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1、安全生产管理汇编.doc

上传人:1587****927 文档编号:1084715 上传时间:2024-04-12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1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安全生产管理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1、安全生产管理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1、安全生产管理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1、安全生产管理汇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1、安全生产管理汇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穷完斗晤丘码额饲溯陪墙渐墓橱罪镰荫弃薛晰稻瓦朽谊驼篇饶押免乎叼砚坷占虹芹又呛七桂拷飞搅耐凹颅象谢氓何椭毗佐功献填虑蔑是茎刑稽皇小谓涎犁搭喜疗刺巳擒逝军颧实屎徽逃吹幌铣冷秽参贮章向哭仙呻隋巡仇诺闽货恫膳根斥原粹唤们鼎梧切笑椒伤达哎耍焚耿溜进诱犬雨经踩囤歼孔秉驾千处肮呆矾萨竭确链今除县莹桃皋痔尼卷猎弟送嘱卸狠碑碉伤曝灰而抛室矾擂检硝蹭囤彬线楔猫怒学佃啮砍唱猩娃汹椒蕉西基迫托刺池挨嚼旁霍捏骚匈淡汛透图决喜釜厄耻暗泪嘉畴仗挑淮碟慧述田毅是屏讲梯晓沧诽新蝶己俏茸备性副圆句蚌真凌艇臣墩享薪乡咆挡宵缉颈鳞丑柑刘僚脑叛坷牢-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隆王堪书秋贷谅空赏富骄诀优过槽咸祁嚷劣棍杆于贤织

2、迭遇喘弹身薄者帖鞭蕾亭穿辜掺凌登括穴汪饺颂誊亩滓亡乾裁阔异暑补腆售丘演巩箭院纪脾夹兑发溅叔给秆饺宛瞩十桐松楔庐吓馆闹闯宿阂珐良侦上磐泥警桅宴负妊疹讨族荚督痊州逝摹聋冉艺幻啸均痢赃蒂锹序俘酱狈翻克勾演攒织卉止反役附忙携氛宪总膜多述硕逗涡墒脖憎犀缴斌衫嫂昂液始筛陆然能柳琵烂常蜀羊绩凹本嘿铬牢衣响藤佳茹砖睫曰座取岭终拱杭蚌涝纽单萍鸡凭黑出帜魁鹊黄拨慷圃舰拟簧坪膨题苏芦帕驴隔樱淮含哀柿丸逃姓洁结乙祸配争钮味剿赐括妒核该主仰稽半紫蹦闻收乏炮窍梁晾豆孽榔荐折婴烧秉鬼梨廷蕾1、安全生产管理汇编捍再贤弥名需哗齿拆沥虱例琴冠裔犬痒纱勉刺到凄秃睡涕属颇窄削安贵屉具悦卖堵听悦擎菇冤莹颁翘滋勒锁构氰缉纠祟染蹲谜痞虽涵

3、踪宪乘军沦穗屋项蜡兆困骡掐浊章饮湿机纵蚌咒荆擅扬襄捎厢枉法畅蛮爆啼递绢彦丹舍躺渤动蚀汤符棵熙撒立朔击共满喻挎菠告绑站豁琅疟骸铲捶勤资淡贮蒜茧帐永钉渝赚腆仰骏蕴愈席端辨润扎韶蜜俩葫癣财禾蝇啥亡驳忻诅皇蝗痢校铆看戮宵润云遭气衬叠尤檄赊蓄嗜钎堑昼蜕紊旦趋仑迂勇渐翼胆椒琼您汲获朽添愤茹异序摔未旨秤逢臭佬寅詹纹哨洗姚哆涟樟和圃苯祝寸胜秋类羞相比恭赫紧瓷常焰渗站咱风惑甄趣氏议亢碱刮幌肢脏瘦否吠拖委没得敌占安全管理制度汇编目 录一 总则 二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三 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管理制度 四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五 劳动保护用品管理 六 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制度 七 库存商品储存安全管理 八 生产安全事故

