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浙江XX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年产20万m3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及2.0亿块蒸压灰砂砖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程编号:
浙江XX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1
1.1 项目名称 1
1.2建设单位概况及建设地点 1
1.3 项目提出背景 1
1.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靠性 1
1.5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 6
1.6研究工作范围和分工 7
1.7 主要设计方案及主要设备来源 8
1.8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 8
1.9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9
第二章 市场预测 11
2.1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性能 11
2.2浙江省墙体材料现状 14
2.3市场预测 15
2.4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分析 15
2.5拟建规模与产品方案 16
第三章 建设条件及厂址 17
3.1资源 17
3.2厂址 18
3.3 厂区自然条件 18
3.4 交通运输 19
第四章 工艺技术方案及设备选型 20
4.1主要生产指标 20
4.2产品原料配比及物料消耗 20
4.3 主要工艺参数 21
4.4生产工艺与主要设备选型 22
4.4产品质量检测及设备维修 30
第五章 配套工程设计方案 31
5.1总图运输 31
5.2建筑结构 32
5.3电气与控制 40
5.4 给水排水 41
5.5 热力系统 45
5.6 通风、除尘、压缩空气 45
5.7配套工程主要设备 46
第六章 环境保护 47
6.1建设地区环境现状 47
6.2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47
6.3设计采用的主要环保标准 48
第七章 职业安全卫生 51
7.1工程概述 51
7.2设计依据及标准 51
7.3 生产过程中职业安全卫生危害因素分析 51
7.4采取的主要防范措施 52
7.5 劳动安全措施 52
第八章 消防 54
8.1 概述 54
8.2 设计依据 54
8.3 火灾危险性定类 54
8.4 消防设计 54
第九章 节 能 56
9.1设计采用的标准和依据 56
9.2消耗的能源品种和数量 56
9.3能源供应情况分析 57
9.4项目能耗指标及计算 57
9.5节能措施综述 59
第十章 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61
10.1企业组织及工作制度 61
10.2劳动定员 61
10.3人员培训 61
第十一章 对建设进度的建议 62
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3
12.1工程概况 63
12.2编制依据及说明 63
12.3建设投资估算 63
12.4 资金筹措 67
第十三章 技术经济分析 69
13.2 项目总资金与使用计划 69
13.3 生产成本与费用计算 70
13.4 财务经济评价条件 71
13.5 财务评价指标 72
13.6不确定性分析 73
13.7 财务分析结论 74
第十四章 结 论 75
附图:
1、全厂总平面布置图
2、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工艺流程图
3、蒸压灰砂砖工艺流程图
浙江中厦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年产20万m3加气混凝土砌块及2.0亿块蒸压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 论
1.1 项目名称
浙江XX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年产20万m3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及2.0亿块蒸压灰砂砖项目。
1.2建设单位概况及建设地点
1.2.1 建设单位
浙江XX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1.2.2建设地点
绍兴县平水镇工业园区。
1.2.3承办单位概况
浙江XX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是一家由XX建设集团和绍兴平铜(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兴建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拟利用平铜集团选矿厂的选矿废渣(尾矿)生产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灰砂砖等墙体材料。项目于2006年10月筹建,拟投资1.2亿元建设一条年产20万m3砂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线和2.0亿块蒸压灰砂砖生产线。预计将在2008年部分投产,2009年全部投产。项目投产后综合利用固体废物选矿废渣(尾矿)56.763万吨,是目前绍兴地区墙体材料生产的最大厂家。
