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PEP三上Unit6教案及备课内容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PEP三年级上册Unit 6《Meet my family》。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家庭话题展开,包括A、B两部分。A部分包含Let’s learn和Let’s do两个板块,介绍了本单元的核心词汇father, mother, sister, brother以及重点句型This is 。B部分包含Let’s talk和Let’s play两个板块,通过对话形式,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
二、教学目标
1. 能够听懂、会说、会读单词father, mother, sister, brother。
2. 能够运用句型This is 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3. 能够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所学语言进行简单交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单词father, mother, sister, brother的认读和句型This is 的运用。
2.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This is 句型介绍家庭成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PPT、卡片、录音机、磁带。
2. 学具:单词卡片、家庭成员照片。
五、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5分钟)
利用歌曲《Family Song》引入本节课的话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复习有关家庭的词汇。
2. 新课导入(10分钟)
(1)展示家庭照片,引导学生用中文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2)学习单词father, mother, sister, brother,引导学生用This is 句型介绍家庭成员。
3. 语言操练(10分钟)
(1)利用PPT展示家庭成员图片,学生用This is 句型进行介绍。
(2)两人一组,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对话练习。
4. 例题讲解(10分钟)
(1)播放B部分Let’s talk的对话,学生跟读,理解对话内容。
(2)引导学生注意对话中This is 句型的运用。
5. 随堂练习(5分钟)
学生根据所给情景,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角色扮演。
(2)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收集自己家庭成员的照片,下节课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
1. 单词:father, mother, sister, brother
2. 句型:This is
七、作业设计
1. 抄写单词father, mother, sister, brother各5遍。
提示:My family has people. This is my father. He is years old. This is my mother. She is
答案:
例:My family has four people. This is my father. He is 40 years old. This is my mother. She is 38 years old. This is my sister. She is 10 years old. This is my brother. He is 6 years old.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本节课通过引入真实的家庭照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情境中学习语言。通过角色扮演等实践活动,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家庭成员词汇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辅导。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家庭成员的照片,为下节课的分享活动做好准备。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家庭文化,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教学目标中的词汇和句型掌握。
2. 教学难点:This is 句型的正确运用。
3. 教学过程中的语言操练和例题讲解。
4. 作业设计中的家庭成员介绍。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文化差异了解。
一、教学目标中的词汇和句型掌握
1. 单词教学时,通过展示家庭成员图片,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单词意义。
2. 采用多种方法巩固单词,如:高低音读、快速闪卡、单词接龙等。
3. 句型教学时,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感知、模仿、运用This is 句型。
二、教学难点:This is 句型的正确运用
1. 在新课导入阶段,通过展示家庭照片,引导学生用This is 句型介绍家庭成员,让学生初步感知句型结构。
2. 例题讲解阶段,让学生跟读对话,注意模仿句子的语音、语调。
3. 语言操练阶段,设置不同的情境,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对话练习,巩固句型运用。
三、教学过程中的语言操练和例题讲解
1. 语言操练:教师应关注学生在操练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纠正发音、语法等错误,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熟练地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
2. 例题讲解:通过播放对话录音,让学生跟读,模仿地道的语音、语调。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对话中的语言细节,如:This is 句型的运用、家庭成员的介绍顺序等。
四、作业设计中的家庭成员介绍
1. 作业题目要求学生根据提示,用This is 句型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2. 答案示例中,给出了一个完整的家庭成员介绍,教师可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添加更多细节,如:家庭成员的职业、兴趣爱好等。
五、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文化差异了解
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便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家庭文化,可通过观看视频、阅读相关书籍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以清晰、标准的发音为学生树立榜样。
2. 在对话环节,教师可适当调整语速,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对话内容。
二、时间分配
1. 确保热身活动、新课导入、语言操练、例题讲解等环节时间分配合理,避免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
2. 在语言操练环节,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两人一组对话练习,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开口说英语。
三、课堂提问
1. 教师提问时应注意问题的针对性和启发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2. 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情景导入
1. 利用歌曲、图片等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让情景导入更贴近学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教案反思:
一、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
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目标是否得到有效实现,学生是否掌握了单词father, mother, sister, brother和句型This is 。如有需要,可针对未达标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二、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思考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三、课堂氛围和学生的参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课堂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课堂效果。
四、教学难点的突破
反思本节课在突破教学难点方面是否到位,学生是否能够熟练运用This is 句型。如有必要,可增加相关的练习和巩固环节。
五、作业设计与课后拓展
评估作业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是否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关注课后拓展活动的实施情况,了解学生在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