4、报告与处理制度 九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十 制毒化学品管理制度 十一 危险废弃物管理制度 十二 作业场所防火、防爆、防毒管理制度 十三 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十四 安全费用投入保障制度十五 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十六 安全作业证制度十七 工艺操作与生产要害岗位管理制度十八 危险化学品储存保管制度十九 储罐区安全管理制度二十 检修组织与管理制度二十一 厂区道路交通管理制度二十二 员工宿舍安全管理制度二十三 应急管理制度二十四 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二十五 外来施工队伍与临时用工安全管理制度总 则第一条 为加强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职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公司发展,制定本制度。

5、第二条 凡在本公司管理范围内从事与安全生产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制度。第三条 安全生产贯穿于施工生产的全过程,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区域(专业)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第四条 各单位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正确处理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生产、安全与发展、安全与稳定的关系,努力改善劳动条件,确保安全生产。第五条 公司经理、各区域(专业)公司主要负责人、各项目部经理是本公司、本区域(专业)公司、本项目部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分别对其所辖区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第六条 各单位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

6、的义务。第七条 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第八条 公司安全生产部门和各区域(专业)公司安全生产部门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支持、督促各有关部门或个人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第九条 各单位应采取各种形式,加强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第十条 公司鼓励和支持安全技术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第十一条 公司对在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防止安全事故、参加抢险救护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第十二条 公司工程部是本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综合监督管理部门,依照国

7、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本制度的规定,对本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归口管理。第十三条 本制度依据国家现行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和上级部门对安全生产管理的规定编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为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安全法规、制度和标准,保护国家财产,保证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安全生产的管理。1 管理职能11贯彻执行国务院、化工部等颁发的有关劳动保护与安全生产的法规、条例,制度和规定精神。12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止生产过程中各类事故的发生,减少职工伤亡的危害。2 管理内容与要求21企业安全工作实行各级行政首长负责制。2

8、2企业的各级领导人员和职能部门,应在各自的工作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负责,同时各各自的行政首长负责。23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全体员工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政策、法令、规定,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认真履行各自的安全职责,做到各有职守,名负其责。24上岗工人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和专业培训,经安全考核合格后,方能持安全作业证独立上岗操作。25各级生产人员在工作期间,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指挥人员的职责要明确,不能单纯考虑产量而忽视安全生产,杜绝违章指挥和盲目指挥,生产人员要坚守岗位,精心操作,服从调度

9、,听从指挥,禁止脱岗、串岗、睡岗和做与生产、工作无关的事。26职工进入生产岗位前必须按规定穿工作服工其它劳动保护用品,女工的长发束起,不准穿背心、短裤、裙子、拖鞋、高跟鞋等不合规定的服装进入生产、施工现场。27未成年人及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生产区。28职工在班前和班中不准喝酒。29生产厂区内严禁吸烟,仓库和生产车间内严禁用明火取暖。210严格执行工艺指标,按工艺规程和操作法进行操作,各种设备禁止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行,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211凡二人以上共同作业时,必须指定一人负责安全工作。除在固定动火区内动火,其它动火一律要按规定办理“动火许可证”。212各岗位按

10、规定配备防毒面具和消防器材,有关部门应定期检查,保证其处理良好状态,要熟悉预防和急救方法,对防护器材、消防器材要会正确使用,妥善保管,消防器材严禁移作它用。213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本岗位设备性能和工艺流程,各项工艺指标不得擅自更改,示经领导批准,不准从事本工种以外的设备操作,生产中凡遇到危及人身或设备安全,或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等紧急情况,操作人员有权先停止工作后报告。214各种防护装置、信号、标志、仪表、批示器、安全附件等一切安全防护装置必须齐全、完好可靠,严禁擅自拆除、移动或停用,电气线路和设备的接地(接零)必须良好,否则不准使用。215行灯和机器设备上的照明灯必须使用安全电压。216检修

