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常见蔬菜病害识别与防治,1,番茄病毒病,2,番茄病毒病,3,4,引起番茄病毒病的毒源主要是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主要引起花叶病,当温度高时与马铃薯X病毒一起,共同引起条斑病。它可以侵染36个科的200多种植物,在干燥的烟叶中可存活30年以上,当病毒稀释100万倍时,仍有侵染能力。烟草花叶病毒是通过汁液传播,也可以附在残留在种皮的果肉上,而成为初侵染来源,但蚜虫不能传毒。汁液传播是该病毒的一种主要的传播方式,可通过各种农事操作如,移苗、绑蔓、整枝、打杈以及操作人员的手、衣服、工具等带毒媒介传毒。病叶与健叶相互摩擦,只要叶片上的绒毛稍有损伤,病毒就可以传进去。种子带毒也是很重要的,当发芽时,胚根接触带毒的果肉,即可被传染上。另外,土壤中的病残体和残存在土壤中的病毒也是烟草花叶病毒的初侵染来源,5,烟草花叶病毒是造成番茄病毒病的主要毒源,其次是黄瓜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主要造成蕨叶病,它寄主也很广,可以侵染45 个科的124 种植物,但抗逆性不如烟草花叶病毒,该病毒不耐干燥,寄主干燥72 小时后便是失去活性,当稀释一万倍时,便不再具有侵染能力。黄瓜花叶病毒主要通过多种蚜虫,如桃蚜、瓜蚜、菜缢管蚜等进行传播,也可通过汁液传染。但种子和土壤都不带毒。,6,防治番茄病毒病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发生严重的田块应实行番茄与其它蔬菜2-3年的轮作。,第二,,播种前,用清水浸种3-4小时,然后再放入10%的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40-50分钟,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再催芽播种;也可用0.1%的高锰酸钾浸种30分钟。,第三,,要培植壮苗,多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第四,,要卫生田间操作。,第五,,要做好蚜虫的防治,尤其是苗期防治蚜虫。在定植前后要各喷施一遍“NS-83”增抗剂100倍液,可显著提高番茄的抗病能力。,第六,,在发病初期,立即喷施,7,番茄枯萎病,8,枯萎病的发生常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一个是土壤的温度和湿度,枯萎病发生的最佳温度是28,当高于33或低于21时,则不利于该病的发生。土壤湿度越大,发病越严重,尤其是在饱和湿度下,植株根系生长受阻,但却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另一个是土壤的质地,在粘重板结,通透性差的田块,枯萎病发病重。当地里有线虫发生的时候,由于线虫为害番茄根系,造成伤口,从而有利于病菌的侵入,也加重枯萎病的发生。,9,防治番茄枯萎病,最重要的措施是与其它蔬菜实行3-4 年的轮作,最好与葱蒜类蔬菜轮作。其次防止幼苗染病。,育苗的苗床要采用新土,或者进行苗床消毒。方法是在播种前2-3周,每平方尺床土用福尔马林40毫升加水1-3公斤,浇施于床土上,立即用薄膜覆盖4-5 天,然后除去覆盖物,经两星期左右,待药液充分挥发后再播种。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粉等,每平方米用药8-10克,加土4-5公斤拌匀,先将13的药土施于床面上,余下的药土覆在种子上。,播种前应进行种子消毒,可使用0.1%硫酸铜溶液浸种5分钟,洗净后催芽播种,也可用根腐好良600倍拌种。如在幼苗期发现少量病苗,应马上拔除,并喷药保护,防止蔓延。