求标注药物调剂、煎煮等特殊要求的。 (2)用药不适宜处方: 16.适应证不适宜的; 17.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 18.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 19.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 20.用法、用量不适宜的; 21.联合用药不适宜的; 22.重复给药的; 23.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 24.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 (3)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处方应当判定为超常处方: 25.无适应证用药; 26.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的; 27.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 28.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的。 非手术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 _______________医院 病历号:_________________ 序号: 抽样时间:200__年 月 日至200__年 月 日 出院人数_________ 1 基本情况 性别 男/女 年龄__ 体重__ 入院时间 年 月 日 出院时间 年 月 日 2 诊 断 1、 2、 3、 4、 5、 6、 3 过敏史 有(抗菌药品通用名: ) 无 4 科别 (请填病人具体所属科室) 5 用药目的 £治疗 (感染诊断 ) △预防 未用药 7 用药情况(注射用药请同时写清溶媒名称及用量) 治疗在£P 预防在 △P 通用名 用量 次数/日 途径 总用量 起止时间(月日 时分) £△ £△ £△ £△ £△ £△ £△ £△ £△ £△ 累计使用抗菌药 种 _____天 8 费用(元) 住院总费用: 住院药品总费用: 住院抗菌药物总费用: 9 用药前后实验室检查 体温: ℃(/) ℃(/) 白血球: (/) (/) ALT: (/) (/)AST: (/) (/) BUN: (/) (/) Cr: (/) (/) 病原学检测:做(/):标本- ( 检出- 菌/未检出 ) 未做 药敏试验:做(/): (相符/不相符) 未做 10 治疗结果 治愈 好转 无效 继发(医院)感染 有 / 无 11 用药合理性单位评价 合理○P不合理 ◇P ○ ◇适应证(如选合理,请继续填写下列各项) ○ ◇药物选择 ○ ◇单次剂量 ○ ◇每日给药次数 ○ ◇溶媒 ○ ◇用药途径 ○ ◇治疗用药疗程   ○ ◇更换药品 ○ ◇联合用药(品种多/有拮抗/无指征/增加毒性/理论上无协同/重复/其它__________) 12 用药合理性专家评价合理○P 不合理 ◇P ○ ◇适应证(如选合理,请继续填写下列各项)  ○ ◇药物选择 ○ ◇单次剂量 ○ ◇每日给药次数 ○ ◇溶媒 ○ ◇用药途径 ○ ◇治疗用药疗程  ○ ◇更换药品 ○ ◇联合用药(品种多/有拮抗/无指征/增加毒性/理论上无协同/重复/其它__________) 13 备 注 填表人________________ 手术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 _______________医院 病历号:_________________ 序号: 抽样时间:200__年 月 日至200__年 月 日 出院人数_________ 1 基本情况 性别 男/女 年龄__ 体重__ 入院时间 年 月 日 出院时间 年 月 日 2 诊 断 1、 2、 3、 4、 5、 6、 3 过敏史 有(抗菌药品通用名: ) 无 4 科别 (请填病人具体所属科室) 5 用药目的 £治疗 (感染诊断 ) △预防 未用药 6 手术情况 手术名称 切口类别 Ⅰ/ Ⅱ / Ⅲ 手术开始时间 月 日 时 分 手术结束时间 月 日 时 分 术前(初次)用药时机 切皮前 ≤2h />2h /术前未用术后用 术中 追加 /未追加 7 用药情况(注射用药请同时写清溶媒名称及用量) 治疗在 £P 预防在 △P 通用名 用量 次数/日 途径 总用量 起止时间(月日 时分) £△ £△ £△ £△ £△ £△ £△ £△ £△ 累计使用抗菌药 种 _____天 8 费用(元) 住院总费用: 住院药品总费用: 住院抗菌药物总费用: 9 用药前后实验室检查 体温: ℃(/) ℃(/) 白血球: (/) (/) ALT: (/) (/)AST: (/) (/) BUN: (/) (/) Cr: (/) (/) 病原学检测:做(/):标本- ( 检出- 菌/未检出 ) 未做 药敏试验:做(/): (相符/不相符) 未做 10 治疗结果 