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全国卷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试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1587****927 文档编号:1076677 上传时间:2024-04-1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0.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卷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试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全国卷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试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师选题)全国卷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 1 选择题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聚族而谋之曰        弃甲曳兵而走 B.为之于未有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C.剖之以为瓢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 D.则所用之异也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都是连词,表修饰,可不译。 B.介词,在/介词,从,意义不同。 C.介词,把/介词,表目的,用来。 D.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连词,表假设,如果……就。 故选A。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寥廓       燥动       峥嵘       礼上往来B.韶光       落莫       接榫       舞谢歌台 C.销魂       国粹       讥诮       终南捷径D.缭倒       笙箫       沧茫       沸反盈天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A.“燥动”的“燥”应写作“躁”,“礼上往来”的“上”应写作“尚”。 B.“落莫”的“莫”应写作“寞”,“舞谢歌台”的“谢”应写作“榭”。 D.“缭倒”的“缭”应写作“潦”,“沧茫”的“沧”应写作“苍”。 故选C。 3、下列各项中,和例句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在专家看来,流行语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它的诞生和淘汰是语言的正常新陈代谢。流行词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社会百态,充满时代感。 A.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B.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C.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D.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例句与 A 项均为比喻,分别是把“流行语”“流行词”比喻为“镜子”,强调其反映生活的特点;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凸显春风的力量。 B .以“咬”形容竹子,赋予它以人的特点,为拟人。 C.“百丈冰”“万里凝”为夸张。 D.“主人下马客在船”即主人和客都下马,主人在船客在船,是互文;“管弦”代指音乐,为借代。 故选A。 4、下列对作品及作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春秋时期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散文著作,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等。 B.《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南宋朱熹将其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编,称为“四书”。 C.孟子被称为“亚圣”,庄子被称为“老庄”,二者同属战国时期人,分属儒家和道家学派。 D.老子为春秋时期楚国人,姓李,名耳,著有《道德经》,被道家尊奉为“太上老君”。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庄子被称为‘老庄’”错误,“老庄”是老子和庄子的合称。 故选C。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尼采就________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②“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正是这样的_______追求,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 ③真实的世界却在_______下来。“七七事变”一起,清华图书馆的灯光全灭了。 ④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________的生动联系,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 A.自诩   极致   暗淡   息息相通B.自诩   极度   黯淡   息息相通 C.自许   极致   黯淡   息息相关D.自许   极度   暗淡   息息相关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自诩:自夸。自许:自夸,自我评价。“自许”只是自己赞许自己,所含的贬义比较轻;“自诩”则是指自己吹嘘自己,贬义较重。“自许”往往显示出说话人的自信,而“自诩”则是说话人在瞎吹牛。由原文对尼采强烈的讽刺意味,故选“自诩”。 第二空,极致,指最佳的意境、情趣;达到的最高程度。极度:程度极深的,极点。由第二句语境,搭配“……追求”,故选“极致”。 第三空,暗淡:指昏暗,不光明。黯淡:阴沉,昏暗;比喻没有希望,不美好。语境是“真实的世界”,故选“暗淡”。 