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客专铁路隧道开挖专项施工技术方案.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0953925 上传时间:2025-06-23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4.72MB 下载积分:12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客专铁路隧道开挖专项施工技术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客专铁路隧道开挖专项施工技术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建成都至贵州铁路站前工程乐山至贵州段 隧道开挖施工方案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二0一四年二月十七日 目 录 第一章 编制依据 1 第二章 编制范围 1 第三章 设计概况 1 3.1工程概况 1 3.2 主要工程数量 2 第四章 主要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4 4.1施工方案 4 4.2施工方法 4 4.2.1明洞段开挖方法 4 4.2.2台阶法 4 4.2.3大拱脚台阶法 5 4.2.4 交叉中隔壁(CRD)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 施工进度安排 16 第六章 爆破设计 16 6.1爆破方案 16 6.2钻爆设计 17 6.2.1光爆基本参数 17 6.2.2掏槽方式 17 6.2.3周边眼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4掘进眼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5装药结构及堵塞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6炮眼布置 19 6.2.8起爆起爆网路 20 6.2.9用药量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爆破设计的优化及爆孔布置 22 第七章 劳动力和机械设备配置 23 7.1劳动力配置 23 7.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质量监测设备的配置 23 第八章 质量保证措施 24 第九章 安全、文明施工 25 2 第一章 编制依据 1. 新建铁路成都至贵阳线乐山至贵阳段站前工程施工设计参考图《成贵附施08》及各隧道单位工程设计图; 2.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3. 《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4.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5. 国家现行有关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及相似地质条件施工经验; 6. 现有的施工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和机械设备配备能力。 第二章 编制范围 新建铁路成都至贵阳线乐山至贵阳段站前工程CGTJ-15标(D3K443+972.4~D1K483+480)隧道工程。 第三章 编制原则 1. 严格遵守招标文件明确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和质量评定验收标准。 2. 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安全可靠性、实事求是相结合。 3. 