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液压复习参考题
注意:以下题目仅供参考,考试题目并非全部包含其中
一、填空题
1.液压系统中的压力取决于( 负载 ),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取决于( 流量 ) 。
2.液压传动装置由( 动力元件 )、( 执行元件 )、( 控制元件 )和( 辅助元件 )四部分组成,其中( 动力元件 )和( 执行元件 )为能量转换装置。
3. 液体在管道中存在两种流动状态,( 层流 )时粘性力起主导作用,( 紊流 )时惯性力起主导作用,液体的流动状态可用( 雷诺数 )来判断。
4.由于流体具有( 粘性 ),液流在管道中流动需要损耗一部分能量,它由( 沿程压力 ) 损失和( 局部压力 ) 损失两部分组成。
5.通过固定平行平板缝隙的流量与( 压力差 )一次方成正比,与( 缝隙值 )的三次方成正比,这说明液压元件内的( 间隙 )的大小对其泄漏量的影响非常大 。
6. 变量泵是指( 排量 )可以改变的液压泵,常见的变量泵有( 单作用叶片泵 )、( 径向柱塞泵 )、( 轴向柱塞泵 )其中 ( 单作用叶片泵 )和( 径向柱塞泵 )是通过改变转子和定子的偏心距来实现变量,( 轴向柱塞泵 ) 是通过改变斜盘倾角来实现变量。
7.液压泵的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 小 );而液压马达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 大 ) 。
8.斜盘式轴向柱塞泵构成吸、压油密闭工作腔的三对运动摩擦副为( 柱塞与缸体 )、( 缸体与配油盘 ) 、( 滑履与斜盘 )。
9.外啮合齿轮泵位于轮齿逐渐脱开啮合的一侧是( 吸油 )腔,位于轮齿逐渐进入啮合的一侧是( 压油 ) 腔。
10.为了消除齿轮泵的困油现象,通常在两侧盖板上开 ( 卸荷槽 ) ,使闭死容积由大变少时与( 压油 ) 腔相通,闭死容积由小变大时与 ( 吸油 )腔相通。
11.齿轮泵产生泄漏的间隙为( 端面 )间隙和( 径向 )间隙,此外还存在( 啮合 ) 间隙,其中( 端面 )泄漏占总泄漏量的80%~85%。
12.双作用叶片泵的定子曲线由两段( 大半径圆弧 )、两段( 小半径圆弧 )及四段( 过渡曲线 )组成,吸、压油窗口位于( 过渡曲线 )段。
13.调节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压力调节螺钉,可以改变泵的压力流量特性曲线上( 拐点压力 )的大小,调节最大流量调节螺钉,可以改变( 泵的最大流量 ) 。
14.溢流阀为( 进口 )压力控制,阀口常( 闭 ),先导阀弹簧腔的泄漏油与阀的出口相通。定值减压阀为( 出口 )压力控制,阀口常( 开 ),先导阀弹簧腔的泄漏油必须( 单独引回油箱 )。
15.调速阀是由( 定差减压阀 )和节流阀( 串联 ) 而成,旁通型调速阀是由( 差压式溢流阀 )和节流阀( 并联 )而成。
16.两个液压马达主轴刚性连接在一起组成双速换接回路,两马达串联时,其转速为( 高速 );两马达并联时,其转速为( 低速 ),而输出转矩( 增加 )。串联和并联两种情况下回路的输出功率( 相同 ) 。
17.在变量泵—变量马达调速回路中,为了在低速时有较大的输出转矩、在高速时能提供较大功率,往往在低速段,先将 ( 马达排量 ) 调至最大,用( 变量泵 ) 调速;在高速段,( 泵排量 )为最大,用( 变量马达 )调速。
18.顺序动作回路的功用在于使几个执行元件严格按预定顺序动作,按控制方式不同,分为( 压力 )控制和( 行程 )控制。同步回路的功用是使相同尺寸的执行元件在运动上同步,同步运动分为( 速度 )同步和( 位置 ) 同步两大类。
19.在研究流动液体时,把假设既( 无粘性 )又( 不可压缩 )的液体称为理想流体。
20.液体流动时,液体中任意点处的压力、流速和密度都不随时间而变化,称为恒定流动。
21、压力控制阀按其用途不同,可分为 溢流阀 、 减压阀 、 顺序阀 和 压力继电器
四种基本形式,其符号各是 。
22、液压系统利用液体的_压力能 来传递动力。
