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大班科学《好玩的九宫格》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图形》,详细内容为“好玩的九宫格”。通过该内容的学习,使幼儿了解九宫格的基本概念,掌握九宫格的排列规律,提高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九宫格,了解九宫格的基本结构和排列规律。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运用九宫格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主动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九宫格的排列规律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九宫格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九宫格模板、图片、数字卡片、多媒体设备。
2. 学具:九宫格游戏卡片、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教师出示九宫格模板,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个图形像什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通过讨论,引出九宫格的概念。
2. 新课导入(10分钟)
(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九宫格图片,讲解九宫格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3. 例题讲解(10分钟)
教师出示一道九宫格题目,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幼儿运用九宫格的规律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
教师发放九宫格游戏卡片,让幼儿独立完成练习,期间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
1. 九宫格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九宫格的排列规律。
3. 例题解答步骤。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完成一幅九宫格作品,要求按照九宫格的排列规律进行创作。
2. 答案:幼儿完成作品后,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教学方法是否有效。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尝试用九宫格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拼图、找规律等,提高幼儿的实际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4. 板书设计。
5. 作业设计。
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1. 教学难点:九宫格的排列规律及其应用。这是因为九宫格的排列规律较为抽象,幼儿可能难以理解和掌握。
补充说明:为了降低难度,教师可以采用生动的例子和形象的比喻,如将九宫格比作一个“魔法阵”,每个格子都有其特定的位置和作用。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幼儿理解九宫格的排列规律。
2. 教学重点:九宫格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这是学习九宫格的基础,需要幼儿掌握。
补充说明: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展示、图片和多媒体等多种方式,让幼儿直观地认识九宫格,了解其基本结构和特点。
二、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1. 教具:九宫格模板、图片、数字卡片、多媒体设备。
补充说明:教具的选择应具有直观性和互动性,以便于幼儿观察和操作。九宫格模板和数字卡片可以用来演示九宫格的排列规律,多媒体设备可以展示丰富的图片和动画,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2. 学具:九宫格游戏卡片、画纸、彩笔。
补充说明:学具的准备要考虑幼儿的动手能力,九宫格游戏卡片可以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画纸和彩笔则可以让幼儿在创作中巩固九宫格知识。
三、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九宫格模板引出九宫格的概念。
补充说明: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有趣的情景,如“小小侦探找规律”,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然地接触到九宫格。
2. 例题讲解:讲解九宫格题目,引导幼儿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补充说明:例题应具有代表性,教师可以采用步骤分解、提示引导等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解题思路。
3. 随堂练习:完成九宫格游戏卡片。
补充说明:练习题目应难度适中,教师可以设置多个关卡,让幼儿逐级挑战,提高九宫格的应用能力。
四、板书设计
1. 九宫格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九宫格的排列规律。
3. 例题解答步骤。
补充说明:板书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可以使用图表、流程图等形式,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
五、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完成一幅九宫格作品。
补充说明:作业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让幼儿发挥创意,运用九宫格知识进行创作。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反思:分析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
补充说明:教师应关注幼儿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尝试用九宫格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补充说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有趣的拓展任务,如与家长一起完成九宫格游戏,提高幼儿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鼓励幼儿分享九宫格的趣味玩法,增进同伴间的交流。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讲解九宫格概念时,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提高幼儿的兴趣。
2. 语调保持亲切、活泼,语音清晰,语速适中,便于幼儿理解。
二、时间分配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详细讲解九宫格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规律。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逐步引导幼儿掌握解题思路。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独立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时注意引导性和启发性,鼓励幼儿积极思考。
2. 问题难度适中,让幼儿能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和回答。
3. 给予幼儿充分的思考时间,耐心等待他们的回答。
四、情景导入
1. 创设有趣的实践情景,如“小小侦探找规律”,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然接触九宫格。
2. 利用多媒体展示九宫格图片,增强直观感受,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案反思
1.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如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环节是否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3. 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幼儿掌握九宫格的知识。
4. 课堂提问的设计是否具有引导性和启发性,是否能够促进幼儿的思考。
5. 教具和学具的使用是否恰当,是否有助于幼儿理解和掌握九宫格知识。
6. 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是否能够帮助幼儿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