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2012版)公用部分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710999 上传时间:2025-06-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24.41KB 下载积分:8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2012版)公用部分施工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2012版)公用部分施工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主网部分) 公用部分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码:DLJB-ZW-14 目录 1. 适用范围 1 2. 编写依据 1 3 作业流程 1 4 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 2 5 作业准备 2 5.1 人员配备 2 5.2 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 3 6 作业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 4 6.1 资料验收 4 6.2 外观检查 4 6.2.1 保护屏体及屏内设备 4 6.2.2 端子箱 4 6.3 直流电源检查 6 6.4 绝缘检查 6 6.4.1 屏柜接线前绝缘检查 6 6.4.2 屏柜接线前外部回路绝缘检查 7 6.5 电压互感器及二次回路检查 7 6.5.1 电压互感器极性试验 7 6.5.2 绕组接线核对 7 6.5.3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接地检查 7 6.5.4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检查 7 6.6 PT并列装置功能检验 8 6.7 PT刀闸、接地刀闸二次回路检查 8 6.8 信号回路检查 8 6.9 端子紧固 8 6.10 电压回路通压试验 8 6.11 试验接线恢复 9 6.12 并网检查 9 6.13 带负荷测试 9 表7-1 质量控制表 10 1.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变电站公用部分保护的验收检验。本规范适用于双母线主接线形式,其余接线形式参照执行。 本作业指导书不适用于数字化变电站的验收检验。 2. 编写依据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7261-2008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GB/T 14285-2006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T 15145-2008 《输电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 995-2006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 DL/T 478-2010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 624-2010 《继电保护微机型试验装置技术条件》 《中国南方电网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汇编》 3 作业流程 图3-1:验收作业流程 4 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 4.1 公用部分施工作业前,施工项目部根据该项目作业任务、施工条件,参照《电网建设施工安全基准风险指南》(下简称《指南》)开展针对性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形成该任务的风险分析表。 4.2 按《指南》中与公用部分施工相关联的《电网建设安全施工作业票》(编码:DLJB-ZW-14-01/01),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分析,确定风险等级,现场技术员填写安全施工作业票,安全员审核,施工负责人签发。 4.3 施工负责人核对风险控制措施,并在日站班会上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接受交底的作业人员负责将安全措施落实到各作业任务和步骤中。 