23、在容积调速回路中,定量泵和变量马达式调速回路是恒 功率 调速回路。
24、在采用液控单向阀的双向锁紧回路中,为了保证执行元件的可靠锁紧,三位四通换向阀
应采用 H 型中位机能。
25、流量控制阀在系统中依靠改变阀口的 通流面积 来调节经过阀口的 流量 ,以控制执行元件的 运动速度 ;它分 节流阀 和 调速阀 两种,其符号分别是 、 。
26、调速回路主要有 节流调速回路 、 容积调速回路 、 容积节流调速回路 三种
15.节流调速回路(液压系统采用定量泵供油,用流量控制阀改变输入执行元件的流量实现调速的回路称为节流调速回路。)
16.容积调速回路(液压系统采用变量泵供油,通过改变泵的排量来改变输入执行元件的流量,从而实现调速的回路称为容积调速回路。)
17.速度刚性 (负载变化时调速回路阻抗速度变化的能力。)
一、填空题
1、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是( )定律。即密封容积中的液体既可以传递( ),又可以传递( )。(帕斯卡、力、运动)
2、液压管路中的压力损失可分为两种,一种是( ),一种是( )。(沿程压力损失、局部压力损失)
3、液体的流态分为( )和( ),判别流态的准则是( )。(层流、紊流、雷诺数)
4、我国采用的相对粘度是( ),它是用( )测量的。(恩氏粘度、恩氏粘度计)
5、在液压系统中,由于某些原因使液体压力突然急剧上升,形成很高的压力峰值,这种现象称为( )。(液压冲击)
6、齿轮泵存在径向力不平衡,减小它的措施为( )。(缩小压力油出口)
7、单作用叶片泵的特点是改变( )就可以改变输油量,改变( )就可以改变输油方向。(偏心距e、偏心方向)
8、径向柱塞泵的配流方式为( ),其装置名称为( );叶片泵的配流方式为( ),其装置名称为( )。(径向配流、配流轴、端面配流、配流盘)
9、V型密封圈由形状不同的( )环( )环和( )环组成。(支承环、密封环、压环)
10、滑阀式换向阀的外圆柱面常开若干个环形槽,其作用是( )和( )。(均压、密封)
11、当油液压力达到预定值时便发出电信号的液-电信号转换元件是( )。(压力继电器
12、根据液压泵与执行元件的组合方式不同,容积调速回路有四种形式,即( )容积调速回路( )容积调速回路、( )容积调速回路、( )容积调速回路。(变量泵-液压缸、变量泵-定量马达、定量泵-变量马达、变量泵-变量马达)
13、液体的粘性是由分子间的相互运动而产生的一种( )引起的,其大小可用粘度来度量。温度越高,液体的粘度越( );液体所受的压力越大,其粘度越( )。(内摩擦力,小,大)
14、绝对压力等于大气压力( ),真空度等于大气压力( )。(+相对压力,-绝对压力)
15、液体的流态分为( )和( )两种,判断两种流态的准则是( )。(层流,紊流,雷诺数)
16、液压泵将( )转换成( ),为系统提供( );液压马达将( )转换成( ),输出( )和( )。(机械能,液压能,压力油;液压能,机械能,转矩,转速)
17、在实际工作中,泵的q实( )q理,马达的q实( )q理,是由( )引起的,缩小q实、q理二者之差的主要措施为( )。(<,>,泄漏,提高加工精度、改善密封=
18、齿轮泵困油现象的产生原因是( ),会造成( ),解决的办法是( )。(齿轮重合度ε≥1,振动和噪音,在泵盖上加工卸荷槽)
19、双作用叶片泵通常作( )量泵使用,单作用叶片泵通常作( )量泵使用。(定,变)
20、轴向柱塞泵改变( )的倾角可改变( )和( )。(斜盘,排量,流量)
21、单杆液压缸可采用( )连接,使其活塞缸伸出速度提高。(差动)
22、在先导式溢流阀中,先导阀的作用是( ),主阀的作用是( )。(调压、溢流)
23、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是( )定律。即密封容积中的液体既可以传递( ),又可以传递( )。(帕斯卡、力、运动)
24、过滤器可安装在液压系统的( )管路上、( )管路上和( )管路上等。(吸油、压力油、回油)
25、液体的流态分为( )和( ),判别流态的准则是( )。(层流、紊流、雷诺数)
26、我国采用的相对粘度是( ),它是用( )测量的。(恩氏粘度、恩氏粘度计)
