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防水和排水.doc

上传人:綻放 文档编号:10681088 上传时间:2025-06-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KB 下载积分:9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水和排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防水和排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 防水和排水 10.1 一 般 规 定 隧道施工防排水设施应与营运防排水工程相结合。 隧道施工防排水工作应按防、截、排、堵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原那么进展。 隧道施工前应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制定防排水方案。施工中应按现场施工、机具设备等情况选择不阻碍施工的防排水措施。 隧道进洞前应先做好洞顶、洞口、辅助坑道口的地面排水系统防止地表水的下渗和冲刷。 施工中应对洞内的出水部位、水量大小、涌水情况、变化规律、补给来源及水质成分等做好观测和记录并不断改善防排水措施。 当防排水设计不符合实际情况设计中有遗漏或施工中有增减时施工应及时提请变更设计。 隧道防排水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般公路隧道 (1)拱部、边墙不滴水。 (2)路面不冒水、不积水设备箱洞处不渗水。 (3)洞内排水系统不淤积、不堵塞确保排水通畅。 (4)严寒地区隧道衬砌背后不积水路面、排水沟不冻结。 汽车专用公路隧道 隧道拱部、墙部、路面、设备洞、车行横通道、人行横通道等均不渗水。 10.2 施 工 防 排 水 隧道两端洞口及辅助坑道洞(井)口应按设计要求及时做好排水系统;覆盖较薄和浸透性强的地层地表积水应及早处理并符合以下要求: (1)勘探用的坑洼、探坑等应回填粘土并分层夯实; (2)洞顶上方如有沟谷通过且沟谷底部岩层裂缝较多地表水渗漏对隧道施工有较大影响时应及时用浆砌片石铺砌沟底或用水泥砂浆勾缝、抹面; (3)洞顶附近有井、泉、池沼、水田等应妥善处理不宜将水源截断、堵; (4)清理洞附近杂草和树丛开沟疏导封闭积水洼地不得积水; (5)洞顶排水沟应与路基边沟顺接组成排水系统; (6)洞外路堑向隧道内为下坡时路基边沟应做成反坡向路堑外排水并宜在洞口3~5m位置设置横向截水设施拦截地表水流入洞内; (7)施工废水应通过路及不透水的沟槽泄到隧道范围以外。 洞内顺坡排水其坡度应与线路坡度一致并满足以下要求: (1)水沟断面应满足排除隧道中渗漏水和施工废水的需要; (2)水沟位置宜结合构造排水工程设在隧道两侧或中心并防止阻碍施工; (3)经常清理排水设施确保水路畅通。 洞内反坡排水应采取以下措施: (1)必须采取机械抽水; (2)排水方式可根据间隔 、坡度、水量和设备等情况选用排水水沟或路或分段接力或一次将水排出洞外; (3)视线路坡度分段开挖反坡排水沟。在每段下坡终点开挖集水坑使水流至坑内再用水泵将水抽到下段水沟流入下一个集水坑这样逐段前进将水排出洞外。反坡水沟坡度不宜小于0.5; (4)隧道较短时可在开挖面附近开挖集水井安装水泵将水一次送出洞外; (5)沟断面、集水坑(井)的容积按实际排水量确定; (6)抽水机的功率应大于排水量所需功率20以上并有备用抽水机; (7)做好停电时的应急排水准备工作。 洞内有大面积渗漏水时宜采有钻孔将水集中汇流引入排水沟。