对现场坚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严密监控,动态控制,科学管理的原则。 第四章 设计概况 4.1工程概况 新建铁路成都至贵阳线乐山至贵阳段站前工程CGTJ-15标(D3K443+972.4~D1K483+480)段隧道工程,隧道总长约18374m/20座,隧道围岩类别主要为Ⅲ级、Ⅳ级、Ⅴ级围岩,隧道工程穿越断层多,且受溶洞、采空区的影响,极易导致突水、突泥的发生。暗挖隧道的开挖根据围岩类别的不同采用台阶法和交叉中隔壁(CRD)法施工。 1.地质构造 威信至贵阳段地层岩性以灰岩、白云岩为主,各种岩溶形态发育,构造以北东向褶皱与近东西向断裂为主,不良地质主要有岩溶、采空区、暗河、顺层、危岩落石、有害气体等不良地质。 经现场踏勘,管段出露岩石主要为薄~中厚层夹煤线及碳质泥岩、灰岩以及岩溶角砾岩。设计有38条断层穿越本标段,地表水下流竖向漏斗多处展布与线路上,地质较复杂,地质条件较差。 2.地层岩性 威信至贵阳段地层岩性以灰岩、白云岩为主,各种岩溶形态发育,构造以北东向褶皱与近东西向断裂为主,不良地质主要有岩溶、采空区、暗河、顺层、危岩落石、有害气体等不良地质。 经现场踏勘,管段出露岩石主要为薄~中厚层夹煤线及碳质泥岩、灰岩以及岩溶角砾岩。设计有38条断层穿越本标段,地表水下流竖向漏斗多处展布与线路上,地质较复杂,地质条件较差。 3.水文地质条件 地表水以河流为主,地下水以第四系松散砂卵砾石层为主,含水量丰富,可溶岩中的岩溶水及砂泥岩中的基岩裂隙水次之,其中岩溶水较为丰富,暗河、岩溶泉十分发育。大部分地表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部分地段地表水及含煤层、石膏、岩盐及铁矿等地层中的地下水一般具有侵蚀性。 4.2 主要工程数量 新建铁路成都至贵阳线乐山至贵阳段站前工程CGTJ-15标(D3K443+972.4~D1K483+480)段隧道工程,隧道总长约18374m/20座,隧道汇总如下: 隧道开挖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号 隧道名称 进口里程 出口里程 全长 备注 1 打鼓寨隧道 D3K448+176 D3K448+510 334 2 沙湾隧道 D3K451+368 D3K451+665 297 3 山岔冲隧道 DK451+870 DK452+409 539 4 代家坡1号隧道 DK453+097 DK453+281 184 5 代家坡2号隧道 DK453+425 DK453+506 81 6 铁湾隧道 DK454+375 DK455+175 800 7 小坝一号隧道 D3K455+855 D3K457+020 1135 8 小坝二号隧道 D3K457+545 D3K457+790 245 9 中寨隧道 D1K460+235 D1K460+632 397 10 下金家槽隧道 D4K463+352 D4K464+520 1168 11 朱家寨隧道 D4K465+115 D4K465+370 255 12 大土隧道 D4K465+730 D4K465+975 245 3 铁盔山隧道 D4K466+785 DK472+012 5227 低瓦斯隧道 14 白杨林隧道 DK473+030 D3K474+810 1780 高瓦斯隧道 15 家祝湾隧道 D3K475+175 D3K478+655 3480 高瓦斯 16 瓦窑湾隧道 DK479+385 D1K480+872 1487 高瓦斯隧道 17 马家湾一号隧道 D1K482+315 D1K482+521 206 18 马家湾二号隧道 D3K482+655 D3K482+861 206 19 后坝一号隧道 D3K483+022 D3K483+145 123 20 后坝二号隧道 D3K483+235 D3K483+470 185 第五章 主要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5.1施工方案 根据设计要求,隧道除明洞段与斜切延伸段为明挖之外,其余段落均采用暗挖法施工。明挖施工,从上至下分级开挖,随挖随护。暗挖段按新奥法理念组织施工,光面爆破,锚喷初期支护,根据围岩类别的不同分别采用台阶法、台阶法带临时仰拱、台阶法带临时横撑及交叉中隔壁(CRD)法施工。 