27、容积调速是利用改变变量泵或变量马达的( )来调节执行元件运动速度的。(排量)
28、齿轮泵存在径向力不平衡,减小它的措施为( )。(缩小压力油出口)
29、双作用叶片泵也称( )量泵,单作用叶片泵也称( )量泵。(定、变)
30、在定量泵供油的系统中,用流量控制阀实现对执行元件的速度调节。这种回路称为( )。(节流调速回路)
31、V型密封圈由形状不同的( )环、( )环和( )环组成。(支承环、密封环、压环)
32、滑阀式换向阀的外圆柱面常开若干个环形槽,其作用是( )和( )。(均压、密封)
33、当油液压力达到预定值时便发出电信号的液-电信号转换元件是( )。(压力继电器)
34、溢流阀在液压系统中起调压溢流作用,当溢流阀进口压力低于调整压力时,阀口是 的,溢流量为( ),当溢流阀进口压力等于调整压力时,溢流阀阀口是( ),溢流阀开始( )。(关闭、0、开启、溢流)
35、液压泵按其输出液流的方向可分为( )向泵和( )向泵。液压泵的卸荷有( )卸荷和( )卸荷两种方式。(单、双、压力、流量)
36、液体的流动状态由( )来判断,流态分为( )和( )。(雷诺数、层流、紊流)
37、液压油(机械油)的牌号是用( )表示的。N32表示( )。(运动粘度、40℃时油液的运动粘度为32cst(厘斯))
38、在液压流动中,因某处的压力低于空气分离压而产生大量气泡的现象,称为( )。(气穴现象)
39、液压系统若能正常工作必须由( )、( )、( )、( )和工作介质组成。(动力元件、执行元件、调节控制元件、辅助元件)
40、活塞缸按其结构不同可分为( )和( )两种,其固定方式有( )固定和( )固定两种。(双杆式、单杆式、缸体、活塞杆)
41、液压控制阀按其用途可分为( )、( )和( )三大类,分别调节、控制液压系统中液流的( )、( )和( )。(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方向控制阀、压力、流量、方向)
42、节流调速回路按节流阀的位置不同可分为( )节流调速、( )节流调速和( )节流调速回路三种。(进油路、回油路、旁油路)
43、容积节流调速是采用( )供油,节流阀(调速阀)调速,( )的流量去适应( )的流量。(变量泵、变量泵、节流阀(调速阀))
44、液压传动系统由( )、( )、( )、( )和( )五部分组成。(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调节元件、辅助元件、传动介质(或液压油))
45、液压系统中的能量损失表现为压力损失,压力损失可分为两类,一种是( )损失,一种是( )损失。(远程压力损失、局部压力损失)
46、外啮合齿轮泵的( )、( )、( )是影响齿轮泵性能和寿命的三大问题。(困油现象、径向不平衡力、泄漏)
47、调速阀是由( )与( )串联而成的组合阀。(定差减压阀、节流阀)
48、径向柱塞泵改变排量的途径是( ),轴向柱塞泵改变排量的途径是( )。(改变定子和转子间的偏心距、改变斜盘的倾角)
49、根据液流连续性原理,同一管道中各个截面的平均流速与过流断面面积成反比,管子细的地方流速( ),管子粗的地方流速( )。(大、小)
50、节流调速回路根据流量控制阀在回路中的位置不同,分为( )、( ) 和( )三种回路。(进油路节流调速回路、回油路节流调速回路、旁油路节流调速回路)
51、常利用三位四通阀的O型中位机能具有( )功能。(锁紧)
52、液体在外力作用下流动时,液体分子间的内聚力阻碍分子间的相对运动而产生一种内摩擦力叫( ),其大小可用( )来衡量。(粘性、粘度)
53、外啮合齿轮泵消除困油现象的方法是( ),为减小径向不平衡力齿轮泵的( )口小于( )口。(在端盖上铣两条卸荷槽、压油、吸油)
54、先导式溢流阀由( )和( )两部分组成。(先导阀、主阀)
55、理想液体的伯努利方程的物理意义为:在管内作稳定流动的理想液体具有( )、( )和( )三种形式的能量,在任意截面上这三种能量都可以( ),但总和为一定值。(比压能、比位能、比动能、相互转化)
56、调速阀由( )和( )串接组合而成。(定差减压阀、节流阀)
57、调速回路有( )、( )和( )三种形式。(节流调速回路、容积调速回路、容积节流调速回路)