第四空,息息相通:呼吸也相互连接,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息息相关:呼吸也互相关联,也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但二者的侧重点不同,前者在“通”,“连接”;后者在“关”,“联系紧密”;“息息相关”的程度比“息息相通”要深一些。根据语境,“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的生动联系”,可见是强调“通”“连接”,故选“息息相通”。 故选A。 6、下列有关作家的表述,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操                  汉末文学家               建安风骨                       以乐府写时事 B.白居易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讽喻诗               平易通俗 C.杨万里               宋代诗人                  中兴四大家               诚斋体 D.闻一多               诗人、民主战士               创造社               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化常识的能力。 D.“创造社”与“闻一多”对应不正确,与“闻一多”对应的应该是新月社。 故选D。 7、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是一种文书,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因为“表”的阅读对象是皇帝,所以一般都态度诚恳,措辞谦恭。 B.古代丧礼,凡为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姐妹、妻子服丧一年,叫“功服”。 C.《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D.“孝廉”是汉代以来荐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荐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B.“古代丧礼,……服丧一年,叫‘功服’”错误,服丧一年,叫“期服”。 故选B。 8、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峨日朵雪峰之侧》中的“雪峰”“太阳”“蜘蛛”等意象,营造出凝重而又壮美的氛围,体现谦卑而强劲的生命力量。 B.《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所描绘的力的形象,可以看作是“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是新兴生产力战胜落后生产力的强起奋进图。 C.《红烛》化用“蜡炬”这一古典意象,赋予它新的含义,赞美了红烛以“烧蜡成灰”来点亮世界的奉献精神。 D.《哦,香雪》小说背景是建国初期火车的开通给边远山村带来的新鲜事。小说通过激烈的冲突和曲折的情节,描绘了香雪等几位姑娘的心理变化与情感波澜,折射出山村生活的新变化。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小说通过激烈的冲突和曲折的情节”错,作品没有着笔于轰轰烈烈的大场面,也未设置激烈的矛盾冲突,更无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它只是捕捉住瞬间,撷取几个小小的生活场景,将艺术描写聚焦在人物身上。细致入微地描绘她们的心理变化与情感波澜,由此折射出生活的新旧嬗替。 故选D。 9、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古代多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师说》中“君子不齿”即属此意。 B.干支可用来纪年,如“壬戌之秋”;还可以用来纪日,如“戊申晦,五鼓”。 C.“知府朱孝纯子颍”里对人物的称呼由官名、姓氏、名、字构成,以示尊重。 D.“乾隆”“显庆”都是皇帝年号,只用一个年号的,年号也被用来代指皇帝。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师说》中‘君子不齿’即属此意”理解错误。“君子不齿”中的君子指“士大夫”,标示其政治地位高。 故选A。 10、下列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栏循(sǔn)   虫豸(zhì)   小觑(xù)   舂米(chōnɡ) B.盘桓(hénɡ)   敌忾(kài)   官响(xiǎnɡ)   戊戌(wù) C.祚薄(bó)   鸡豚(tún)   铿然(kēnɡ)   珍馐(xiū) D.眼拙(zhuō)   老妪(ō)   无射(yì)   口呐(nà)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 A.“栏循”的“循”应为“楯”,应读shǔn;“小觑”的“觑”应读qù。 B.“盘桓”的“桓”应读huán;“官响”的“响”应为“饷”。 D.“老妪”的“妪”应读yù。 故选C。 1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游弋(yè)       脊髓(jǐ)        嫌恶(è)          咄咄怪事(duō) B.遏制(è)        供应(gòng)   踱步(duó)       卓有成效(zhuō) C.诨名(hún)     麻痹(bì)       作坊(zuò)        呱呱坠地(gū) D.怪癖(pǐ)       吮吸(shǔn)   狡黠(xiá)        孑然一身(jié)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A.“游弋”的“弋”应读作“yì”,“嫌恶”的“恶”应读“wù”。 B.“供应”的“供”应读作“gōng”,“卓有成效”的“卓”应读作“zhuó”。 C.“诨名”的“诨”应读作“hùn”,“作坊”应读作“zuō”。 故选D。 12、下面各项中没有逻辑错误的一项是(     ) A.因为经常去北京、广州和上海等城市参观学习,又肯动脑筋,他的见解往往比别人高明。 B.铁、钢、锌在加热时就与硫化合,铁、钢、锌是金属,所以,金属在加热时就与硫化合。 C.如果长期躺在床上看书,就会患近视眼;我从不躺在床上看书,所以,我不会患近视眼。 D.小张:“厂里明文规定,工作时禁止吸烟。”小李:“知道啊,可我吸烟时从不工作。”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逻辑推理的能力。 B.“所以,金属在加热时就与硫化合”以偏概全,“铁、钢、锌”不能代表一切金属。 C.“我从不躺在床上看书,所以,我不会患近视眼”错误,选项中的患近视眼的原因不仅仅是躺在床上看书,所以不能推出结论。 D.偷换了“工作”这个概念,前面的“工作”指工作时段,后面的“工作”指具体工作。 故选A。 13、下列各句中语言得体的一项是(       ) A.