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南京政治学院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我国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初探.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63592 上传时间:2024-04-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政治学院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我国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初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南京政治学院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我国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初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南京政治学院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我国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初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南京政治学院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我国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初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南京政治学院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我国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初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 济 与 行 政 管 理 专 业 毕 业 论 文论文题目:_ 我国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初探 作者姓名:_范 冰 冰 _ 准考证号: 110000000000_工作单位:_ 职务(称):_ 通信地址:_ _ 邮 编:_ _完成时间:_2016_年_ 02_月_25 _日南京政治学院自学考试办公室制我国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初探考号:110000000000 姓名:范冰冰【内容要点】就业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扩大就业和推进建设的要求,把建设和扩大就业有机结合起来,依托阵地,发挥和组织社会力量开展社会化服务,为居民提供服务和方便的活动。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文明发展

2、的产物,作为稳定社会政治经济秩序的“安全网”和“减震器”,正受到党和政府以及民众越来越高度的高视。我国的社会保障从建国后到现在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进程,目前新型社会保障的整体框架已经基本形成,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我国的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还存在诸多问题和矛盾,就业形势的严峻,社会保障的不完善,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的相互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当前形势下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推动我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和谐健康发展。【关键词】就业;社会保障;失业目 录1概述41.1引言41.2劳动就业的特点41.3社会保障的特点52我国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的相互关系6

3、2.1劳动就业的主导作用62.2社会保障对就业的反作用73我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矛盾83.1市场体系机制不健全,导致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不高83.2政府促进就业的制度不健全,促进就业的配套政策不完善83.3失地失业农民再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堪忧83.4政府投入社会保障和就业的财力人力不足,地方财政负担较重94促进当前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几点建议94.1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首位94.2在明确就业问题性质的前提下决定二者的轻重取舍94.3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双管齐下,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105结语 11参考文献 131概述1.1引言劳动就业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对我国就业问题和社

4、会保障问题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纵观现今我国人力资源市场现状,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经济结构调整造成的结构性就业问题相互交织,使当前我国的就业矛盾十分尖锐。同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正在到来的老龄化又遇到了社会保障制度滞后的制约。如何处理就业与社会保障的关系,促进我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和谐健康发展,已成为国家制定经济和社会政策必须研究的重大课题。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城市贫困问题日渐突出,这既有就业矛盾加剧的原因,又有社会保障救助不足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综合考虑就业和社会保障两种政策的平衡。1.2劳动就业的特点首先、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

5、盾同时并存。2008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802万人,其中,15至64岁劳动人口为94200万人,占总人口的71%。本世纪上半叶,我国将迎来总人口(2033年达到15亿)、劳动年龄人口(2016人才90年达到9.9亿)、老年人口(2047年达到3.2亿)三大高峰。2006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访问美国,在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演讲时说:“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就业压力和社会能够提供的岗位之间,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都是一个突出的矛盾。就业岗位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300万个以上,矛盾十分尖锐。”从劳保部发布的2009年第一季度的部分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来看,总体上,劳动力供大于求;在所有求职人员

6、中,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49.3%,外来务工人员的比重为40.2%。中高技能人才供不应求。其中技师、高级技师和高级工程师的岗位空缺与求职者比例较大,分别为1.76、1.6、1.61。其次,新增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指出,未来20年,我国16岁以上人口将以年均550万人的规模增长,到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将达到904亿人。同时存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劳动就业问题。20世纪90年代后,农村离乡外出就业平均每年以500万人左右的规模迅速增长。另一方面,由于扩招,高校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与此同时,我国的失业率也呈不断上升趋势。2009年3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

7、去年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是4.2%。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消息,“十一五”期间,全国城镇将实现新增劳动就业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再次,就业形式多样化和不稳定性并存和西方国家的非正规就业是劳动者自主择业权的体现不同,我国的灵活就业方式是劳动者找不到正规就业组织条件下的一种无奈选择。这种选择是建立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因此,目前大部分多样化的就业方式给我国劳动者尤其是中低收入的劳动者带来的影响,不仅是就业岗位不稳定性增加,而且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权益亦受到损害。1.3社会保障的特点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一个“低水平,广覆盖”的城镇社会保险体系。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所以,笔者