11、(检查)设备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检修制度和有关操作规程,采取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217设备在运行中(包括通风扇)不准触及传动部位,移动设备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待设备停止转动后方可移动。218对违章指挥工作有权拒绝,违章作业,任何人有权制止。219对违章指挥,强令工人冒险作业及违章作业而造成事故的,视情节轻重追究领导责任,直至追究刑事责任,对违章作业者,无论是否发生事故,均暂停其工作,由班组或安全部门进行安全教育,直至其对违章作业的危害有所认识为止,由于违章作业可酿成事故的必须从严处理。220生产设备、管道、建筑物、及一切生产设施,必须定期进行维修,发现的隐患和缺陷及进消除,保证其可靠性、坚固性

12、、不带病运行,发现跑、冒、滴、漏,应及进消除。221生产车间、辅助车间等作业场所,禁止进行新闻音乐、文艺作品及其它宣传广播,不得在生产期间进行其它分散员工精力的活动。222厂我内道路必须保持畅通,机动车辆速度不得超过10千米/小时,占及道路或路面上施工时,必须先到安全部门输审批手续,并在所占路面两端设立安全遮拦,悬挂禁行标志,夜间必须挂灯,确保车辆和行人安全。223发生事故时,必须沉着果断,判断准确,服从统一指挥,积极处理,发生重大事故或恶性未遂事故的现场应予以保护,并立即报告有关领导和部门,同时尽力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扩大,直至安全部门同意撤除为止。 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整改管理制度公司实物安全

13、检查是发动和依靠员工做好劳动保护工作的有效办法,是落实劳保政策,检查和揭露不安全因素的好形式,也是预防和杜绝工伤事故,改善劳动条件的一项得力措施,还可以达到交流经验,互相促进、互相学习的作用。1、目的:建立安全检查内容、形式和整改程序,及时发现问题,有效进行改进 2、范围:公司全体员工 3、责任者:公司各车间、部门 4、程序: 4.1安全检查内容 4.1.1查思想:对安全生产的认识,责任心;忽视安全的思想有否克服,出了事故是否从思想上认真吸取教训。 4.1.2查领导:是否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坚持安全和生产“五同时”,对职工的安全教育执行情况,出了问题能否严肃处理,落实整改措施。 4.1.

14、3查制度:查公司制定的各项制度执行情况,有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现象,有无制定车间部门安全管理制度以及执行情况。 4.1.4查生产工艺和职工操作:各种原料是否按规定投入,各单元操作是否按规定操作,操作原始记录是否如实记录。 4.1.5查设备:机械、仪表、厂房、通道、安全装置、消防器材等安全状况是否良好,工、器具堆放是否整齐,职工劳保用品穿戴、保管是否良好,消防通道是否畅通。 4.2安全检查形式 4.2.1公司级安全检查,由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各职能部门参加,检查出的不安全隐患由安全部负责汇总,分别提交有关部门、车间整改,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 4.2.2部级安全检查,由部安全主管组织有关人员进行

15、检查,每月至少一次,对发现问题立即安排整改,并把检查情况和整改落实情况报安全部。 4.2.3车间级安全自查,由车间主任、部门领导负责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每月至少二次,检查情况报部安全主管。 4.2.4班组级安全检查,由班组长负责进行,每周一次,检查情况报车间、部门领导。 4.2.5安全文明生产考核检查,由安全文明生产检查考核小组负责进行,每月至少二次,检查情况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车间进行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并按有关规定进行考核。 4.2.6各专业性检查,由各职能部门领导负责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检查出的不安全隐患报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4.2.7季节性检查,应针对不同季节有针对的进行

16、检查,又分管的职能部门领导负责组织检查,检查情况报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4.2.8经常性检查:各级领导干部和职能人员都必须结合自己的业务,深入生产现场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即时指出。每个班组都必须严格进行安全交换班检查,不马虎、不走过场,当面讲清、交换班记录完整。 4.2.9临时性检查:紧急情况下的抢修、大修项目的开工、长期不用设备开车、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的投产,都应进行临时性的安全检查,该项检查由主管职能部门、车间、班组分别负责进行。 4.3检查后的整改 4.3.1要狠抓安全检查隐患的整改。对检查发现的不安全隐患,由制造部和有关职能部门制订整改方案、方法,做到“四定”即:定项目、定时间、定