由于路上堵车非常严重,我赶到约定地点的时候,对方早已恭候多时了。 B.前几日我登门拜访,正巧您不在,令尊已经把您调离的事告诉我了。 C.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 D.张老师说:“同学们,有不懂的地方,欢迎垂询。”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A.恭候:敬辞,恭敬地等候。用于己方。此处用于“对方”,使用不得体。 C.高足:赞扬别人的弟子本领高强,用作敬辞。此处用于己方,使用不得体。 D.垂询:敬辞,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此处是老师用语,使用不得体。 故选B。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见贤思齐焉                      譬如平地 B.先齐其家                         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C.故亏兄而自利                  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 D.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故窃异室以利其室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A.都是形容词用作动词,“齐”,与……看齐;“平”,填平。 B.“齐”,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齐心;“树”,名词作动词,种植。 C.“亏”,动词使动用法,使……受损;“封”,名词作动词,获得封赏。 D.“内”,名词用作状语,在内心;“利”,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有好处。 故选A。 15、下列加点词的释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就有道而正焉(根据)                    而绝江河(横渡) B.善万物之得时(羡慕)                    悟已往之不谏(借鉴) C.请事斯语(实行)                           摄乎大国之间(夹) D.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                 居则曰(过了一会儿)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就:根据”错误。“就有道而正焉”的意思是“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所以“就”的意思是“靠近,接近”。 B.“谏:借鉴”错误。“悟已往之不谏”的意思是“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所以“谏”的意思是“劝止,挽回”。 D.“居:过了一会儿”错误。“居则曰”的意思是“(你们)平时(就)常说”,所以“居”的意思是“闲居”。 故选C。 16、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辨别       摩登       羡幕       鞠躬尽瘁 B.欣然       倘若       蹩脚       高屋建瓴 C.挖掘       磕头       针炙       呼天抢地 D.烟俱       鼓吹       糟粕       默守成规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A.“羡幕”中的“幕”应改为“慕”。 C.“针炙”中的“炙”应改为“灸”。 D.“烟俱”中的“俱”应改为“具”;“默守成规”中的“默”应改为“墨”。 故选B。 17、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寻觅     弛名     无可奈何     张冠李戴 B.埋怨     笼罩     垂涎三尺     百折不饶 C.忌讳     悲悯     长吁短叹     贻害无穷 D.市脍     契机     妙手偶得     别出新裁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用汉字字形的的能力。 A.“弛名”的“弛”应为“驰”; B.“百折不饶”的“饶”应为“挠”; D.“市脍”的“脍”应为“侩”。 故选C。 18、对下列古诗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雨,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运用比喻,以景物喻愁思,烘托出闲愁之多。 B.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运用了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爱山的深厚感情。 C.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萤。——说“春风”能“语”,赋予物以人的动作,生动而别有情趣。 D.螟虫喧暮色,默思坐西林。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多。——运用对比手法,以彻夜听雨反衬落叶之多。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欣赏能力。 D.“反衬”,错,诗歌意思是:草虫喧嚣着无边暮色,静默沉思打坐在西林;听雨更觉得寒气遍布,推门却只见落叶深深。诗中没有运用对比手法,诗人只听得松涛阵阵,秋雨潇潇,一直听到更漏滴尽。奇妙的是,天亮开门一看,并未下雨,惟见积得很厚的满庭落叶(“深”),这里把落叶比雨声,听了一夜,故落叶很多,应是正衬。 故选D。 19、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及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 A.木讷(nà)   猃狁(yǔn)   孤舟嫠妇(lí)   会晤   主簿   雨雪霏霏 B.一椽(chuán)   垝垣(guǐ)   残羹冷炙(zhì)   蕈菌   煤屑   酾酒临江 C.訾詈(zǐ lì)   三匝(zā)   蓊蓊郁郁(wěng)   落漠   樊笼   鸷鸟不群 D.溘死(kè)   侘傺(chà)   义愤填膺(yīn)   修禊   造诣   潦草塞责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和字形的能力。 A.“木讷”的“讷”,应读作“nè”。 C.“落漠”的“漠”,应写作“寞”。 D. “义愤填膺”的“膺”,应读作“yīng”。 故选B。 20、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代许多文章中,“江”专指长江。