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p>2025全新完整全套小儿推拿课件(2025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小儿推拿》教材第四章“小儿推拿常用手法”及第七章“小儿常见病的推拿治疗”。详细内容包括:
1. 小儿推拿的常用手法:推法、拿法、按法、摩法、捏法、揉法等。
2. 小儿常见病的推拿治疗:感冒、咳嗽、消化不良、便秘、腹泻等。
二、教学目标
1. 熟练掌握小儿推拿的基本手法。
2. 了解小儿常见病的推拿治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操作。
3. 提高学生关爱儿童健康、预防疾病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难点:小儿推拿手法的熟练运用及针对不同病症的治疗方法。
2. 教学重点:推拿手法的技巧及注意事项,小儿常见病的推拿治疗原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推拿模型、推拿油、毛巾等。
2. 学具:推拿教材、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小儿推拿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详细讲解小儿推拿的常用手法,配合模型演示。
3. 示范:教师示范小儿推拿的手法,并讲解注意事项。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互相推拿,教师指导纠正。
5. 例题讲解:讲解小儿常见病的推拿治疗方法,如感冒、咳嗽等。
6. 随堂练习:学生针对讲解的病症进行推拿操作练习。
六、板书设计
1.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推法
拿法
按法
摩法
捏法
揉法
2. 小儿常见病的推拿治疗
感冒
咳嗽
消化不良
便秘
腹泻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内容,编写一份小儿推拿治疗感冒的操作步骤。
答案:见附件。
2. 作业题目:简述小儿推拿治疗咳嗽的原则。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小儿推拿在临床应用中的新进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小儿推拿手法的熟练运用及注意事项。
2. 小儿常见病的推拿治疗原则及操作步骤。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一、小儿推拿手法的熟练运用及注意事项
1. 熟练运用手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重点掌握每种推拿手法的操作要领,如推法的力度、频率,拿法的姿势、方向等。熟练的手法有助于提高推拿效果,避免造成患儿不适。
2. 注意事项:
保持手法轻柔、平稳,避免用力过猛。
根据患儿的年龄、体质、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法和力度。
按摩前需洗净双手,保持指甲短而干净,以免划伤患儿。
推拿过程中注意观察患儿的反应,如出现不适,立即停止操作。
二、小儿常见病的推拿治疗原则及操作步骤
1. 治疗原则: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推拿手法和穴位。
遵循“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原则,调整手法力度和频率。
配合患儿的年龄、体质、病程等因素,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2. 操作步骤(以感冒为例):
清肺经:从患儿的无名指指尖推向指根,往返推100200次。
揉风池:用拇指指腹轻轻揉动风池穴,每次13分钟。
推拿太阳:用食指、中指指腹自患儿颞部向耳后推,每次13分钟。
三、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设置真实的推拿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例如,邀请一位患儿及家长进行现场演示,让学生观察并了解推拿治疗的过程。
2. 例题讲解:针对小儿常见病的推拿治疗方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病例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治疗原则和操作步骤。
3. 随堂练习: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推拿操作练习,互相交流心得,教师巡回指导并纠正错误。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推拿手法的掌握,提高治疗效果。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讲解时语言要清晰、准确,避免使用专业术语过多,以便学生更容易理解。
2. 语调要富有变化,重要知识点可以用稍加强调的语气讲述,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二、时间分配
1. 教学过程要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讲解和练习。
2. 讲解环节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学生产生疲劳;练习环节要充分,让学生有更多实践机会。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引导学生思考关键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四、情景导入
1. 利用生动的实践情景引入新课,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2. 情景导入要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到小儿推拿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
教案反思
一、优点
1. 教学内容贴近实际,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2. 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二、不足
1. 时间分配上,部分环节可能过于紧凑,影响学生吸收和掌握知识。
2. 课堂提问环节,部分学生可能不够积极,需要进一步引导和鼓励。
3. 部分学生可能在手法掌握上存在困难,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三、改进措施
1. 适当调整时间分配,保证每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2. 提高提问质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3. 加强课后辅导,针对手法掌握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4. 丰富教学手段,如运用多媒体、实物演示等,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反思,教师可以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小儿推拿技巧。</p>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