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杨盘分输站消防预案
杨盘分输站
2008年10月
杨盘分输站消防预案
一、 总则
(一) 目的
加强杨盘分输站处理消防事故的能力,提高消防应急反应速度,明确站内人员在消防事故应急中的责任,以确保安全平稳地为下游供气,结合实际情况,在消防事故发生时应急抢险。
(二)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杨盘分输站和太--平管线的消防应急抢险工作。
(三) 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快速反应、企地联动、常备不懈,最大限度地保护人员和财产安全。
(四) 预案启动
(五) 引用文件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
4) 《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国办函[2005]39号2006年1月22日);
5) 《国家地震应急预案》(2006年1月12日);
6) 《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2006年1月10日);
7)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令第376号);
8)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年1月8日);
9) 《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13号)
10)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安监管危化字[2004]43号)
11) 《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
12)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183-2004)
(六) 术语
1) 本预案采用的术语及定义来自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SY/T6276-1997《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和Q/CNPC104.1-2004《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第一部分:规范》。
2) 事故:造成死亡、疾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它损失的意外事件。
3) 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4) 危险目标:指事故危险源的性质、数量可能引起伤害的人群、环境、财产和声誉等对象。
5) 风险:特定危害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6) 危险辩识:识别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7) 风险评价: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范围的全过程。
8) 应急:需要立即采取某些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以避免事故发生或减轻事故后果的状态,有时也称为紧急状态;同时也泛指立即采取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
9) 应急响应:为控制或减轻天然气事故应急状态的后果而采取的紧急行动。
10) 应急救援:指在发生事故时,采取的消除、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的措施。
11) 应急预案:指事先预测危险源、危险目标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并充分考虑现有物质、人员及危险源的具体条件,使事故发现时能及时、有效地统筹指导事故应急处理、救援行动。
二、 紧急事故状态下的应急疏散措施
(一) 站场一旦发生特大紧急事故,现场人员通过站区道路、值班人员从站控室门口迅速撤到大门外安全地带。
(二) 站长立即通报周围相关人员(应急联系人),由各应急联络人进行组织紧急疏散与撤离,并迅速联络相关各方人员。
(三) 立即汇报公司调度中心以及山西输气处,站场以及 相关单位(部门)立即启动站场相关事故预案进行抢险。
(四) 站内职工在站场周围设置警戒线,禁止行人和车辆通过。
(五) 必要时与附近居民一起,组织人员撤离。
三、 站场防爆预案
n 引起爆炸的原因
1) 管线和其他压力容器因为受腐蚀作用,壁厚减薄,承压能 力降低而引起爆炸。
2) 违反操作规程,设备超压而引起爆炸。
3) 天然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在爆炸范围内)在室内或容器内遇火爆炸。
4) 站场动火时,防火措施不到位或不得当而引起爆炸。
5) 由于地震自然因素和第三方人为破坏等原因而引起爆炸。
n 防爆措施
1) 定期检查管线和其他压力容器内外腐蚀情况,摸清腐蚀规律,对腐蚀严重的部位要按要求及时处理,防止爆炸。
2) 输气站的设备、输气管线严禁超压工作。
3) 安全阀和压力表要定期校验检查,保证准确、灵敏。
4) 保持设备和管道通风良好,避免天然气外漏和聚集。