8、着重从当前社会保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来论述社会保障的特点。首先,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民政部发布的200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1095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3%,比上年上升了0.2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15989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2%,比上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据国际老龄协会报告,中国已经是全球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到本世纪中叶,中国老龄化人口将超过4亿,占总人口的1/4左右。由于老龄化问题严重,在岗人口负担老龄人口的负担将会越来越严重。其次,覆盖面狭窄当前我国扩大覆盖面的重点的人群是城镇个体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

9、各地区纷纷出台针对个体劳动者的社会保险政策,但实际执行的情况并不尽如人意。个体劳动者参保率在全国范围内相当低。扩大覆盖面的另一个目标人群是农业人口以及被征地农民。目前已经初步建成了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体系。但对于养老方面的制度还没有正式出台。大多数的农村家庭仍然是家庭养老。对于这一庞大群体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采取什么样的原则和实际操作方法,都是社会保障在新世纪急需解决的问题。再次,社保基金的安全性和保值增值今年关于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性问题接二连三的爆发。老百姓的“保命钱”成了糊涂帐,严重侵害了老百姓的权益。更多的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性令人担忧。基金安全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没有基金,整个社会保障制

10、度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另一个同等重要的问题是基金的保值增值。不采取有效的投资方法,仅仅只是购买国债和协议存款,不能解决我国在未来的老龄化社会对基金的庞大需要。2我国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的相互关系社会保障项目中一个重要的保障是就业保障。在两者的相互关系中,劳动就业占主导作用,社会保障对劳动就业起反作用。2.1劳动就业的主导作用第一、劳动就业是实现社会保障的基础。从社会保障的起源来看,社会保障是大规模就业的产物。在工业化进程中,劳动者面临的社会风险加大,工伤、疾患、失业、老龄等基本需求的问题凸现出现,家庭保障不足以抵御大工业带来的社会风险,因而产生了社会保障社会化的要求。从社会保障的基金来源看,所有的

11、社会保障资金都来自于劳动者就业所创造的价值。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社会保障的制度赡养率,甚至社会保障在未来的存亡也取决于劳动就业收入水平。同时为减轻贫困问题并确保社会救济的有效性创造了条件。第二、劳动就业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根本条件。劳动者创造价值的前提条件是劳动者实现就业,使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相结合,才能创造价值。所创造的价值越大,用于进行社会再分配的资源就越充足。尽管具体的社会保障会受到政府的政策取向,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等多个因素的影响,但经济实力是最根本的。这一点,可以从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水平和欠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相比得出结论。第三、就业是劳动者最根本的保障。劳动就业不仅是对劳

12、动者生活的最基本保障,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一定的收入,从而获取自身生存及延续后代所需的生活资料,从而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人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还有更进一步的需求。就业是个人得以实现自我价值的物质手段和精神寄托,没有职业和行业的隶属,个人将会丧失归属感,甚至会导致心态的变化,这将是劳动力的极大浪费。2.2社会保障对就业的反作用社会保障对就业的影响具有二重性,既有积极的作用,又有消极的作用。第一、社会保障对劳动力的保护作用。从宏观的层面上来看,社会保障是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保障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经济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以及各阶层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

13、悬殊,缓解两级分化,削弱社会的对立情绪,维护社会稳定。而社会稳定是有利于经济发展,从而增加就业。社会保障制度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因为失败了也有基本保障,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条件,同样,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还能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以分化和化解就业压力。从微观层面来看,社会保障制度的强制性原则,给劳动者提供了基本保障的法律保证。在我国,合法的劳动就业合同的必备条款必须包括社会保障的内容。否则合同无效。但由于就业形式严峻,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以就业为条件,不给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的问题还是相当严重的。这不仅有赖于政府进一步规范企业行为,同时也需要劳动者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第二、社

14、会保障是劳动力成本的一部分。社会保障资金在经济过程中总是表现为劳动力成本的一部分。社会保障水平对就业的影响是劳动力成本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劳动力成本提高必然带来就业需求的下降。而社会保障实际是企业的劳动力非工资性成本,社会保障水平过高也必然带来就业水平的下降。由于社会保障资金最终是由劳动者支付,社会保障水平过高会直接提高劳动力成本,劳动力成本上升会加快资本和技术对劳动力的替代,进而减少劳动力的需求。企业就会自觉把投资投向成本低的地方,从而加大局部地区的就业压力。在中国,尽管劳动就业呈现严峻的供大于求,劳动力需求在短期内不会减少。但针对中高级人才,这一分析仍然是适用的。第三、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