,当进入发病初期时进行药剂灌根:70%甲基托布津可湿粉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粉或 根腐好良1500倍液或者根复原2000倍液.,10,番茄晚疫病,11,12,13,14,晚疫病整株图,15,晚疫病的发生,一般先在田间出现中心病株,然后由中心病株向四周扩散蔓延。在中心病株上,首先是下部叶片先发病,逐渐向上发展。因此尽早发现中心病株,并及早处治,是防治的一项重要的措施。温度在18-22时可大量产生病菌孢子,在20-23时,菌丝在寄主组织中生长的最快。,无论是病菌的孢子囊还是游动孢子,它们的萌发都需要在水滴中进行。温度在24以下,空气湿度大,露水重,雨日多,在大棚中,如遇阴雨天,无法通风,植株结露时间长,都会导致晚疫病的大发生。反之气温高,天气干旱,病害不发生或发生轻。,番茄晚疫病是一种真正的疫病,当条件适合时,如我们防治的不利,会在短时间内造成大流行,几天的时间,就会导致整棚或整块地番茄死亡。,16,防治晚疫病。,当田间发生中心病株后,应及时摘除下部病叶。并立即喷药封锁包围。,防治晚疫病可以使用,,也可使用1:1:200倍的波尔多液。间隔7-10天喷施一次,连喷3-4次。,对温室大棚中的番茄,应施用百菌清烟雾剂或粉尘剂,最好不要采用喷雾的方法,以减少棚内的湿度。,17,番茄早疫病,18,19,早疫病是一种喜欢高温高湿的病害,病菌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6-28,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是28-30。,在春季大棚番茄中,如遇多日连阴,棚内湿度大;在夏季露地番茄上,如遇小到中雨,或连续几天空气湿度都在70%以上,有利于病害的发生。,早疫病的病菌是一种兼性腐生菌,当田间管理不善,植株生长不良时加重病情的发展。,分生孢子的生命力很强,在室温下,可存活17个月之久。,20,喷药防治早疫病应越早越好,大发生后再进行治疗,很难控制住病情。,防治早疫病可使用:。,在大棚中,要适时通风透气,降低棚中的湿度和温度,减少叶面的结露时间,棚中初发病时,要尽可能采取无水施药,可使用45%百菌清烟雾剂熏棚,每亩250-350克,也可以使用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1 公斤。对发生在茎杆上的病斑,使用烯酰玛啉600倍液涂抹病斑,可收到满意的防治效果。,21,番茄叶霉病,22,23,叶霉病的发生对温度要求不是太严格,从9到32都可以发病,但在这个范围内,温度越高,越有利于发病,病菌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1-25。,湿度是影响发病的关键因子,90%以上的相对湿度,病害才会大发生。在高温和95%以上高湿度下,叶霉病从发病到流行成灾,只需半个月的时间。,在大棚中,通风不良,湿度较大,光照不足,叶霉病发展迅速;相反,如棚中光照充足,棚内短期增温到30-36,对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4,叶霉病的防治:,在发病初期应喷药防治:70%甲基托布津可湿粉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粉600倍液、75%百菌清控600倍液、叶霉清1000倍液喷雾等。间隔7天左右喷药一次,连喷2-3 次。喷药时 重点是喷施叶片背面。在大棚中,也应提倡无水施药,使用的药剂和使用方法与早疫病的防治相同。,25,灰霉病,26,27,28,病菌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0-23,较低的温度更适合病菌孢子的萌发。湿度是病害流行的关键因素,只有当空气湿度在90%以上时,病害才会迅速蔓延。,当寄主植株出于极度的衰弱或组织受伤、受冻的条件下,空气湿度在94%以上,温度适宜极有可能造成大发生。