5) 电气设备由于短路、碰壳接地、触头分离而引起的弧光和点火花,都可能引起天然气空气混合物爆炸,因此,杜绝使用非防爆的电气设备并做好站场避雷和接地工作。
6) 当输气管线、汇管和容器中存在凝析油时,在动火割焊前,要用蒸汽或碱水清洗干净,排除残存的凝析油,防止油蒸汽与空气混合物爆炸。也可采取不断向管内和容器内注入氮气的方法来防止油蒸汽发生爆炸。
7) 加强站场巡检,做好站场值班和保安工作。
n 处理措施
1) 发生爆炸事故时,应首先关闭气源和有影响的电源。
2) 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值班人员立即向站长汇报,站长向有关领导汇报。采取倒流程措施,保护站场主要设备,将损失降低到最小。同时报警“119”,请求地方公安消防队支援。
3) 对现场人员、邻居居民的安全和环境保护及时采取果断措施,并组织疏散人员,搞好外部环境和秩序。
4) 设置警戒线,做好现场警戒保卫工作。限制车辆和人员进入现场(危险区)。组织义务消防队做好灭火工作。
5) 规定统一的指挥信号,配带醒目标志。抢险人员根据需要配备防毒面具、氧(空)气呼吸器、耳塞、护目镜、阻燃服、防水服、防尘口罩、防辐射安全帽、手套、无钉鞋,袖珍式硫化氢和氧气检测仪,并根据安全要求和需要,可配备轻便携式对讲机(个人配带),及其需要防静电的防护用品。
6) 积极主动联系医院,做好伤病员的抢救工作。
7) 保证抢险人员的生活供给,做好后勤保障。
8) 做好事故处理过程记录,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事态的发展,以便及时做出相应的对策。
9) 做好事故现场的恢复工作
四、 事故诱发因素
(一) 第三方破坏。
(二) 职工违章操作。
(三) 雷击。
(四) 地震。
五、 预防措施
由于天然气具有易燃、易爆、易挥发扩散等物理特性,火灾和爆炸对管道来说是最严重的事故。处理不当会对事故点相邻的设备、设施、居民区及消防救灾人员的人身安全等造成很大的危害。
六、 事故预想
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按照QHSE文件来执行,加强职工的安全意识。
按照火灾诱发因素(地震、雷击、职工违章操作、第三方破坏)制定如下具体预防措施。
(一) 地震:地震预报发布后,尽量降低管道压力,加大管道监测系统的巡查频率和力度。
(二) 雷击:燃气泄漏是雷击造成火灾或爆炸的前提,管道泄漏的及早发现是预防雷击爆炸事故的有效手段。
(三) 职工违章操作:对管道事故进行抢修或其它动火操作时,遵照相关的管道安全生产规定,避免造成事故现场失火或爆炸。
(四) 第三方破坏:加强外来人员的管理,加强站内及管线的巡查,避免包括蓄意性破坏(如恐怖袭击等)和非蓄意性破坏(如第三方施工造成管道泄漏,进而发生爆炸或火灾等)的发生。
七、 处理措施
(一) 管道着火或爆炸事故第一发现者,立即按基本反应程序应急;
(二) 立即停止事故管段的一切作业,确定危险区域,撤离危险区域内群众,通知相邻值守人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一定要坚守工作岗位,并禁止与抢险无关的人员进入事故及危险区域。
(三) 在不影响抢险的前提下,尽量保全事故遗迹,便于事故的起因调查。
(四) 站内人员在地方消防队到来后,全力配合消防队的救灾工作。
(五) 火灾扑灭后要通知晋中市公安消防支队派员勘查现场,作出火灾鉴定,并依据鉴定结论,对火灾责任人或责任单位提出相应处理意见
八、 阀室泄漏、火灾、爆炸事故预案
杨盘站分管马庄阀室,距离杨盘站13km,距离太原站11km。属于干线截断阀室。
(一) 事故诱发因素
Ø 地震;
Ø 第三方破坏;
Ø 上游操作失误或其它因素造成管道超压;
Ø 腐蚀穿孔或其它。
(二) 事故预想
Ø 阀室管线干线泄露及所引起的燃气泄漏、火灾或爆炸;
Ø 旁通管线泄露及所引起的燃气泄漏、火灾或爆炸。
(三) 处理程序
n 天然气大量泄漏:
Ø 发现管道燃气大量泄漏者,立即按基本反应程序应急;
Ø 配合调控中心切断事故阀室上下游阀室(或进出站)干线阀门;
Ø 参照管道断裂事故应急预案;
Ø 出现火灾、爆炸事故参照管道火灾、爆炸事故预案;
n 天然气轻微泄漏:
Ø 发现管道燃气大量泄漏者,立即按基本反应程序应急;
Ø 当班站控人员通知抢修人员做好阀室通风,避免抢修人员窒息,制止阀室周围危险区内人群的一切动火、动电操作;通知站应急抢险小组;
Ø 站急抢险小组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设备赶赴现场;现场设置警戒区,请求当地公安部门协助维护现场治安,防止发生火灾、爆炸、人员伤害等次生灾害;安排人员24小时现场职守;
Ø 配合抢修队伍对泄漏点的抢修。
九、 站场火灾预案
(一) 事故诱发因素
² 地震。
² 雷击。一是球雷雷击;二是直击避雷针感应电压产生火花;三是雷电直接燃爆天燃气;四是空中雷放电引起感应电压产生火花;五是绕击雷直击;六是工艺区周围对地雷击感应电压产生火花。
² 职工违章操作。
² 第三方破坏。
(二) 事故预想
由于天然气的易燃、易爆等物理特性,爆炸和火灾对站场来说是最严重的事故。处理不当会对相邻的设备、榆次门站、CNG母站、居民区及消防救灾人员的人身安全等造成很大的危害。
(三) 预防措施
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按照QHSE文件来执行,加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按照火灾和爆炸诱发因素制定如下具体预防措施。
Ø 地震。地震预报发布后,尽量降低输量,加大消防系统、电气系统、监测系统的巡查频率和力度。
Ø 雷击。做好站场防雷装置的保养和巡查,在雷雨多发季节,加大检查的力度和频率。
Ø 职工违章操作。
