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经济应用写作实训教程,应用写作,-,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第二章,行政公文,【,教学目的,】,了解行政公文的概念、现行公文的种类、行政公文的特点,熟记行政公文的行文格式,掌握行政公文拟制的要求,并据此指导行政公文的拟制。,【,教学重点,】,行政公文行文的格式;行政公文的拟制要求。,【,教学难点,】,行政公文的语体风格。,【,教学方法,】,按“必需、够用”的原则,进行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掌握行政公文的知识要点和拟制要求,引导学生进行例文分析和病文诊改,为提高行政公文的写作技能打下基础。,第一节行政公文概述,情景导入,行政公文又叫法定公文,俗称“红头文件”。一听到“红头文件”你会产生什么感觉呢?大多数人会产生敬畏之感。因此,拟制行政公文是一件必须认真严肃对待的事情,绝不可掉以轻心。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有人因缺乏行政公文知识,或写作态度不端正而导致行政公文质量低劣,甚至闹出笑话:如不能领悟上级领导的发文意图,随心所欲,自行其事;或搞不清各个公文文种的适用范围而错用文种,张冠李戴;或不把行文规则、格式规范放在心上,草率马虎,粗制滥造,错漏百出,凡此种种拟制行政公文的通病,都会影响到行政公务的处理,损害政府机关的形象和声誉,甚至发生严重的失误,造成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因此,对每一个行政公文的执笔人、拟制者来说,掌握行政公文的基本知识,端正拟制的态度,就成为提高行政公文质量的前提条件。,知识指要,一行政公文的概念,广义的公务文书与私人文书相对应,泛指用以处理各种公众事务的文书。,狭义的公务文书则专指国家机关用以处理行政公务的公文,即行政公文。,“行政机关的公文(包括电报,下同),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一,),命令(令),(二)决定,(三)公告,(四)通告,(五)通知,行政公文的种类,二行政公文的种类,(六)通报,(七)议案,(八)报告,(九)请示,(十)批复,(十一)意见,行政公文的种类,(十二)函,(十三)会议纪要,行政公文的分类,A,行文关系,B,秘密等级,C,紧急程度,上行文,机密公文,绝密公文,急件公文,特急公文,下行文,平行文,秘密公文,三行政公文的特点,1,鲜明的政策性,2,法定的权威性,3,明显的时效性,4,体式的规范性,四行政公文的格式,0006,机密 一年,特 急,XXXX,2008,X,号 签发人:,XXX,关于,XXXXXXXXXXX,的通知,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附件:,1.XXXXXX,2.XXXXXX,二八年三月六日,(XXXXXX ),主题词:,XX XX XX,抄送:,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2008,年,3,月,6,日印发,XXXXXX,文件,文头部分,*,主体部分,*,文尾部分,*,文头部分,00006,秘密 一年,特 急,南宁市人民政府文件,南政发,2008,X,号,文头部分,(上报公文),00006,秘密 一年,特 急,南宁市人民政府文件,南政发,2008,X,号,签发人:,XXX,XXX,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XXXX,的通知,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一,.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附件:,1.XXXXXXXX,2.XXXXXXXX,二八年三月六日,(,此文发至县处级,),主体部分,文尾部分,主题词:,XX,XX,XX,南宁市政府办公厅,抄送:,XXXXXXXX,,,XXXXXXXXXX,。,2008,年,3,月,8,日印发,以上为主体部分,要领点拨,一领悟意图,主旨明确,二文种正确,按规行文,三一丝不苟,格式规范,四语体风格,庄重严肃,行政公文常用的习惯用语摘要,开端用语:依据、根据、据、按照、按、为了、为、查、经查,称谓用语:我公司、本公司、你公司、贵公司、该公司,引述用语:前接、近接、近闻、收悉、知悉、已悉、阅悉,期请用语:拟请、希遵照执行、望照此办理、应以、应即、均应、务须、务必,期复用语:请批准、请批示、请指示、请回复、望函复、盼复,征询用语:妥否、当否、可否、能否、是否同意、是否可行,表态用语:可行、不可行、同意、不同意、照办,经办用语:兹经、已经、未经;业经、均经;并经、后经,结尾用语:为要、为荷、为盼、为宜、为妥、特此通知、特此函告,特此批复、此复,第二节通告写作,【,教学目的,】,了解通告的适用范围和特点,掌握通告的基本格式和写作要领,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较熟练地写作通告。,【,教学重点,】,通告的写作要领。,【,教学难点,】,通报与通知、公告的区别。,【,教学方法,】,按“必需、够用”的原则,进行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掌握通告的知识要点,对通告的写作要领进行点拨,引导学生进行例文分析和病文诊改;采用任务驱动等实训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进行通告的写作实训,提高学生通告写作的技能。,情景导入,你所在学院的校园管理最近存在许多问题:一些小摊小贩进入校区内随处摆卖东西,影响校园环境卫生;一些收购废旧的外来人员在校区内畅通无阻,影响校园的安全;在教学区内,小轿车、摩托车等机动车辆不按指点位置停放,随意鸣响喇叭,扰乱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在学生宿舍区内,有些学生晚上不按规定关灯休息,大声喧哗吵闹,有些学生晚归超时,为逃避管理,翻越围墙返回宿舍,。