,露地番茄在初夏,如遇阴雨低温的天气,植株生长缓慢,抗病能力差,虽然天气对番茄生长不利,但十分适合病害的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常会在露地番茄上大发生。,在大棚番茄上,大量的开花结实,导致了抗病能力的降低,如此时遇到多日阴天,无法通风换气,夜间叶面结水,白天温度又低,灰霉病即可大发生。,29,喷药防治使用的药剂有:叶霉清1500倍液,等,间隔7-10天喷药一次,连喷3-4次。,由于灰霉病极容易产生抗药性,因而一定要注意一种农药不可连用,应当将各种农药的交替使用,,30,辣椒疫病,辣椒疫病,31,32,疫病,是以卵孢子或厚垣孢子在种子、土壤或病残体上潜藏或越冬,其中在土壤中的病残体是初侵染的主要来源。当条件适宜时,这些病菌通过雨水的飞溅或者通过灌溉水传到茎基部和靠近地面的组织上,引起发病。发病后,在病斑上再产生孢子囊,通过孢子囊在田间扩散蔓延,加重病情的发展。,33,发生疫病的适宜温度是25-30,当空气的相对湿度在85%以上时,发病严重,尤其是在雨季,当大雨过后,天气突然放晴,气温迅速上升,疫病会在田间大流行。,土壤湿度在95%以上维持4-6小时,病菌便可完成侵染过程,2-3天便可完成一代。,植株从发病到枯死只需3-5天,果实从染病到腐烂只需2-3天。,除与天气有关外,重茬田,容易积水的菜田,以及过于密植,通风透光不良等等均是发生严重的原因。在棚室中,植株上长时间保持水珠,有利于侵染,尤其是漏雨处发病严重。,34,防治疫病应采取以下措施:,1、要避免连作,并且也不要与茄科和瓜类蔬菜连作,可以与豆科、十字花科蔬菜轮作。要改畦作为垄作,防止根部积水,尤其是盛夏季节,温度高,一定要注意大雨过后的排水工作。,2、要培植壮苗,提高辣椒的抗病能力,并注意合理密植,保持通风透光。在生长季节,可烯酰玛啉1500倍液或者疫卡2000倍液喷雾,能大大提高辣椒的抗病能力。,3、首先应防止病害的初次侵染。在夏季浇水前,向田中撒施硫酸铜,每亩3公斤,可以起到明显的防病效果。在辣椒定植以后使用药液灌根或喷施,喷药时重点是茎基部和地表面,消灭茎基部周围的病菌。在田间初发病时,应马上将病株拔除,并用药剂喷施病土,然后在全部辣椒田进行喷药保护。,35,辣椒细菌性叶斑病,36,叶斑病病菌主要是在种皮上越冬,少量也可随病株残体在田间越冬,在土壤中,病菌可存活9个月之多。来年生长季节,病菌通过雨水的飞溅,刮风或者由昆虫携带传播。在有水的情况下,病菌主要由伤口,其次由气孔和水孔处侵入到组织中去,引起发病。病菌的潜育期,在适温下,叶片上为3-5天,果实为5-6天。叶斑病在5-40的条件下均可发病,但最适宜的温度是27-30。在适宜的温度下,发病需要两个重要的条件,一是大量的伤口,二是充足的雨水,所以高温多雨的季节发病重。盛夏季节的暴风雨造成了大量的伤口,为病菌提供了传播和侵染的条件。因而,在田间暴风雨之后往往出现一个发病的高峰,。,37,第一,要实行与非十字花科和茄果类蔬菜2-3年轮作,并及时清洁田园,将病株残体带出菜园后烧毁。,第二在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可使用硫酸链霉素1000PPM,浸种30分钟,水洗后催芽,效果更好。,第三,在发病初期或暴风雨过后及时喷药或1:1:200倍的波尔多液,每7-10 天喷施一次,共2-3次。,38,辣椒病毒病,39,40,41,42,43,44,茄子黄萎病,45,46,茄子黄萎病是以病菌的多种形态在土壤中潜藏的,一般可存活6-8年,而拟菌核可存活14年之久。病菌由根侵入到组织中,在细胞间繁殖扩展,然后进入到导管中并快速繁殖,并随液流传至上部的茎、枝、叶和果实中。,茄子黄萎病的传播,一是以潜伏在种皮或种子中的病菌;,二是靠带菌的土壤借刮风、流水以及人、农具和农事操作等进行短距离传播。,另外,利用病残体沤制土肥时,若未经充分腐熟,也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病菌来源。