Ø 第三方破坏。
Ø 加大对站内压力容器的维护和维修力度。
(四) 杨盘站消防区域划分
Ⅰ区: 收发球区
Ⅱ区: 分离区
Ⅲ区: 计量调压区
Ⅳ区:配电室
Ⅴ区:生活区
(五) 事故处理程序
² 发现着火或爆炸者,立即按基本反应程序应急,并以最快速度通知站值班室、站领导和调控中心,值班人员马上通知站内消防力量和当地消防队等消防力量;
² 立即停止事故点的一切作业,测定危险区域,撤离危险区域内群众,通知相邻值守人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一定要坚守工作岗位,并禁止与抢险无关的人员进入事故及相邻区域。
² 指派专人到引导消防车及时到达现场。
² 消防泵迅速导通消防系统流程进行灭火,同时对相邻设备实行冷却措施。
² 地方消防队到来后,全力配合消防队的救灾工作。
² 火灾失控后,组织站内和相关人员的安全撤离。
² 将受伤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待医务人员赶到后急救。
² 火灾扑灭后要通知公安消防支队派员勘查现场,作出火灾鉴定,并依据鉴定结论,对火灾责任人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
² 火灾消除后,进行站场、管道和环境的恢复工作。
十、 站控室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一) 事故预想
当站控室发生火灾时,可能损坏站控机或PLC柜等设备,使设备失控,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二) 事故处理程序
Ø 站控室发生电器等引起的初期火灾时,值班人员确认火灾在可控制扑灭范围内,应立即用干粉灭火器进行扑救,并立即进行火灾报警。力争把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
Ø 火势较大时,立即按基本反应程序应急;并立即通知站应急指挥小组领导;
Ø 站内消防队及当地消防队等消防力量;山西处;调控中心。
Ø 将站控室门窗关闭,人员撤离出站控室。
Ø 在站控室四周布置各种消防器材,对火情进行监控,防止火灾复发或火势继续蔓延。
Ø 在山西处和调控中心指挥下进行相应的操作。
Ø 消防人员赶到后,由在场领导组织现场闲杂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Ø 将受伤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待医务人员赶到后急救。
Ø 火灾扑灭后要通知公安消防支队派员勘查现场,作出火灾鉴定,并依据鉴定结论,对火灾责任人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
Ø 火灾消除后,进行环境的恢复工作。
十一、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杨盘站成立事故应急小组,受山西处领导。正常生产时期由组长负责事故抢险的各项组织准备工作。
(一) 组织机构
l 消防抢险组
组长:宋义民
组员:米天照、刘德华、王子文、齐强国、李纲、田艳永
l 通讯联络组
组长:齐强国
组员:刘娜、梁娟
l 后勤保障组
组长:刘德华
组员:刘娜、王梅
l 伤员抢救组
组长:刘娜
组员:王子文、刘德华、梁娟、
(二) 职责
Ø 消防抢险组
1) 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对事故现场进行初步控制。
2) 负责及时向上级反映灾情。
3) 负责与地方横向联络,及时收集灾害相关情报信息。
4) 负责保证事故抢险现场的现场抢险畅通。
Ø 通讯联络组
1) 负责与上级应急领导小组和当地政府部门取得联系;
2) 负责及时向上级反映灾情,传达上级的指令;
3) 负责与地方横向联络,及时收集灾害相关情报信息;
4) 保证事故抢险现场的通讯联络畅通。
Ø 后勤保障组
1) 做好各种抢险物资的准备工作;
2) 购置事故抢险所需生活物品;
3) 负责事故抢险时职工的生活;
4) 负责购置、保管事故抢险用必备药品及医疗器材;
5) 配合抢救伤员和救治工作。
Ø 伤员抢救组
1) 负责提供与保管事故抢险用必备药品及医疗器材;
2) 负责现场伤员临时处置工作;
3) 配合当地医疗部门抢救伤员及救治工作。
十二、 火灾事故预案汇报流程
员工
杨盘分输站站控室
公众
报警
系统
周边企业、居民
公安、消防、医疗 机构
调度
中心
经过确认后启动A、B或C类应急预案
经过确认后启动A、B或C类应急预案
经过确认后启动A类应急预案
山西处值班室
十三、 火灾事故信息汇报及紧急通告内容
u 值班人员向公司调度中心、山西输气处值班室汇报事故信息:
我是杨盘分输站值班员×××,杨盘分输站××地点××时间,发生(现)××情况;目前已造成约××人员伤亡;现场情况:××××;报告完毕。
u 经山西输气处指令,值班人员向周边群众、居民发出紧急通告,并提示注意事项:
我是杨盘分输站×××,现在进行紧急通告:杨盘分输站发生××事件,对杨盘分输站周边1200米范围内的人员存在危险,请立即组织疏散撤离,通告完毕。
u 经山西输气处指令,值班人员向地方政府、公安、消防、医疗救护等救援机构发出紧急通告,并提出请求救援要求:
我是杨盘分输站×××,现在进行紧急通告:杨盘分输站××时间发生××事件,目前已造成约××人员伤亡;对杨盘分输站周边1200米范围内的人员存在危险;杨盘分输站位于杨盘村西南侧请求公安、消防、医疗救护立即救援,通告完毕。
以上紧急通告对象包括:110、119、120,当地政府。
听从山西输气处指令,向其他相关方进行紧急通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