5.2施工方法 5.2.1明洞段开挖方法 本项目部隧道明洞段较多共539米。明洞段均采用明挖法施工。隧道开挖前,首先完成洞顶截水沟、洞口土石方及边仰坡防护施工。洞口土石方采用挖掘机配合装载机自上而下分层施工,遇到有岩石的部位采用弱爆破开挖。大型自卸汽车运输,并及时做好坡面防护,开挖一段防护一段。开挖至明暗分界线后,应先施做套拱混凝土,再施做暗洞超前长管棚,暗洞口前所有开挖、防护、排水完成后才能进入暗洞施工。 5.2.2台阶法 先开挖上半断面,待开挖至一定长度后同时开挖下半断面,上下半断面同时并进的施工方法。适用于II、III级、Ⅳ级围岩施工。 1. 台阶法施工工序: 详见下图: (1) a.开挖①部。b.施作①部台阶周边的初期支护,即初喷4cm厚混凝土,铺设钢筋网,架立钢架,并设锁脚锚杆。c.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2) a.在滞后于①部一段距离后,开挖②部。b.台阶周边部分初喷4cm厚混凝土;铺设钢筋网。c.接长钢架。d.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3) a.在滞后于②部一段距离后,开挖③部。b.施作隧底喷混凝土。 (4) 灌筑部仰拱衬砌与矮边墙。 (5) 施工防水层。 (6) 灌筑仰拱填充部至设计高度。 (7) 利用衬砌模板台车一次性灌筑部衬砌(拱墙衬砌一次施作)。 2.施工注意事项: (1) 隧道施工应坚持“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 (2) 钢架应设锁脚锚杆,以确保钢架基础稳定,下台阶安全,防止塌方。 (3) 台阶高度可根据施工机具、人员等安排进行适当调整。 (4) 钢架之间纵向连接钢筋应及时施作并连接牢固。 (5) 各步台阶开挖长度不宜太长,应根据围岩条件确定,第③步开挖后,及时施作仰拱,封闭成环。 (6) 复合式衬砌段在施工时,须按有关规范及标准图的要求,进行监控量测,根据监控量测的结果进行分析,确定灌筑二次衬砌的时机。 5.2.3台阶法带临时横撑 可用于Ⅲ级围岩无拱部钢架地段,Ⅳ级围岩及Ⅴ级深埋段、浅埋段地段。 1.台阶法带临时横撑施工工序 (1) a.开挖①部。b.施作①部台阶周边的初期支护,即初喷4cm厚混凝土,铺设钢筋网,架立钢架和I18临时钢架(横撑)(I18临时钢架仅在Ⅳ级围岩浅埋及地质情况较差地段设置),并设锁脚锚杆或锚管。c.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2) a.在滞后于①部一段距离后,开挖②部。b.台阶周边部分初喷4cm厚混凝土;铺设钢筋网。c.接长钢架。d.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3) a.在滞后于②部一段距离后,开挖③部。b.施作隧底喷混凝土。 (4) 灌筑部仰拱衬砌与矮边墙。 (5) 施工防水层。 (6) 灌筑仰拱填充部至设计高度。 (7) 利用衬砌模板台车一次性灌筑部衬砌(拱墙衬砌一次施作)。 2.施工注意事项: (1) 隧道施工应坚持“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 (2) 工序变化处之钢架应设锁脚锚杆或锚管,以确保钢架基础稳定,下台阶安全,防止塌方。 (3) 台阶高度可根据施工机具、人员等安排进行适当调整。 (4) 钢架之间纵向连接钢筋应及时施作并连接牢固。 (5) 各步台阶开挖长度不宜太长,应根据围岩条件确定,第③步开挖后,及时施作仰拱,封闭成环。 (6) 复合式衬砌段在施工时,须按有关规范及标准图的要求,进行监控量测,根据监控量测的结果进行分析,确定灌筑二次衬砌的时机。 (7) I18横撑连接处或与钢架连接处均设置钢垫板(240×200×16mm)。 (8) 当钢架拱脚下沉或内移时,可以加大I18横向支撑的矢高。 5.2.4台阶法带临时仰拱 主要应用在Ⅴ级围岩浅埋、偏压地段。 1.台阶法带临时仰拱施工工序 (1) a.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隧道拱部超前支护。b.开挖①部。c.