58、造成液体在间隙中流动的原因有两个,一种是( ),一种是( )。(压差流动、剪切流动)
59、液压控制阀是液压系统中控制油液( )、( )及流动方向的元件。(压力、流量)
60、液压传动是以( )为工作介质,依靠液体的( )来实现运动和动力传递的一种传动方式。(液体、压力能)
61、液体流动时分子间的( )要阻止分子( )而产生的一种( ),这种现象叫液体的粘性。(内聚力、相对运动、内摩擦力)
62、理想液体作定常流动时,液流中任意截面处流体的( )由( )、( )与比位能组成,三者之间可以互相( ),但( )为一定值。(总比能、比压能、比动能、转化、总和)
63、变量轴向柱塞泵排量的改变是通过调整斜盘( )的大小来实现的。(倾角)
64、液压系统的压力大小取决于( )的大小,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取决于( )的大小。(负载、流量)
65、常用的液压泵有( ),( )和( )三大类。液压泵的总效率等于( )和( )的乘积。(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容积效率、机械效率)
66、双作用式叶片泵的转子每转一转,吸油、压油各( )次,单作用式叶片泵的转子每转一转,吸油、压油各( )次。2次、1次
67、液压阀按其用途不同分为( )控制阀、( )控制阀和( )控制阀。(压力、流量、方向)
68、比例阀可以通过改变输入电信号的方法对压力、流量进行( )控制。(连续)
69、液压基本回路就是能够完成某种特定控制功能的( )和管件的组成。(液压元件)
70、液压系统的压力取决于( )的大小。(负载)
71、为减小困油现象的危害,常在齿轮泵啮合部位侧面的泵盖上开( )。(卸荷槽)
72、滑环式组合密封圈由( )和( )组成。(滑环、O形密封圈)
液压传动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是( )定律。即密封容积中的液体既可以传递( ),又可以传递( )。(帕斯卡、力、运动)
2、液压管路中的压力损失可分为两种,一种是( ),一种是( )。(沿程压力损失、局部压力损失)
3、液体的流态分为( )和( ),判别流态的准则是( )。(层流、紊流、雷诺数)
4、我国采用的相对粘度是( ),它是用( )测量的。(恩氏粘度、恩氏粘度计)
5、在液压系统中,由于某些原因使液体压力突然急剧上升,形成很高的压力峰值,这种现象称为( )。(液压冲击)
6、齿轮泵存在径向力不平衡,减小它的措施为( )。(缩小压力油出口)
7、单作用叶片泵的特点是改变( )就可以改变输油量,改变( )就可以改变输油方向。(偏心距e、偏心方向)
8、径向柱塞泵的配流方式为( ),其装置名称为( );叶片泵的配流方式为( ),其装置名称为( )。(径向配流、配流轴、端面配流、配流盘)
9、V型密封圈由形状不同的( )环( )环和( )环组成。(支承环、密封环、压环)
10、滑阀式换向阀的外圆柱面常开若干个环形槽,其作用是( )和( )。(均压、密封)
11、当油液压力达到预定值时便发出电信号的液-电信号转换元件是( )。(压力继电器
12、根据液压泵与执行元件的组合方式不同,容积调速回路有四种形式,即( )容积调速回路( )容积调速回路、( )容积调速回路、( )容积调速回路。(变量泵-液压缸、变量泵-定量马达、定量泵-变量马达、变量泵-变量马达)
13、液体的粘性是由分子间的相互运动而产生的一种( )引起的,其大小可用粘度来度量。温度越高,液体的粘度越( );液体所受的压力越大,其粘度越( )。(内摩擦力,小,大)
14、绝对压力等于大气压力( ),真空度等于大气压力( )。(+相对压力,-绝对压力)
15、液体的流态分为( )和( )两种,判断两种流态的准则是( )。(层流,紊流,雷诺数)
16、液压泵将( )转换成( ),为系统提供( );液压马达将( )转换成( ),输出( )和( )。(机械能,液压能,压力油;液压能,机械能,转矩,转速)
17、在实际工作中,泵的q实( )q理,马达的q实( )q理,是由( )引起的,缩小q实、q理二者之差的主要措施为( )。(<,>,泄漏,提高加工精度、改善密封=