15、影响。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之一是体现在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影响力上。众所周知,社会保障具有刚性,一旦上升,则很难下调。如果社会保障水平超过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就会导致财政问题。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之二是能够聚集大量的资本,有利于促进和完善国家的资本市场的形成。社会保障基金可以用于投资,从而增加投资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社会保障基金还能熨平经济波动。这一点在完全化的市场经济国家体现的更加明显。经济萧条时期,失业人口增加,社会保障收入减少,支出增加,可以刺激消费,缓解一定程度上的萧条,推动经济复苏,从而促进就业。反之,经济繁荣时期,收大于支,抑制需求,有利于缓解经济过热,保持经济的平稳

16、运行。3我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矛盾3.1市场体系机制不健全,导致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一是市场机制作用的人群和领域受限。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等历史原因及其惯性作用,导致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单位和垄断行业的用人、市场化配置程度较低,市场调节就业的人群十分有限。劳动力市场配置的主要是一些低端初级人才、新增劳动力和农民工,经理市场、专业人才市场建设滞后。二是市场机制不健全作用力度有限。劳动力市场因信息不对称,市场体制不能统一运行,存在分割状态。作为劳动力市场价格的工资,不能完全体现劳动力价值和劳动供求关系;非公经济的社会保障等政策福利优势比公有制经济部门少,导致非公经济主体在市场竞争、

17、吸引人才方面处于劣势。劳动合同形式主义成分较大,存在订立不公平合同、欺诈性合同与违反合同等问题。3.2政府促进就业的制度不健全,促进就业的配套政策不完善例如促进特困人群就业的扶持性政策缺乏延续性。另外,失业保险除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外,促进再就业的功能发挥不够。就业培训中引导性培训多、技能培训少,导致求职人员的知识技能与用工单位岗位需求差距大。技能培训是就业培训的重点,但培训时间短,多为1至2个月,职业培训后达不到用人单位的技能要求,导致求职者的技能和愿望与岗位的技能要求差距较大,用工双方都不满意,用工不稳定。尤其是农村转移输出培训人员,有的输出不满两个月就返乡,造成公共资源浪费。3.3失地

18、失业农民再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堪忧由于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政策滞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失地人员,都没有社会养老保险,现在缴费难度大,绝大多数无力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劳动年龄内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处境更加艰难,面临解决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双重问题。他们除了要维持自身的生存外,还担负着赡养老人、扶养子女的家庭重任。3.4政府投入社会保障和就业的财力人力不足,地方财政负担较重比较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的支出比例,可以看出投入力度偏小。加拿大为39%,日本为37%,澳大利亚为35%;2005年我国只有11%左右,且这11%的投入基本用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快与工作人员少和工作经费投入不足的矛盾突

19、出。4促进当前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几点建议4.1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首位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这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最有利的条件,也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劳动力资源向城镇的转移,加之国有企业改革及企业转制,给就业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因此,就业促进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扩大就业作为重要职责,统筹协调产业政策与就业政策”。各级政府在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和政策时,必须坚持就业优先的原则,在着力促进就业的前提下,辅之以必要的社会保障手段,以缓解就业压力,帮助一部分不适应市场竞争的劳动者合理退出。4.2在明确就业问题性质的前提下决定二者的轻重取舍一般来讲,在劳动力

20、市场机制不完善甚至“失灵”的情况下,社会保障对缓解就业矛盾的作用就更加明显。例如,解决大规模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破产关闭中出现的失业问题,促进就业政策的作用往往很小,而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就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我国在落实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以及对关闭破产企业职工的提前退休和协议保留社会保险关系等政策性安置措施,就是运用社会保障政策解决就业问题的典型例子。考虑到社会保障制度的刚性,在运用社会保障政策解决这类就业的特殊矛盾的时候,可以考虑建立过渡性的保障办法,一旦这类就业矛盾有所缓解,就应立即停止过渡政策。4.3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双管齐下,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我国的就业问题,从长远看,属于劳动力