江东,即江左,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而江表,则指长江以南地区。 B.合从,即“合纵”,是战国时期秦国采用的离间六国,使他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 C.古代农民祭祀土神的节日,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一片神鸦社鼓”中的“社鼓”指社日祭祀土神的鼓声。 D.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夜,民间传说天上的牛郎织女每年此夜在天河相会。妇女们便在此夜于自家庭院中向织女进行乞巧活动,也称乞巧节。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B.“是战国时期秦国采用的离间六国,使他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错误,“合纵”是苏秦游说六国诸侯联合拒秦的联盟战略,而“战国时期秦国采用的离间六国,使他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叫“连横”。 故选B。 填空题 21、作家作品。 (1) 李斯(?~前208),字___,楚国______人。秦朝著名的______、____、____,荀子的弟子,体现______思想。参与制定法律,统一______、____、____制度。李斯的政治主张的实施,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的基本格局。 答案:     通古      上蔡     政治家     文学家      书法家     法家      车轨     文字     度量衡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李斯,秦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 战国末年,生于汝南上蔡(今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重阳办事处李斯楼社区)。其字号不见于《史记》《汉书》等文献记载,元人吾丘衍《学古编》等书则称其字“通古”。 年轻时,李斯做过掌管文书的小吏。在战国时期人人争名逐利的情况下,李斯也是想干出一番事业来的。为了达到飞黄腾达的目的,李斯辞去小吏,到齐国求学,拜荀卿为师。荀子的思想很接近法家的主张,也是研究如何治理国家的学问,即所谓的“帝王之术”。李斯学完之后,经过对各国情况的分析和比较,决定到秦国去。 他受到秦王政的重用后,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远见,辅助秦王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秦朝建立以后,李斯升任丞相。他继续辅佐秦始皇,在巩固秦朝政权,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建议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又提出了统一文字的建议,之后又在统一法律、货币、度量衡和车轨等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李斯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实践着法家思想的。 22、文学常识填空。 ①普希金是_____________国诗人、作家,他的代表作是_________,还有抒情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②徐志摩是现代诗坛上__________派的主将之一,其诗深受英国浪漫派诗歌的影响,风格飘逸轻灵,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 ③词最初是配乐歌唱的,这音乐的曲调的名称就是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     ①俄     《叶甫盖尼•奥涅金》     《致恰达耶夫》     《自由颂》     ②“新月派”     《再别康桥》     ③词牌     《沁园春》     《如梦令》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积累。文学常识,主要考查一些名家作品知识,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本题考查俄国诗人普希金、中国诗人徐志摩及其代表作的相关常识知识,还考查词的词牌知识。 23、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节旄(             )   弋(             )射   纺缴(             )   檠(             )弓弩 答案:①máo②yì③zhuó④qíng 解析: 本题考查给加点字注意的能力。 ①“旄”应注为“máo”, ②“弋”应注为“yì”, ③“缴”应注为“zhuó”, ④“檠”应注为“qíng”。 24、识记字音 虾蟆陵( )               红绡( )               钿头( )               银篦( ) 答案:     há     xiāo     diàn     bì 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虾”,há,亦作下马陵,古地名;“绡”,xiāo,生丝,生丝织物;“钿”,diàn,古代一种嵌金花的首饰;“篦”,bì,篦子,梳发用具,中间有梁儿,两侧有密齿。 25、《孟子》的语言言近旨远,生动诙谐,常常迸射出哲理的火花。其中不少被后人以最简单的短语形式总结成人们喜闻乐见的成语,流传至今。请指出下面的语段分别被概括为什么成语。 (1)“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概括成语为:__________。 (2)“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概括成语为:__________。 答案:     明察秋毫     缘木求鱼 解析: 此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概括句子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先翻译理解句子,再用恰当的词语来概括。 (1)翻译: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的东西,却举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视力足以看清秋天野兽毫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车子的柴禾。