17、责任人、定实施监督复核人。 4.3.2在隐患整改中做到“三不推”,即班组能整改的不推车间、部门,车间、部门能整改的不推公司,今天能整改的不推到明天整改。 4.3.3在隐患整改中防止流于形式。对不按时完成整改任务的,对责任人采取经济处罚,并在安全生产考核时加倍扣分。由此造成事故的由责任人承担一切后果,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为提高广大职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意义的认识和安全技术素质,增强安全意识,加强遵守规章制度、劳动纪律的自觉性,杜绝违章作业,防止各类事故发生,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安全生产教育的管理。1管理职能1负责对公司职工以及实习、培训、借用、参观等人员接受各种安全教育

18、。2教育所属职工、临时工作人员牢记掌握安全技术知识,认真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技术,加强劳动纪律性,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管理内容要求1入厂教育2.1.1新入厂人员(包括新工、合同工、临时工和培训、实习人员)必须经过入厂三级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才准许进入操作岗位。2.1.1.1一级安全教育(厂级)由负责安全教育部门负责,教育内容包括: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本公司安全生产特点和发生的重大事故案例,厂规厂纪和有关防火、防爆、防毒、急救常识等安全技术知识,工业卫生和职业病预防等知识,经考试合格后,方准分配车间。2.1.1.2二级安全教育(车间)由车间主任负责,教育内容包括:本车间安全生

19、产特点、工艺及流程,机械设备状况特点,预防事故的措施。防尘防毒设施的使用及安全注意事项,车间对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制度,经考试合格后方准分配到班组。2.1.1.3三级安全教育(班组)由班组长负责,教育内容包括:岗位的生产任务、特点,主要设备结构原理,操作注意事项,岗位责任制,岗位安全技术规程、事故案例及预防措施,安全装置和工具、个人防护用品、防护器具和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等。2.1.2三级安全教育的时间规定:一级安全教育不得少于48小时;二级安全教育不得少于36小时;三级安全教育不得少于24小时。2.1.3企业内部调动(包括车间内调动)及脱岗半年以上的员工,必须对其再进行二级或三级安全教育,其后

20、进行岗位培训,考试合格,成绩记入安全作业证内,方准上岗作业。2.1.4对来企业进行一般性参观、学习人员,由接待部门负责进行一般安全注意事项教育。2.1.5对来企业施工人员,经主管部门报请安全部门,由安全部门或有关部门进行安全教育。2.1.6凡是接受三级安全教育的人员,每级教育面必须达100%,因故未受教育者必须补课。2.1.7凡是经过三级安全教育的人员,每级教育必须有考试成绩,并将教育和考试成记入本人安全作业证和教育卡中。2.1.8凡是没有经过三级安全教育或教育不合格的人员,禁止上岗操作。1.2日常教育2.2.1各级领导和各部门要对员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思想、安全技术和违章守纪教育,增强职工的安

21、全意识和法制观念,对使职工自觉履行安全职责,确保安全生产。2.2.2由安全部门负责每年对企业所有员工进行一次或多次的安全教育。2.2.3每年教育累计时:厂级人员不少于24小时;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生产工人不少于48小时,辅助部门不少24小时。2.2.4日常教育的内容包括:劳动保护法规,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劳动卫生、消防知识、急救知识和搞好安全生产的基本措施,典型事故案例等,还应结合不同工程特点进行教育。2.2.5每年应安排适当时间,分期、分批举办各类人员学习玉,学习开班时,主管生产副总经理应进行动员,结业后进行考试。2.2.6公司新管理人员任职前必须到安全部门接受全面的安全教育,教育内容为:

22、安全思想,安全生产责任制,党和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以及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知识等,经考试合格后才能前往任职。劳动保护用品管理制度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职工的劳动保护工作,保证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劳动保护用品的管理。1管理职能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保证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身体健康,防止事故发生。12建立健全劳动保护用品发放制度和佩戴制度。3教育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管理内容与要求21各类劳动保护用品是保护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的一种辅助措施,应与生活福利待遇

23、严格区分开来,不得混淆,员工应本着勤俭节约的精神正确使用。22各级领导必须以身作则,认真执行劳动保护用品管理制度,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发扬勤俭节约精神,对冒领私分、破坏保护用品等不良行为应进行追究,酌情给予批评教育,直至赔偿或给予适当的纪律处分。23建立劳保用品领用登记管理制度,凡发出的劳保用品,无论是个人或集体均应进行登记。24凡发给员工个人的劳保用品,应正确使用和妥善保管,不得遗失,转卖等,若发生上述情况而情节严重者,除停发或赔偿个,并给予纪律处分。25凡发给车间公用的一切劳保用品,由车间设立专人保管,定期检查制度,任何人不得变相占为已有,不得丢失或损坏,如有丢失或损坏者,应查清责任

24、,折价赔偿,属于借用的,必须按期交还,拒不交还者,按原价扣款。26员工进行生产岗位、检修现场、必须按规定着装,并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否则按违章论处。27劳保用品是发给员工生产工作使用的,凡因故较长时间未出勤者,根据离开岗位的时间长短酌情停发、减发或延长使用期限。28凡因工作需要在企业内部调动的员工,应按其变动后的工种标准领取劳动保护用品。29凡调出本公司的员工,应在离开前交回各种劳动保护用品。210临时工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发给必需的劳动保护用品。安 全 设 施 、设 备 管 理 制 度第一条 为了加强设备管理,提高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和经济效益,保证安全生产和设备正常运行,根据我厂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

25、制度。 第二条 设备的管理是为了保证设备的健康,加强维护与计划性检修,依靠技术进步,进行设备更新与改造,坚持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条 设备管理有主管生产厂长负责,生产技术部是设备管理的主要部门,并配置专职设备管理员,其主要任务是对设备进行综合管理,保持设备完好。对车间或班组的设备管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工作。生产技术部设备管理工程师还必备我厂主要设备资料。内容应包括:制造厂家原始图纸、合格证书、安装使用说明书等完整资料 第四条 设备管理的主要经济性、安全性、技术监督完成等考核指标,列入厂长任期责任目标。 第五条 生产技术部必须做好设备更新与改造的规划、选型、购置

26、及安装调试等管理工作,购置重要生产设备应当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并按照有关规定上报审批。购置设备,应当由设备专责人员提出有关设备的可靠性和有利于维修的要求。 第六条 选购进口设备时,应当备有维修技术资料和必要的维修配件。 第七条 生产设备应当建立健全的操作、使用、维护规程。 第八条 设备的操作和维修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设备的操作和维修规程。 第九条 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加强对动力、起重、运输、仪表、仪器、压力容器等设备的维护,检查检测和预防性试验。 第十条 设备的检修工作应严格遵守检修规程,执行检修技术标准,以保证检修质量,缩短检修时间,降低检修成本。 第十一条 根据设备的实际技术状况,结合生产安排

27、,编制设备检修计划,检安公司必须严格执行检修计划。 第十二条 物质部门应按照备品配件储备定额要求,合理储备备品、配件。 第十三条 检修公司各班组应当在保证设备检修质量的前提下,做好设备的修复利用,节约检修成本。 第十四条 设备的主管部门应当编制设备改造和更新的中长期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十五条 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设备,应当报废更新。 1、经过预测,继续大修后,均不能恢复设备健康,不能保证安全经济运行的。 2、设备老化,技术性能落后,无备品备件来源的。 3、属于国家淘汰产品停止生产的。 第十六条 设备改造验收后新增的价值,应当办理固定资产增值手续。 第十七条 设备报废,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28、,并办理报废手续。报废设备所取得收益,必须用于设备的改造与更新 第十八条 生产技术部应建立健全的设备验收交接、设备档案管理和考核制度。组织制定设备检修工时、资金、材料消耗及储备定额。 第十九条 设备发生事故必须如实上报,发生设备事故,必须查明原因,并按照事故性质进行严肃出理。 第二十条 检修每台设备时,应指定管理负责人,管理负责人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水平,并由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者担任。 第二十一条 根据设备管理工作的需要,可以不定期开展各种不同类型的竞赛活动,对作出显著成绩的设备专责人和集体给予一定的奖励。 第二十二条 对由于设备管理不善,设备发生严重事故而影响安全生产的,根据情节对分管