治愈 好转 无效 继发(医院)感染 有 / 无 11 用药合理性单位评价 合理○P不合理 ◇P ○ ◇适应证(如选合理,请继续填写下列各项)  ○ ◇药物选择 ○ ◇单次剂量 ○ ◇每日给药次数 ○ ◇溶媒 ○ ◇用药途径 ○ ◇治疗用药疗程   ○ ◇更换药品 ○ ◇联合用药(品种多/有拮抗/无指征/增加毒性/理论上无协同/重复/其它__________) 围手术期用药时间(○ ◇术前 / ○ ◇术中 / ○ ◇术后) 12 用药合理性专家评价合理○P 不合理 ◇P ○ ◇适应证(如选合理,请继续填写下列各项)  ○ ◇药物选择 ○ ◇单次剂量 ○ ◇每日给药次数 ○ ◇溶媒 ○ ◇用药途径 ○ ◇治疗用药疗程  ○ ◇更换药品 ○ ◇联合用药(品种多/有拮抗/无指征/增加毒性/理论上无协同/重复/其它__________) 围手术期用药时间(○ ◇术前 / ○ ◇术中 / ○ ◇术后) 13 备 注 填表人________________ 说 明 抽样方式:将2007年3月12日~18日及6月11日~17日出院病历,分成非手术组(表4-1)及手术组(表4-2),然后各随机采样15份病历,进行病历用药调查(每月30份,两月60份)。 病历号:一份病历填2张以上表时,其第二份表的病历号可在原病历号上加 “-2”,以示区别。 序号:一份病历填2张以上表时,请按自然顺序编号。如,第一份病历须填2张表,序号填1和2;纸质表格及电子表格序号必须一致。 抽样时间:200 年 月 日 至 200 年 月 日:指抽取病历的具体时间范围。出院人数:指抽取病历的时间范围内出院的病人数(即抽取15份病历的底数)。 1、 基本情况:在性别项上划“√”;年龄填实际年龄是?岁/月/天(如35岁可填35岁;1月可 填1月;10天可填10天);体重填kg数;实际入院时间及出院时间填具体年、月、日。 2、 诊断:填写本次住院的最后诊断(及细菌感染有关的诊断以及一些慢性基础疾病应重点填写)。 3、过敏史:既往(本次住院前)对某一抗菌药曾发生过过敏反应,请在“有”上“√”,并写出药品通用名;如无抗菌药过敏史,请在“无”上“√”。 4、科别:指该患者具体所属科室。 5、用药目的:指本次使用抗菌药物的临床目的,在“治疗”或“预防”项上选一项划“√”,治 疗用药者写明细菌性感染诊断。未用药者在“未用药” 上划“√”。 若一个患者既有“治疗”又有“预防”,请填2张表,并分别进行评价。 预防:针对有或无潜在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而使用抗菌药物,以防止感染的发生。包括无感染指征但有污染的伤口、伴有免疫缺陷疾病或严重合并症、手术操作可能污染(如手术时间长,手术部位受损严重,各种介入性操作等)以及老年人、营养不良、长期使用激素或抗生素及长期进行放疗的人。 治疗:指使用抗菌药物医治细菌性感染。即病原学检查证实有细菌感染;实验室检查证实有细菌感染;有明确的感染部位、性质和诊断(如外科伤口感染的局部表现红、肿、热、痛等以及感染的伤口存在)。 6、手术情况(表4-1无此项)                               手术名称:本次住院所做手术名称。有创检查、治疗,如各种穿刺、活捡、造影、支架、消融等均不列为手术。 手术(切口)类别: Ⅰ 指清洁手术,为非感染性手术,手术中未发现炎症,也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或未感染的泌尿道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 Ⅱ 指清洁—污染手术,是在控制条件下侵入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或泌尿道的手术,且未发生意外的污染。  Ⅲ 指污染手术,此类手术包括开放性新鲜伤口或肠道有渗出物;在炎症部位附近开刀;原有创伤、坏死组织;内脏穿孔;附近有感染组织。 手术开始时间:即完成麻醉,开始进行外科手术的时间,写明月、日、时、分。 手术结束时间:手术完成的具体时间,写明月、日、时、分。 术前(初次)用药时机 切皮前≤2h/>2h/术前未用术后用:指手术开始前,初次用药是在切皮前≤2h/>2h或术前未用药术后才用(包括术前未用药手术开始后才用药),选一项“√”; 术中 追加/未追加:指手术中,是否按合理用药要求追加或未追加药物,选一项“√”; 7、用药情况:填写所用药物的通用名称,请勿填写商品名;以及用量 (单剂量,以“g”为单位)、次数/日(每日用药次数)、途径(给药的途径,如静滴、肌内、口服、滴眼等)、总用量(单剂量×每日用药次数×用药天数)、用药起止时间(开始用药时间及停药时间均应填写月、日、时、分)。 注射用药请同时写清溶媒名称及用量(ml),类似甲硝唑、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这样的注射液,其溶质及溶媒也要分开填写,如左氧氟沙星(0.2 g/100 ml),应写成:左氧氟沙星0.2 g 0.9%氯化钠100 ml 外用药填写清楚总用量、用法、用药起止时间即可。