施作①部台阶周边的初期支护,即初喷4cm厚混凝土,铺设钢筋网,架立钢架,设置I18临时钢架(横撑),喷临时仰拱。d.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2) a.在滞后于①部一段距离后,开挖②部。b.台阶周边部分初喷4cm厚混凝土;铺设钢筋网。c.接长钢架。d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3) a.在滞后于②部一段距离后,弱爆破开挖③部。b.施作③部初期支护,即初喷4cm厚混凝土,铺设钢筋网,架立钢架,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c.施作隧底喷混凝土。 (4) a.灌筑部仰拱衬砌与矮边墙。b.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分析,待初期支护收敛后,拆除I18临时仰拱钢架。 (5) 灌筑仰拱填充部至设计高度。 (6) 利用衬砌模板台车一次性灌筑部衬砌(拱墙衬砌一次施作)。 2.施工注意事项: (1) 隧道施工应坚持“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 (2) 钢架应设锁脚锚杆,以确保钢架基础稳定,下台阶安全,防止塌方。 (3) 台阶高度可根据施工机具、人员等安排进行适当调整。 (4) 钢架之间纵向连接钢筋应及时施作并连接牢固。 (5) 各步台阶开挖长度不宜太长,应根据围岩条件确定,第③步开挖后,及时施作仰拱。 (6) 复合式衬砌段在施工时,须按有关规范及标准图的要求,进行监控量测,根据监控量测的结果进行分析,确定灌筑二次衬砌的时机。及调整支护参数。 (7) I18横撑连接处或与钢架连接处均设置钢垫板。(240×200×16mm)。 (8) I18横撑为临时支护,施工中倒换使用。 (9) 开挖后根据掌子面地质及自稳能力情况,必要时应喷混凝土封闭掌子面。 5.2.5交叉中隔壁(CRD)法 主要用于洞口、Ⅴ级围岩偏压地段。 1. 交叉中隔墙(CRD)法施工工序 (1) a.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隧道侧壁及导坑侧壁φ42小导管超前支护。b.开挖①部。c.喷混凝土封闭掌子面。d.施作①部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中隔墙,即初喷4cm厚混凝土,铺设钢筋网,架立I20b型钢钢架和I18临时钢架,并设锁脚锚管,安设I18横撑。e.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2) a.在滞后于①部一段距离后,开挖②部。b.喷混凝土封闭掌子面。c.导坑周边部分初喷4cm厚混凝土,铺设钢筋网。d.接长型钢钢架和临时中隔墙,并设锁脚锚管,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必要时安设I18横撑。e.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3) 开挖③部并施作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步骤及工序同1。 (4) 开挖④部并施作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步骤及工序同2。 (5) a.在滞后于④部一段距离后,开挖⑤部。b.隧底周边部分初喷4cm厚混凝土。c.接长I18临时钢架,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d.安设型钢钢架之仰拱单元。 (6) 开挖⑥部并施作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步骤及工序同5。并使型钢钢架之封闭成环。 (7) a.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分析,待初期支护收敛后,拆除I18临时钢架及上部临时横撑。b.灌筑部仰拱衬砌及矮边墙。 (8) 灌筑仰拱填充部至设计高度。 (9) 利用衬砌模板台车一次性灌筑部衬砌(拱墙衬砌一次施作)。 2.施工注意事项: (1) 隧道施工应坚持“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施工中应注意中壁拆除应在初期支护成环和变形稳定后进行。开挖采用小炮开挖或人工开挖,严格控制装药量。 (2) 钢架之间纵向连接钢筋应及时施作并连接牢固。 (3) I18临时钢架(竖撑及横撑)端头及钢架上设钢垫板(240mm×200mm×16mm);竖撑各分段脚处也设置钢垫板(240mm×200mm×16mm)。 (4) 复合式衬砌段在施工是,须按有关规范及标准图的要求,进行监控量测,根据监控量测的结果进行分析,确定灌筑二次衬砌的时机及调整支护参数。Ⅴ级围岩在上台阶底部设20cm厚的喷混凝土临时仰拱。 (5) I18临时钢架(竖撑)之前应设置纵向连接筋和4根定位锚杆,I18临时钢架(竖撑和横撑)施工中应尽量倒换使用。 第六章 施工进度安排 本标段范围内共计隧道20座,隧道总长18374m,其中L≥4km的隧道5277m/1座(铁盔山隧道);3km<L≤4km的隧道3480m/1座(家祝湾隧道);1km<L≤2km的隧道5570m/4座;L≤1km的隧道4097m/14座。坚持经济、合理与实用相结合的原则。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技术,应用科学的组织方法,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1.隧道工程施工进度指标 根据标段隧道围岩级别和地质特征,隧道工程施工进度指标见下表: 隧道工程掘进进度指标 围岩级别 正洞开挖工法 进度指标 正洞 平导 Ⅲ级 台阶法 105m/月 200m/月 Ⅳ级 台阶法 65m/月 145m/月 Ⅴ级 台阶法 40m/月 80m/月 台阶+临时仰拱 35m/月 CRD法 25m/月 第七章 爆破设计 7.1爆破方案 爆破方案的选择以如何提高炮眼的利用率和如何控制开挖轮廓和爆破振动对地层的扰动为指导思想。 本施工段隧道洞口浅埋段土质围岩采用人工配合机械明挖法施工,遇个别孤石进行松动爆破,挖机配合开挖。 本施工段隧道洞身Ⅴ级围岩采用台阶法带临时仰拱、CRD法施工;CRD法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机开挖,遇个别孤石进行松动爆破;台阶法带临时仰拱采用光面爆破。人工手持风钻配合多功能台架钻孔,2#岩石乳化炸药(Φ32mm×240mm),电雷管起爆,非电毫秒管微差光面爆破。 本施工段隧道洞身Ⅳ、Ⅲ级围岩采用台阶法、台阶法带临时横撑施工,台阶法开挖采用光面爆破。人工手持风钻配合多功能台架钻孔,2#岩石乳化炸药(Φ32mm×240mm),电雷管起爆,非电毫秒管微差光面爆破。 7.2钻爆设计 1.光爆基本参数 隧道初步开挖时,光面爆破参数参照下表“光面爆破参数表”,实际施工时根据对应各级围岩爆破效果对本参数进行适当调整。 光面爆破参数标准表 岩石 种类 周边眼间距 E(cm) 周边眼最小抵抗线 W(cm) 相对距离 E/W 装药集中度q (kg/m) 极硬岩 50~60 55~75 0.8~0.85 0.25~0.3 硬岩 40~50 50~60 0.8~0.85 0.15~0.25 软质岩 35~45 45~60 0.75~0.8 0.07~0.12 7.3准备作业 7.3.1钻眼深度 钻眼深度综合考虑施工进度要求、钻机的效率、爆破有效进尺等因素确定。掏槽眼比其它眼超深0.2m。 7.3.2掏槽方式 根据洞内围岩的地质特性,Ⅱ、Ⅲ级围岩选用斜眼楔形掏槽法,Ⅳ、Ⅴ级围岩段采用浅孔微振动直眼掏槽法。 7.3.3光面爆破的主要参数 隧道开挖采用光面爆破,以减轻爆破对周边的扰动,控制超欠挖。光面爆破的主要参数有周边眼的间距、光爆层的厚度、周边眼密集系数、周边眼的线装药密度等。光面爆破参数通过试验确定,并根据现场爆破效果不断进行调整。 7.3.4光面爆破的技术措施 1. 适当加密周边眼。周边眼孔距适当缩小,可控制爆破轮廓,避免超欠挖,又不致过大地增加钻眼工作量,一般取E=(8~12)d,E为孔距,d为炮眼直径。 2. 