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两化融合实施过程控制程序
一 目的
规范本公司两化融合体系实施过程策划工作,保证各部门各司其职,按流程工作。
二 范围
本控制程序规定了公司两化融合体系策划工作中,各部门的职责以及主要工作流程。
三 职责
3XXX部
负责召集部门的相关人员,讨论本企业如何建立、变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并确定本企业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包括管理体系的层级关系和文件构成。
3公司各部门
根据对两化融合管理要求的理解,提出对本企业如何建立、变更管理体系的建议,并确认本部门在管理体系中应建立的两化融合作业指导书、记录等各类文件的名称和要求。
四 内容
4.1术语和定义
SMART原则:是确定战略目标时,战略目标应具备要求:S=specitfic-具体-不含糊;M=measurable-可计量-可以量化;A=attainable-可行-可以达到;R=relevant-相关-与使命相一致;T=time based-定时-有完成期限。
4.2总体要求
4.2.1 目的
识别或建立企业两化融合对应的过程,明确过程之间的关系、过程控制方法、过程运作所需资源以及评测与改进方法,并形成文件化的两化融合管理系统。
4.2.2相关要求
满足两化融合的目标以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总要求。
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变更进行策划和实施时,保持其连续性和完整性。
4.3体系的策划
4.3.1编制策划计划
公司高层管理者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策划的主要责任人,应指定专人编制两化融合策划的工作计划。工作计划至少应包括:
a) 管理体系策划的相关人员(包括召集人和参与人);
b) 策划工作的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c) 策划工作的主要形式、关键里程碑;
d) 策划工作开始前相关人员应进行的准备工作及提交成果;
e) 策划工作过程和决策机制;
f) 本次策划的预期成果。
4.3.2审议方针、能力和目标
公司高层管理者应根据两化融合策划计划,组织审议公司两化融合的方针、能力和目标,审议重点为:
a)审议公司两化融合的方针是否从企业的愿景和使命出发,与企业战略保持一致,围绕获取
b)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主题,兼顾利益相关方的诉求,既体现了公司领导层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的期望和要求,又满足公司未来几年内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c)审议公司是否识别出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一般为五年)最有可能或最有必要争取市场竞争优势的方向,最有必要通过信息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同步创新和持续改进以及数据的开发利用,来增强或创新的能力;
d) 审议公司是否通过调研、诊断、自评等方法找出企业目前的弱项和存在问题,是否通过深入分析问题引出两化融合目标,两化融合目标是否符合SMART原则并分解到具体的职能部门和岗位,是否根据两化融合目标编制实施计划或实施方案。
4.3.3建立两化融合过程
a) 公司高层管理者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识别并建立两化融合的相关过程。
b) 初次进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策划时,两化融合过程至少应覆盖公司总体经营决策、营销策略、供应链管理、研发管理、信息化建设、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等范围。
c) 随着两化融合在公司不断深入,进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变更策划时,两化融合过程应逐级实现全面覆盖企业各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和辅助活动。
4.3.4强化两化融合过程管控
a) 公司应在策划时明确两化融合不同过程之间的联系、接口和相互作用,包括相应的流程职责、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责,确定每一过程的输入、输出和控制要求。
b) 公司应在策划时明确过程控制方法、过程运作所需资源以及过程评测与改进方法,确定如何针对过程建立监控和纠偏机制。
4.3.5形成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通过分析和策划等相关工作,形成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确定管理体系的层级关系和文件构成。管理体系可以按照以下方式构建:
a) 第一层:《两化融合管理手册》
b) 第二层:《两化融合控制程序文件》
c) 第三层:《两化融合管理作业文件》
d) 第四层:《两化融合管理记录文件》
4.3.6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发布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形成后,由相关业务部门通过文件进行会签、流转,管理者代表确认,最后由最高管理者签字发布。
4.3.7检查与考核
对本程序规定的管理活动进行检查与考核,考核内容如下表所示。
序号
考核项目
考核标准
考核对象
考核部门
1
两化融合体系策划情况
各阶段完成情况100%
公司各部门
XXX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