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一化学上册氮的循环同步训练题(附答案).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0859326 上传时间:2025-06-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35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化学上册氮的循环同步训练题(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一化学上册氮的循环同步训练题(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课时:自然界中氮的循环、氮气及其氧化物 课时达标 1(原创)关于氮气的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通常情况下,氮气性质很不活泼 B.可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氮 C.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其原因是两原子间的结合比较牢固 D.跟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氮气是氧化剂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氮在自然界中既以游离态存在又以化合态存在。 B.氮元素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 C.大气、陆地和水体中的氮元素在不停地进行着氮的循环。 D.仿生固氮是一种自然固氮 3.(原创)下列变化中不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 A.工业上合成氨 B.雷雨天氮气被氧化为氮的氧化物 C.豆科作物的根瘤菌使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氨 D.由氨制备碳酸氢铵或硫酸铵 4.(原创)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其推进剂引燃后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高温气体从火箭尾部喷出。引燃后产生的高温气体主要是CO2、H2O、N2、NO,这些气体均为无色,但在卫星发射现场却看到火箭喷出大量红烟。产生红烟的原因是(  )  (    ) A.高温下N2遇空气生成NO2  B.NO遇空气生成NO2 C.CO2与NO反应生成CO与NO2  D.NO和H2O反应生成H2和NO2  5.(变式)N2与其他单质化合,一般需要高温,有时还需要高压条件,但金属锂在常温、常压下就与N2化和生成氮化锂,其原因可能是①此反应过程可能吸收能量②此反应过程可能释放能量 ③此反应中可能氮分子不必先分解为原子 ④此反应中氮分子可能先分解为原子(    )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6.(变式)下列对氮的氧化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氮的氧化物都是无色气体 B.氮的氧化物都难溶于水 C.氮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D.氮的氧化物都是大气污染物 7(变式)在体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 NO 和 b mol O2,反应后容器内氮原子和氧原子数之比为(  ) A.a/b          B.a/2b    C.a/(a+2b)     D.a/2(a+b) 8.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将非金属氧化物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从某种角度上讲可将CO2、SO3、P2O5、Cl2O7等归为一类,则下列氧化物中与他们同属于一类的是(   ) A.NO2        B.NO  C.N2O5       D.CO 9(选用)一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目前,有一种治理方法在400℃左右、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用氨将一氧化氮还原为氮气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氧化剂为           ,还原剂为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          。 思维升华 10.将22.4L某气态氮氧化合物与足量的灼热铜粉完全反应后,气体 体积变为11.2L(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该氮氧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NO2 B.N2O2  C.N2O D.N2O4 11(原创)现有等体积混合而成的四组气体:①NO2+NO、②NO2+O2、③HCl+N2、④NO+N2,将其分别通入体积相同的试管并立即倒立在足量的水中,试管内水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H3和H4,其中高度关系是(   )   A. H2>H3>H1>H4  B.H3>H2>H1>H4 C.H1=H2=H3=H4 D.H1>H2>H3>H4 12.(原创)把3体积的NO2气体,依次通过下列3个分别装有①NaHCO3饱和溶液②浓硫酸③Na2O2的装置后,用排水法收集到集气瓶中,集气瓶内的气体应是(同温同压下测定)(  ) A.1体积NO    B.两体积NO2和0.5体积O2 C.2体积O2     D.0.25体积O2 13.