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演练方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演练方案
为提高我院医务人员急诊急救意识,强化医院院前、院内急诊应急能力,在紧急情况下,能做到调度有方,出诊及时,救治有力,措施得当,通过演练,增强应急处置队伍的指挥调度能力、反应和协作能力及急救信息的处置能力,从而规范各项医疗救援措施,锻炼应急队伍,特制定演练脚本。
一、演练目的
1、检验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的工作流程及技术要求的掌握程度,应急物资筹备情况。通过演练进一步完善预案,使预案具有可操作性,达到依法、科学、规范、有序的处置目的。
2、检验我院职能部门的应急组织协调能力。
3、检验急诊、各相关临床、医技科室的现场应急处置能力。
4、检验我院的医疗救治水平。
5、及时发现应急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并尽快进行完善。
二、演练内容
1、医院院前救援流程和应急反应能力。
2、医院院内急诊救治能力。
三、组织领导
总指挥:**院长
负责组织指挥、组织协调演练的步骤及进度。
1、总策划及督导:**副院长
2、医院总值班:**
3、演习事件:工地外伤。
时间:2013年6月28日16:00时
伤病员3名,由**负责安排。一名轻伤患者;一名“右桡骨远端骨折”伤员;一名“左股骨干开放性骨折,引起失血性休克,循环呼吸骤停”伤员。
案例背景资料:
某建筑工地发生安全事故,我院接到市卫生局医疗卫生救援指令,并要求我院做好派出医疗卫生救援队伍准备。
1、患者,男性,20岁,于5分钟前在建筑工地高空作业时不慎摔下,致右小腿皮肤裂伤。
2、患者,男性,30岁,于5分钟前在建筑工地高空作业时不慎摔下,致右腕部肿痛,畸形,活动受限。
3、患者,男性,45岁,于5分钟前在建筑工地高空作业时不慎摔下,致左大腿皮肤破溃、骨折断端穿出皮肤伴流血不止,首诊发现患意识障碍,全身皮肤、粘膜明显发绀,四肢厥冷,脉搏摸不清,血压测不出,无尿。目前诊断考虑:1、左股骨干开放性骨折 2、失血性休克;
四、模拟抢救程序
医院院办接到市卫生局医疗卫生救援指令,院办接电话人员迅速向医院总值班领导和医务科主任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件的时间、地点、具体内容),医院总值班领导立即向院长报告,医务科主任报告业务院长,由院长(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立即启动医院应急预案,并宣布我院突发卫生卫生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演练开始。
(一)院前现场救援
1、院前医疗救护组长准备出发:
医务科主任立即通知急诊科二线值班人员(一名医师和两名护士)为院前救援人员,在接到通知后15分钟到位,急诊科院前救援医师为医疗救护小组组长,负责携带检查齐备抢救药品、器械设备、应急物资(抢救药品、器械设备、应急物资由由急诊科常规储备),在医院门卫室集中统一出发;医院总值班领导通知值班司机立即到位(15分钟),做好出车急诊准备。
2、现场抢救:
院前救援人员及时赶赴现场,在医疗救护小组组长指挥下,根据现场情况全力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必要时建立临时救护点。本着“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轻”的原则开展工作。按照国际统一的标准对伤病员进行检伤分类,分别用蓝、黄、红、黑四种颜色,对轻、重、危重伤病员和死亡人员作出标志(分类标记用塑料材料制成腕带),扣系在伤病员的手腕或脚踝部位,以便后续救治辨认或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实施医疗卫生救援的过程中,既要积极开展救治,又要注重自我保护,确保安全。
必要时,院前医疗救护小组组长现可向医院医务科提出扩大救援力量的建议。
3、信息报告
在院前医疗救护小组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援的同时,救护小组组长应立即将初步掌握的伤亡情况、事件原因等信息报告医院医务科(若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已经建立,还应同时向其报告),医务科接报后应当在30分钟内将收到的首次情况进行汇总后上报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属于重大和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时,医院医务科要及时向阜康市卫生局报告人员伤亡、医疗救治情况以及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
院前医疗救护小组根据现场救援进展情况进行报告续报。
4、转送伤员:
当现场处于危险环境或伤病员情况允许时,要尽快将伤病员转送并做好以下工作:
4.1对己经检伤分类待送的伤病员进行复检。对有活动性大出血或转运途中有生命危险的急危重症者,应就地先予抢救、治疗,做必要的处理后在监护下转运。
4.2在转运中,医护人员必须全程密切观察伤病员病情变化,并确保治疗持续进行。转运医护人员要在伤员转运单上详细记录转运伤员的病情,为后续医疗救助和情况汇总提供必要信息。
4.3医院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要根据现场院前医疗救护组组长的报告,及时调度本院急救车辆赶赴现场转运伤病员。同时应合理分流伤病员。对无法完全承担医疗救治任务的,要及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请求,并按照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安排,及时转运伤病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拒诊、拒收伤病员。
4.4护送的医护人员必须按照现场院前医疗救护组组长的指令,将伤员送往指定医院治疗。
(一) 院内急诊抢救分诊
