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玉山县妇幼保健院母乳喂养知识手册
目 录
一、爱婴医院三十措施………………………………………………3
1、《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十项措施》…………………………………3
2、《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4
2、《玉山县妇幼保健院促进母乳喂养十项措施》…………… ….5
二、母乳喂养宣教知识九个要点……………………………………6
1、母乳喂养的好处………………………………………………..…6
2、什么是纯母乳喂养?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和继续母乳喂养到2岁或以上的重要性…………………………………………..………6
3、分娩后皮肤早接触、早开奶的重要性………………………..…7
4、24小时母婴同室的重要性……………………………...………..7
5、产妇喂养的姿势和婴儿含接姿势…………………………………8
6、按需哺乳的重要性…………………………………………………9
7、如何保证产妇有充足的乳汁……………………………..……….9
8、特殊情况下,如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的母乳喂养……..…….9
9、产妇上班后如何坚持母乳喂养………………………………….10
三、正确的挤奶方法、吸奶方法、泌奶方法………………………..10
1、挤奶方法………………………………………………….……….10
2、吸奶方法…………………………………………………..……….11
3、泌奶方法…………………………………………….……….……12
四、混合喂养小知识……………………………………..…………..13
五、新生儿疾病早期症状的识别………………………….………..16
六、新生儿饥饿征象………………………………………….……..16
七、用奶瓶、奶嘴喂乳或喂水的害处……………………………….17
八、安慰奶嘴的危害……………………………………………..…..17
九、产后乳头凹陷、乳头破裂、乳房胀痛及肿块的处理………….18
1、乳头凹陷的处理……………………………………………..……18
2、乳头破裂的处理…………………………………………..………18
3、乳房胀痛及肿块的处理…………………………………..………19
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十项措施
一、有书面的母乳喂养政策,并常规的传达到所有保健人员。
二、对所有保健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使其能实施这一政策。
三、要把有关母乳喂的好处及处理方法告诉所有的孕妇。
四、帮助乳母在产后半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
五、指导母亲如何喂奶,以及在需及婴儿分开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泌乳。
六、除母乳外,禁止给新生儿喂任何食物或饮料,除非有医学指征。
七、实行母婴同室,让母亲及其婴儿一天24小时在一起。
八、鼓励按需哺乳。
九、不要给母乳喂养的婴儿吸橡皮奶头或使用奶头作安慰物。
十、促进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的建立,并将出院的母亲转给这些组织。
《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
一、禁止对公众进行代乳品、奶瓶或橡皮奶嘴的广告宣传。
二、禁止向母亲免费提供代乳品样品。
三、禁止在卫生保健机构中使用这些产品。
四、禁止向母亲推销这些产品。
五、禁止向卫生保健工作者赠送礼品或样品。
六、禁止以文字或图画等形式宣传人工喂养,包括在产品标签上印婴儿的图片。
七、向卫生保健工作者提供的资料必须具有科学性和真实性。
八、有关人工喂养的所有资料包括产品标签都应该说明母乳喂养的优点及人工喂养的代价及危害。
九、不适当的产品,如加糖炼乳,不应推销给婴儿。
十、所有的食品必须是高质量的,同时要考虑到使用这些食品的国家的气候条件及储存条件。
玉山县妇幼保健院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十项措施