(选用) 某氮的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在一定温度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该氧化物跟氨气反应只生成氮气和水,若生成的氮气和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6,该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A. NO     B. N2O3     C. NO2            D. N2O5 14.(变式) 有一瓶无色混和气体,是由HCl、O2、NH3、NO、CO2、N2中的某些气体组成。①把混和气体通过浓硫酸后,气体体积明显减小;② 剩余气体通过碱石灰后,气体体积又明显减小;③ 最后,剩余气体接触空气时,立即变为红棕色。由此可见,原混和气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一定不含__________________(提示: NH3 可与H2SO4 反应而被吸收,而干燥时与CO2 不反应)。 创新探究 15.雷雨天气,雷鸣电闪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假设某次雷电放出能量约为1.5×107kJ。在闪电过程中,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直接化合,已知1mol氧气和1mol氮气化合时要吸收180.74kJ的能量,闪电时有1/1000的能量用于这一反应。回答: (1)此次闪电所产生的NO的物质的量有多大?   (2)此次雷雨闪电的生成物相当于给土壤施了多少尿素化肥[CO(NH2)2]? (3)雷雨中常会有微量的HNO3为农作物所利用,用化学方程式解释HNO3形成过程   附:答案 课时达标 1B本题主要考查氮气的性质,氮气难溶于水,通常情况下,性质很不活泼,在放电条件下,能跟氧气反应,在高温、高压及催化剂的作用下能与氢气反应;在与氢气反应时氮气是氧化剂,氮元素被还原。 2.D 仿生固氮是人工固氮 3. D  氮气转化为化合物的过程叫氮的固定。由氨制备碳酸氢铵或硫酸铵是化合态的氮之间的转化。 4. B  NO在空气中能被氧气氧化为NO2,NO2是红棕色气体。 5. C N2稳定的原因是氮原子之间的结合比较牢固,若氮分子不分解为原子就能反应,则反应就会容易许多;反应若释放能量,也利于反应的发生。 6. D 氮的氧化物中NO2是红棕色气体;除N2O和NO难溶于水外,其它氮的氧化物都可溶于水;除N2O3、N2O5是酸性氧化物外,其它氮的氧化物都不是酸性氧化物;氮的氧化物都有毒,它们都是大气污染物。 7.C  由原子守恒知:n(N)= a mol, n(O)= a mol+2 b mol;反应后容器内氮原子和氧原子数之比为a/(a+2b)。 8 C  CO2、SO3、P2O5、Cl2O7这四种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失去水所剩余的部分,与酸中相应化合价相同。而所列四个选项中的物质只有N2O5与对应的硝酸中氮的化合价相同,其余三个选项都不符合题意。 9.  6NO+ 4NH3 5N2+6H2O NO      NH3     2:3 由反应物、反应条件及生成物书写方程式,关键是方程式的配平。配平时可利用氧化剂和还原剂升降化合价总数相等,先计算出氧化剂、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再用观察法调平。 思维升华 10.A  根据2NxOy+2yCu=2yCuO+xN2,以及题中数据反应后气体体积是反应前气体体积的一半,可以得到x=1,A正确 11.A ①NO不与水反应,设原有NO和NO2各3体积,则由反应3NO2+H2O=2HNO3+NO知,3体积的NO2与水反应后,变为1体积NO,此时剩余气体的总体积与原来气体的体积比为4:6,即水上升到试管的 (1- = );②由反应4NO2+O2+2H2O=4HNO3可知等体积的NO2和O2混合于水时,反应后O2有剩余,若两者皆为4体积则剩余3体积O2,与原来总体积的比为3:8,即水上升到试管的 (1- = );③N2不溶于水,HCl溶于水,则剩余气体体积为原来的一半,即水上升到试管的 ;④NO和N2都不溶于水,即水上升高度为0。 12.D 3体积的NO2气体通入NaHCO3饱和溶液中生成2体积CO2和1体积NO;生成的气体通入浓硫酸是被干燥;2体积CO2和1体积NO通入Na2O2,生成1体积的NO2和0.5体积O2;用排水法收集1体积NO2和0.5体积O2时,发生反应: 4NO2 +O2 +2H2O=4HNO3,反应后还剩0.25体积O2。 14.A 设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xOy,则反应方程式为4yNH3+6NxOy=5yN2+6yH2O,由质量守恒得关系式:4y+6x=10y,即x=y,A正确。 12. NH3  CO2  NO ; O2  HCl; N2 混和气体通过浓硫酸后,气体体积明显减小,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有能与硫酸反应的气体或溶于浓硫酸的气体,混合气体中只有NH3,能被硫酸吸收,因而一定含有NH3,不含与NH3反应的气体,即不含HCl;剩余气体通过碱石灰后,气体体积又明显减小,说明含有与碱石灰反应的气体,即含有CO2;剩余气体接触空气时,立即变为红棕色,说明含有NO,不含O2;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气体是N2。 创新探究 13.(1)166mol  (2)4.98kg (3)N2+O2  2NO;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1)依题意可知,闪电放出的能量为1.5×107kJ,1mol O2与1mol N2化合生成2mol NO并吸收180.74kJ能量,因此,此次闪电生成的NO物质的量:  =166mol。 (2)由于2mol NO能生成lmol CO(NH2)2(氮原子守恒),则尿素的总物质的量为166 mol×1/2,尿素的总质量m=4.98kg。此次雷雨闪电相当于给土壤施了4.98kg化肥。 (3)空气中氮气在高压电作用下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NO,NO与氧气反应转化成NO2,NO2与雨水反应生成HNO3,生成的HNO3随雨浇入土壤,同土壤中的矿物质作用,形成被植物吸收的硝酸盐类,使土壤从空气中吸收养分,使庄稼受益。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化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