1.3 项目提出背景
绍兴平铜(集团)有限公司是浙江省最大的有色金属矿山企业,前身为平水铜矿。经过一期、二期的开采建设,目前两座尾矿库容量已达400多万吨,且每年尚有16万吨的尾矿继续向库里排放。这对尾矿库的安全运行带来了很大隐患,一旦遇上台风暴雨,将对下游村镇安全造成很大危险。本项目年产量折合标砖共计3.366亿块,每生产60.6万块标砖毁坏1亩农田,相当于每年少毁坏耕地544亩,同时每年消耗选矿废渣(尾矿)56.7万吨,减少堆放土地60亩左右,每年可节省土地600余亩。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先进国家已开始向生态工业、绿色工业迈进,我国对环境保护也愈来愈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已成为当前的重要事项,节能减排指标的完成情况已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为此平铜集团领导十分重视其尾矿的综合利用,在2005年就专门成立了机构,对尾矿的综合利用进行了研究,开发了以选矿废渣(尾矿)代替石英砂制造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灰砂砖等新型墙体材料,并已进行了两次工业性试验,产品经浙江省建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建材质量检测中心和绍兴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符合国家有关产品的质量标准。
为解决绍兴平铜(集团)有限公司尾矿问题,加快发展绍兴市新型墙体材料,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和循环经济发展,使绍兴市新型墙体材料沿着节能、节土、节水、利废、保护环境的方针发展,XX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国家建筑特级企业)和绍兴平铜(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注册了浙江XX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提出主要利用绍兴平铜(集团)有限公司的选矿废渣(尾矿)为主要原料,生产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灰砂砖等新型墙体材料的项目,从根本上治理绍兴平铜(集团)有限公司尾矿的排放堆存占地和库容垮坝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公司规划项目生产能力为年产20万m3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和2.0亿块蒸压灰砂砖。
受浙江XX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的委托,浙江XX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
1.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靠性
1.4 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工业废物综合利用、发展新型墙材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各项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人民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映强烈。这种状况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资源将难
73
浙江中材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南分院
条件和潜力的产业之一。
我国已连续出台了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相关法规及政策。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等,特别是近期国务院下发了(国发[2005]21号)《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通知》及(国发[2005]22号)《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以粉煤灰、煤矸石、尾矿和冶金、化工废渣及有机废水综合利用为重点,推进工业废物综合利用”,墙体材料其主要原料之一就是工业固体废弃物,已涉及几乎各类稳定安全的固体材料及废弃物,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十分巨大,墙体材料行业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在部分地区已占主导地位,墙体材料行业必然成为建设节约型社会重点工作行业。
为此,从国务院到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墙体材料的革新,对限制实心粘土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地方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限制生产粘土实心砖管理办法》,对粘土实心砖的生产进行限制,粘土实心砖使用受限制后,可大量使用各种工业废渣如:粉煤灰、煤渣、尾矿等资源生产各种新型墙体材料。同时,国家为了保护土地、保护环境、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促进社会、经济与科技全面发展,为了全民族的长远利益,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提出了首先在沿海城市和土地资源稀缺的城市,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