如,0.25%氯霉素滴眼液8ml总量16ml(2支) 用法滴眼 3次/日 起止时间 6月5日 8:30至6月8日 8:30 。 累计使用抗菌药物种数:指共计使用了几种抗菌药物(同一通用名不同剂型及用法按一个品种统计); 累计使用抗菌药物天数:开始用药至用药结束的天数(不含出院带药)。 8、费用: 住院总费用:指本次住院的全部费用。 住院药品总费用:指本次住院所用中西药品的全部费用。 住院抗菌药物总费用:指本次住院所用抗菌药物的全部费用(不含出院带药)。 9、用药前后实验室检查:指使用抗菌药物前后的一些检查项目。(/)填写检查日期,如:12月2日(12/2);每一项填两个,前面填用药前检查,后面填用药后检查。 *用药后体温应填基本正常较平稳后的那一天的体温。 病原学检测:指做细菌检测的情况。标本:填写血、尿、粪便、痰、胸腹水、脑脊液、组织液、胆汁、咽/耳拭子、分泌物等等病人用于检测细菌的标本。捡出 菌指查到或培养出某种细菌,请在捡出上“√”,并写出该细菌的名称;未查到细菌,在未捡出上“√”。 药敏试验:指捡出或培养出细菌后是否做了药敏试验,请在做/未做上选一项“√”;(相符/不相符)指经验用药品及药敏试验中的敏感药物,即”S”项下的药物是否一致,请在(相符/不相符)上选一项“√”。 仅预防用药而无治疗用药者,可不填写病原学检测及药敏试验。 10、治疗结果:用抗菌药物“治疗”的病人应在下列疗效结果中选一项“√”。 治愈:指感染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各项实验室指标恢复或接近正常、病原菌经反复检测后转阴。 好转:指感染症状基本改善,各项实验室指标、病原菌检测经反复检查后大多数好转或转阴。 无效:指感染症状未被改善或反而加重,各项实验室指标、病原菌检测经反复检查后未改善或转阴,需改换抗生素治疗或在原有感染基础上诱发新的感染等。 继发(医院)感染:指本次住院期间使用抗菌药物后仍发生了新的感染。 *手术患者选择“预防”用药者仅在继发(医院)感染有/无上选一项“√”,上述三种结果不必“√”。 11、用药合理性评价:根据前几项填写的病人情况,参考合理性评价标准,并结合患者病情进行评价,然后在相应项○/◇上“√”,各项目上○/◇只能选一个。若联合用药选择不合理◇,则需在括弧内的相应项目上“√”。在用药中没有发生的过程(项目)则无需评价,如,“更换药品”,患者只用一种药,则无须评价该项。若“适应证”评价选择不合理(◇√),则其它各项均不评价;若“适应证”评价选择合理(○√),则其它各项均要逐一评价。预防用药者可不评价治疗用药疗程。围手术期用药时间按合理用药标准要求评价,术中手术时间≥3h即追加用药、失血>1500ml即追加用药或手术时间<3h、失血<1500ml未追加用药等情况应评价为合理(○√)。 12、其他说明:患者住院期间若前后分住两个科室以上,或分别在不同时间段做两个以上手术时,应分别填写2张以上表格,并分别进行合理性评价。  13、用药合理性评价标准:请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根据病人的临床情况评价,个别疑难病历,可请本院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判断评价。 围手术期病人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评价标准可参攷下表,针对具体病人评价时,应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酌情评定。 围手术期病人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标准 合理 不合理 适应证 有 无 术前(初次)给药时间 术前(切皮前)2h内 术前(切皮前)>2h或术前不用药到术后才用药 术中追加 手术时间≥3h即追加 或失血>1500ml即追加 手术时间>3h未追加 或失血>1500ml未追加 术后用药 Ⅰ类切口* 用药24h内停药 时间>24h Ⅱ类切口 用药48h内停药 时间>48h Ⅲ类切口** 用药3~7天 时间>7天 联合用药 有指征,有协同作用 无指征、品种多、有拮抗、增加毒性、理论上无协同作用、重复用药、其它 药物选择 正确 不正确 用药途经 正确 不正确 用量及次数/日 正确 不正确 溶媒种类或体积 正确 错误或过大 更换药品 有依据 无依据 *Ⅰ类切口为清洁手术,通常无须预防用抗菌药物,须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病历可参考此表评价 **轻度污染的Ⅲ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病历可参考此表评价;严重污染或已有感染的 Ⅲ类切口手术,请按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则进行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药制药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