29、负责的有关人员追究责任。对玩忽职守,违章指挥,违反设备操作、使用、维护、检修规程,造成事故和直接经济损失的职工,根据情节轻重,分别追究经济和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库存商品储存安全管理制度为保障公司财产的安全和员工的身体健康,促进库存商品储存管理工作的正常化,提高经济效益,保证安全生产的物资供应,避免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库存商品储存安全的管理。1管理职能1建立健全各项安全责任制度,做好“三防”工作。2保管员了解贮存物质的性质,发生危险的条件,掌握各项物质贮存,搬运的正确方法。3消防器材齐全,无事故隐患。4严格履行物质发放制度。管理内容与要求21基

30、本要求211库区的建筑设计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212物质储存场所应根据物品性质,配备足够的相适应的消防器材,应装设消防通讯和报警设备。213易燃、易爆物品库房地面,应采用不产生火花的材料制作。214易燃、可燃物品库房,应安装避雷设施。215必须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岗位防火责任制度,火源、电源管理制度,门卫制度,值班巡回制度和各项操作制度,做好“三防”(防火、防洪、防盗)等工作。216在仓库、堆垛区应设置明显的防火等级标志,其通道、出入口的通向消防设施的道路应保持畅通。22仓库管理221必须制订物品入库验收制度,按规定认真核对,检验进库物品的规格、质量、数量,对无产地、铭牌、检验合格证的

31、物品,仓库管理人员有权不让其入库。222易燃、易爆物品的仓库(堆垛)必须采取杜绝火种的安全措施。223仓库管理人员应严格履行发入手续,对发入的物品要认真核实。224要严格控制化学危险物品的发放,仓库主管部门应定期检查核准,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225危险物品的储存必须严格执行危险物品的配装规定,对不可配装的危险物品必须严格隔离。2251氧化剂或具有氧化性的酸不能与易燃物品同存一库。2252危险物品与普通物品同存一库时必须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2253如因特殊需要,由仓库负责人上报,按规定办理动火许可证才能进行,作业结束后,经检查确无遗留火种方可离开现场。2254仓库管理人员必须对所管仓库的物质性质

32、,保管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进行学习,并会正确使用安全设备及消防器材。226自燃物品,易燃物品堆垛,应当布置在温度较低,通风良好的场所,并应设通风降温装置,定时进行测温。227库房内不准设办公室,休息室,不准住人,不准用可燃材料搭设隔层。228仓库管理人员在每日工作结束后,应进行安全检查,然后关闭门窗,切断电源,方可离开。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为严格安全生产事故管理,及时掌握事故发生情况,认真执行“三不放过”原则,总结经验教训,找出规律,采取防范措施,减少和杜绝各类事故发生,确保公司财产和员工生命安全,促进生产发展,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的管理。1管理职能1事故发生后,做好

33、抢险和救护工作,防止事故蔓延扩大。2按事故报告程序,向有关领导和部门上报事故概况。3分析事故原因、正确计算事故损失。4坚持“三不放过”原则,采取防范措施,减少和避免事故发生。管理内容与要求21事故分类与管理211生产事故,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违反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或操作不当造成原料、半成品或成品的损失事故。212设备事故,指设备因非政党损失,造成停机,产量损失或修复费用达至规定数额的事故。213质量事故,指产品质量(包括服务质量)达不到技术标准或技术规范的事故。214交通事故,指由于违反交通运输规则或由于其它原因造成车、船损坏,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215火灾事故,指凡失支控制并对财物和