,47,茄子黄萎病大发生原因:,首先,该病喜欢高湿和相对较低的温度,发病的适宜温度是25-28,当温度升到28以上时,发病便受到抑制。另外,从定植到开花期,低于15的天数越多,发病越重。,第二个因素是管理,茄子连作田或与茄果类、瓜类重茬种植时病情便加重,而与葱、姜、蒜类轮作则很少发病。,此外,地势低洼、土壤粘重、肥力不足、定植过早、栽植过深均有利于茄子黄萎病的发生。,48,茄子黄萎病的防治:,首先对有带菌嫌疑的种子,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倍液浸种处理2小时。,其次要避免连作,轮作期至少在2年以上。,第三,要培植壮苗,提高茄子的抗病能力,避免施用未腐熟的土肥。在生长前期,当温度较低时,浇水应选在天气晴好、温度较高的中午进行。,第四,在定植时,用7根腐好良1500倍液浸根30分钟;,定植后,用根复原1500倍液灌根。当田间发现病株后应马上全园灌根,,49,茄子绵腐病,50,茄子绵疫病的病菌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病菌靠雨水的冲刷和飞溅,传到茄果和叶片上。发病后,在病斑上产生大量的病菌孢子,在植株间通过风雨和流水进行传播,从而引起更大范围的发病。,茄子绵疫病的发生需要高湿度,只有当田间湿度在80%以上时才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并且传播与降雨有很大的关系。因而,雨天多、降雨量大发病严重。,该病喜欢较高的温度,在28-32温度下,有些感病品种接种24小时后即可出现病斑。因此,在我国北方,每年7、8月的伏雨季节是一年中茄子绵疫病的发病高峰期。此时往往一次大雨过后2-3天,便出现大量的烂果。,51,防治:,首先要避免茄科蔬菜轮作;,第二,要勤打下部老叶;大雨过后,应及时采收,从而减少损失;,第三,可在茄株下覆盖地膜,从而减轻土壤中的病菌溅到果实上;,第四,在雨季来临之前进行喷药防治。可向地面喷施100倍液的硫酸铜溶液,以喷湿地面为准。,喷药防治使用的药剂与番茄晚疫病相同。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在喷药时,重点喷果实。,52,茄子褐纹病,53,茄子褐纹病既可以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又可以在种子表皮或种皮内部越冬。病菌来源不同,侵害茄子的部位也不同。种子带菌既是远距离传播的媒介,又是幼苗发病的原因。而潜伏在土壤中的病菌,则侵害植株的茎干。茎干发病后,在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然后再侵害果实和叶片。,茄子褐纹病在田间的传播主要是以分生孢子借风、雨、昆虫以及摘果、整枝、打杈等田间操作过程进行传播。该病大发生所需要的条件与茄子绵疫病同,。,54,防治方法:,当茄苗定植后,可在根茎基部撒施少许草木灰或石灰粉,这样可减少茎干发病。在雨季来临前应喷药保护。可使用1:1:200倍液的波尔多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当发现病株后,应间隔5-7天连喷两次,以后应视病情的发展情况每隔7-10天喷药一次。,55,黄瓜霜霉病,56,57,霜霉病病菌主要以菌丝和孢子囊在大棚被害黄瓜上危害越冬,并产生大量孢子囊,成为第二年露地黄瓜霜霉病的侵染来源。,病害的主要靠气流传播,其次是雨水。当孢子囊接触到寄主叶片后,在有水滴的条件下,直接萌发产生芽管或释放出游动孢子。游动孢子游动片刻后静止,也产生芽管,从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寄主感病后,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经4-5天的潜育期即可呈现病斑,并产生大量的孢子囊再侵染。