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幼儿科学活动教案玩水(.docx

上传人:搞**** 文档编号:10686483 上传时间:2025-06-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8.92KB 下载积分:15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科学活动教案玩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幼儿科学活动教案玩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科学活动教案玩水(精选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启蒙教材《玩转科学》第三单元“水的世界”,主要涉及第二章“水的特性”以及第三章“水的运用”。详细内容包括:水的触感、水的浮力、水的流动以及简单的水的过滤。 二、教学目标 1. 让幼儿感知水的特性,如触感、浮力等,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 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水的运用,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水的浮力原理以及简单的过滤操作。 教学重点:水的特性以及水的运用的实践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实验器材(容器、浮力实验器材、过滤材料等)、演示用PPT。 学具:每组一份实验器材,包括容器、浮力实验器材、过滤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1)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水龙头,引导幼儿关注水的基本特性。 (2)提出问题:“水是什么样的?它有哪些特点?” 2. 新课导入(10分钟) (1)通过PPT展示,讲解水的特性,如触感、浮力等。 (2)结合实验,让幼儿亲自感受水的特性。 3. 例题讲解(15分钟) (1)讲解水的浮力,以简单的浮力实验为例,让幼儿理解浮力原理。 (2)示范过滤操作,让幼儿了解过滤的基本过程。 4. 随堂练习(10分钟) (1)分组进行浮力实验,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2)分组进行过滤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2)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水的其他运用。 六、板书设计 1. 《玩水——水的特性与运用》 2. 内容: (1)水的特性:触感、浮力、流动 (2)水的运用:过滤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1)观察家里或周围环境中的水,描述它的特性。 (2)利用家中的物品进行浮力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2. 答案: (1)描述水的特性,如透明、无味、流动等。 (2)实验结果:物品浮在水面上或沉入水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感知水的特性,提高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但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幼儿思考问题,提高课堂互动性。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关注生活中水的运用,如节约用水、水的循环等,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同时,引导幼儿探索其他自然现象,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教学难点:水的浮力原理以及简单的过滤操作。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3. 作业设计中的观察和实验题目。 详细补充和说明: 一、教学难点解析 1. 水的浮力原理 (1)浮力原理是物理学的基础内容,对于幼儿来说可能较为抽象。因此,教学中需要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例如:“浮力就像一只无形的手,它可以帮助物体浮在水面上。” (2)通过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浮力。可以使用不同密度的物品(如木头、石头、塑料玩具等)进行实验,让幼儿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2. 简单的过滤操作 (1)过滤是生活中常见的操作,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幼儿了解过滤的原理。可以采用简单的过滤实验,如用咖啡滤纸、沙子、绿豆等材料进行过滤。 (2)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要详细讲解过滤步骤,强调过滤的注意事项,如均匀倾倒、轻轻按压等。 二、教学过程解析 1. 实践情景引入 (1)引入时要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认识到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关注水的特性。 2. 例题讲解 (1)讲解浮力原理时,要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让幼儿容易理解。 (2)示范过滤操作时,要详细讲解每个步骤,让幼儿清楚了解过滤的全过程。 3. 随堂练习 (1)分组进行实验时,教师要密切关注每组幼儿的操作,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实验心得,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作业设计解析 1. 观察题目 (1)观察题目要贴近幼儿的生活,让幼儿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完成观察任务。 (2)引导幼儿关注水的不同特性,如形状、颜色、触感等。 2. 实验题目 (1)实验题目要简单易行,让幼儿能够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实验。 (2)鼓励幼儿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讲解过程中,语速要适中,确保幼儿能听清楚。 2. 语调要富有变化,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3. 使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和例子,帮助幼儿理解抽象的概念。 二、时间分配 1. 实践情景引入阶段,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避免过长导致幼儿注意力分散。 2. 例题讲解阶段,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确保幼儿充分理解。 3. 随堂练习阶段,时间控制在10分钟,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操作。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引导幼儿关注课程重点。 2. 鼓励幼儿积极回答问题,给予肯定和鼓励。 3. 注意提问的难度,确保问题既能启发思考,又不至于让幼儿感到困惑。 四、情景导入 1. 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感受到科学的实用性。 2. 创设有趣的情景,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教案反思 1.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本节课内容涵盖了水的特性、浮力原理和过滤操作,但要注意适当拓展,引导幼儿了解更多水的相关知识。 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幼儿亲身体验和操作,有助于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但要注意观察幼儿的学习反馈,适时调整教学方法。 3. 课堂互动是否充分: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同时,注意提问的方式,提高课堂互动性。 4. 教学评价是否合理:作业设计要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评价幼儿作业时,要注重过程和结果的结合,给予积极的反馈。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幼儿教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