一、制定本院的书面母乳喂养规定,下发至每个职工,要求熟记、理解实施其规定内容。
二、对全院职工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和技术培训,对新参加工作人员进行不少于18小时的母乳喂养政策和知识、技术培训。合格者,方可上岗。
三、通过产前门诊、孕妇学校等形式,把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哺喂方法告诉所有孕妇。
四、实行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帮助母亲在产后1小时内开始吸吮及母子皮肤接触30分钟以上。
五、指导母亲如何喂养,掌握正确的哺喂姿势、挤奶手法,使母亲和婴儿在需要分开时,也能保持泌乳。
六、坚持纯母乳喂养,禁止给婴儿吃母乳以外的其他任何食物及饮料,除非有医学指征。
七、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因护理、检查需要,母婴每天分离不超过1小时。除有医学指征的母婴分离外。
八、鼓励按需哺乳,不限制哺乳的时间、次数。
九、严格执行《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禁止使用奶粉、奶瓶和人工奶嘴,不宣传、张贴代乳品广告,不销售任何代乳品,拒绝奶粉商的馈赠。
十、将出院的母亲转给本院母乳喂养支持组织,进行产后访视,指导母乳喂养。本院设立母乳喂养咨询门诊及热线电话(2569132、25699333),继续为母乳喂养的母亲提供咨询服务。
母乳喂养的好处
1、对孩子的好处:母乳是婴儿的最佳食物,能够满足6个月内婴儿的全部营养的需要;
2、对母亲的好处: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和贫血;能够帮助妈妈恢复体形;减少乳腺癌和卵巢癌发病的几率。
3、对家庭的好处:方便,经济,增进家庭和睦。
4、对社会的好处:有利于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有助于小儿智能、社交能力的发育。
什么是纯母乳喂养
纯母乳喂养是指除母乳外,不给婴儿吃其他任何液体或固体食物。
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和继续母乳喂养到2岁或以上的重要性
1、增加母子之间的感情;
2、预防奶胀;
3、减少乳头错觉及婴儿过敏;
4、避免因添加了非母乳以外的食品减少婴儿吸吮次数而引起母亲乳汁分泌不足;
5、增加婴儿的免疫力,预防感染。
分娩后皮肤早接触、早开奶的重要性
早接触:分娩后,母婴皮肤接触应在生后30分钟以内开始,接触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
分娩过后,将宝宝带到妈妈身边,保持母子肌肤相亲。使母亲在经过较长时间的待产、分娩后心理上得到安慰,也使初生的宝宝在皮肤接触时很快表现安静,此项措施不仅促进母婴情感上的紧密联系,也使新生儿的吸吮能力尽早形成。
早开奶:第一次开奶时间是在分娩后30分钟以内。
婴儿早开奶可得到初乳,早得到第一次免疫。乳腺初次生成的乳汁称为初乳,是一种发黄的或清澈的糖浆样液体。初乳富含蛋白质和抗体,可以保护新生的小宝宝避免感染,还能帮助排出体内的胎粪、清洁肠道。
24小时母婴同室的重要性
本院为使母亲及宝宝有更多接触,建议母亲于生产后采取母婴同室的照顾方式,也就是宝宝出生后经检查及观察身体正常,则让宝宝及母亲在同一病房内接受护理人员的照顾,共享新生命的喜悦。
母婴同室的特色及优点:
1、提供家庭式照顾。
2、早期建立亲子关系,增进情感联系。
3、了解宝宝的生活习性,方便依婴儿需求哺乳,提高成功哺育母乳的机率。
4、学习育婴的技巧,增进父母的自信心及成就感。
产妇喂养的姿势和婴儿含接姿势
(一)正确的喂奶姿势:哺乳时将婴儿抱好的四个要点。
1、孩子的头和身体呈一条直线;
2、孩子的脸对着乳房,鼻子对着乳头;
3、母亲抱着孩子贴近自己;
4、若是新生儿,母亲不只托着他的头部还应托着他的臀部。
(二)正确的含接姿势
1.嘴张大;
2.下唇外翻;
3.舌头呈勺状环绕乳晕;
4.面颊鼓起呈圆形;
5.婴儿口腔上方可见更多的乳晕;
6.婴儿慢儿深的吸吮;
7.能看或听到吞咽。
(三)正确托起乳房的方法
用手“C”字托起乳房,食指支撑着乳房基底部,靠在乳房下的胸壁上,大拇指放在乳房的上方。两个手指可以轻压乳房改善乳房形态,使孩子容易含接。
托乳房的手不要在太靠近乳头处!