《浙江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明确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明确了新型墙体材料非粘土化的产业发展方向,确定了新型墙体材料推广使用由城市向农村推进,禁止在全省生产和使用实心粘土砖;现有粘土砖企业不予增加新的采掘用地;禁止新建、扩建粘土砖生产线;政府投资或补助的建设项目、框架结构的建设工程必须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等等,加快了淘汰实心粘土砖和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的步伐。
本项目的建设,完全符合墙体材料发展方向,极大地推动了矿山企业的尾矿综合利用,是非常必要的。
(2)节约尾矿堆存占地、消除尾矿库溃坝安全隐患的需要
根据《2001年度全国矿山企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通报》统计,我国铜矿山790座,按照平均每个铜矿排放尾矿10万吨,每年征地25亩计算,则国内尾矿砂总排放量达到7900万吨,每年因排放尾矿而耗用的土地面积将达18750亩,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都造成一定的影响。绍兴平铜(集团)有限公司矿山经过一期、二期的开采建设,现在尾矿库容量已达400多万吨,且每年尚有16多万吨的尾矿需向库里排放。随着尾矿库容的不断增加,每年需征地20亩左右。
另外尾矿的直接排放对社会和环境的另一个重大影响就是安全问题。尾矿库一旦遇上台风暴雨季节,将对下游村镇安全造成很大危险。如2000年10月18日,广西南丹县某选矿厂尾矿库发生重大垮坝事故,共造成28人死亡,56人受伤,70间房屋不同程度毁损。浙江钼铁矿前几年发生过尾矿库垮坝事故。給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因此,浙江XX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对平铜尾矿的综合利用,利国利民,非常必要。
1.4.2项目建设的可靠性
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灰砂砖生产在国内有着几十年的生产历史,生产技术非常成熟。利用工业废弃物作为主要原料近几年也比较多。对矿山尾矿,国内外有关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平铜(集团)有限公司在2005年就专门成立了机构,对尾矿的综合利用进行了研究,从该铜矿尾矿的化学成分看,主要成分SiO2含量在66%左右,Al2O3为7.62%,Fe2O3及FeO含量为9%左右, CaO+MgO含量5.6%左右。从矿物组成看主要是石英、绿泥石、云母、方解石等矿物,有与CaO等碱性矿物在湿热条件下生成胶凝物质的性能;尾矿放射性元素检测合格。因此它是墙体材料的可用原料。
通过多年研究,平铜集团公司开发了以铜矿尾矿代替石英砂制造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灰砂砖等新型墙体材料,并已进行了两次工业性试验,产品经浙江省建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建材质量检测中心和绍兴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符合国家有关产品的质量标准。为本项目奠定技术基础。
因此,浙江XX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综合利用尾矿生产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灰砂砖是一举多得的事情,非常必要。
本工程的建设,严格按照国家环保法规和要求进行设计、施工,并严格按照国家环保法规要求组织生产,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环保企业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环保产品。
1.4.3项目建设的意义
以尾矿为原料生产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灰砂砖以利废、节土、节能为主要特征,主要优点是:
(l)利废:尾矿实现了资源化,节约了粘土资源。
(2)节地:减少了制砖取土用地,又节约了尾矿堆存占地。
(3)节能:砂加气混凝土砌块保温隔热性能良好,是建筑节能的首选材料。
多年来,我国砖瓦工业的主导产品一直是实心粘土砖,制砖毁田、污染环境问题一直未得到根本解决,生产煤耗居高不下。另一方面,我国工业废弃物在全国一些地方很丰富,《中国21世纪议程》发展战略中要求墙体材料向节能、利废、环保方向发展,利用工业废渣制造新型墙体材料,是墙体材料改革和建筑节能工作的主要方向,可加大力度利用和推广。