4.4 安全施工作业票由施工负责人现场持有,工作内容、地点不变时可连续使用10天,超过10天须重新办理作业票,在工作完成后上交项目部保存备查。 5 作业准备 5.1 人员配备 表5-1 人员配备表 检查内容 建议工作人数 负责人数 监护人数 公用部分资料验收 1 1 - 公用部分外观检查 1 1 - 公用部分直流电源检查 2 1 1 公用部分绝缘检查 3 1 - 公用部分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检查 2 1 1 公用部分PT并列装置功能检验 2 1 1 公用部分PT刀闸、接地刀闸二次回路检查 2 1 1 公用部分信号回路检查 1 1 - 公用部分端子紧固 2 1 1 公用部分电压回路通压试验 3 1 1 公用部分试验接线恢复 2 1 - 公用部分并网检查 2 1 - 公用部分带负荷测试 2 1 1 注:作业人数可根据具体工程量规模配备。 5.2 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 表5-2 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表 序号 名称 规格/编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兆欧表 1000V/2500V 台 各1 2 电源线盘 30米; 额定220V/10A; 个 1 3 继电保护测试仪 三相电压输出; 三相或六相电流输出; 精度0.5级 台 2 4 试验线 套 2 5 可变直流电源 直流输出可在0-240V内可调 台 1 6 精度仪 三相电压输出; 三相电流输出; 精度0.2级 台 1 7 数字万用表 只 2 8 钳形电流表 只 3 9 互感器综合测试仪 可持续输出10分钟120A 电流 台 1 10 多功能相位仪 三相电流输入; 三相电压输入; 台 1 6 作业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 质量控制按Q/CSG -2011《南方电网继电保护验收规范》中公用部分验收部分进行,并应符合标准要求。 6.1 资料验收 资料验收内容主要包括: 1) 检查所有保护及相关设备、出厂试验报告、合格证、图纸资料、技术说明书等,开箱记录应与装箱记录一致,并有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 2) 检查临时竣工图纸及设计变更单、图纸审核会议纪要等齐全、正确。 3) 检查PT并列装置、电压互感器验评报告、记录表格及安装记录齐全、正确,必要时检查施工单位的装置打印的报告。设备安装试验报告要求记录所使用的试验仪器、仪表型号和编号;所有的设备安装试验报告要求有试验人员、审核人员及监理工程师签名,并作出试验结论。 4) 检查开箱纪录单上提供的专用工具及备品备件齐全。 6.2 外观检查 6.2.1 保护屏体及屏内设备 保护屏体及屏内设备检查内容及要求: 1) 屏柜及装置标识检查。屏、柜的正面及背面各电器、端子排、切换压板等应标明编号、名称、用途及操作位置,其标明的字迹应清晰、工整,且不易脱色,并与安健环及有关标识规定相符合;装置的铭牌标志及编号应符合设计图样的要求。 2) 外部观感检查。装置的型号、数量和安装位置等情况,应与设计图纸相符;装置的表面不应有影响质量和外观的擦伤、碰伤、沟痕、锈蚀、变形等缺陷;装置面板键盘完整,操作灵活,液晶屏幕显示清楚,指示灯显示正常;所有紧固件均应具有防腐蚀镀层和涂层,对于既作连接又作导电的零件应采用铜质或性能更优的材料;可运动部件应按设计要求活动自如、可靠,不得有影响运动性能的松动,在规定运动范围内不应与其它零件碰撞或摩擦。 6.2.2 端子箱 端子箱检查内容及要求: 1) 端子箱内应无严重灰尘、无放电、无锈蚀痕迹。 2) 端子箱内应无严重潮湿、无进水现象。 3) 检查端子箱的驱潮回路、照明完备。 4) 端子箱的接地正确完好。 5) 端子箱内各元器件外观良好,空气开关、熔断器等参数规格符合要求。 6) 端子箱内各种标识应正确齐全。 6.2.3 二次回路接线 二次回路接线检查内容及要求: 1) 保护外部接线应与设计图纸相符;端子排上内部、外部连接线以及沿电缆敷设路线上的电缆标号正确、完整,与图纸资料一致;二次回路的接线应该整齐美观、牢固可靠。 2) 正负电源在端子排上的布置应适当隔开,至少间隔一个端子。 3) 为防止开关、刀闸辅助触点拉弧,交流电压窜入直流回路,开关、刀闸的同一层辅助触点只能都接入直流回路或都接入交流回路。 4) 对外每个端子的每个端口原则上只接一根线(尽可能优化端子接线),相同截面的电缆芯接入同一端子接线不超过两根,不同截面的电缆芯不得接入同一端子,所有端子接线稳固。 5) 交、直流的二次线不得共用电缆;动力线、电热线等强电线路不得与二次弱电回路共用电缆;各相电压线及其中性线应分别置于同一电缆内。二次回路电缆不得多次过渡、转接。 