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剖析题型 提炼方法,实验解读,构建知识网络 强化答题语句,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2.,以我国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1.,掌握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与生活巨变的基本状况。,2.,了解城市化的含义,归纳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阶段。,3.,理解互联网的兴起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内容索引,基础认知,学习思考,深化探究,核心突破,巩固练习,随堂反馈,基础认知,学习思考,一、从数据看沧桑巨变,1.,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1),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发展水平不仅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也不及一些发展中国家。,(2),到,1978,年,人均,仍位列很多发展中国家之后。,(3),后,国内生产总值迅速增长。,2.,国际经济地位的变化:,经济总量与最发达国家差距缩小。,(1)1990,年在世界排名第十,在发展中国家中排名第二。,(2)2001,年,跃居世界第六,在发展中国家中排名第一。,(3)2006,年跃居世界第四。,国内生产总值,十一届三中全会,3.,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人民生活水平开始向小康迈进。,(2)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3)2007,年,中共,“,十七大,”,提出,增强发展协调性,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图解识记,易混易错,经济腾飞的表现,图解识记,易混易错,国内生产总值不等于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从国外获得的劳动报酬、投资收益的净额。,二、城市化进程加快,1.,含义:,指人口、用地和经济、文化、生活模式由农村型转向,的过程。,2.,进程,(1),改革开放前进程十分缓慢。,(2),改革开放以来进程加快。,(3)21,世纪以来,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02,年提出实施,,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市道路。,3.,趋势:,出现城市区域化的倾向,形成了城市群的雏形。主要有,_,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和北京城市群等。,城市型,积极的城市化战略,长江三,角洲,三、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1.,原因,(1),时代的到来。,(2),政府的大力支持。,(3),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技术的进步。,2.,表现,(1),年中国全面开展互联网业务。,(2),应用领域越来越广,覆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信息社会的一个缩影。,信息化,计算机网络,1995,3.,影响,(1),打破时空界限,使信息、知识更快传递、共享。,(2),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娱乐方式。,(3),改变着中国的传统生活方式和人们的价值观以及认识世界的方法。,四、时尚中国,1.,原因,:改革开放的推动。,2.,表现,(1),思想观念:竞争意识、,、效率意识等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2),生活时尚,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居住条件的改善引发了,“,”,。,(3),流行语言:既有新创词语,又有外来词汇,也有港台语言等。,市场意识,装修热,思维点拨,易混易错,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大且持续增加,互联网应用范围扩大且科技含量不断提升,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在于:一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二是政府的支持与推动。,思维点拨,易混易错,新中国改革开放前的衣食住行和生活时尚体现出了统一性的特点,受政治影响较大;改革开放后,生活时尚向个性化方向发展,受经济发展和外来文化影响较大。,深化探究,核心突破,主题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巨变,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生活变化及原因,材料,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增长图,(,美元,),史料解读,注意对比材料中,“,1949,年,”“,1978,年,”“,1998,年,”,三个时期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并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问题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经济生活从,1949,年到,1998,年发生了什么变化。请说明原因。,提示,变化:随着人均国民收入不断提高,我国国际经济地位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发生巨大变化,综合国力大大提高。,原因: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国内社会环境的稳定和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人民的努力。,提示,2.,改革开放后民众物质生活的变化,材料,1978,年,中国人民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从此,国门向世界敞开,五色斑斓的外国服饰涌入中国市场。思想上的拨乱反正,经济上的恢复发展导致服装行业的极大繁荣。,中国城镇民众的穿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风格多样、色彩斑斓、求新求变,成为新时期服装流行的特点,。,史料解读,从划线中的,“,风格多样、色彩斑斓、求新求变,成为新时期服装流行的特点,”,,可总结其特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策、经济和思想等方面可以总结其原因。,问题思考,根据材料,指出,1978,年后中国民众着装的主要特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促成这一特点的社会因素。,提示,特点:风格、色彩多样化,求新求变。,因素:,实行改革开放;,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民众思想解放,审美心理的变化等。