21、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总量性矛盾,解决总量性矛盾,从根本上讲,需要把积极的就业促进政策放在首位。但从当前情况看,导致就业矛盾尖锐的直接原因却是结构性矛盾。这种结构性矛盾,既有经济转型的问题,又有体制转轨的问题。由此造成的下岗失业问题,不仅仅是劳动者技能的转换和升级问题,也存在作为传统经济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劳动者如何转变观念适应市场的问题。劳动力市场上就业最困难的群体表现为传统经济中的下岗和失业人员。因此,当前应当把结构性就业问题作为我国就业政策的立足点,合理运用好社会保障和就业促进政策。从国际经验看,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必须使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双管齐下,形成合力。首先,合理确定社会保障水平。社会保障

22、发展的程度应当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虽然我国社会保障占GDP的比例总体上并不很高,但是增长幅度很快,如揭东县仅企业单位离退休费2010年度发放金额就达到5412万元,为2005年度发放888万元的6.09倍;离退休人数从2005年的2238人到2010年的5525人,五年翻了一番。按目前揭东县的养老、失业二项社会保险费率计算,企业雇佣劳动力成本平均占工资总额的25%以上。考虑到社会保障水平的刚性和其对劳动力市场的巨大影响,要始终把低水平作为我国社会保障发展的基本原则;当前,要防止政府财政供养人员工资增加等因素带来的社会保障水平攀比。其次,合理控制社会保障范围。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的

23、深化把矛盾的焦点集中到了社会保障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容易产生过分强化和依赖社会保障的倾向,甚至把阶段性的特殊矛盾当作社会保障制度的长期性的矛盾处理。这种作法虽然近期能够增加社会保障基金收入,但从长期看则是加重了未来的基金负担。对于解决国有企业长期形成的历史问题,应当采取一定时期的财政补贴的办法解决,而不宜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调整解决。因此,必须把解决当前社会保障面临的突出矛盾与社会保障体系长期建设目标区分开来,合理控制社会保障范围。再次,严格界定过渡性社会保障政策的对象和时间范围。为了解决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就业的特殊矛盾,可以建立过渡型的社会保障办法,但必须严格控制对象和时间范围

24、,防止将过渡性政策长期化。当前,特别要防止把就业困难群体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政策长期化,各级政府要贯彻和落实“个人自主择业,市场配置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一方面,必须坚持为就业困难群体寻求就业出路,并提供相应的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另一方面,对于市场机制相对发达的地区,应当尽快把就业困难群体并入失业保险,政府部门要树立起“就业优于保障”的观念,积极对就业困难群体进行职业指导,组织就业困难群体开展转岗和再就业培训,妥善处理长期依赖补贴等问题,结束这种过渡型的保障办法。第四,合理确定社会保险项目。分清轻重缓急,不能把养老、医疗、生育、失业、工伤等几项保险捆往一起发展,以减轻企业的投资

25、压力和就业成本;同时,应增加财政社会保障投入,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合理确定保障标准和方式,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分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最后,要不断完善再就业服务及保障制度。由于再就业服务及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表现在:(1)现行的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险制度主要是针对原来的全民工而设计的,不适应自谋职业或从事非连续等弹性工作的再就业职工与其他劳动者。(2)非国有企业的参保率低,下岗职工及其他劳动者到非国有企业就业,现行的养老等社会保险关系接续不上或不能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险制度。(3)社会保险统筹层次低,增加了劳动力跨行业、跨地区流动,寻找就业机会的难度。以上这些影响了就业和再就业的

26、实现,故此,应通过积极拓展就业门路,把更多的年轻人纳入进来,使社保体制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逐步解决失业问题和就业问题。5结语就业是民生之本,充分就业能促进社会保障健康发展;社会保障也可以为促进就业服务并发挥出其他制度无法代替的功能。然而,尽管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之间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但我们必须注意到,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并不能相互取代,不存在“劳动就业就是最好的社会保障”这样的逻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以及相互制约的。因此,应当在制度安排和政策实践中,应该将他们视为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并在两大政策体系之间寻求相互配合和相互协调的有效机制。这正是政府在21世纪所面对并要