6) 电缆在电缆夹层应留有一定的裕度,排列整齐,编号清晰,没有交叉, 电缆标签悬挂应美观一致。电缆标签应包括电缆编号、规格型号及起止位置。 7) 所有电缆固定后应在同一水平位置剥齐,每根电缆的芯线应分别绑扎,接线按从里到外,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电缆芯线接线应有一定的裕度。 8) 引入屏、柜的电缆应固定牢固,不得使所接的端子排受到机械应力。 9) 所有二次电缆及端子排二次接线的连接应可靠,芯线标识齐全、正确、清晰,芯线标识应用线号机打印,不能手写。芯线标识应包括回路编号及电缆编号。 10) 所有电缆及芯线应无机械损伤,绝缘层及铠甲应完好无破损。 11) 所有室外电缆的电缆头,如电压互感器、断路器机构箱等处的电缆头应置于接线盒或机构箱内,不能外露,以利于防雨、防油和防冻。所有室外电缆应预留有一定的裕度。 12) 电缆采用多股软线时,必须经压接线头接入端子。 13) 电缆的保护套管合适,电缆应挂标识牌,电缆孔封堵严密。 6.2.4 抗干扰接地检查 抗干扰接地检查内容及要求: 1) 装设静态保护的保护屏间应用截面不小于100mm2专用接地铜排直接连通,形成保护室内二次接地网。保护屏柜下部应设有截面不小于100mm2接地铜排,屏上设接地端子,并用截面不小于4mm2的多股铜线连接到接地铜排上, 接地铜排应用截面不小于50mm2的铜缆与保护室内的二次接地网相连。 2) 保护屏本身必须可靠接地。 3) 保护装置的箱体,必须可靠接地。 4) 所有开关场二次电缆都应采用铠装屏蔽电缆,对于单屏蔽层的二次电缆,屏蔽层应两端接地,对于双屏蔽层的二次电缆,外屏蔽层两端接地,内屏蔽层宜在户内端一点接地。以上电缆屏蔽层的接地都应连接在二次接地网上。严禁采用电缆芯两端接地的方法作为抗干扰措施。 6.3 直流电源检查 6.3.1 直流空气开关及熔断器 直流空气开关及熔断器检查内容及要求: 1) 应采用具有自动脱扣功能的直流空气开关,不得用交流空气开关替代。保护屏配置的直流空气开关、直流熔断器应有设备名称和编号的标识牌。 2) 直流总输出回路、直流分路均装设熔断器时,直流熔断器应分级配置,逐级配合;直流总输出回路装设熔断器,直流分路装设小空气开关时,必须确保熔断器与小空气开关有选择性地配合;直流总输出回路、直流分路均装设小空气开关时,必须确保上、下级小空气开关有选择性地配合。 3) 直流空气开关下一级不宜再接熔断器。 4) 双重化配置的PT并列回路直流供电电源应分别取自不同直流母线段。 6.3.2 寄生回路检查 投入本PT间隔的所有交直流电源空气开关,逐个拉合每个直流电源空气开关,分别测量该开关负荷侧两极对地、两极之间的交、直流电压,确认没有寄生回路。 6.4 绝缘检查 绝缘检查内容包括保护装置、电压、直流回路绝缘。进行装置绝缘试验时,装置内所有互感器的屏蔽层应可靠接地,在测量某一组回路对地绝缘电阻时,应将其他各组回路都接地;测试后,应将各回路对地放电。摇测时应通知有关人员暂时停止在回路上的一切工作,断开被检验装置的交直流电源。对于长电缆回路对地摇测结束后需对地进行放电。 6.4.1 屏柜接线前绝缘检查 本项工作结合施工调试完成,运行单位应适时介入施工过程,实施有效管控。 装置绝缘检查内容及要求:按照装置技术说明书的要求拔出插件,断开与其他保护的弱电联系回路,在保护屏柜端子排内侧分别短接交流电压回路端子、直流电源回路端子、信号回路端子,用500V兆欧表测量下列装置绝缘电阻值,要求阻值均大于20MΩ。 1) 各端子对地; 2) 各端子相互间。 6.4.2 屏柜接线前外部回路绝缘检查 本项工作结合施工调试完成,运行单位应适时介入施工过程,实施有效管控。 电缆绝缘检查内容及要求:分别将电压、直流电源、信号回路的所有外部接线各自连接在一起,用1000V兆欧表测量下列绝缘电阻,其阻值均应大于10MΩ。 1) 各回路对地; 2) 各回路相互间。 6.4.3 屏柜接线后绝缘检查 用1000V兆欧表测量电压、直流电源、信号回路的绝缘电阻,其绝缘电阻应大于1MΩ。 1) 各回路对地; 2) 各回路相互间。 6.5 电压互感器及二次回路检查 6.5.1 电压互感器极性试验 测试电压互感器各绕组间的极性关系,核对铭牌上的极性标志是否正确。检查电压互感器各次绕组的连接方式及其极性关系是否与设计符合。若本项目运行维护单位规定由一次专业负责,保护专业仍须掌握试验结果,并存档。 6.5.2 绕组接线核对 检查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的用途、接线方式、级别、容量、实际使用变比。 来自开关场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的4根引入线和互感器开口三角绕组的2根引入线均应使用各自独立的电缆,不得共用。开口三角绕组的N线与星形绕组的N线分开。 保护屏电压回路配置三相快速联动空气开关,电缆截面满足误差要求。 检查重合闸同期电压回路正确。 