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7.4-1提高法律意识(德育第一册).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10921803 上传时间:2025-06-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05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7.4-1提高法律意识(德育第一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7.4-1提高法律意识(德育第一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   案 一、课题: 第四课 增强法制观念 §4.1 正确对待人生 二、教学目的: 理解社会与法律、个人与法律的关系,理解依法治国的观念,了解我国法律体系的构成,掌握个人培养法律意识、维护法律权威的途径。认同遵守法律的行为,鄙视谴责违法犯罪行为。 三、教学主要内容: 1、社会与法律; 2、个人与法律。 四、授课类型: 多媒体教学,讲授,观看视频及新闻热点问题讨论。 五、作业: 习题册第四课第一节P32-35页 编写日期:         任课教师:    (签名) 教研组长: (签名) 教学反思: 教学环节及主要教学内容 旁批 第四课 增强法制观念 §4.1 正确对待人生 【复习提问】  1、我们青少年应该杜绝哪些不良行为?  2、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和增强自制力?  3、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包括哪些?  4、社会公德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新课引入】  纵观当前中技生违纪违法的主要原因,是自制力不强,法制观念淡薄所造成的。所以,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是非观念,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提高抵制违法行为的能力,对每一位同学都是十分重要的。 阅读教材所提供的节首案例,回答老师提问:“同学们讨论的内容是什么?”、“你赞同采取怎样的措施?”、“学校采用听证会方式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如何看待纪律和法律的作用的?”教师从回答中引入新课。 【新课讲授】   一、社会与法律  1、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  第三课介绍了道德,道德是一种行为规范,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内心信念的力量,让人们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  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的社会规范,这种规范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国家的所有公民具有普遍约束力,人们必须遵守或执行,否则就会受到处罚。 法律具有的特点: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带有强制性的,普遍约束性和处罚性。  教学环节及主要教学内容 旁批 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首先,来源不同。 其次,执行手段不同。 再次,约束力不同。  法律的作用的主要表现: A、法律具有规范作用。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告诉人们,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违法者将要受到怎样的制裁等。 B、法律具有预防作用。表现在法律的明示作用和执法的效力及对违法行为进行惩治的力度上。  C、法律具有校正作用。表现在通过法律的强制执行力来校正社会行为中所出现的一些偏离了法律轨道的不法行为,使之回归到正确的法律轨道,保证社会运行的稳定正常。  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我们的成长也同样离不开法律,作为青少年应当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我国的法律体系  法律体系是由法律部门构成的。法律部门是指调整同一种类社会关系的所有法律规范的总和。我国主要的法律部门包括宪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刑法、程序法等,涵盖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法律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所以作为社会的人我们要培养和树立法治观念。  3、培养依法治国的观念  所谓依法治国,是指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1)树立民主法治的观念。  (2)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  (3)树立公平正义的观念。 教学环节及主要教学内容 旁批 二、个人与法律  1、自觉增强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统称,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制度的态度,对法律规定的理解,以及对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 法律意识即表现为一种对法律规范的理解和尊重,更是表现为对法律规范的内在服从。  培养法律意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学习法律知识。通过学习法律知识,分清什么是合法行为,什么是违法行为,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什么是必须要做的,什么是禁止做的,是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行为,是否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应当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2)自觉遵守法律。首先从思想上真正树立依法办事的理念。其次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章守纪的好习惯,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最后要提高对情绪和行为的自制力和自控力,养成“三思而后行”的习惯。  (3)参与法律实践。在实践中训练和培养法律意识,从而掌握并养成一种自觉的法律意识。  2、自觉维护法律权威  法律权威的树立有两个方面: 一是国家作为法律的制定者、执行者必须“有法可依、执法必严”,从外部的强制力上; 二是作为个人应提高法律的敬畏意识和遵守意识。对于青年学生而言,应做到三个方面:  (1) 努力树立法律信仰。  (2) 积极宣传法律知识。  (3)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有些青少年由于不懂法律,当自己的合法利益受到不法侵害时,不能运用法律武器去推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是采用“私了”或是违法手段去维护自己的利益。  树立法律的权威,使得大家都遵守法律的规定。 教学环节及主要教学内容 旁批 这是由小偷小摸的不良行为发展到偷窃,由违反校纪校规发展成了违法犯罪。作为我们青少年应该引以为戒,自觉预防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自觉预防犯罪。 【课堂小结】  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维护人类社会生活有序、稳定的基本手段和机制。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我们应该树立“依法治国”的观念,自觉增强法律意识,维护法律权威。  【课后作业】 习题册第四课第一节P32-35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