总之,本项目作为墙体材料革新项目,对保护耕地,节约资源,改善社会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保护耕地,节约能源,改善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同时对促进墙体材料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改善建筑功能,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5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
1.5.1编制依据
(1)浙江XX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与浙江XX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签订的设计合同书。
(2)浙江XX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提供的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基础资料。
1.5.2 主要编制原则
(1)以平铜(集团)有限公司排放的尾矿为主要原料,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多利用工业尾矿,降低产品成本。
(2)采用国内先进技术和成熟设备,建设自动化程度高、劳动生产率高的生产线。
(3)总体布置按照当地国土部门批准用地布置年产20万m3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和2.0亿块蒸压灰砂砖生产线,考虑以后的发展,尽量合理布置,以节约用地。
(4)注重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生产安全、工业卫生,以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全面执行国家及地方各项法规。对生产线环保要求和“三废”治理,拟采取必要的措施,使其达到国家标准。
1.6研究工作范围和分工
(1)浙江XX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厂区范围内的全部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包括总体布置、工艺、土建、电气、给排水、热力、环保等技术方案和投资估算、技术经济评价。工程项目主要子项列表如下:
工程主要子项一览表
序号
子项名称
备 注
1
砂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线
2
蒸压灰砂砖生产线
3
成品堆场
4
锅炉房及蒸汽管线系统
5
总平面设计
6
给排水系统
7
变配电及电气控制
8
压缩空气系统
(2)浙江XX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负责申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负责厂区外的配套工程。
1.7 主要设计方案及主要设备来源
1.7.1主要设计方案
本可行性研究工艺设计方案为:砂加气混凝土砌块采用原料分别细磨、定点浇注、空中翻转式切割、蒸压釜蒸压养护;蒸压灰砂砖采用电子计量秤PLC工控机控制配料、连续式高速双轴搅拌机混料、连续式消化仓消化混合料、高速搅拌机再次搅拌混合坯料、大吨位液压砖机压制砖坯、自动码垛机码坯于蒸压小车上、蒸压釜高压养护。
1.7.2 主要设备选型及来源
工艺主要设备:砂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线有破碎机、高压磨粉机、球磨机、浇注机、切割机、行车、蒸压釜;蒸压灰砂砖生产线有颚式破碎机、高压磨粉机、螺旋皮带秤、高速双轴搅拌机、连续式消化仓、大吨位液压压砖机、自动码坯机、蒸压釜等。工艺设备和公用工程配套设备均选用国产成熟的设备。
1.8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
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1969.92万元(含建设期利息324.0万元和铺底流动资金325.05万元)。
建设投资为11320.87万元,
其中:建筑工程费3508.13万元
设备及工器具费用4233.81万元
安装工程费用510.17万元
工程其它费用2230.18万元
基本预备费用838.58万元
资金来源:企业自筹6469.92万元,银行贷款5000万元,地方政府奖励资金500万元。
1.9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生产规模
砂加气混凝土砌块
万m3
20.0
蒸压灰砂砖
亿块
2.0
2
主要原材料用量
(1)
选矿废渣(尾矿)
t/a
567630
(2)
生石灰
t/a
115290
(3)
脱硫石膏
t/a
2520
(4)
水泥
t/a
7560
3
原煤
t/a
12627.5
4
设备装机容量
kW
2360
5
年用电量
kWh/a
843.46x104
6
用水量
m3/d
875.45
7
建筑面积
m2
25018
8
劳动定员
人
193
管理人员12人
9
项目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11969.92
(1)
建设投资
万元
11320.87
其中:建筑工程费用
万元
3508.13
设备及工器具费用
万元
4233.81
安装工程费用
万元
510.17
其它费用
万元
2230.18
基本预备费
万元
838.58
(2)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325.05
10
售价
砂加气混凝土砌块
元/m3
235
蒸压灰砂砖
元/块
0.32
11
年均销售收入
万元
10952.0
12
建设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