概括为“明察秋毫”,即眼力好到可以看清极其细小的事物。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一切,也指视力很好。 (2)翻译:以您这样的作法,来求取你要达到的目标,好像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概括为“缘木求鱼”,即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不可能达到目的。 小提示: 成语典故指关于成语产生、形成、流传的故事传说。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既代表了一个故事典故,又是一种现成的话,很多又有比喻引申意义而被广泛引用。 26、易混字形 ①(tí)( )笑皆非   (dì)屏息( )听   (dì)瓜熟( )落   (dì)( )结盟约 ②(chuán)如( )巨笔   (yuán)( )木求鱼     (zhuàn)( )字     (huì)不容置( ) ③(xiāo)祸起( )墙   (xiāo)笙( )     (xiāo)( )洒       (xiào)呼( ) ④(pì)幽( )     (pì)( )如     (pì)( )好   (bì)( )还 答案:     啼     谛     蒂     缔     椽     缘     篆     喙     萧     箫     潇     啸     僻     癖     譬     璧 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本题是根据拼音写汉字。需要注意以下容易写错的字:“缔结盟约”的“缔”,“不容置喙”的“喙”,“潇洒”的“潇”等。 小提示: 据义别形形随义定,是汉字的基本特点,要辨析字形正误,一切当从字的意义下手、考虑。在这里,我想提供两个据义别形的技巧:①字形结构分析法。汉字当中,有若干是形声字、会意字、指事字等,它们的表意性很强。剖析字形特点,或者说是剖析汉字的造字方法,推知汉字的意义,从而为我们辨析别字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②词语结构分析法。现代汉语中有不少联合式的词语,对这类词,可根据前后位置的关系,推知相对应的字词的词义,从而帮助我们辨析字形。 27、识记字音 泡 ( )泡沫       ( )泡桐 秘 ( )神秘       ( )秘鲁 答案:     pào     pāo     mì     bì 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该题每一个选项中加点的字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本题考查多音字的读音,可以采用义定音的方法,“泡”有两种读音,“泡沫”指气体在液体内使液体鼓起来的球状体,读“pào”;“泡桐”是一种植物,读“pāo”。“秘”指不公开的,不让大家知道的时,读“mì”,如“神秘”,“秘密”;“秘鲁”是国家名,为专有词语,读音为“bì”。 小提示: 对于字音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要正确把握形声字的读音,利用形声字声旁能表读音的功能识记一些难读字;记住形声字的声旁字与字的读音不一致的字;(2)注意区别形近字;(3)注意多音多义字的读音。多音多义字词的读音是考查的重点。多音常常是因为“多义”,所以因义定音是多音字正音的重要方法;(4)注意口语与书面语的读音区别;(5)注意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区别。 28、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①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特别能引起深沉、yōu yuǎn _________、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郁达夫《故都的秋》) ②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niǎo nuó_________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③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kè shǒu_________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史铁生《我与地坛》) 答案:     幽远     袅娜     恪守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 第①句,根据读音应写成“幽远”,此处要注意“幽”的写法,注意与同音词“悠远”的区别,一是意思不同:幽远表示幽深;悠远表示离现在时间长。二是侧重点不同:幽远侧重于体现环境安静;悠远侧重于体现距离远。此处语境强调深而幽静之感。 第②句,根据读音应写成“袅娜”,形容女子、草或枝条细长柔软。此处注意形声字“袅”,多音字“娜”,“娜”的读音有两个,一是读“nà”,二是读“nuó”,考生在书写时不要写成与之形近的字“挪”。 第③句,根据读音应写成“恪守”,主要注意形声字“恪”,从心,各声,但读音时不要读成“gè”。 29、易混字形 (yú)气(       )霄汉             (yú)怀瑾握(       ) (yù)不可理(       )             (yú)矢志不(       ) (yú)心旷神(       ) 答案:逾/瑜/喻/諭/偷 解析: 本题考查字形辨析能力。 气逾霄汉:正气昂扬,直冲云天。形容魄力、勇气非常大。霄汉,云霄和银河。 怀瑾握瑜:怀里藏着美玉,手里握着美玉。比喻具有纯洁高尚的品德。 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 矢志不渝:意思是立志不会改变,表示永远不变心。 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30、书写题,抄写“真的猛士,敢于……”至“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答案: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个尽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书写经典语段的能力。 本题在书写要注意理解“直面”、“正视”“微漠”的含义,对于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学生而言,一些重点现代文的语段更具有记忆的必要性,因为它与我们的写作有很大的关联,这段书写的文字启发读者思考猛士是多么崇高伟大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19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