,提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变及原因,(1),巨变,国民经济的增长大大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向小康迈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逐步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娱乐方式发生了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衣食住行、思想观念均发生了变化。,史论总结,(2),原因,政治局势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社会秩序安定,人民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和权利。,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民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推动了物质生活的进步。这是推动现代中国发生巨变的根本原因。,国家政策的影响。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促使人们生活方式发生变化。,近代社会生活巨变的延续。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不仅在城乡普遍发生,而且更深刻更彻底。,受国际环境的影响。特别是方兴未艾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中国社会受到很大冲击。,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和教育的发展。,深化提升,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特点及其作用,1.,特点,(1),发展曲折性:,新中国成立初期,正常发展;,“,大跃进,”,时期,超常发展;,国民经济调整时,逆城市化;,“,文化大革命,”,时期,城市化停滞;,改革开放,稳步发展;,进入,21,世纪,高速发展。,(2),道路多样性:,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农民实现向非农业领域转移的重要途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人数大增,使小城镇迅速崛起,在城市化进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3),城市区域化: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城市区域化的倾向,如以沪宁杭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等。这些城市群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依托。,2.,作用,(1),促使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2),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就业。,(3),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4),提高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质量。,巩固练习,随堂反馈,1.(2017,四川学业水平测试,),如,图所示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妇女最时尚的着装,列宁装。这反映出当时女性的着装,A.,款式多样,B.,受西方服饰影响,C.,受苏联影响,D.,注重个性,答案,1,2,3,4,5,6,解析,20,世纪,50,年代,中苏关系友好,妇女的着装因而也受到了苏联的影响,故选,C,。,解析,2.(2017,云南学业水平考试,),如,图分别展示了,20,世纪,70,到,90,年代我国流行服饰的变化情况,导致这种变化的政策因素是,A.,外来文化的影响,B.,服装业迅猛发展,C.,改革开放的实施,D.,穿着品味的变化,答案,1,2,3,4,5,6,解析,抓住设问中关键词,“,政策因素,”,和图片中我国流行服饰从单调到多彩的变化。,解析,3.2004,年,由海内外近百名权威专家和学者共同完成了中国城市发展报告。该报告显示:未来中国经济将越来越向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三大城市群集聚。这充分体现出,A.,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B.,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城市区域化倾向,C.,我国城市化的道路是多样的,D.,我国现已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1,2,3,4,5,6,答案,解析,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城市群是我国三大城市群,体现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区域化倾向。,解析,4.,用,QQ,聊天、用,E,mail,发邮件、用,Blog(,博客,),写日记,已成为很多中国人的生活习惯。这表明,A.,邮电通信事业获得了新发展,B.,广播影视成为民众文化生活的主体,C.,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交往方式,D.,新技术、新观念深入人心,答案,1,2,3,4,5,6,解析,网络聊天、网络日志等都体现了互联网对人们的生活与交往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故,C,与题意相符。,A,、,B,、,D,与材料无直接关系,都不符合要求,故排除。,解析,5.,诗人北岛曾经写过一首短诗,人生,通篇只有一个字:,“,网,”,。而今,,“,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体的一个电子器官,”,。,2013,年,12,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放,4G,牌照,宣告我国通信行业进入,4G,时代。这表明,A.,互联网深刻影响了人类生活,B.,诗人的预测变为现实,C.,互联网取代了传统的,“,网,”,D.,世界开始连成了整体,1,2,3,4,5,6,答案,解析,从,“,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体的一个电子器官,”,可知,A,项叙述正确。,解析,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人均,GDP,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它的增长过程比亚洲大多数国家都稳定。,世界经济千年史,1,2,3,4,5,6,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人均,GDP,变化出现怎样的趋势?有何意义?,答案,趋势: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增长相对缓慢,以后迅速增长。,意义:表明中国经济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发生了巨变。,解析,趋势从图表可以看出,中国人均,GDP,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相对增长缓慢。,意义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个角度分析。,答案,解析,1,2,3,4,5,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