18、齿轮泵困油现象的产生原因是( ),会造成( ),解决的办法是( )。(齿轮重合度ε≥1,振动和噪音,在泵盖上加工卸荷槽)
19、双作用叶片泵通常作( )量泵使用,单作用叶片泵通常作( )量泵使用。(定,变)
20、轴向柱塞泵改变( )的倾角可改变( )和( )。(斜盘,排量,流量)
21、单杆液压缸可采用( )连接,使其活塞缸伸出速度提高。(差动)
22、在先导式溢流阀中,先导阀的作用是( ),主阀的作用是( )。(调压、溢流)
23、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是( )定律。即密封容积中的液体既可以传递( ),又可以传递( )。(帕斯卡、力、运动)
24、过滤器可安装在液压系统的( )管路上、( )管路上和( )管路上等。(吸油、压力油、回油)
25、液体的流态分为( )和( ),判别流态的准则是( )。(层流、紊流、雷诺数)
26、我国采用的相对粘度是( ),它是用( )测量的。(恩氏粘度、恩氏粘度计)
27、容积调速是利用改变变量泵或变量马达的( )来调节执行元件运动速度的。(排量)
28、齿轮泵存在径向力不平衡,减小它的措施为( )。(缩小压力油出口)
29、双作用叶片泵也称( )量泵,单作用叶片泵也称( )量泵。(定、变)
30、在定量泵供油的系统中,用流量控制阀实现对执行元件的速度调节。这种回路称为( )。(节流调速回路)
31、V型密封圈由形状不同的( )环、( )环和( )环组成。(支承环、密封环、压环)
32、滑阀式换向阀的外圆柱面常开若干个环形槽,其作用是( )和( )。(均压、密封)
33、当油液压力达到预定值时便发出电信号的液-电信号转换元件是( )。(压力继电器)
34、溢流阀在液压系统中起调压溢流作用,当溢流阀进口压力低于调整压力时,阀口是 的,溢流量为( ),当溢流阀进口压力等于调整压力时,溢流阀阀口是( ),溢流阀开始( )。(关闭、0、开启、溢流)
35、液压泵按其输出液流的方向可分为( )向泵和( )向泵。液压泵的卸荷有( )卸荷和( )卸荷两种方式。(单、双、压力、流量)
36、液体的流动状态由( )来判断,流态分为( )和( )。(雷诺数、层流、紊流)
37、液压油(机械油)的牌号是用( )表示的。N32表示( )。(运动粘度、40℃时油液的运动粘度为32cst(厘斯))
38、在液压流动中,因某处的压力低于空气分离压而产生大量气泡的现象,称为( )。(气穴现象)
39、液压系统若能正常工作必须由( )、( )、( )、( )和工作介质组成。(动力元件、执行元件、调节控制元件、辅助元件)
40、活塞缸按其结构不同可分为( )和( )两种,其固定方式有( )固定和( )固定两种。(双杆式、单杆式、缸体、活塞杆)
41、液压控制阀按其用途可分为( )、( )和( )三大类,分别调节、控制液压系统中液流的( )、( )和( )。(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方向控制阀、压力、流量、方向)
42、节流调速回路按节流阀的位置不同可分为( )节流调速、( )节流调速和( )节流调速回路三种。(进油路、回油路、旁油路)
43、容积节流调速是采用( )供油,节流阀(调速阀)调速,( )的流量去适应( )的流量。(变量泵、变量泵、节流阀(调速阀))
44、液压传动系统由( )、( )、( )、( )和( )五部分组成。(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调节元件、辅助元件、传动介质(或液压油))
45、液压系统中的能量损失表现为压力损失,压力损失可分为两类,一种是( )损失,一种是( )损失。(远程压力损失、局部压力损失)
46、外啮合齿轮泵的( )、( )、( )是影响齿轮泵性能和寿命的三大问题。(困油现象、径向不平衡力、泄漏)
47、调速阀是由( )与( )串联而成的组合阀。(定差减压阀、节流阀)
48、径向柱塞泵改变排量的途径是( ),轴向柱塞泵改变排量的途径是( )。(改变定子和转子间的偏心距、改变斜盘的倾角)
49、根据液流连续性原理,同一管道中各个截面的平均流速与过流断面面积成反比,管子细的地方流速( ),管子粗的地方流速( )。(大、小)