所得税前
%
22.25
所得税后
%
19.95
13
投资回收期
所得税前
年
4.34
含建设期2 年
所得税后
年
6.46
含建设期2 年
14
总投资收益率
%
20.56
15
借款偿还期
a
4.23
16
盈亏平衡点
%
48.38
第二章 市场预测
2.1砂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性能
砂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轻质建筑材料,它具有块大质轻、保温绝热、可钉、可刨、可锯、易加工等优点,可制作不同规格的砌块、板材及各种保温制品,广泛地应用在工业和民用建筑中作承重材料或围护填充材料,以减轻建筑物自重,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品具有如下特点:
一、 可作承重结构材料
砂加气混凝土砌块由于块大质轻、灰缝大量减少,因而砌体整体性好,砌体强度较高。经国内科研、院校的若干实验充分证明: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强度利用率最低不小于立方体强度的0.6,甚至可高达0.9左右。如标号50kg/cm2的砂加气混凝土砌体,采用M5砂浆砌筑,其砌体抗压强度可达30kg/m2;而一般MU10标砖的同样砌体,其抗压强度仅为31kg/m2,强度利用系数为0.31。
根据国内外实践证明,用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可以作3~5层楼房的承重结构材料。国内的砂加气混凝土砌块承重建筑一般都在5层左右,从全国调查来看,这些建筑在南北方都未发生因材料而影响结构的问题,而且用户普遍反映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品建筑居住舒适,冬暖夏凉。
二、 减轻建筑自重有利于抗震
砂加气混凝土的容重约为粘土砖的1/3,为普通混凝土的1/5,故采用它建造的房屋,其建筑物自重将大大减轻。目前国内用传统材料(砖混)修建的建筑,自重约1200~1500Kg/m2,而采用砂加气混凝土的同类建筑,自重仅在500~800Kg/m2左右,建筑自重减轻了1/2~1/3。
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建筑由于自重轻,因此受地震荷载比砖混建筑大幅度减小,地震造成的摆幅也减小,从而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据调查,1976年唐山地震时,唐山铁道学院某砂加气混凝土砌块教学楼,经受了烈度为11度地震的袭击,该楼外墙开裂而未倒塌;营口金属颜料厂的全砂加气混凝土砌块楼,在海城——营口大地震时,该楼随大地摆动而未损坏。
砂加气混凝土砌块的轻质将为设计和施工带来很多有利条件,如减小基础,缩小梁的断面及配筋等,尤其用于基础地基较差的地方更为理想。
三、 保温隔热效能高
砂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导热系数为传统常用材料的1/3~1/6;因此,它用于北方寒冷地区的保温效果是非常优良的,而用于南方湿热地区的隔热性能也同样是良好的,特别是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量的空调设备已进入家庭和其它公共场所,对隔热和节能的要求胜过北方地区。据上海、武汉、重庆等地科研单位测定,15厘米厚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墙的隔热性能相当于24厘米厚标砖墙;15厘米厚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屋面板的隔热性能优于有架空层的普通钢筋混凝土园孔板。使用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品作外墙或屋盖,只要厚度选择适当,其效果优于砖砌墙体。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与砖外墙热工要求厚度对应关系表列于下:
表1—1
砂加气混凝土外墙厚度(cm)
15
20
22
28
相当于砖外墙厚度(cm)
24
37
49
62
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和有效使用面积的差别,是容易被人们所忽略的;由于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具有优良的保温隔热性能。因此,采用它作墙体材料,由于墙体减薄而获得了实际使用面积增加5~10%的技术经济效果。
四、 耐火、吸声性能好
砂加气混凝土砌块是非燃烧体,它的热传导性能低,热迁移慢,故能保护其它结构不受火灾影响,且在高温下也不产生有害、有毒气体,因而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据四川消防科学研究所测定,3.3米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为1.25小时,而相同的普通钢筋混凝土园孔板仅为55分钟。
多孔材料是主要的吸声材料,砂加气混凝土砌块由于系多孔结构,因此它的吸声能力比之用传统材料砌成的墙体一般要高出5~10倍。
五、 省工、节能、施工方便
实践证明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品用于建筑,其优越性是多方面的,可以得到直接的、间接的好处。首先是重量轻、施工劳动强度低、效率高。在砌筑中改变了用标砖时“一刀、一砖、一弯腰”的繁重劳动。据统计,其效率比标砖可提高工效2~5倍。二是块大,砌筑砂浆可节省30%或更多一些。三是规格灵活,尺寸可大可小,并且有可钉、刨、锯、凿、钻等良好的可加工性,便于施工及安装。四是大大的节约了运输能耗。砂加气混凝土砌块的运输能耗仅为砖混结构和混凝土大板结构的1/2~1/3。五是它的热工性能优良,对于采暖地区来说,每年可节能1/3以上的采暖费用。