按需哺乳的重要性
按需哺乳即当婴儿饿了母亲觉得乳房胀了就应喂哺,哺乳的时间、哺乳的次数和间隔时间不受限制。频繁有效的吸吮乳房,促使乳汁增多,保证产妇有充足的乳汁。
如何保证产妇有充足的乳汁
母婴同室,按需哺乳,频繁有效吸吮,树立信心,合理营养,睡眠充足,心情舒畅。
特殊情况下,如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的母乳喂养
1、乙肝:如果母亲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阳性,则母婴垂直传播发生率为85~90%,如果母亲e抗原(HBeAg)阴性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则母婴垂直传播发生率32%。哺乳期母婴传播可以通过接种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是最有效的方法。
2.艾滋病感染母亲的母乳喂养:
艾滋病的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妊娠、分娩和哺乳三个阶段(宫内传播、产程和产后传播)。产后哺乳也是母婴传播的重要传播途径,因为艾滋病感染的母亲乳汁中含有艾滋病病毒。
我国提出的婴儿喂养政策是:提倡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杜绝混合喂养。
产妇上班后如何坚持母乳喂养
妈妈上班前的一段时间要学会挤奶和存储乳汁,等到上班后妈妈不在婴儿身边的时候就吃储存的母乳,母亲下班回到家里又可以在乳房上亲喂了。
妈妈要学会挤奶和母乳的储存方法。
正确挤奶的方法
挤奶方法:可采用手挤,也可使用吸奶器。
一、手挤:
1、准备好存放母乳的奶瓶。奶瓶是消过毒的,最好是塑胶制品,以免母乳中的某些成分留在玻璃瓶壁上。
2、洗净双手,乳头可用清水清洁。
3、放松心情,喝一大杯温水或温果汁。看着孩子的照片,想像孩子吃奶的样子,可启动排乳反射,还可以按摩、热敷乳房。
4、用拇食指挤压乳窦:将拇指和食、中指放在乳头后2厘米-5厘米处(乳晕处),指腹相对,向胸部方向直推,使乳汁流出。有节奏地重复上述动作,就可使乳汁顺利地流出。然后逐步移动手指的位置,使不同方位的乳汁都能挤到;每3小时挤一次,可防止奶胀和泌乳量减少。
5、被挤出的乳汁应立刻存放在冰箱或冰桶内。
挤奶方法最好能在上班前1~2周开始练习。开始时,应选择乳汁最多的时候,如早晨;熟练后才能在上班时坚持挤奶,并可以让孩子练习用奶瓶。每周练1~2次就可以了。
二、用吸奶器:
电动或手动均可。目前有些吸奶器能模仿孩子吸奶的自然情况,吸奶效果好,还可以提高激素分泌量。吸奶前的放松准备工作同手挤一样。另外,使用前要详细地阅读说明书,并按厂家要求进行消毒。
储存用具应消毒干净,并有盖。收集好的母乳要立即放入冰箱冷藏;从单位带回家的途中,可用装冰块的保温瓶或母乳专用保温袋保存。母乳在0~4℃可冷藏8天。母奶在-18℃以下的冷冻柜中可存放6个月以上。如果储存份数多,应贴上标签,注明挤奶时间。
刚挤出的奶,在3~4小时内可给孩子直接饮用,但应注意不要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或热源上。
冷藏室(48~72小时)的奶,用前可用温水复温到室温(或略高于室以在室温下自然解冻。解冻后的奶不要再次冷冻。
正确吸奶的方法
1、在吸奶之前,用熏蒸过的毛巾温暖乳房,并进行刺激乳晕的按摩,使乳腺充分扩张;
2、按照符合自身情况的吸力,进行吸奶;
3、吸奶的原则是8分钟左右;(时间应控制在20分钟以内);
4、在乳房和乳头有疼痛感的时候,请停止吸奶。
正确泌乳的方法
1、心理护理
产妇对母婴分离大多没有心理准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表现焦虑、担心、忧伤。精神因素可影响下丘脑及垂体功能,减少或抑制催乳素的分泌,使分泌乳量减少,因此及时的心理护理很重要,家属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对产妇耐心讲解患儿转儿科治疗的重要性,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帮助其树立信心,为成功母乳喂养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2、模仿早吸吮
当产妇分娩或剖宫产回病房后即由陪伴分娩的家属用手轻轻按摩乳头,并用拇指及食指分别置于乳晕两侧,朝胸壁方向向内压,挤压乳晕下方的乳窦,依各个方向将乳窦中的乳汁排出,这些动作持续10-30分钟,每2-3小时刺激1次,通过刺激乳头,挤压乳窦达到模仿新生儿吸吮的动作。
3、模仿按需哺乳
分娩后6小时内开始挤奶,每2-3小时或感乳房胀满时用手挤奶或用吸奶器吸奶,每20-30分钟或至乳房变柔软,每天不少于8次,同时注意夜间挤奶。
挤奶和吸奶应交替进行,以免负压吸奶致乳头水肿,每次排出的乳汁都存于干净的容器内,由家属亲自送到病房喂自己的宝宝,当产妇看到自己乳汁分泌不断地增加、听到宝宝在不断长大的消息,对母乳喂养就对充满信心。
4、增加母婴感情
对于新生儿情况,报喜不报忧但把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告知产妇。产妇能起床后陪同其看望新生儿,如新生儿病情允许,可由产妇为新生儿哺乳。产妇看望新生儿最早为产后八小时、最迟为产后48小时,平均20小时;每天最少看望2次、最多5次,平均每天看望3次;为新生儿哺乳最早为产后24小时、最迟为产后10天
5、一般护理
乳汁分泌和产妇的睡眠密切相关,因此,要使产妇得到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产后每天到儿科看望宝宝是每位产妇早期活动的动力,既锻炼了身体又联系的感情。哺乳期应保持平衡膳食,否则可影响乳汁的量和质量,产妇的饮食应高蛋白、高热量、高含维生素,少食多餐。
母乳和奶粉混合喂养小知识
1、母乳和奶粉混合喂养好吗?