6.5.3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接地检查 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必须有且只能有一个接地点。经控制室零相小母线(N600)连通的几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只应在控制室将N600一点接地,各电压互感器二次中性点在开关场的接地点应断开;为保证接地可靠,各电压互感器的中性线不得接有可能断开的熔断器(自动开关)或接触器等。独立的、与其它互感器二次回路没有直接电气联系的二次回路,可以在控制室也可以在开关场实现一点接地。 6.5.4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检查 已在控制室一点接地的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如认为必要,可以在开关场将二次绕组中性点经氧化锌阀片接地,其击穿电压峰值应大于30ImaxV(220kV及以上系统中击穿电压峰值应大于800V)。其中Imax为电网接地故障时通过变电所地可能最大接地电流有效值,单位为kA。 可用兆欧表检验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一般当用1000V兆欧表时,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不应击穿;而用2500V兆欧表时,则应可靠击穿。 6.6 PT并列装置功能检验 新安装装置的验收检验时,应对PT并列装置具备的所有功能(依据厂家提供资料)及其开入量进行校验;对于实际使用情况与PT并列装置说明书不同及不能使用的功能,应在PT并列装置上和验收检验报告中详细注明,并报相应调度机构备案。 试验PT并列装置二次并列回路、重动回路正确。试验时PT二次回路应具有防止二次电压反送电的措施。 PT并列装置允许并列接点开入回路检查: PT并列装置允许并列接点开入回路必须由母联开关合位接点、母联刀闸合位接点、PT并列KK接点三者串联组成。试验PT并列装置允许并列接点开入回路时,在一次运行条件允许时,应依次实际分合母联开关、母联刀闸及PT并列KK把手来验证该回路的正确性。 6.7 PT刀闸、接地刀闸二次回路检查 1) 刀闸位置接点检查。实际模拟刀闸合上、拉开,检查位置开入正确。 2) 刀闸SF6压力低告警信号,应检查继电器动作正确,实际动作与后台信号一致。 3) 刀闸电气防误闭锁回路,按图纸对刀闸闭锁回路进行检验,满足闭锁要求。 6.8 信号回路检查 尽量用模拟信号实际动作的方法检验PT并列装置异常及PT并列、保护电压失压、测量电压、计量电压失压等信号,监控系统硬接点信号和软报文的名称及结果应正确。 相关回路试验可结合装置功能检验同时进行。 6.9 端子紧固 对所有端子进行紧固,包括电压回路、汇控柜、端子箱、保护屏内有关端子,特别重视电压、直流电源等回路。 防止误碰,接线正确,防止力度过大,注意随身金属器件,螺丝刀使用绝缘材料包扎好,只能外露刀口部分。 6.10 电压回路通压试验 对于新建的电压互感器,要求在电压互感器一次回路进行通电压试验,检查各组别、相别正确,检查电压回路接线的正确性。对于已投入运行的电压互感器,则在电压二次回路进行通压试验,分别通入A相30V、B相40V、C 相50V的电压,检查各回路电压值及回路接线的正确性。220kV母线电压回路应串接PT刀闸常开辅助接点,可通过升压时拉合刀闸验证此回路。试验前应做好防止电压反充电的措施。 6.11 试验接线恢复 拆除试验接线,对试验电压回路端子进行紧固。 6.12 并网检查 现场工作结束后,工作负责人应检查试验记录有无漏试项目,核对试验结论是否完整正确。 盖好所有装置及辅助设备的盖子,对必要的元件采取防尘措施。 拆除在检验时使用的试验设备、仪表及一切连接线,清扫现场,所有被拆动的或临时接入的连接线应全部恢复正常。 恢复二次安全措施。 所有信号装置应全部复归。 6.13 带负荷测试 1)对相试验:测量电压幅值、相位关系及对相正确。对于电压回路的开口三角电压也应进行幅值测量。 2)PT并列试验:当两组PT具备并列条件时,应进行PT并列试验并将其中一组PT端子箱内的电压二次空开断开以确保该回路的完好性。 3)利用钳形电流表测量N600接地线电流,N600接地线流过的电流应小于50mA;改扩建工程,已运行电压回路N600接地线电流值较上一次测量值的变化还应小于20 mA。 7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 7.1质量控制措施 7.1.1 严格按照施工图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相关技术要求进行施工。 7.1.2 设备到货验收时,要核实设备型号、出厂质量合格证、出厂测试记录、并按要求格式作书面记录。 