经过将近一个世纪的研制、发展、生产和应用,已充分证明它是一种集承重和绝热为一身的多功能建筑材料。根据目前国家节能标准,唯有使用砂加气混凝土砌块,才能做到单一材料达标(节能50%)的要求,其它任何材料要做到节能50%,必须进行复合处理,如承重空心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钢筋混凝土现浇墙体等,都必需与聚苯乙烯等保温材料复合才能解决绝热和节能问题。而复合墙体施工复杂,工期长、造价高。因此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品成为今后墙体材料的首选,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砂加气混凝土砌块是重点发展的新型墙体材料。
浙江省在《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全省将大力发展以工业尾矿等为原料的新型墙体材料,推进建筑节能材料的产业化,降低综合能耗。浙江是个经济大省,却是能源匮乏的资源小省。据有关部门测算,全省现有各类建筑近7.5亿平方米,其能耗约占全省社会总能耗的30%。按2004年全省竣工的城乡住宅面积计算,全省建筑能耗折合标准煤达2110万吨。全省要加快新型保温隔热墙体材料的发展与应用,加快新型墙体材料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重点发展以工业尾矿、粉煤灰、脱硫石膏、建筑渣土、煤矸石、江河湖海泥、城市垃圾等固体废物为原料的新型墙体材料。
2.2浙江省墙体材料现状
浙江省是除宁夏和海南省区之外的全国土地面积最小的省份,只有10万km2。改革开放30年,浙江经济由全国的倒数第四位发展为全国的前四位,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巨大。由此也有效地促进了浙江新型墙体材料的大发展。从2004年开始,浙江墙体材料产业开始实施非粘土化发展战略,省政府颁布实施省政府令第171号,明确非粘土类墙材产品为新型墙体材料。
近年来,浙江省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墙体材料革新和节能建筑推广取得积极进展。据统计,2006年浙江省生产新型墙体材料133.67亿块标准砖,占全部墙体材料产品产量的45.6%,建筑应用面积占全部建筑面积得54.5%。全年因生产应用新型墙体材料而减少废气排放2.07万t,节约土地2.21万亩,节能82.88万t标准煤,综合利用工业废渣1229.46万t。但同时,浙江全年生产墙体材料近300亿块标准砖中,54.4%仍为粘土砖,年耗用近5000万t的粘土资源。尽管浙江墙改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但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政策制度、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还有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将是浙江墙体材料产业结构升级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全省墙体材料产业结构现状看,产业结构调整已经起步,传统的粘土砖生产比重逐步下降,尽管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仍然占据相当的地位,可喜的是,新型墙体材料在产品品种、工艺技术、生产装备水平等方面都有增长和提高,产业结构调整必然促进产业升级,也是浙江墙体材料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根据浙江省政府的规划,到2008年,新建的商品住宅和公共建筑全面实施节能50%的设计标准;到2010年,县级以上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公共建筑实施节能65%的标准。全省要加快新型保温隔热墙体材料的发展与应用,加快新型墙体材料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重点发展以工业尾矿、粉煤灰、脱硫石膏、建筑渣土、煤矸石、江河湖海泥、城市垃圾等固体废物为原料的新型墙体材料。
2.3市场预测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消费市场需求的变化,居民住宅将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据预测,我国全社会房屋年竣工面积将达到18-20亿平方米,建筑业增加值年均约7,500亿元。其中城乡住宅年需求量将保持在13-15亿平方米左右,住宅产业的投资增长率已远远大于GDP的年均增长率。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只有32%,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49%的比例差距很大。“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化水平将有较大的提高,为新型墙体材料工业扩大了应用的市场空间。也给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根据市场调查分析可知,拟建生产线的产品有广阔的市场销量前景,因为建筑市场需要这类产品,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法令、政策要求使用这类产品,加之这类产品优异的建筑功能和使用中的稳定性及对建筑物造价的降低,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增强,是会受到建设单位的欢迎。从目前国内市场看,凡是发展砂加气混凝土砌块、空心砖等建筑节能的地区,产品都十分畅销。目前全国有年产量不同的加气混凝土生产厂家350家以上,年产量超过1200万m3,大部分地区产品供不应求。随着全省实心粘土砖的禁止使用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建筑节能产品市场空间更大。为了更好的反映和评价该项目的抗风险能力,产品售价拟定为:砂加气混凝土砌块235元/m3,蒸压灰砂砖 0.32元/块。