按风钻台数明确分工每台风钻的工作范围和钻眼顺序,以上两项由技术员向领工员及爆破工进行技术交底。 3. 用经纬仪、水平仪定出开挖的中线、水平。用“五寸台”法画出拱部轮廓线,墙部开挖边线各点确定的周边眼的连线就是开挖轮廓线,必须淮确,画线偏差不得大于2CM。 4. 根据画出的开挖轮廓线由技术员检查前一循环的超欠挖值,超欠挖超过5CM者,除在围岩面上用红油漆标明外,还应填写开挖断面检查记录,交领工员、开挖班长签认并追究超欠挖原因,注明处理意见。并根据掌子面的情况标出掏槽眼、周边眼的位置。 光面爆破周边眼装药示意图 一般炮孔装药结构示意图 7.3.5炮眼布置 Ⅲ级围岩台阶法开挖炮眼布置图 Ⅳ级围岩台阶法开挖炮眼布置图 7.3.6起爆起爆网路 起爆网络联结示意图 所有炮孔按要求装入炸药和非电毫秒雷管,确保段数正确,做好炮孔堵塞,然后按区域将雷管脚线理顺,集中在一起用传爆雷管联结,传爆雷管尽量选用低段的非电毫秒雷管(其延时误差相对较小),并确保段数相同,最后所有传爆雷管用火雷管联结。 7.3.7钻眼作业 1. 风钻进出掌子面前电、风、水管路必须准确就绪,风钻按规定就位,接通风、水、电路。开钻时,先送水后送风。风钻开眼时,宜用1m内的短钻杆,等钻孔定位并钻进0.5m以上后再换长钻杆。 2. 炮眼距离偏差 (1) 掏槽眼眼口间距误差和眼底间距误差不大于5cm; (2) 辅助眼眼口排距、行距误差均不得大于10cm; (3) 周边眼开眼位置在设计断面轮廓线上,允许沿轮廓线调整,其误差不得大 5cm,炮眼方向可以3%~5%的斜率外插,眼底不得超出开挖断面轮廓线10cm。 (4) 内圈炮眼至周边眼的排距误差不得大于5cm,炮眼深度大于2.5m时,内圈炮眼与周边眼应采用相同的斜率外插。 (5) 当开挖面凹凸较大时,应按照实际情况调整炮眼深度(相应调整药量),力求所有炮眼(除掏槽眼外)眼底在同一平面上。 3. 领工员必须随时观察每台钻进入情况。保持多眼轴线平行是关系到爆破效果的重要因素,应在已打好的眼中插炮棍作标志,掌握好钻眼方向。 4. 坚持顺帮打眼,风钻紧贴岩壁,最大限度地减少超欠挖。周边眼外插角不大于3~4°(每米5cm);底板眼方向与隧道坡率方向相同。 5. 掏槽眼比掘进眼深20CM,为保证掏槽成功,每茬炮可按掌子面实际情况调整掏槽位置。 6. 钻眼作业完毕,由领工员或班长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有不符合要求的炮眼应重新钻眼,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装药爆破。 7.3.8爆破作业 1. 装药前必须对炮眼用高压风管吹孔或用手风钻扫孔,对坍孔内石碴要用掏勺仔细清理,无法装药的应补眼。 2. 爆破工从药库领出的药卷的导爆管必须确认并保存好段数标记。根据装药作业的分工固定的炮眼和段位。 3. 向孔内装药时应细心操作,防止导爆管损坏、打结。周边眼采用的间隔装药药串,每个药卷都必须紧贴导爆索。装药作业由上而下进行防止落石打破导爆管,炮孔口应用炮泥堵塞。工作不用的机具材料撤离后按设计进行网路的连接,连接尽量远一点,连接要整齐,以便直观检查。 4. 装药作业完成后,由领工员或爆破班长全面检查装药情况及网路连接,看网路连接是否正确,每个炮眼的起爆药卷是否连好,每簇联内部是否有引爆雷管,各簇引爆雷管的起爆线是否都连到起爆点上,检查无误后方能撤离人员按排警戒起爆。 7.3.9爆破设计的优化 爆破效果检查项目主要有:断面周边超欠挖检查;开挖轮廓圆顺度,开挖面平整检查;爆破进尺是否达到爆破设计要求;爆出石碴块是否适合装碴要求;炮眼痕迹保存率,硬岩≥80%,中硬岩≥60%,并在开挖轮廓面上均匀分布;两次爆破衔接台阶不大于10cm。 爆破设计优化:每次爆破后检查爆破效果,分析原因及时修正爆破参数,提高爆破效果,改善技术经济指标。根据岩层节理裂隙发育、岩性软硬情况,修正眼距,用药量,特别是周边眼。 爆孔布置优化:根据爆破后石碴的块度大小修正爆孔及装药参数。若爆破后石碴块度较大则曾密炮眼数量、并相应减少每炮孔用量量。根据开挖面凹凸情况修正钻眼深度,使爆破眼底基本落在同一断面上。 7.3.10出渣运输 隧道出碴采用无轨运输的出碴方式,自卸汽车运输。 1. 爆破二十分钟后,经炮工、找顶工处理完现场并确认安全的前提下,通风后开始出碴。