其钻孔位置、数量、孔径、深度、方向和渗水量等应作详细记录以便在衬砌时确定拱墙背后排水设施的位置。 洞内涌水或地下位较高时可采用井点降水法和深井降水法处理。 隧道施工有平行导坑或横洞时应充分利用辅助导坑降低正洞水位使正洞水流通过辅助导坑引出洞外。 正洞施工由斜井竖井排水时应在井底设置集水坑用抽水机抽出井外。集水坑设置的位置不得影响井内运输和平安。 斜井、竖井施工有水时应边开挖边挖积水坑并视渗水量大小采用抽水机或吊桶排出。 在地下水发育的软弱围岩、断层破碎带中施工防排水可按本标准13章有关进展。 严寒地区隧道施工排水时宜将水沟、埋设在冻结线以下或采取防寒保温措施。 洞顶上方设有高位水池时应有防渗和防溢水设施。当隧道覆盖层厚度较薄且地层中水浸透性较强时水池位置应远离隧道轴线。 10.3 结 构 防 排 水 施 工 洞内永久性防排水构造物施工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1)防排水构造物的断面形状、尺寸、位置和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水沟坡面整齐平顺水沟及检查井盖板平稳无翘曲。 (3)衬砌背后或隧底设置盲沟时沟内以石质坚硬、不易风化且尺寸不小于15cm的片石充填盲沟纵坡不宜小于1。 (4)设置在软弱围岩区段的盲沟、有渗沟周侧应加做砂砾石反滤层或用无纺布包裹不得堵塞水路。 (5)墙背泄水孔必须伸入盲沟内泄水孔进口标高以下超挖局部应用同级混凝土或不透水材料回填实。 (6)排水接头应封结实不得出现松动。 (7)隧底盲沟、有渗沟及渗水滤层上方的回填应满足路基施工的要求墙背沟、内应去除杂物防止堵塞水路。 (8)严寒地区保温水沟施作时应有防潮措施防止保温材料受潮影响保温性能。修筑的深埋渗水沟回填材料除应满足保温、透水性好的要求外水沟周侧应用级配骨料分层回填不得让石屑、泥砂渗入沟内。 (9)排水设施应设置在冻胀线以下。 衬砌背后设置排水暗沟、盲沟和引水理应根据隧道的渗水部位和开挖情况适中选择排水设施位置并配合衬砌进展施工。 施工中应防止漏水造成浆液流失;灌筑混凝土或压浆时浆液不得浸入沟内。 隧道的排水设施应配合衬砌进展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1)侧沟与侧墙应联按结实必要时可在墙部加设短钢筋使墙与沟壁联为一体; (2)侧沟进水孔的孔口端应低于该处路面标高路面铺筑时不得堵塞孔口; (3)隧道内侧沟旁度设有集水井时宜与侧沟、路面同时施工; (4)采用先拱后墙法灌筑拱脚混凝土时应在拱墙连接部预埋水或预留过水通道保证拱墙背环向暗沟或盲沟排水流畅; (5)利用中心水沟(或侧沟)排水时应在墙底预埋沟沟通中心水沟(或侧沟)与侧墙背后排水设施在灌筑侧墙混凝土时不得堵塞预埋沟; (6)设在衬砌背后和隧底的纵横向排水设施其纵横向坡应平顺并配合其他作业同时施工; (7)当隧底岩层松软有裂隙水时应视详细情况加深侧沟或中心水沟的沟底或增设横向盲沟铺设渗水滤层及仰拱等。 衬砌背后采用压注水泥砂浆防水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1)压浆地段混凝土衬砌达设计强度70时方可进展压浆; (2)冬季注浆时洞内气温不低于+5℃灰浆温度应保持在+5℃以上; (3)如遇流沙或含水土质地层不宜采用水泥砂浆作防水层; (4)注浆地段衬砌反面宜用干砌片石回填严并每隔20m左右用1m厚浆砌片石或混凝土作阻浆隔墙分段进展压浆; (5)注浆孔宜按梅花形排列孔距视岩层渗水和裂隙情况确定一般不宜大于2m径向孔深应穿过衬砌进入岩层0.5m; (6)压浆顺序应从下而上从无水、少水的地段向有水或多水处从下坡方向往上坡方向从两端洞口向洞身中间压浆。