2.4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分析
本项目利用尾矿生产墙体材料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其一,拥有资源优势。平铜集团公司现已堆存尾矿400多万吨,且每年排尾矿约16万吨,如这些废渣不利用就是废物,还需花钱征地堆放,利用就是廉价的资源。
其二,有国家政策支持。利用工业废弃物生产新型墙材属于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国家和地方都大力支持。国家对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30%以上)生产新型墙体材料产品,实行增值税免征;对符合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企业所得税按照减计收入计算的优惠政策。
其三,占有巨大的市场份额。除有国家和当地政府部门制定的各种法规、政策的扶持,具有良好的宣传效应和外部环境外,XX建设集团本身就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2.5拟建规模与产品方案
根据浙江XX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的规划,该项目工程分年产20万立方米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和年产2亿块蒸压灰砂砖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工程计划于2008年5月份试生产,第二部分工程计划在2009年初进行1亿块蒸压灰砂砖的试生产。另外1亿块蒸压灰砂砖项目的设备采购拟在2009年初进行。
2009年底前全部建成。
第三章 建设条件及厂址
3.1资 源
3.1.1原材料
(1)选矿废渣(尾矿)
尾矿是生产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灰砂砖的主要原料,在投资方平铜(集团)有限公司现有尾矿储量400多万吨,且每年排尾矿量约16万吨左右。在生产期内,尾矿来源是有保证的。根据业主提供的尾矿化学成份(见表3-1)和粒度(见附件)看,采用一定的工艺措施能满足制砖要求。
平铜尾矿化学成分% 表3.1-1
名称
SiO2
Al2O3
Fe2O3
Feo
Tio2
CaO
MgO
Na2O
K2O
SO3
烧失量
尾矿
66.4
7.62
5.74
3.24
0.36
3.1
2.46
0.34
1.44
4.38
4.24
尾矿库距厂址约2km,尾矿由汽车运输进厂。
(2)生石灰
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灰砂砖都需要采用生石灰作为钙质原料。本工程年需用量为:砂加气混凝土砌块30240吨,蒸压灰砂砖85050吨。本项目所用生石灰由当地民营企业生产。要求为中速和快速石灰,其有效氧化钙大于65%,氧化镁小于5%。消解速度8-15分钟,消化温度大于60℃。
(3)水泥
本项目生产砂加气混凝土砌块所用水泥为42.5#普通硅酸盐水泥,质量应符合GB175-1999之规定要求。其氧化钙>58%,游离氧化钙<3%,氧化镁<4.5%。正常年消耗7560吨,由当地水泥厂供給。
(4)脱硫石膏
脱硫石膏是生产砂加气混凝土砌块的辅助材料,需用量较少,年需用量2520吨可用电厂工业废渣脱硫石膏,汽车运输进厂。
3.1.2 供电
工程总装机容量约为2367kW,其中,砂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线装机容量900kW(含公用工程),蒸压灰砂砖生产线装机容量1467kW,供电电源由当地供电局提供,完全能够满足本工程各生产线用电需求。
3.1.3 给水
本项目生产用水主要由绍兴平铜(集团)有限公司现有供水系统提供,其水质、水量能满足其生产用水要求,少量用水如锅炉用水采用自来水。
3.1.4煤
工程所需蒸汽为9.2万t,压力均为1.5Mpa。按照1吨标煤产生8.5吨蒸汽折算,年用标煤10823.5t,按照当地供煤的热值约6000kcal/kg计算,年需要原煤12627.5t。原煤由当地煤炭经营企业提供,汽车运输进厂。
3.2厂址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绍兴县平水镇楼家村,为规划的工业园区。距平铜尾矿库2km左右。场地东面为铝达铸造和西溪路;南面为农田,西面为绍兴越王铜材有限公司,北面为绍兴市越宇铜带厂。建设规划征地面积为61842m2,已得到绍兴县建设局批准。
该场地较为平整,交通方便,适于建厂。
3.3 厂区自然条件
3.3.1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
绍兴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宁绍平原西部。东邻宁波、西靠杭州,北与上海相望。区域地理位置东经119°53´02´´~121°13´38´´,北纬29°13´38´´~30°16´07´´,总面积7910km²。平水镇位于绍兴县东南部,距县城柯桥30余公里,东濒上虞市场浦镇,南连稽东,王坛镇,西临诸暨市,北接越城区鉴湖镇、禹陵乡。