,58,发生和流行与环境的关系:,病害在田间发生的气温条件是16,适于流行的气温为20-24,此时潜育期最短。当温度低于15或高于30,病害的发展就受到抑制。,夜间凉爽,白天温暖的天气最有利于发病。,湿度是关键因素,高湿低温是发病的重要条件。在露地黄瓜上,如果降雨多,或雾露重;在棚室黄瓜上,如通风不良,湿度大,叶面长期保持有水滴,病害就会迅速扩展蔓延。,在条件适宜时,仅10多天就能传遍全园。除此之外,栽植过密,肥力不足,特别是缺少磷钾肥,以及低洼潮湿,均有利于该病的发生。,59,防治霜霉病,农业防治:棚室黄瓜,发病初期可以采用高温处理,在晴天中午,将大棚密闭,使棚内温度上升至42-45,持续两小时,以瓜秧顶部嫩叶开始出现萎蔫为准;到时后迅速通风降温,每次处理要间隔7-10天,处理2-3次。处理时,要严格控制温度,低于42效果不好,高于45,植株容易受伤。,其次是喷药防治。使用的药剂与番茄晚疫病相同,各种药剂应与铜制剂交替使用.可使用:等。,60,黄瓜细菌性角斑病,61,62,细菌性角斑病的病菌在种子内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初侵染来源。病菌被雨水飞溅传播,或者带菌的种子,种子萌发后侵染子叶,引起发病,并在叶片上产生菌脓进行再次侵染。病菌可通过风、雨以及昆虫和农事操作等途径进行传播,从气孔、水孔、皮孔等自然孔口和伤口侵入到组织中引起发病。,该病发生的适宜温度是24-28,适宜湿度是70%以上。温暖、多雨、低洼潮湿、重茬的环境条件下,发病严重。在大棚中,病菌可借棚顶的大量水珠下落,或结露水滴落、飞溅传播蔓延;昼夜温差大,结露重且持续时间长,发病重。,63,防治细菌性角斑病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种子如有带菌嫌疑应进行种子消毒,可用福尔马林溶液150倍液浸种1.5小时或500mg/L硫酸链霉素浸种2小时,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也可以用50温水浸种20分钟。,第二,清除病残体,与非瓜类实行2年以上轮作。第三,药剂防治。可使用:,64,黄瓜枯萎病,65,枯萎病是一种真菌病害,病菌以菌丝体潜伏在种皮内,还可以菌丝体、菌核和厚垣孢子等形式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当没有寄主植物时,病菌还可在土壤中营多年的腐生生活,存活5-6年之久。病菌从各种伤口,或者直接从侧根的裂缝处侵入,然后在维管束组织中发育并扩散蔓延,堵塞导管,影响水份的运输。病菌分泌果胶酶和纤维酶,分解破坏细胞,使导管内积累大量的代谢物质,进一步堵塞导管,引起植株萎蔫。另外病菌还能分泌毒素干扰寄主的代谢系统,使植株中毒死亡。,枯萎病在田中的蔓延一是通过带菌的土壤,再一个是通过流水。,66,发生常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第一是连作发病重,,第二是土壤的温度高和湿度大发病重,枯萎病发生的最佳温度是2428,当土温在15时潜育期15天,而在2530时仅为46天。土壤湿度越大,发病越严重,尤其是在饱和湿度下,根系生长受阻,但却有利于病害的发生。,第三在粘重板结的田块,枯萎病发病重。,第四酸性土壤不利于黄瓜的生长,而有利于病菌的活动,所以PH值为4.56.0的土壤,枯萎病发生严重。另外,有线虫发生时,由于线虫造成伤口,从而有利于病菌的侵入,也加重发生。,67,防治黄瓜枯萎病:,首先实行3-4年的轮作,最好与葱蒜类蔬菜轮作。,第二,嫁接防病。利用南瓜对黄瓜枯萎病免疫的特点,选择黑籽南瓜作砧木嫁接黄瓜。,第三,在大田中进行防治:,移栽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4公斤,拌入细干土施入定植穴内。,当在幼苗期发现少量病苗时,应马上拔除,并喷药保护。