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最新夸夸我的好朋友大班教案(优秀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大班主题活动“夸夸我的好朋友”,教材为《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朋友之间”第三节“夸夸我的好朋友”。内容主要包括:引导幼儿发现和欣赏好朋友的特点,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对好朋友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目标
1. 让幼儿能够发现和欣赏好朋友的特点,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
2. 培养幼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对好朋友的赞美之情,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对好朋友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发现和欣赏好朋友的特点,增进友谊。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PPT、夸夸卡、好朋友图片、录音机、磁带。
2. 学具:彩笔、夸夸卡、好朋友图片。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1)教师展示好朋友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好朋友的特点。
(2)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与好朋友之间的趣事,激发幼儿对好朋友的喜爱之情。
2. 例题讲解(5分钟)
(1)教师展示PPT,讲解如何用恰当的语言夸夸好朋友。
(2)教师邀请幼儿上台示范,其他幼儿认真倾听并给予掌声。
3. 随堂练习(10分钟)
(1)教师发放夸夸卡,让幼儿在夸夸卡上画出自己的好朋友,并写下对好朋友的赞美之词。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修改和完善夸夸卡。
4. 分享与展示(5分钟)
(1)教师邀请部分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夸夸卡,并大声念出赞美之词。
(2)其他幼儿认真倾听,给予掌声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
1. 板书夸夸我的好朋友
2. 内容:
(1)好朋友的特点
(2)赞美好朋友的语句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夸夸我的好朋友
2. 作业内容:请小朋友们在家里画出自己的好朋友,并写下对好朋友的赞美之词。
3. 答案示例:
好朋友:小明
赞美之词:小明,你真棒!你画画很厉害,每次都能得到老师的表扬。而且你很关心同学,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针对幼儿在表达赞美之情时的不足,给予个别指导和鼓励。
2. 拓展延伸:
(1)鼓励幼儿在家庭中与父母分享夸夸好朋友的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2)组织一次“好朋友夸夸会”,让幼儿在集体中展示自己的夸夸卡,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对好朋友的赞美之情。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和分享与展示环节。
3. 作业设计中的作业题目和答案示例。
详细补充和说明:
一、教学难点解析
1.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对好朋友的赞美之情。
此难点的解决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和示范。教师应以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为基础,使用简单明了、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讲解和示范,使幼儿能够理解和模仿。
(1)教师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通过展示好朋友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好朋友的特点,培养幼儿发现美的能力。
(2)在例题讲解环节,教师展示PPT,用具体的事例和简洁的语言,教授如何用恰当的语言夸夸好朋友。例如:“你真棒!你画画很厉害,每次都能得到老师的表扬。”
(3)在随堂练习环节,教师发放夸夸卡,让幼儿在夸夸卡上画出自己的好朋友,并写下对好朋友的赞美之词。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修改和完善夸夸卡,确保幼儿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赞美之情。
二、教学过程重点环节解析
1.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此环节的关键是激发幼儿对好朋友的喜爱之情,为后续教学活动打下良好基础。
(1)邀请幼儿分享自己与好朋友之间的趣事,让幼儿感受到与好朋友相处的快乐。
(2)展示好朋友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好朋友的特点,培养幼儿发现美的能力。
2. 例题讲解环节:此环节的关键是让幼儿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赞美之情。
(1)以具体事例为依据,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讲解。
(2)邀请幼儿上台示范,让其他幼儿有直观的学习对象。
3. 分享与展示环节:此环节的关键是让幼儿在集体中展示自己的夸夸卡,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1)鼓励幼儿大胆地上台展示自己的夸夸卡,并大声念出赞美之词。
三、作业设计重点解析
1. 作业题目和答案示例的设计应紧扣教学目标,引导幼儿在家中巩固所学内容。
(1)作业题目应具有趣味性和实践性,让幼儿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夸夸好朋友的乐趣。
(2)答案示例应具有指导性,帮助幼儿更好地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赞美之情。
好朋友:小华
赞美之词:小华,你真棒!你总是乐于助人,上次我摔倒了,你立刻扶我起来,还帮我擦干净衣服。你是我学习的好榜样!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语言要简洁明了,语调要亲切、充满激情,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 在夸夸好朋友时,教师要用生动的词汇和形象的比喻,使幼儿更容易理解和模仿。
二、时间分配
1.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约5分钟,充分激发幼儿兴趣,为后续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2. 例题讲解环节约5分钟,重点突出,简洁明了,确保幼儿掌握要点。
3. 随堂练习环节约10分钟,给予幼儿充足的练习时间,加强巩固。
4. 分享与展示环节约5分钟,让幼儿充分展示自己,提高自信心。
三、课堂提问
1. 教师在提问时,问题要具有针对性和开放性,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
2. 针对不同层次的幼儿,教师应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使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课堂中。
四、情景导入
1. 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朋友图片、故事等资源,创设有趣的情景,吸引幼儿注意力。
2. 通过分享与好朋友之间的趣事,让幼儿产生共鸣,激发学习兴趣。
教案反思:
1. 教学内容方面:本次教案内容贴近幼儿生活,符合幼儿认知水平,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及时调整难度,确保每个幼儿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2. 教学方法方面:本次教案采用了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但仍需关注个别幼儿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指导。
3. 教师语言语调方面:教师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生动性,以及语调的亲切、激情,以提高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4. 课堂氛围方面:本次教案注重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适时调整教学策略。
5. 作业设计方面:作业设计要具有实践性和指导性,使幼儿能够在家庭中巩固所学,同时,教师要及时检查作业完成情况,给予反馈。
通过本次教案的实施,教师应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