7.1.3 保护的配置满足南方电网继电保护技术规范要求。 7.1.4严格按设备标识规范进行标识工作。 7.1.5 严格按南方电网厂站二次接线标准要求进行二次回路接线,并通过绝缘测试、通道联调、通流试验、通压试验、整组传动、带负荷测试等检查方法验证保护及二次回路接线的正确性。 7.1.6施工过程中发现设备存在质量问题应马上停止施工,填写设备缺陷通知单,及时报告各有关单位共同解决,并按要求格式形成书面记录和存档。 7.1.7 工程竣工验收后,施工单位应提供设备数码照片。 7.2质量控制表 表7-1 质量控制表 序号 控制点 控制方式 W H S 1 公共部分分部工程 ● 注:质量控制点中H:停工待检点;W见证点;S:旁站点 7.3检验标准 质量检验按《10kV~500kV输变电及配电工程质量验收与评定标准 第5部分:变电继电保护工程》中的要求执行。 附件1 安全施工作业票 编码:DLJB-ZW-14-01/01 工作时间 工作地点 技术员 现场安全员 现场负责人         安全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序号 危害名称 风险种类 风险等级 风险控制措施 1 误入带电间隔 触电、设备 损坏 □ 中等风险 现场作业应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并重点关注但不限于以下措施: □ 工作前与运行人员共同确定工作地点,核对设备双编号,相邻的运行设备应有明显的隔离措施,工作负责人应向全体工作班成员进行工作范围的交底,专人监护。 □ 工作前要先熟悉屏内运行设备相关或带电接线。 □ 严格按照安全规程进行接线,并做好安全措施。 □ 开关应避免带电手动储能,分合开关或进行一次设备操作时,要远离操作间隔。 □ 电气设备必须由值班员操作。 □ 严格执行工作票及安全措施单,联跳运行开关或失灵启动、远跳压板的负电端以绝缘胶布包好。切换前,交流电压、直流电源及联跳运行断路器出口回路压板、端子排用绝缘胶布封好。 □ 进入内嵌式保护屏时,金属器具不得误碰屏内接线,拉合保护屏时不能用力过大,以防造成厂家屏内配线松动、断裂或使保护振动。 □ 工作前应确认最新定值单,打印一份运行定值留底。修改单项定值时,要注意同时修改与之相关联的其他CPU或保护装置定值。正式定值调整后应与值班员核对无误,并打印一份定值附在保护检验记录后。 □ 严禁TA开路、TV短路。 □ 拆动端子前应当先核对无误;接线解除后当用绝缘胶布包好,断开TV二次空气开关或保险,并做好记录。 □ 试验时,如要加入交流电压,要先测量电压回路确无电压。 □ 试验的电流、电压回路与运行设备的电流电压回路应有明显断开点,与运行设备连接的端子排应用红色绝缘胶布封好,防止试验电流、电压加入运行设备引起误动,特别注意后级串接的电流回路。 □ 进行传动前必须通知相关工作人员,并安排人员进行监护。 □ 工作结束后,压板状态必须与工作前状态一致(制定工作前后状态表)。 □ 在保护验收过程中,严禁对运行母差保护、安稳装置及使用电流保护装置的有关回路进行绝缘摇测;在进行母线保护验收时,严禁对运行间隔电流回路进行绝缘检查。 □ 断开保护、操作、通风电源空气开关或取下保险时,要先断开分级电源,再断开总电源,投入时顺序相反。 □ 若有空气开关跳闸时,要先查明原因后方可送电 2 电源的使用 触电 □ 中等风险 3 高空落物 打击、设备 破损 □ 低风险 4 高空坠落 坠落 □ 低风险 5 误碰运行设备 触电、设备 损坏、局部 停电 □ 低风险 6 误整定 设备性能 下降、非正常解列 □ 低风险 7 误接线 设备损坏、 停运,局部 停电 □ 低风险 8 误投退压板 局部停电 □ 低风险 9 人身静电造成 保护装置集成 电路芯片损坏 设备损坏 □ 可接受的风险 10 精度测试时, 长期加入大电流损坏保护装置 或试验装置 设备损坏 □ 可接受的风险 11 绝缘测试造成 母差保护或安稳装置误动 局部停电、 非正常解列 □ 可接受的风险 12 断开或投入电源顺序错以致空气开关越级跳闸 设备烧损、性能下降,非正常解列 □ 可接受的风险 13 TV反充电 触电 □ 可接受的风险 安全补充事项/平面布置图 现场接受交底人员签名 备注 说明:(一)本票由现场技术员填写,现场安全员审核,现场负责人签发生效。现场负责人开工前核对风险控制措施并宣读。(二)工作内容、地点、安全措施不变时本票最长可使用十天,否则应重新办票,用后上交备查;当人员发生变更时,应在备注栏记录变更情况。对新增人员进行交底,并签名确认。(三)应根据现场条件、范围和环境,补充安全事项或平面布置图。(四)当风险等级与基准风险等级不一致时,项目部应组织相关人员重新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措施。(五)基准风险等级与风险控制措施在开工前现场打“√”。(六)签名不齐全(含代签名的)均作废票处理。 12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