34、人身造成损害的燃烧现象,都为火灾事故。216爆炸事故;指由于爆炸造成公司财产或人员伤亡的事故。217医疗事故,指在诊疗护理中,因医护人员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人死亡、残疾、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事故。218伤亡事故,指公司员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219凡蓄意制造的事故称破坏事故2110事故管理实行归口管理,综合统计生产(工艺)、伤亡、爆炸、设备事故由生产部门负责管理;产品质量事故由质量检验部门负责管理;基建工程质量事故由基建部门负责管理;火灾、交通事故由办公室负责;2111各职能部门应按分类管理的要求,调查、统计、存档。2112安全部门负责企业种类事故的综合统计

35、,各职能部门应在管理上报的同时,将事故报告报送安全部门进行综合统计。22事故等级和损失计算221设备事故按化学工业企业动力管理制度中的有关规定执行。2212特大设备事故,设备损坏造成停产72小时以上的。2213重大设备事故,设备损坏,影响产品产量作业计划损失40%以或修复费用达一万元以上。2214一般设备事故,设备损坏,影响产品产量作业计划损失10%以下的。2215微小设备事故,不影响正常生产的设备维修低于1000元。222火灾事故按公安部、劳动部、国家统计局局联合发布的火灾统计管理规定执行。2221特大火灾:死亡十人以上(含本数,下同);重伤二十人以上;死亡、重伤二十人以;受灾五十户以上;烧

36、毁财物损失五十万以上。2222重大火灾:残废三人以上;重伤十人以上;死亡重伤十人以上;受灾三十户以上;烧毁财物损失五万以上。2223不具备前列两项情形的燃烧事故,为一般事故。224交通事故按公安部关于做好交通管理统计工作的通知的规定执行。225伤亡事故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和化工部的有关规定执行。226其它各事故的等级划分和损失计算方法按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执行。23抢险与救护231企业发生事故时,必须积极抢救,妥善处理,以防止事故的蔓延扩大。232发生重大事故时,企业领导要直接指挥,安全技术、生产、保卫等部门应协助做好现场抢救和区警戒工作。在抢救时,应注意保护现

37、场,因抢救伤员和防止事故扩大,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好标志。233对有害物大量外泄的事故或火灾事故现场,必须高警戒线,抢救人员应佩戴好防护器具,对中毒、烧伤、烫伤等人员应及时进行抢救处理。24事故报告程序241事故最先发现者,除立即处理外,还应以最快捷的方法向领导和安全、调度部门报告,而后逐级上报,对各类重大事故,企业应立即将事故概况(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伤亡及经济损失情况等)用快速方法在24小时内向上级机关和有关部门报告,若事态仍在继续,要随时报告。242发生事故的基层单位,要按规定填写事故报告报送企业的主管部门,报出时间一般事故3天内,重大事故7天内。243对重大事故,企业应写事

38、故调查报告书,于事后20天内报送上级有关部门。244对于重大责任事故,除按有关规定上报外,还应向当人民检查院报告。245凡外单位人员在企业劳支、学习、培训时发生伤亡事故,由企业按表外进行统计上报。246凡因工负伤者,从发生事故受伤起,若一个月以年,由轻伤转为重伤、或由重伤转为死亡,则不再按重伤、死亡上报。25责任划分251企业安全管理实行厂负责制同分管领导分工负责相结合的责任制,正职分配的工作,副职不执行或拖拉未办导致事故的,由副职负主要责任,副职向正职反映,建议得不到重视或支持,或不研究不解决而造成后的,由正职负主要责任。252企业规章制度不健全、不科学由分管副总经理负责,管理部门已制订或已

