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组合钢框木(竹)胶合板模板的安装与拆除工艺标准(403-96).doc

上传人:綻放 文档编号:10820808 上传时间:2025-06-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50KB 下载积分:9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合钢框木(竹)胶合板模板的安装与拆除工艺标准(403-9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组合钢框木(竹)胶合板模板的安装与拆除工艺标准(403-9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合钢框木〔竹〕胶合板模板的安装与撤除工艺〔403-1996〕 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现浇混凝土框架〔包括框架剪力墙〕、剪力墙及筒体构造模板施工。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2  作业条件: 施工工艺     3.1  柱模板安装工艺: 搭设安装架子 → 第一层模板安装就位 → 检查对角线、垂直和位置 → 安装柱箍 第二、三等层柱模板及柱箍安装 → 安有梁口的柱模板 → 全面检查校正 → 群体固定 单片预组拼柱组拼 → 第一片柱模就位 → 第二片柱模就位用角模连接 → 安装第三、四片柱模 → 检查柱模对角线及位移并纠正 → 自下而上安装柱箍并做斜撑 → 全面检查安装质量 → 群体柱模固定 组拼整体柱模板并检查 → 吊装就位 → 安装支撑 → 全面质量检查 → 柱模群体固定     3.2  墙模板安装工艺: 组装前检查 → 安装门窗口模板 → 安装第一步模板 (两侧) → 安装内钢楞 → 调整模板平直 → 调整模板平直 → 安装第二步至顶部两侧模板 → 安装内钢楞调平直 → 安装穿墙螺栓 → 安装外钢楞 → 加斜撑并调模板平直 → 与柱、墙、楼板模板连接 安装前检查 → 安装门窗口模板 → 一侧墙模吊装就位 → 安装斜撑 → 插入穿墙螺栓及塑料套 → 清扫墙内杂物 → 安装就位另一侧墙模板 → 安装斜撑 → 穿墙螺栓穿过另一侧墙模 → 调整模板位置 → 紧固穿墙螺栓 → 斜撑固定 → 与相邻模板连接     3.3  梁模板安装工艺: 弹出梁轴线及程度线并复核 → 搭设梁模支架 → 安装梁底楞或梁卡具 → 安装梁底模板 → 梁底起拱 → 绑扎钢筋 → 安装侧梁模 → 安装另一侧梁模 → 安装上下锁口楞、斜撑楞及腰楞和对拉螺栓 → 复核梁模尺寸、位置 → 与相邻模板连固 弹出梁轴线及程度线并做复核 → 搭设梁模支架 → 预组拼模板检查 → 底模吊装就位安装 起拱 → 侧模安装 → 安装侧向支撑或梁夹固定 → 检查梁口平直模板尺寸 → 卡梁口卡 → 与相邻模板连固 弹出梁轴线及程度线并做复核 → 搭设梁模支架 → 梁模整体吊装就位 → 梁模与支架连固 → 复核梁模位置尺寸 → 侧模斜撑固定 → 上梁目口     3.4  楼板模板安装工艺: 搭设支架 → 安装横纵钢 (木) 楞 → 调整楼板下皮标高及起拱 → 铺设模板块 → 检查模板上皮标高、平整度 模板撤除施工工艺     4.1  模板撤除的一般要点:     4.2  模板撤除的一般要点:     4.3  楼板、梁模板撤除工艺: 撤除支架局部程度拉杆和剪力撑 → 撤除梁连接件及侧模板 → 下调楼板模板支柱顶翼托螺旋2~3m使模下降 → 分段分片撤除楼板模板、钢 (木) 楞及支柱 → 撤除梁底模板及支撑系统     4.4  柱子模板撤除工艺: 撤除拉杆或斜撑 → 自上而下拆掉 (穿柱螺栓) 或柱箍 → 撤除竖楞自上而下拆钢框竹编模板 → 模板及配件运输维护 拆掉拉杆或斜撑 → 自上而下拆掉柱箍 → 拆掉柱连接角一侧U形卡分二片或四片拆离 → 吊运片模板     4.5  墙模撤除工艺: 撤除斜撑 → 自上而下拆掉穿墙螺栓及外楞 → 分层自上而下撤除内楞及竹编模板 → 模板及配件运输及维护 撤除穿墙螺栓 → 调节三角斜支腿丝框使底脚分开地面 → 撤除组拼大模板端接缝处连接窄条模板 → 敲击组拼大模立楞上端使之脱离墙体 → 用撬棍撬组拼大模底边肋使之全部脱离墙体 → 吊运组拼大模 质量     5.1  保证工程:模板及其支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承局部应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如安装在基土上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对湿陷性黄土必须有防水措施;对冻胀士必须有防冻融措施。     检查:对照模板设计现场观察或尺量检查。     5.2  根本工程     检查:观察和用楔形塞尺检查。     检查:观察和用尺量计算统计。     5.3  允许偏向工程见表4-3。                                                                      表4-3 允许偏向 (mm) 单层、多层 高层框架 多层大模 高层大模 墙、梁、柱轴线位移 5 3 5 3 尺量检查 标    高 ±5 +2  -5 ±5 ±5 用水准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 墙、柱、梁截面尺寸 +4  -5 +2  -5 ±2 ±2 尺量检查 每层垂直度 3 3 3 3 用2m托线板检查 相邻两板外表上下差 2 2 2 2 用直尺和尺量检查 外表平整度 5 5 2 2 用2m靠尺和塞尺检查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移 3 3 3 3  埋预留孔中心线位移 3 3 3 3 中心线位移 2 2 2 2 拉线和尺量检查 外露长度 +10  0 +10  0 +10  0 +10  0 中心线位移 10 10 10 10 截面尺寸 +10  0 +10  0 +10  0 +10  0 每层垂直度 3 3 3 3 用2m托线板检查 成品保护     6.1  预组拼的模板要有存放场地场地要平整夯实。模板平放时要有木方垫架。立放时要搭设分类模板架模板触地处要垫木方以此保证模板不扭曲不变形。不可乱堆乱放或在组拼的模板上堆放分散模板和配件。     6.2  工作面已安装完毕的墙、柱模板不准在吊运其它模板时碰撞不准在预拼装模板就位前作为临时椅靠以防止模板变形或产生垂直偏向。工作面已安装完毕的平面模板不可做临时堆料和作业平台以保证支架的稳定防止平面模板标高和平整产生偏向。     6.3  撤除模板时不得用大锤、撬棍硬碰猛撬以免混凝土的外形和受到损伤。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7.1  梁、板模板:梁、板底不平、下挠;梁侧模板不平直;梁上下口涨模:防治的是梁、板底模板的龙骨、支柱的截面尺寸及间距应通过设计计算使模板的支撑系统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作业中应认真执行设计要求以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模板变形。模板支柱应立在垫有通长木板的坚实的地面上防止支柱下沉使梁、板产生下挠。梁、板模板应按设计或起拱。梁模板上下口应设销口楞再进展侧向支撑以保证上下口模板不变形。     7.2  柱模板:     7.3  墙模板:     7.4  钢框木竹胶合板模板在使用过程中应加强理。支、拆模及运输时应轻搬轻放;发现钢框和加劲肋有损坏变形应及时修理;模板分类分规格码放对钢框、钢肋要定涂刷防锈漆;对木竹胶合板的侧面、切割面、孔壁应用封边漆封闭。 质量记录      本工艺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8.1  模板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8.2  模板工程预检记录。     8.3  模板工程质量评定。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技术交底/工艺/施工标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