(2)地质、地形及地貌
项目地处萧绍平原,属典型的平原水网地区,地势低平,是滨海河湖综合作用而成的冲积平原,它既有一般冲积平原平坦而低缓的特征,又有人为长期围垦改造的痕迹。所在地地层属第四纪滨海湖的冲积层。区内地质条件良好,且较均匀,无地裂缝、滑块等不良地质现象,埋深40米内无易化土层。
(3)气象特征
绍兴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受季风影响明显。据绍兴市气象站近五年(1996~2000年)的观测资料统计,该区年平均气温17.0°C,极端最高气温39.0°C,极端最低气温-6.6°C;平均气压1015.8hPa,年平均风速1.88m/s。全年频率在各方位分布较为均匀,风频最高为NNW和ENE,分别为9.05%和8.98%,各风向全年平均风速在1.11-2.44m/s之间。区域受季风影响较为明显,春季盛行ENE风,夏季盛行SSW风,而冬季则盛行NNW风。区域内灾害性天气集中在每年4月中旬和7月中旬的梅汛暴雨、7月中旬到10月上旬的台风暴雨。夏秋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晴热,蒸发量大。
(5)水文情况
项目地处平原水网地带,河网纵横,河湖相连,河面宽度不一,水位落差变化较小,几乎无流速,自净能力较低,其水文特征既受天然降水过程的影响,又受沿海堰闸的调节控制,绍兴县正常控制水位为3.8米,历史最高水位5.3米(1962年),历史最低水位1.73米(1967年),内河在新三江闸、马山闸等排海闸的控制下,基本为一封闭水域,水流自西南流向东北,流量甚小。
3.3.2地震烈度
绍兴市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区,设计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建设场地土类型属中硬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对建筑属抗震有利地段。
3.4 交通运输
浙江XX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拟建场地位于绍兴县平水镇,距绍兴市区15公里,距杭甬高速20公里,距县城柯桥30余公里,交通运输方便。
第四章 工艺技术方案及设备选型
4.1主要生产指标
4.1.1生产规模
本项目生产规模为年产20万m3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及2.0亿块蒸压灰砂砖。
4.1.2产品方案
(1)砂加气混凝土砌块
规格:长度:600㎜
高度:150、 200、250、300㎜
宽度:从100㎜起,以30mm或25mm进位
产品容量为06级,根据用户需求也可生产05、07容重的制品。
(2)蒸压灰砂砖
以240×115×53mm蒸压灰砂标砖为主要产品,根据市场需要,更换模具也可生产空心率25~28%的承重多孔砖和盲孔砖。
4.1.3产品质量
产品质量标准:
砂加气混凝土砌块质量按GB11968-2006《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要求。
蒸压灰砂砖执行GB11945-1999《蒸压灰砂砖》标准的要求。
4.1.4生产制度
车间名称
班次
班工作时间(h)
日工作时间(h)
年工作时间(d)
加气砼砌块生产线
3
8
24
300
蒸压灰砂砖生产线
3
8
24
300
4.2产品原料配比及物料消耗
4.2.1产品原料配比
(1)砂加气混凝土砌块
尾矿68%,生石灰24%,水泥6%,石膏2%,铝膏0.08~0.9%。
(2)蒸压灰砂砖
尾矿85%,生石灰15%。
最佳配合比应在试生产时根据所用原料、工艺设备条件调配而得。
4.2.2物料消耗
(1)物料消耗计算依据
全年生产所需的原料按上述产品原料配比计算,砂加气混凝土砌块按照容重600kg/m3计,蒸压灰砂砖按实心标准砖成品重量2.7kg/块计,生产过程损耗按5%计算。
年工作日按300天计算。
(2)物料消耗表
全年物料消耗表 表4.2-1
材料名称
砂加气混凝土砌块
蒸压灰砂砖
合计
消耗(t)
单耗
(t/m3)
日耗量
(t)
年耗量
(t)
单耗(t/万块)
日耗量
(t)
年耗量
(t)
尾矿
0.428
285.6
85680
24.1
1606.5
481950
567630
生石灰
0.151
100.8
20240
4.3
283.5
85050
115290
水泥
0.038
25.2
7560
7560
脱硫石膏
0.013
8.4
2520
2520
合计
0.63
420.0
126000
2.84
1890
567000
693000
铝粉膏
0.08%
0.366
100.8
100.8
4.3 主要工艺参数
(1)砂加气混凝土砌块
原料加工细度:4900孔标准筛筛余<10%
料将水分 0.6-0.65%(干基)
浇注温度 36-45℃
铝粉搅拌时间 30-45S
预养温度 40℃—50℃
预养时间: 60-120分钟
蒸压养护压力; 1.3~1.5Mpa
蒸压养护时间: 12小时左右
(2)蒸压灰砂砖
粉石灰细度:4900孔标准筛筛余<10%
混合料消化时间:2h
成型水分:8-12%
成型周期 ~4次/min
成型块数 32块/次·台(标准砖)
蒸养周期 12h
蒸汽压力 1.5MPa
4.4生产工艺与主要设备选型
4.3.1 生产工艺
(1)砂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工艺
砂加气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原料储存与制备、配料搅拌、浇注成型、预养、切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