27、解决的问题。参考文献1张璐、胡宏.伟扩大内需条件下的中国社会保障建设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魏娜.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3张娟.新时期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4郭甜.论我国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J.理论观察.20055饶风.新时期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6人社部部长回应“十二五”就业社保九大问题.中国经济网. 2015-10-157尹蔚民.渐进实施延迟退休 延长交费年限.2015-03-10中央两会答记者问指导老师评语 指导老师签名: 年 月 日答辩委员会意见 成绩评定:_

28、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名:_ 职称:_年 月 日主考院校审核 年 月 日备注 个人工作业务总结本人于2009年7月进入新疆中正鑫磊地矿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前身为“西安中正矿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测量技术工作,至今已有三年。在这宝贵的三年时间里,我边工作、边学习测绘相专业书籍,遇到不懂得问题积极的请教工程师们,在他们耐心的教授和指导下,我的专业知识水平得到了很到的提高,并在实地测量工作中加以运用、总结,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积极的参与技术培训学习,加速自身知识的不断更新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测绘技术人员。在这三年中,在公司各领导及同事的帮助带领下,按照岗位职责要

29、求和行为规范,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完成了领导所交给的各项工作,在思想觉悟及工作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思想上积极向上,能够认真贯彻党的基本方针政策,积极学习政治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积极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负责,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 在工作态度方面,勤奋敬业,热爱本职工作,能够正确认真的对待每一项工作,能够主动寻找自己的不足并及时学习补充,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在公司领导的关怀以及同事们的支持和帮助下,我迅速的完成了职业角色的转变。一、回顾这四年来的职业生涯,我主要做了以下

30、工作:1、参与了新疆库车县新疆库车县胡同布拉克石灰岩矿的野外测绘和放线工作、点之记的编写工作、1:2000地形地质图修测、1:1000勘探剖面测量、测绘内业资料的编写工作,提交成果新疆库车县胡同布拉克石灰岩矿普查报告已通过评审。2、参与了库车县城北水厂建设项目用地压覆矿产资源评估项目的室内地质资料编写工作,提交成果为库车县城北水厂建设项目用地压覆矿产资源评估报告,现已通过评审。3、参与了新疆库车县巴西克其克盐矿普查项目的野外地质勘查工作,参与项目包括:1:2000地质测图、1:1000勘查线剖面测量、测绘内业资料的编写工作;最终提交的新疆库车县康村盐矿普查报告已通过评审。4、参与了新疆哈密市南

31、坡子泉金矿2009年度矿山储量监测工作,项目包括:野外地质测量与室内地质资料的编写,提交成果为新疆哈密市南坡子泉金矿2009年度矿山储量年报,现已通过评审。6、参与了新疆博乐市五台石灰岩矿9号矿区勘探项目的野外地质勘查工作,项目包括:1:2000地质测图、1:1000勘探剖面测量、测绘内业资料的编写工作,并绘制相应图件。7、参与了新疆博乐市托特克斜花岗岩矿详查报告项目的野外地质勘查工作,项目包括:1:2000地质测图、1:1000勘探剖面测量、测绘内业资料的编写工作,并绘制相应图件。通过以上的这些工作,我学习并具备了以下工作能力: 1、通过实习,对测绘这门学科的研究内容及实际意义有了系统的认识

32、。加深对测量学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2、熟悉了三、四等控制测量的作业程序及施测方法,并掌握了全站仪、静态GPS、RTK等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3、掌握了GPS控制测量内业解算软件(南方测绘 Gps数据处理)以及内业成图软件(南方cass)的操作应用。能够将外业测量的数据导入软件进行地形图成图和处理。4、在项目技术负责的指导下熟悉了测量技术总结的编写要求和方法,并参与了部分项目测量技术总结章节的编写工作。5、在项目负责的领导下参与整个测量项目的组织运作,对项目的实施过程有了深刻理解。通过在项目组的实习锻炼了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二、工作中尚存在的问题 从事测绘工作以来,深深感受到工作的繁忙、责任的重大,也因此没能全方位地进行系统地学习实践,主要表现为没有足够的经验,对于地形复杂的地段理解不够深刻;理论知识掌握不够系统,实践能力尚为有限。以上问题,在今后工作中自己将努力做到更好。三、今后的工作打算 通过总结四年来的工作,我无论从工作技术上,还是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今后,我会在此基础上,刻苦钻研,再接再厉,使自己在业务知识水平更上一层楼,为测绘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