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教育心理学补充.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0695477 上传时间:2025-06-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1.01KB 下载积分:5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补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心理学补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阶 段 特     征 发   展   成   就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语言和表象尚未完全形成 (1)客体永恒性。即当某一物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儿童知道该物体仍然存在 (2)目标定向行为。能通过建立“容器玩具”图式,用常规方式处理玩具 前运算阶段(2~7岁)   遇到问题能运用思维,但常常是不合逻辑的(1)具体形象性;(2)思维的不可逆性;(3)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4)自我中心主义 (1)动作图式符号化。即形成和使用字词、手势、标记、想象等符号的能力 (2)语言迅猛发展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掌握了一定的逻辑运算能力,但运算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运算指内部的智力或操作) (1)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 (2)去自我中心主义 (3)进行群集运算 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思维不依赖于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可通过假设推理来解答问题。 (1)假设演绎推理 (2)青春期自我中心 儿童思维发展已接近成人的水平   态度形成的三阶段理论 凯尔曼提出了态度形成的三阶段理论,即依从-认同-内化。 1.依从:依从指个体为了获得奖励或逃避惩罚而采取的与他人表面上相一致的行为。依从不是个体自愿的,而是迫于外界的强制性压力采取的暂时性的行为。在态度形成的过程中,依从是很普遍的现象,在个体早期生活中,态度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依从。 2.认同:认同是个体自愿地让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心目中榜样的观念和态度相一致。实际上,我们很多时候都是依照社会中其他角色的态度来指导我们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3.内化:内化在个体态度形成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每个团体都有其一定的规则,有的明确,有的模糊,但团体不可能对所有的行为都制定一定的规则,这就要求成员在大多数场合下都自觉地按照社会的期望来行动。 练习曲线: 学习进程及其效果可用曲线图表示,这种图解就叫学习曲线。学习通常都要经过一定的练习,把历次练习的进程及其效果用统计的方法处理,然后绘制成曲线图解,就可以看出学习过程的进步情况。因此,学习曲线也称练习曲线。 学习曲线的坐标式图表,一般以横坐标表示练习的次数、练习日数及练习的总作业量;纵坐标表示单位时间的作业量、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及完成作业的成功或错误的数量。 学习的进步,练习成绩的提高,虽然一般说来是逐步提高的;但由于学习内容的性质和难易不同,学习方法不同,以及学习者的能力、知识经验、学习动机和意志努力不同等原因,学习的进步情况也就不同,表现在学习曲线上也就有不同的趋势。一般情况如下: ①学习的进步先快后慢。在多数情况下,练习初期进步较快,以后逐渐缓慢 ②学习的进步先慢后快。在有的情况下,练习初期的进步比较缓慢,以后逐渐加快 ③练习的进步先后比较一致。在较少的情况下,练习的进步先后没有明显的快慢之分,比较一致 ④高原现象。在练习中期往往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即练习曲线上的所谓“高原期”  ⑤练习成绩的起伏现象。在各种学习过程中,都可以看到成绩时而上升, 时而下降的现象 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的含义:它是根据已知的事物信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思考,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答案,它是一种展开性的思维方式。 发散思维的特性: 1、流畅性 流畅性指思维畅通少阻、反映迅速,能在短时间内表达较多的概念,是发散思维的量的指标,属发散思维的低层次。 2、变通性 变通性指思维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不受消极的思维定势的桎梏,能产生创新的思维成果,是属于发散思维的中层次。 3、独特性 独特性指用与众不同的新观点、新认识反映客观事物,对事物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独特见解,它代表了发散思维的本质,属于发散思维的高层次。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年 龄 发展任务 重要事件 危 机 描 述 发展顺利的表现 危机未得到彻底解决的表现 出生~ 18个月 信任对怀疑 喂食 婴儿与看护者建立初步的爱与信任,获得安全感 认为外在世界是不可靠的,在不熟悉的环境中会产生焦虑 18个月 ~3岁 自主对羞怯 吃饭、穿衣、如厕训练 开始出现符合社会要求的自主性行为 缺乏信心,产生羞愧感 3~6岁 主动感 对内疚感 独立活动 儿童对周围世界更加主动和好奇,更具自信和责任感 形成退缩、压抑、被动的人格,产生内疚感 6~ 12岁 勤奋感 对自卑感 入学 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学会为人处事,形成成功感 产生自卑感和失败感,缺乏基本能力 12~ 18岁 角色同一 对角色混乱 同伴交往 在职业、性别角色等方面获得了同一性,方向明确 难以始终保持自我一致性,容易丧失目标,失去信心 成年 初期 亲密感 对孤独感 爱情婚姻 乐于与他人交往,感到和他人相处具有亲密感 被排斥在周围群体之外,疏离于社会而感到孤独寂寞 成年 中期 繁殖感 对停滞感 养育子女 关爱家庭,支持下一代发展,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创造力 过于自我,满足私利,产生颓废感,生活消极懈怠 老年期 完善感 对绝望感 反省和接受生活 自我接受感和满足感达到顶点,安享晚年 固着于陈年往事,在绝望中度过余生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育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