运输洞渣时,应指定行车路线,防止因交通混乱造成拥挤,影响出渣。 2. 洞外的运输路线必须修筑排水系统,专人维护,行车速度不超过15km/h。洞内行车速度不超过5km/h 第八章 劳动力和机械设备配置 8.1劳动力配置 主要劳动力配置计划表 序号 部门、工班 作业班组名称 人数 备注 1 管理人员 5 合计:104。仅为一个工点人员。 2 测量组 测工 5 3 机械班 机械工 4 4 运输班 自卸汽车司机 8 砼汽车司机 4 5 电工班 电工 2 6 混凝土工班 混凝土工 6 7 模板工班 模板工 6 8 喷射混凝土班 喷射工 30 9 综合班 普工 4 10 钻爆班 钻爆 30 8.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质量监测设备的配置 8.2.1主要机械配置计划表 序号 机械名称 规格 数量 备注 1 挖掘机 30台 全段隧道机械配置 2 风钻 500台 3 混凝土砼拌合站 7座 4 砼运输车 60台 5 自卸汽车 90台 2 2、断层破碎带及其它不良地质段,施工前制定详细的切实可行的技术交底和作业指导书。 3、加强监控量测的管理,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布点,每天及时进行量测的分析、反馈,及时调整围岩支护参数,正确安全指导施工。 4、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采用超前水平钻、地质雷达等综合预报手段对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情况作出详细的预报。每个工点配一名工程师跟班,确保各种措施、技术交底的落实,保证标准化作业。开挖过程中,配备有经验的地质工程师,24小时轮流值班,及时掌握地质变化,监控指导现场施工。 5、根设计图纸的要求做好超前导管注浆加固围岩或起到注浆堵水的作用。 6、不良地质段隧道施工时,严格遵循“先治水,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勤量测、早封闭”的施工原则保证不坍方。 7、施钻人员到达工作面后,应首先检查工作面是否处于安全状态。支护、拱顶是否稳定,如有松动危石应清除并加以支护。 8、操作人员必须互相配合,并保持必要的安全操作距离。 9、司钻工钻孔前,对风钻和工具作如下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应立即修理或更换,机身、螺栓、卡套、弹簧和支架是否正常完好;管路是否良好,连接是否牢固。钻杆是否弯曲、带伤,防止作业时断钎伤人。湿式凿岩的供水装置是否良好。 10、风钻钻孔时,将支架安置稳妥。在钻孔台架上打眼时,先检查平台架及斜撑是否稳定,平台上是否铺满板,外侧的防护栏杆是否牢固,防止高处坠落。 11、不得在工作面折卸、修理风钻。手持风钻打眼,开孔时应用较短的钻杆,其长度不超过0.8~1m。钻头未入岩壁前,风门不宜开大。操作时做到退钎子与凿岩机一条线,司钻工要在风钻的左侧方,严禁骑着气腿操作风钻,钻眼时先开水后开风,停钻时先关风后关水。 12、用风镐开挖时工作前检查气压及风镐的连接。工作中,要防止空打,卡钎时不可猛摇风镐,要及时更换磨钝的镐钎,发现滤风网被污物堵塞,需及时排除。 13、钻孔施工完毕后,炸药雷管的安设必须有专业人员操作,严禁非专业人员施工炸药雷管等爆破物品。爆破物品专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无证人员不得上岗施工爆破工作。 14、严禁在残眼中继续钻孔,严禁在打眼的同时装药。遇到盲炮,必须有爆破人员进行处理,待盲炮、瞎炮处理完毕后方才能正常进行钻爆施工。 15、加强火工品的领用、退库管理,严格按程序签字。 16、隧道开挖过程中采用加深炮孔对隧道掌子面围岩进行探测。采用5米长钻杆钻进,3米左右为一个循环。炮孔布置原则为上台阶为3个孔、下台阶为2个孔。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隧道涵洞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