母乳和奶粉混合喂养是在确定母乳不足的情况下,以其它乳类或代乳品来补充喂养婴儿。
混合喂养虽然不如母乳喂养好,但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母亲的乳房按时受到婴儿吸吮的刺激,从而维持乳汁的正常分泌,婴儿每天能吃到2~3次母乳,对婴儿的健康仍然有很多好处。
2、如何进行混合喂养
混合喂养新生儿可用乳旁加奶或使用小勺、奶杯加奶,混合喂养每次补充其它乳类的数量应根据母乳缺少的程度来定,喂养方法有两种:
1、补授法混合喂养:补授法是在妈妈每次喂奶时,先让宝宝吃母乳,等宝宝吸吮完两侧乳房后,再添加配方奶。如果下次母乳量够了,就不必添加了。补授法混合喂养的优点是保证了对乳房足够的刺激,这样实施的最终结果可能会重新回归到纯母乳喂养。建议4个月以下的宝宝采用补授法。
2、代授法混合喂养:
一次喂母乳,一次喂牛奶或代乳品,轮换间隔喂食,适合于6个月以后的婴儿。这种喂法容易使母乳减少,逐渐地用牛奶、代乳品、稀饭、烂面条代授,可培养孩子的咀嚼习惯,为以后断奶做好准备。
混合喂养不论采取哪种方法,每天一定要让婴儿定时吸吮母乳,补授或代授的奶量及食物量要足,并且要注意卫生。
3、混合喂养的原则是什么?
1、不允许母乳牛奶一顿混合喂
不要一顿既吃母乳又吃牛奶,这样是不妥的。一顿喂母乳就全部喂母乳,即使没吃饱,也不要马上喂牛奶,下一次喂奶时间可以提前。如果上一顿没有喂饱母乳,下一顿一定要喂牛奶;如果上一顿宝宝吃得很饱,到下一顿喂奶时间了,妈妈感觉到乳房很胀,挤一下奶,也比较多,这一顿仍然喂母乳。这是因为,母乳不能攒,如果奶受憋了,就会减少乳汁的分泌,母乳是吃得越空,分泌得越多。所以,不要攒母乳,有了就喂,慢慢或许就够宝宝吃了。
2、不要放弃母乳
混合喂养最容易发生的情况就是放弃母乳喂养。母乳喂养,不单单对母婴身体有好处,还对心理健康有极大的益处,母乳喂养可以使孩子获得极大的母爱。况且,有的产妇奶下得比较晚,但随着产后身体的恢复,乳量可能会不断增加,如果放弃了,就等于放弃了宝宝吃母乳的希望。不要遇到挫折就气馁,希望妈妈自信,您能够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可爱宝宝。
3、添加牛奶的依据
母乳是否不足,最好根据宝宝体重增长情况分析。如果一周体重增长低于200克,可能是母乳量不足了,可添加1次牛奶,一般在下午四五点钟吃1次牛奶,加多少,可根据宝宝的需要。
4、添加牛奶的具体方法
以2~3个月宝宝为例。先准备150毫升,如果一次都喝了,好像还不饱,下次就冲180毫升,但最多不要超过180毫升。如果吃不了,再减下去。如果一次喝得过多,就会影响下次母乳喂养,也会使宝宝消化不良。如果宝宝不再半夜哭了,或者不再闹人了,体重每天增长30克以上,或一周增加200克以上了,就可以一直加下去。如果宝宝仍然饿得哭,夜里醒来的次数增加,体重增长不理想,可以一天加2次或者3次,但不要过量,过量添加奶粉,会影响母乳摄入,请别忘了,母乳是6月以内宝宝的最佳食品。
新生儿疾病早期症状的识别
1、哭声变化
2、喂奶困难
3、发热或体温不升
4、反应低下
5、皮肤青紫
6、惊厥
7、呼吸异常
8、便血及呕血
9、皮肤粘膜发黄(黄疸)
10、马牙
新生儿饥饿征象
1、觅食反射(宝宝的头转向妈妈的乳房,同时张大嘴巴,舌头向前下方伸出)
2、宝宝做出吸吮的动作或将小手放进口里