1、医务科主任通知院内急诊响应,在15分钟内急诊、内、外、妇、儿科主任、总护士长、急诊科护士长、护士、麻醉科值班或二线班医生(备好气管插管用物品)到急诊科抢救室集中参加抢救,医技科室主任在各自科室待命*,准备急诊检查。
医务科主任同时通知安排第一批救援调配人员做好派出医疗卫生救援队伍准备;通知药剂科、器械科和总务科负责准备突发事件所需设备、防护物品和药品、卫生材料的供应,应急物品分类打包存放,做好登记交接,确保派出医疗救护组组长在第一时间方便快捷的领取所需物资。
2、 急诊科参加急诊抢救的医务人员接诊转运到医院的患者,按照医院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及流程处理,实行每名患者有一名医师和一名护士负责接诊、检查、及时会诊。
3、医务科主任立即赶赴急诊科,组织协调相关科室人员参加抢救,并及护理部总护士长一同根据病人的伤情协助急诊科对病人进行现场抢救,护士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医生评估患者病情、同时护士建立静脉通道、静脉采血。专科高年资医师组织并主持抢救工作,按照《**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及规范》中“创伤的急诊服务流程及规范”进行抢救,创面简单清创处理,并实施心肺复苏,心肺复苏5个循环无效后,进行气管插管,抢救成功,转外科急诊手术,外科做好接诊患者准备,实施输血。
4、急诊科医生开具辅助检查单、向患者家属交代目前病情、可能发生后果,同时填写输血申请书。
5、医务科主任安排以下工作:
5.1检验科:检验科接受到标本后,30分钟内出具常规检查结果报告(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先电话报告、后立即将辅助检查单返回科室),60分钟内出具肝肾功、电解质、血糖报告。紧急用血A型血400ml,记录交叉配血及取血时间;(45分钟内)
5.2放射科:急诊拍片检查,报告时间(30分钟内 )
5.3功能科:床头心电图:到位时间(5分钟内)、报告时间(10分钟内);
5.4外科主任通知外科做好急诊术前准备;
5.5手麻科气管插管到位时间(10分钟内);
5.6执行危急值报告制度;
6、护理部总护士长安排以下工作:
6.1通知护理梯队人员到场,协助急诊科护士进行抢救,开放各类通道、心电监护。
6.2对伤者进行护理评估,安排人员对抢救程序进行记录。
五、演习全过程记录:
1、急诊科部分:
1)**负责在急诊科记录,从接诊时间开始记录, 各类急救人员到位时间,救护车到位时间、取血出发及回院时间。记录各行政职能科室到位时间,会诊专家到位时间、医技科室返标本时间,现场抢救情况。
2)**副院长考核心肺复苏。
3)***负责全程摄像,**负责在事发现场开始全程跟踪照相。
六、根据各个部门及岗位人员就位及病人救治情况后由总指挥宣布演习结束。演练结束后,负责记录人员及相应科室人员对演练时所记录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在小会议室进行汇总,由院长主持、参加演练的院领导、各科室主任及专业人员参加,院长及考官进行演习后总结及点评,并要求医务科写出应急演练书面总结。
七、演练要求:各相关科室和部门要高度重视应急处置演练工作,将演练及医医务人员的培训有机结合起来,熟练关键流程和重点环节,增强各方面工作的协调衔接能力,提高应急处置水平,统一指挥,分工协作,切实提高我院急诊急救的实战能力。
附件1:急诊急救应急救治演练考核表、心肺复苏术操作考核评分表。
***
二〇一四年十月二十九四日
**应急救治演练考核表
考 核 项 目
演 练 情 况 考 核 检查记录者
考核人
接线人员事件报告内容
(事件的时间、地点、具体内容、事发地联系电话)
刘克强
应急小组准备情况
(抢救药品、急诊设备、应急物资)
是否按要求对患者进行分检
(蓝、黄、红、黑)
应急组长初步报告内容
(初步掌握伤亡情况、事件原因等)
医务科汇报内容
(人员伤亡、医疗救治等情况)
急诊科院内接诊准备情况
后勤组准备情况
(药剂、药械、总务科应急物资准备情况)
急诊急救处置流程
急诊急救技术操作
急诊科消毒隔离等情况
会诊讨论
外科术前准备情况
***应急演练时间考核表
考 核 项 目
演 练 情 况 考 核 检查记录者
考核人
接到卫生局电话时间
向总值班报告时间
向医务科报告时间
应急响应时间
值班司机到达门卫室时间
应急小组到达门卫室时间
应急小组出发时间
应急小组到达救治现场时间
应急组长向医务科汇报伤情时间
医务科上报应急领导小组时间
应急组长申请增派车辆时间
第二辆救护车到达时间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到达急诊科时间
转运患者到达急诊科时间
急诊辅助检查单开具时间
急诊备血时间
医技科室到位和出据相关结果时间
(B超、检验科、放射)
心肺复苏术操作考核评分表
心肺复苏术
项 目
操 作 标 准
标准分(分)
得 分
心肺复苏
评估环境
观察周围后诉环境安全
3
(没有判断患者
意识扣1分)
判断意识
迅速判断患者意识,保持呼吸道通畅
摆放体位
医生及患者体位正确
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
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判断时间5-10秒(现场考官告之无搏动)
1
胸外心脏按压
胸外心脏按压部位、手法正确
2
按压深度至少5cm
有效按压,按压频率100-110次/分
第一周期
5
(一个周期1分,2分钟一个循环,循环结束没有换人扣1分)
第二周期
第三周期
第四周期
第五周期
观察患者面色
1
开放气道
清理口腔方法正确
2
(手法错误扣1分)
开放气道方法正确
人工呼吸
评估呼吸的方法、时间正确
2
(手法错误扣1分)
呼气球囊加压给氧手法正确
有效人工呼吸(吸气用时1秒以上,潮气量400-600ml)
第一周期
5
(一个周期1分,2分钟一个循环,循环结束没有换人扣1分)
第二周期
第三周期
第四周期
第五周期
观察患者胸廓起伏情况
1
复检
判断大动脉搏动是否恢复
1
判断呼吸是否恢复
1
面色、口唇、甲床和皮肤色泽转红
1
散大的瞳孔缩小
1
眼球活动,捷毛反射及对光反射出现,甚至手脚抽动,肌张力增高
1
评价
操作熟练、规范
1
病人无不良反应
1
时间在165-185秒内
1
总 分
30
10 / 1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