50、节流调速回路根据流量控制阀在回路中的位置不同,分为( )、( ) 和( )三种回路。(进油路节流调速回路、回油路节流调速回路、旁油路节流调速回路)
51、常利用三位四通阀的O型中位机能具有( )功能。(锁紧)
52、液体在外力作用下流动时,液体分子间的内聚力阻碍分子间的相对运动而产生一种内摩擦力叫( ),其大小可用( )来衡量。(粘性、粘度)
53、外啮合齿轮泵消除困油现象的方法是( ),为减小径向不平衡力齿轮泵的( )口小于( )口。(在端盖上铣两条卸荷槽、压油、吸油)
54、先导式溢流阀由( )和( )两部分组成。(先导阀、主阀)
55、理想液体的伯努利方程的物理意义为:在管内作稳定流动的理想液体具有( )、( )和( )三种形式的能量,在任意截面上这三种能量都可以( ),但总和为一定值。(比压能、比位能、比动能、相互转化)
56、调速阀由( )和( )串接组合而成。(定差减压阀、节流阀)
57、调速回路有( )、( )和( )三种形式。(节流调速回路、容积调速回路、容积节流调速回路)
58、造成液体在间隙中流动的原因有两个,一种是( ),一种是( )。(压差流动、剪切流动)
59、液压控制阀是液压系统中控制油液( )、( )及流动方向的元件。(压力、流量)
60、液压传动是以( )为工作介质,依靠液体的( )来实现运动和动力传递的一种传动方式。(液体、压力能)
61、液体流动时分子间的( )要阻止分子( )而产生的一种( ),这种现象叫液体的粘性。(内聚力、相对运动、内摩擦力)
62、理想液体作定常流动时,液流中任意截面处流体的( )由( )、( )与比位能组成,三者之间可以互相( ),但( )为一定值。(总比能、比压能、比动能、转化、总和)
63、变量轴向柱塞泵排量的改变是通过调整斜盘( )的大小来实现的。(倾角)
64、液压系统的压力大小取决于( )的大小,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取决于( )的大小。(负载、流量)
65、常用的液压泵有( ),( )和( )三大类。液压泵的总效率等于( )和( )的乘积。(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容积效率、机械效率)
66、双作用式叶片泵的转子每转一转,吸油、压油各( )次,单作用式叶片泵的转子每转一转,吸油、压油各( )次。2次、1次
67、液压阀按其用途不同分为( )控制阀、( )控制阀和( )控制阀。(压力、流量、方向)
68、比例阀可以通过改变输入电信号的方法对压力、流量进行( )控制。(连续)
69、液压基本回路就是能够完成某种特定控制功能的( )和管件的组成。(液压元件)
70、液压系统的压力取决于( )的大小。(负载)
71、为减小困油现象的危害,常在齿轮泵啮合部位侧面的泵盖上开( )。(卸荷槽)
72、滑环式组合密封圈由( )和( )组成。(滑环、O形密封圈)
73.液压系统中的压力取决于( ),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取决于( ) 。 ( 负载 ;流量)
74.液压传动装置由( )、( )、( )和( )四部分组成,其中( )和( )为能量转换装置。 (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动力元件、执行元件)
75.在研究流动液体时,把假设既( )又( )的液体称为理想流体。 (无粘性;不可压缩)
76.由于流体具有( ),液流在管道中流动需要损耗一部分能量,它由( ) 损失和( ) 损失两部分组成。 (粘性;沿程压力;局部压力)
77.液流流经薄壁小孔的流量与( ) 的一次方成正比,与( ) 的1/2次方成正比。通过小孔的流量对( )不敏感,因此薄壁小孔常用作可调节流阀。 (小孔通流面积;压力差;温度)
78. 变量泵是指( )可以改变的液压泵,常见的变量泵有( )、( )、( )其中 ( )和( )是通过改变转子和定子的偏心距来实现变量,( ) 是通过改变斜盘倾角来实现变量。 排量;单作用叶片泵、径向柱塞泵、轴向柱塞泵;单作用叶片泵、径向柱塞泵;轴向柱塞泵)
79.液压泵的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 );而液压马达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 ) 。(大;小)