3、哭闹(较迟的表现)。最好不要等到宝宝哭闹才喂奶。在出生的头几天,宝宝可能会很想睡觉,并很难被唤醒。但如果及上次喂奶已相隔约三小时,切记要唤宝宝吃奶。
用奶瓶、奶嘴喂乳或喂水的害处
一方面是用奶瓶可造成乳头错觉。所谓乳头错觉是指新生儿吸过了橡皮奶嘴后,不愿意再吸吮母亲的乳头了。因为橡皮奶嘴软,孔大,不需要花很大力气就可以吸到乳汁,而吸吮母亲的乳头要费较大的力气才能吸出乳汁。乳母的乳头不经常吸吮,减少了对乳头周围神经的刺激,影响泌乳反射、喷乳反射,使乳汁分泌量减少,造成母乳不足。
另一方面,奶瓶、橡皮奶嘴不易洗干净,易被细菌污染,使用后易引起肠道感染。如果实在必须要喂时,也都主张用小匙、小杯喂,因为小杯、小匙容易洗干净。
安慰奶嘴的危害
婴儿使用安慰奶嘴有以下几大害处:
1、容易把细菌带进嘴。
2、可能使宝宝的牙齿未来不够整齐,导致上下牙齿咬合不正,也会影响宝宝上下颌骨的发育,使宝宝形成高腭弓,形成不美观的嘴唇外观。因为不断吮吸会让牙床的个别部位提示大脑说,这里需要接受一个可能要不断咀嚼的信息,此位置的牙齿应该长得够大够硬。
3、容易引起小儿溢乳。在不停吮吸奶嘴的时候,空气随着宝宝的吞咽动作从两侧嘴角进入口腔,进而进入胃里,当胃承受不了奶和空气的容量时便会收缩,引起小儿溢乳。
4、易引起小儿腹痛。小儿不断地吮奶,其胃肠道也条件反射地跟着蠕动,频繁的蠕动易使宝宝发生肠痉挛,引起腹痛。
5、产生依赖性,嘴里无物会感觉不安全。在新生儿学会吸吮母乳前,不要让宝宝使用安抚奶嘴,因为吸乳头和吸奶嘴是不同的肌肉工作,太早引入安抚奶嘴,会干扰宝宝吸妈妈的乳头,影响母乳喂养的成功实施,成为妈妈敷衍宝宝的替代品,宝宝一哭就找奶嘴,用奶嘴代替了亲人的拥抱亲吻,减少了亲子间的互动,使妈妈不再了解宝宝,并导致宝宝成瘾,妈妈也成瘾(妈妈舍不得扔掉),宝宝对妈妈的信任减少,导致宝宝唯一可信任的就是安抚奶嘴。从生理学角度来看,由于宝宝及生俱来的非条件反射、吮吸反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失,如果父母一直给宝宝含个奶嘴,无疑是在强化这一反射,久而久之会形成依赖。
产后乳头凹陷的处理
母亲乳头凹陷时,小儿吸不到奶,可每天用洗净的手指轻轻牵拉出乳头数次,同时用双手把黑色的乳晕向左右两侧及上下两旁拉伸乳头,每次五分钟,每天两次。加上小儿的吸吮,奶头就会慢慢地出来。
乳头破裂的处理
1、纠正喂奶姿势及技巧;
2、挤出少量乳汁使乳晕变软易被婴儿吸吮;
3、先吸轻伤侧再吸重伤一侧;
4、让乳头和乳晕大部分含吮在婴儿口内;
5、交替交换抱婴位置(坐、卧);
6、频繁地哺乳;
7、哺乳后要等婴儿自动放下奶头,再抱离乳房(或轻压婴儿下颏,温和地中断吸吮);
8、喂奶后挤出少许乳汁用手涂在乳头、乳晕上;
9、乳头破裂剧烈者,可暂停吸奶24小时,但要将乳汁挤出喂养婴儿。
乳房胀痛及肿块的处理
有的产妇在产后2-3天,出现乳房硬块,一般是由于婴儿出生最初几天没有做到有效地母乳喂养,喂哺次数少,姿势不对,常伴有胀痛。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让小儿频繁地正确的吸奶,使乳管吸通。此外还可用洗净的手,轻轻地将肿块向乳头方向挤,迫使乳管通畅。
19 / 19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