每段压浆长度不宜小于20m; (7)初次压浆压力为0.3~0.5MPa;检查压浆压力为0.6~1.0MPa但不超过1.2 MPa; (8)做好压浆孔编及位置、水泥品种及标、砂浆成分及水灰比、延散度、压浆压力、注浆数量等记录。 当衬砌背后压注水泥砂浆后衬砌外表仍有渗漏水的地段可向衬砌体内压注水泥-水玻璃浆液;当这种浆液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用其它化学浆液。施工中应符合以下要求: (1)应优先采用水泥-水玻璃浆液作注浆材料。 (2)压注化学浆液时应随时注意对隧道附近水源的影响一旦发现污染应立即停顿使用。 (3)注浆孔间距和注浆压力应视渗漏水情况、衬砌质量等由现场试验确定。压浆孔间距为1~2m孔深宜为衬砌厚度为1/2或2/3但不得小于15cm并不得穿透衬砌以防跑浆;注浆压力可取1.2~2.0MPa不得低于1.2 MPa。 (4)压注化学浆液时其平安技术、防护用品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隧道衬砌采用防水混凝土时必须经现场试验到达规定要求前方可使用。防水混凝土的施工要求见本标准条。 衬砌的施工缝和沉降缝采用的橡胶止水带或塑料止水带防水时施工中应符合以下要求: (1)止水带不得被钉子、钢筋和石子刺破。如发现有割伤、破裂现象应及时修补。 (2)在固定止水带和灌筑混凝土过程中应防止止水带偏移。 (3)加强混凝土振捣排除止水带底部气泡和空隙使止水带和混凝土严结合。 (4)根据止水带材质和止水部位可采用不同的接头。对一橡胶止水带其接头形式应采用搭接或复合接;对于塑料止水带的接头形式应用搭接或对接。止水带的搭接宽度可取10cm冷粘或焊接的缝宽不小于5cm。 复合式衬砌中防水层的施工应满足以下要求: (1)防水层应在初支护变形根本稳定后二次衬砌施作前进展。 (2)防水层铺设前喷混凝土层外表不得有锚杆头或钢筋断头外露;对凸凹不平部位应修凿、喷补使混凝土外表平顺;喷层外表漏水时应及时引排。 (3)防水层可在拱部和边墙按环状铺设并视材质采取相应的接合。塑料板用焊接搭接宽度为10cm两侧焊缝宽应不小于2.5cm;橡胶防水粘接时搭接带为10cm粘缝宽不小于5cm。 (4)防水层的接头处应擦净。塑料防水板应用与材质一样的焊条焊接;橡胶防水板应用粘合剂连接。涂刷胶浆应均匀用量应充足;防水层的接头处不得有气泡、折皱及空隙接头处应结实强度应不小于同质材料。 (5)防水层用垫圈和绳扣吊挂在固定点上其固定点的间距拱部应为0.5~0.7m侧墙为1.0~1.2m在凹凸处应适当增加固定点。点间防水层不得绷紧以保证灌筑混凝土时板面与喷混凝土面能贴。 (6)采用无纺布作滤层时防水板与无纺布应亲叠合整体铺挂。 (7)开挖和衬砌作业不得损坏防水层当发现层面有损坏时应及时修补。 (8)防水层纵横向一次铺设长度应根据开挖和设计断面确定。铺设前宜先行试铺并加以调整。防水层在下一阶段施工前的连接局部应保护不得弄脏和破损。 (9)防水层属隐蔽工程二次衬砌灌筑前应检查防水层质量做好接头标记并填写质量检查记录。 复合式衬砌中采用喷涂材料作防水层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1)围岩外表的泥土、油污等必须去除干净。凸凹不平部位和破损处应修凿平顺。 (2)喷涂机具必须枯燥清洁;喷涂材料应搅拌均匀并及时使用。 (3)防水层宜2~3层施工每层厚度不宜小于2mm喷涂应均匀不得产生气泡。 (4)喷涂材料须封保存并贮藏于阴凉枯燥处。 (5)防水层施工的平安技术、防护用品均按有关规定。 停车带与正洞连接处的防排水工程应与正洞同进完成其搭接处应平顺不得有破损和折皱。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设备安装设计/排水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