,对此,学院后勤保卫处决定加大对校园管理整治的力度,这需要在校园内发布加强校园管理的各项规定。此任务落在了你的身上,处长要你负责草拟这方面的文稿,你脑中闪过一长串应用文体的名称:告示、启事、公告、通告、通知、通报,,到底应该选择什么应用文体才是合适的呢?你或许会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应该怎样行文。,知识指要,办法,规定:“通告适用于公布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通告特点,周知性,法规性,要领点拨,1,通告原由,交代清楚,2,通告事项,条理清晰,具体明确,3,通告用语,言简意明,第三节通知写作,【,教学目的,】,了解通知的适用范围和特点,掌握通知的基本格式和写作要领,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较熟练地写作会议通知和事项性通知。,【,教学重点,】,会议通知、批转通知的写作要领。,【,教学难点,】,布置性通知的写作。,【,教学方法,】,按“必需、够用”的原则,进行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掌握通知的知识要点,对通知的写作要领进行点拨,引导学生进行例文分析和病文诊改;采用任务驱动等实训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进行会议通知、事项性通知的写作实训,提高学生会议通知、事项性通知写作的技能。,情景导入,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国内某集团公司为了拓展公司海外业务,需要召开一个大型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都是各分公司的高层领导、高管人员和技术专家,由于研讨的内容涉及公司核心的商业机密,所以要求与会者携带相关的证件到会。会议如期举行,但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不少与会者在进入会场时因没有出示证件而被保安人员拒绝进场,会议因难于甄别这些与会者的身份只好延期举行。问题出在哪里呢?,原来负责拟发会议通知的文秘人员一时疏忽,竟忘了通知与会人员携带相关证件到会这样的细节,文秘部门的主管领导审核把关不严就同意发文,由此酿成此次重大过失。请你想想,如果此事发生在你的身上,结局会如何?在今后的职业工作中,怎样避免这样的过失?,知识指要,办法,规定“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批转性通知,布置性通知,知照性通知,会议性通知,任免性通知,通知,的,种类,要领点拨,1,批转性通知的写作,注意“批转”“转发”“印发”的区别,批转公文,-,下级机关公文,转发公文,-,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公文,印发公文,-,本机关公文,熟悉其固定架构,被批转文件的名称,批转按语,执行要求,文后需附上批转、转发、印发的文件,2,布置性通知的写作,针对性要强,条理性要强,操作性要强,3,会议性通知的写作,开会原由交代清楚,会议内容简明扼要,应知事项考虑周详,第四节通报写作,【,教学目的,】,了解通报的适用范围和特点,掌握通报的基本格式和写作要领,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较熟练地写作通报。,【,教学重点,】,表彰性通报、批评性通报的写作要领。,【,教学难点,】,表彰性通报、批评性通报各层次写作难点的突破。,【,教学方法,】,按“必需、够用”的原则,进行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掌握通报的知识要点,对通报的写作要领进行点拨,引导学生进行例文分析和病文诊改;采用任务驱动等实训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进行表彰性通报、批评性通报的写作实训,提高学生这两类通报的写作技能。,情景导入,对通报我们并不陌生,同学违犯校规校纪,考试作弊,受到了通报批评;同学做了好人好事,见义勇为,受到了通报表彰,如此等等。但熟悉并不等于就能写好通报。常有这样的现象,通报批评错误行为却不能使人口服心服,起到惩戒的作用;通报表彰先进典型却不能令人感动效仿,发挥激励的功能,这到底为什么?,通报写作质量的高低是重要原因之一。对错误行为,未经查实就给当事人以通报批评,言辞过激,不仅难以服人,还会导致严重后果;表彰树立先进典型,虚构事迹,人为拔高,怎能取信于人?这样的先进典型人们当然不会买帐。如果你是通报的执笔人,你打算如何避免诸如此类的弊端,更好发挥通报应有的功效呢?,知识指要,办法,规定:“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批评性通报,表彰性,通报,情况性,通报,通报类型,要领点拨,1,表彰性、批评性通报的写作,掌握“三段式”结构写法,第一层:摆出通报事实,第二层:针对通报事实作出评价,作出,表彰或处理的决定,第三层:发出号召或提出要求,叙述通报事实应繁简得当,评价通报事实要中肯恰当,要求或号召部分针对性强,2,情况通报的写作,信息真实可靠,结构总分结合,第五节报告写作,【,教学目的,】,了解报告的适用范围和特点,掌握报告的基本格式和写作要领,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较熟练地写作报告。,【,教学重点,】,工作报告、情况报告的写作要领。,【,教学难点,】,报告写作如何做到突出重点,条理清晰。