在田间发病初期进行药剂灌根。喷药和灌根使用的药剂有: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株用药100毫升,间隔710天一次,连灌34次。,68,豆类锈病,69,以冬孢子在田间的病残体上越冬。来年冬孢子萌发产生菌丝和小孢子,小孢子靠气流传播到叶片上,萌发后侵入寄主而发病。叶片发病后,产生夏孢子,进行重复侵染,,发病的适宜温度为15-24,相对湿度在95%以上,寄主表面的水滴是锈病病菌萌发和侵入的必要条件。所以,早晚多露、重雾和天阴多雨等天气最容易发病。菜地低洼,排水不良,过于密植,通风透光差等因素发病严重。矮生的菜豆比较抗病,而蔓生的菜豆则容易感病。,70,锈病的防治:,首先要合理密植,控制氮肥的使用,多施一些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其次,在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并马上喷药保护,使用的药剂有:等。一般每隔7-10天喷药一次,连喷2-3次,在喷药时,叶片的正反面都要喷到,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71,菌核病,72,73,该病以菌核在土壤中、病残体上或混在堆肥及种子上越冬,不产生分生孢子。来年翌春,越冬菌核在遇雨或浇水条件下萌发产生病菌,侵染周围的植株。此外,菌核有时直接产生菌丝。,病株上的菌丝具较强的侵染力,成为再侵染来源。菌丝迅速发展,导致病部腐烂。当营养被消耗到一定程度时产生菌核,菌核不经休眠即萌发,。,74,该病适宜在较冷凉潮湿条件下发生,发病的适宜温度为520,最适温度为15。菌丝在030均能生长,其中以20为最适温度。,病菌菌核萌发要求高湿及冷凉的条件,萌发后子囊的发育需要连续10天有足够的水分。病菌侵染时,要求植株表面保持自由水4872小时,相对湿度低于100,病菌即不能侵染。,菌核病一般在开花后发生,病菌先在衰老的花上取得营养后才能侵染健部。,75,防治方法:,应尽量降低棚室内的湿度,减少结露时间。,在发病初期应立即喷药防治,可喷洒40%菌核净1500倍液,间隔1015天喷施1次,连续防治34次。此外,还可用40五氯硝基苯粉剂每亩07千克,混细土15千克均匀撒于田中。,76,菜豆细菌性疫病,77,细菌性疫病是在种子内和土表的病残体上越冬,细菌在种子中可存活两年以上,在病残体上的细菌,当病残体分解后即死亡,在土壤中不能长期存活。在种子里的细菌是来年病害的主要初侵染来源。,带菌的种子发芽后,病菌先侵害幼苗的子叶和生长点,产生菌脓,经由风、雨和昆虫传播,从植株的水孔、气孔和伤口等处侵入,造成发病。但有时,病菌并不产生菌脓,而是通过寄主的输导组织,在体内蔓延,传遍全株,轻者植株萎蔫,重者植株枯死。,78,细菌性疫病喜欢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病菌的侵入必须有水滴的存在。,在24-32范围内均可发病,而且侵染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温度升至36时病害的发生受到抑制。在高温条件下,潜伏期仅2-5天,最短的只有一天。,除了湿度外,植株磨擦造成大量的伤口,也为病菌的侵入创造了条件。所以。在夏季,暴风雨过后3-5天会出现一个发病高峰。,79,防治细菌性疫病:,首先要使种子不带菌。要从无病的植株上留种,播种前,用50的温水浸种20分钟或用种子重量0.3%的50%福美双可湿粉或70%敌可松可湿粉拌种。,在发病初期喷药防治,可使用硫酸链霉素、20%叶枯唑500倍液、,也可喷1:1:200倍的波尔多液。每隔7天一次,连喷2-3次。,80,白菜类软腐病,81,82,在白菜和甘蓝上,一般从包心期开始发病,发病初期,外层叶片中午失水萎蔫,但早晚可以恢复,几天之后,随着病情的加重,外叶萎蔫瘫倒在地,。,病菌主要是在土壤、堆肥,田中的病残体以及留种株上越冬。