80.斜盘式轴向柱塞泵构成吸、压油密闭工作腔的三对运动摩擦副为( 与 )、( 与 ) 、( 与 )。 (柱塞与缸体、缸体与配油盘、滑履与斜盘)
81.外啮合齿轮泵的排量与( ) 的平方成正比,与的( ) 一次方成正比。因此,在齿轮节圆直径一定时,增大( ),减少 ( )可以增大泵的排量。 (模数、齿数;模数 齿数 )
82.外啮合齿轮泵位于轮齿逐渐脱开啮合的一侧是( )腔,位于轮齿逐渐进入啮合的一侧是( ) 腔。 (吸油;压油)
83.为了消除齿轮泵的困油现象,通常在两侧盖板上开 ( ) ,使闭死容积由大变少时与( ) 腔相通,闭死容积由小变大时与 ( )腔相通。 ( 卸荷槽;压油;吸油)
84.齿轮泵产生泄漏的间隙为( )间隙和( )间隙,此外还存在( ) 间隙,其中( )泄漏占总泄漏量的80%~85%。 (端面、径向;啮合;端面)
85.双作用叶片泵的定子曲线由两段( )、两段( )及四段( )组成,吸、压油窗口位于( )段。 (大半径圆弧 、小半径圆弧、 过渡曲线;过渡曲线)
86.调节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压力调节螺钉,可以改变泵的压力流量特性曲线上( )的大小,调节最大流量调节螺钉,可以改变( ) 。 (拐点压力;泵的最大流量)
87.溢流阀的进口压力随流量变化而波动的性能称为( ),性能的好坏用( )或( )、( )评价。显然(ps—pk)、(ps—pB)小好, nk和nb大好。 (压力流量特性;调压偏差;开启压力比、闭合压力比)
88.溢流阀为( )压力控制,阀口常( ),先导阀弹簧腔的泄漏油与阀的出口相通。定值减压阀为( )压力控制,阀口常( ),先导阀弹簧腔的泄漏油必须( )。 (进口;闭 ;出口;开; 单独引回油箱)
89.调速阀是由( )和节流阀( ) 而成,旁通型调速阀是由( )和节流阀( )而成。 (定差减压阀,串联;差压式溢流阀,并联)
90.为了便于检修,蓄能器与管路之间应安装( ),为了防止液压泵停车或泄载时蓄能器内的压力油倒流,蓄能器与液压泵之间应安装 ( )。 (截止阀;单向阀)
91.选用过滤器应考虑( )、( )、( )和其它功能,它在系统中可安装在( )、( )、( )和单独的过滤系统中。 (过滤精度、通流能力、机械强度;泵的吸油口、泵的压油口、系统的回油路上 )
92.两个液压马达主轴刚性连接在一起组成双速换接回路,两马达串联时,其转速为( );两马达并联时,其转速为( ),而输出转矩( )。串联和并联两种情况下回路的输出功率( ) 。 (高速 低速 增加 相同)
93.在变量泵—变量马达调速回路中,为了在低速时有较大的输出转矩、在高速时能提供较大功率,往往在低速段,先将 ( ) 调至最大,用( ) 调速;在高速段,( )为最大,用( )调速。 (马达排量,变量泵;泵排量,变量马达)
36.液压系统中为什么要设置背压回路?背压回路与平衡回路有何区别?
答:在液压系统中设置背压回路,是为了提高执行元件的运动平稳性或减少爬行现象。这就要在回油路上设置背压阀,以形成一定的回油阻力,一般背压为0.3~0.8MPa,背压阀可以是装有硬弹簧的单向阀、顺序阀,也可以是溢流阀、节流阀等。
无论是平衡回路,还是背压回路,在回油管路上都存在背压,故都需要提高供油压力。但这两种基本回路的区别在于功用和背压的大小不同。背压回路主要用于提高进给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加工精度,所具有的背压不大。平衡回路通常是用于立式液压缸或起重液压马达平衡运动部件的自重,以防运动部件自行下滑发生事故,其背压应根据运动部件的重量而定。
20、作用于液压缸活塞上的推力越大,活塞运动速度越快吗?
答:这句话错误地认为活塞运动速度取决于推力的大小。其实,活塞(或液压缸)的运动速度等于液压缸内油液的平均流速,根据v =q/A可知,当活塞(或液压缸)的有效作用面积A一定时,活塞(或液压缸)的运动速度决定于流入液压缸中油液的流量,改变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