,【,教学方法,】,按“必需、够用”的原则,进行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掌握报告的知识要点,对报告的写作要领进行点拨,引导学生进行例文分析和病文诊改;采用任务驱动等实训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进行工作报告、情况报告的写作实训,提高学生这两类报告的写作技能。,情景导入,“,打报告,”,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种说法,你可知道,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妥当。平日,人们一般在什么情况下这样说呢?下级机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某个重大的疑难问题,或遇到某个自己解决不了的实际问题,需要请求上级给予批示或支持帮助,某领导便对下属说:“你们先打个报告上来吧!”,其实,这位领导所说的“打报告”并非真叫你写份报告呈交,而是叫你拟份请示上呈审批。在这里,“打报告”的实质是“写请示”,而请示和报告属于行政公文中两个不同的文种,其适用范围和功用并不一样,绝不可混用。通过对报告和请示的学习,你可别再使用这种不规范的说法,更不要将报告与请示混为一谈。,知识指要,办法,规定:“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工作报告,情况报告,答复报告,报告类别,要领点拨,1,报告内容要属实,2,报告工作要及时,3,报告条理要清晰,4,报告要直陈其事,5,报告中不要夹带请示事项,第六节请示写作,【,教学目的,】,了解请示的适用范围和特点,掌握请示的基本格式和写作要领,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较熟练地写作请示。,【,教学重点,】,请示与报告的区别,;,请示的写作要领。,【,教学难点,】,如何写好请示理由。,【,教学方法,】,按“必需、够用”的原则,进行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掌握请示的知识要点,对请示的写作要领进行点拨,引导学生进行例文分析和病文诊改;采用任务驱动等实训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进行请示的写作实训,提高学生请示的写作技能。,情景导入,在未来的职业生活中,你也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集团公司近年经营业绩斐然,特别是海外市场拓展卓有成效。由于海外分公司业务量增大,急需增加一批熟悉海外业务,能适应海外工作环境的业务人员。公司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拟订了向社会公开招聘业务人员的招聘方案。你是该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招聘工作的人员,请你代该部门拟写一份公文,将拟好的招聘方案提交集团公司,请求集团公司研究审批,予以实施。,知识指要,1,请示的适用范围,办法,规定:“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报告: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并不要求上级批复,请示:要求上级对请示事项明确给予批复,发文目的不同,(1),2,请示与报告的区别,报告:发文灵活,事前、事中、,事后报告均可,请示:发文有严格时限要求,,必须事前请示,发文时间不同,(2),报告:属于呈报性公文,请示:属期复性公文,文种性质不同,(3),3,请示的行文规则,必须“一文一事”,不要“多头”请示,不要越级请示,要领点拨,1,掌握请示的基本格式,请示理由,请示事项,批复要求,2,请示理由要充分,3,请示事项要明确,4,请示用语要得体,第七节函的写作,【,教学目的,】,了解函的适用范围和特点,掌握函的基本格式和写作要领,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较熟练地写作函。,【,教学重点,】,函的写作要领。,【,教学难点,】,函的适用范围。,【,教学方法,】,按“必需、够用”的原则,进行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掌握函的知识要点,对函的写作要领进行点拨,引导学生进行例文分析和病文诊改;采用任务驱动等实训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进行函的写作实训,提高学生函的写作技能。,情景导入,小张与小王是学院学生会主席、文体部部长,近日正在考虑怎样与另一所兄弟院校举办一次校际间的联谊活动,联谊活动何时举办合适,应采用什么形式,包括哪些活动内容,如何组织等问题都需要征询对方意见,与对方协商一下。小张与小王都觉得,采用书面形式与对方协商沟通效果更好,但在选用什么文种进行协商沟通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小张认为应该给对方发一份通知,小王则认为使用通知不太妥当,因为这涉及到相互之间的沟通,互通情况,应该给对方发一份通报。在他们发生争执,拿不定主意的时候,求助于你,请你根据举办这次联谊活动的需要,确定合适的文种,并拟写这份公文。,知识指要,办法,规定:“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函的分类,A,行文方向,B,格式规范,便函,公函,复函,去函,1,开头,去函的缘由,2,主体,提出商洽、请求的事项,3,结尾,使用,“,特此函告,”,等礼貌用语,去函的基本格式,要领点拨,1,掌握公函的格式规范,1,开头,复函引语,2,主体,表明态度,3,结尾,使用,“,特此函复,”,等礼貌用语,复函的基本格式,2,直陈其事,言简意明,3,态度谦和,礼貌得体,Thank You!,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