通过雨水、灌溉水以及昆虫进行传播。从植株的伤口以及生理裂口处侵入到组织中。,软腐病寄主广泛,它可以马铃薯、番茄、辣椒、莴苣、胡萝卜、芫荽、芹菜上传播繁殖,不断危害。,软腐病的病菌是由新鲜的伤口进入到组织中去。因此,根颈基部和叶柄基部有无伤口直接关系到发病的轻重。在各种伤口中,以自然裂口最适合病菌的侵入,其次是虫害造成的伤口。久旱降雨后,很容易造成植株根部产生大量的自然裂口,因而适合病菌侵入。多雨的年份或者大水漫灌,使根颈基部积水,一则有利于水中的病菌进入伤口,另外,积水浸泡茎基部,不利于伤口愈合。因此,多雨的年份和平畦栽培田发病严重。,,,83,白菜处于不同的生育期,感染软腐病的程度也是不一样。一般情况下,多从莲座期后开始发病。在幼苗期,幼苗的愈合能力强,当产生裂口或出现伤口后,3个小时伤口便开始木栓化。24小时后病菌便无法进入组织中,因此幼苗期发病轻。而莲座期后,产生伤口12小时以后才开始木栓化,24小时后病菌便无法进入组织中,因此幼苗期发病轻。而莲座期后产生的伤口,12小时以后才开始木栓化,3天以后才能达到病菌不能侵入的程度,因而发病重。,除了这些自然因素外,很多害虫为害白菜的根部,也会造成伤口,导致软腐病的发生,,84,白菜软腐病的防治:,首先应避免十字花科蔬菜连作,同时也应避免与茄果类和瓜类蔬菜轮作,最好与豆科蔬菜或葱韭类蔬菜或禾本科作物轮作。,第二应采取垄作或高畦栽培。,第三应加强土肥水管理,健壮植株,避免忽干忽湿,莲座期后不要缺水,从而减少根部的自然裂口。,第四,应做好可引起软腐病的各种害虫的防治工作。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当田间发现病株后应立即拔除,拔除后的病株应带出菜园去,一定不要仍旧放在田间,特别是不能放在水道上,这样会更有利于病菌的传播。病株拔除后,可用生石灰或者草木灰在病穴处进行消毒。然后喷药保护,可以使用农用硫酸链霉素200ppm,新植霉素200ppm,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进行喷雾。在喷药时应十分注意喷到叶柄和根茎基部。,85,白菜类霜霉病,86,霜霉病主要以卵孢子在病株残体和土壤中越冬,少数可附在种子表面或随病残体混杂在种子中越冬。来年春天,越冬的卵孢子萌发后通过风、雨传播,侵染春菜等。春菜发病后,在病斑产生孢子囊进行再侵染。在春菜发病的中、后期,在病组织上再产生大量的卵孢子,并随病残体或在土壤中越夏,秋季当温度适宜时即可萌发,成为秋菜的初侵染来源。,病菌当侵入寄主组织中后,潜育期很短,当条件合适时仅有3-4天。由于该病的潜育期短,病斑上产生的孢子囊数量又大,并且主要是通过气流进行传播的,因此,在环境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很容易在短时期内暴发成灾。,87,霜霉病的发生喜欢一个高湿而相对低温的外界环境。当冬暖春寒、多雨高湿的年份,很容易在春菜上严重发生。而在秋季,如果9、10月份多雨、多露、多雾,气温忽高忽低,日夜温差大,病害就很容易流行。,有的年份虽然气候干旱,但秋菜田中,大水漫灌,造成高湿度的田间小气候,也容易发病。,除气候条件外,田中底肥不足,植株生长不良,栽植密度过大,或者病毒病泛滥都可造成霜霉病的严重发生。,88,霜霉病的防治:,首先应做好农业防治工作。要适时播种,在秋季常发病区可适当晚播,避开多雨高湿季节。栽种时应采取高垄栽培,施足底肥,培植健株壮苗。在白菜包心后不要大水漫灌等等。以上这些措施均有利于防止霜霉病的侵染。,而当田间开始发病时,应及时发现并拔除中心病株,摘除掉所有的病叶,并带出菜园后烧毁,然后喷药保护。,防治用药同其它霜霉病。,89,茶黄螨,90,91,92,93,94,南美斑潜蝇,95,96,97,98,南美斑潜蝇,99,100,101,谢 谢,102,10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