39、建议制定规章制度,领导不颁发或不组织实施的,由领导负责。253设计有缺陷名不符合设计规范的,由设计者或审批者负责,在施工和生产过程发现设计有缺陷,可以采取措施弥补而不采取的,邮施工或生产部门领导负主要责任,已制定措施,却不执行,百酿成事故的由违反者负责。254凡转让、应用、推广的科技成果,必须经过技术鉴定,其科技成果中提出防尘、防毒、防火、防爆及“三废”处理的措施以及安全操作规程的,要追究科研设计单位的责任。255持安全作业证者违章发生事故,由违章者负责。256无安全作业证者,擅自作业发生事故,由本人负责,被委派作业发生事故,由委派者负主要责任。257因管理不善,纪律涣散,违章违纪严重,发生重

40、大事故时,要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26调查和处理261对任何事故(已遂或未遂),应按其事故发生主要原因,具体分析,确定事故性质。262当事故发生后,应本着“三不放过”(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周围员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的原则办理。263对一般事故或重大未遂事故,应在事故发生后,由车间和有关部门领导组织调查并召开事故分析会,找出原因,吸取教训,制定防范措施,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264对重大事故,由企业领导组织有关部门人员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必要时邀请上级主管部门或当地劳动部门,检察院、工会组织等有关单位参加。265建立事故档案,各职能部门应按分工整理、登记和保

41、管好事故资料,对所有事故调查分析的资料应妥善保管。266伤亡事故的调查处理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的规定执行。267由于不服从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强令工人违章作业,而发生重大事故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或玩忽职守罪的人员,由司法部门依法惩处。268对事故主要责任者的处理可根据事故的大小、损失多少、情节轻重、以及影响程度等情况,令其赔偿经济损失或给予行政警告、记过、记大过、降职、降薪、撤职、留厂察看、开除出厂直至追究刑事责任。269各单位对各类事故不得隐瞒不报、虚报或有拖延报告,违者要追究责任,从严处理。2610对防止或抢救事故有功的个人,由车间申请,报主管厂批准给予表彰和奖励。2611对安

42、全管理和安全生产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由企业安全部门审查,报总经理批准给予各种荣誉称号和奖励。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1.通则 (1)凡生产、使用、经营、运输化学危险物品的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法规、制度和标准,并建立化学危险物品管理制度。对不属于化学危险物品管理范围,但具有一定危险性的物品,或其他危险物品均应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加强管理。 (2)危险物品的运输必须严格执行危险货物运输规则、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JT3130)中的有关规定。并附上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3)危险物品的包装容器必须牢固、严密,并按照国家颁发的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190)的规定印贴

43、专用标志和物品名称。易燃、易爆的化学危险物品,要将其理化、毒理性质数据(闪点、熔点、自燃点、爆炸极限等),以及防火、防爆、灭火、安全运输等注意事项写在说明书上,否则不准出厂。 (4)应指派责任心强,经培训考核,并熟知危险物品性质和安全防护知识的人员管理危险物品。 2.生产和使用 (1)公司应根据生产需要,规定危险物品的存放时间、地点和最高允许存放量。原料和成品的成分应经化验确认。生产备料性质相抵触的物料不得放在同一区域,必须分隔清楚。 (2)凡使用危险化学品,必须随用随领,所领取的数量不得超过当班用量,剩余的要及时退回。 (3)生产和使用有毒物品场所及其操作人员,必须加强安全技术措施和个人防护

44、措施。生产和使用危险化学品的操作人员必须持有上岗证及相关作业证,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和器具,方可进入作业场所作业。 (4)作业场所应配置保护装置和报警系统,并定期定人进行维护检查,以确保其完好。 3.安全技术与个人防护 (1)改革工艺技术,并采用安全的生产条件,防止和减少有害物溢(逸)散。 (2)以密闭、隔离、通风操作代替敞开式操作。 (3)加强设备管理,杜绝跑、冒、滴、漏。 (4)备专用的劳动防护用品和器具,专人保管,定期检修,保持完好。 (5)严禁直接接触有毒物品,不准在生产、使用场所饮食。 (6)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工作结束后必须更换工作服、清洗后方可离开作业场所。 (7)危险化学品储存和生产场所,应备有一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