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1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2.pptx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061013 上传时间:2024-04-12 格式:PPTX 页数:53 大小:56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2.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第1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2.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第1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2.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第1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2.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第1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2.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室内给水系统所需要的水压和水量 水压H H需需H H1 1H H2 2hwhw 流出水头:各种配水龙头或用水设备为获得 规定的出水量(额定流量)而必须 的最小压力(H2)H建筑内给水系统所需总水压,kPa;H1克服引入管起点至最不利配水点位置高度所需要的静 水压,kPa;H2计算管路的水头损失,kPa;H3水表的水头损失,kPa;H4最不利配水点所需流出水头,kPa。建筑内给水系统所需压力估算:一层:10m 二层:12m 三层以上每层加4m 层数 (n)12345需水压(kPa)100120160200240 给水所需水量1、生活用水量标准 住宅生活用水量标准及小时变化系数(见附表)集体宿

2、舍、旅馆和公共建筑生活用水量标准 2、最大日用水量 Qd最高日生活用水量,m3/d;m设计单位数,人或床为数等;qd单位用水定额L/人d、L/床d、L/m2d;3、最大时用水量 Qh最大小时生活用水量,m3/h;Qd最高日生活用水量,m3/d;T每日(或最大班)使用时间,h;Kh时变化系数,按表采用。二、室内给水系统的二、室内给水系统的 给水方式给水方式 1.直接给水方式直接给水方式(见附图2)适用范围:室外管网压力、水量在一天的时间内均能满足室内用水需要,H0H需且Q0Q需(任何时候)。特点:系统简单,安装维护方便,充分利用室外管网压 力;建筑内部无贮水设备,供水的安全程度受 室外供水管网制

3、约。2.单设水箱供水方式单设水箱供水方式(见附图3)适用范围:室外管网水压周期性不足,一天内大部分时 间能满足需要,仅在用水高峰时,由于水量 的增加,而使市政管网压力降低,不能保证 建筑上层的用水时。建筑用水存在高、低峰,H0、Q0周期性不足。特点:节能 无需设管理人员 减轻市政管网高峰 荷负(众多屋顶水箱,总容量很大,起到调节作用)水箱水质易污染。3水泵水箱联合供水水泵水箱联合供水(见附图4)适用范围:室外管网压力低于或经常不足,且室内用水 又不很均匀建筑。H0 H需、Q0 50mm2、出水管出水管管径同进水管3、溢水管溢水管管径比进水管大12级设阀门5、泄水管泄水管4、放空管放空管排托盘的

4、水6、信号管信号管 溢流管口以下10mm,DN20。4、水箱布置水箱布置 水箱的位置应便于管道布置,尽量缩短管道的 长度。水箱间应有良好通风、采光、防蚊蝇措施,气 温3C。水箱间净高 2.2m,且应满足水箱布置要求。水箱底距地面 800mm。水箱布置间距要求:形式 箱外壁至墙面距离 水箱之间距离 水箱之间距离 有阀侧 无阀侧 圆形矩形 0.81.00.50.70.70.70.60.65、水箱的容积 有效容积 1)单设水箱:2)设水泵水箱联合:水泵为自动启动时 水泵为手动启动时3)3)没有上述资料时 水泵水塔联合供水时,调贮水量可按下表选定 水塔(高地水池)生活调贮水量 居住区最高日用水量(m3

5、)=12 Qd自动控制 V=5 Qd 6水箱的设置高度 Zx Hc h Zx高位水箱的最低液位与最不利配水 点之间的垂直压力差,kPa;h水箱出水口至最不利配水点的管道总水头损失,kPa。Hc 最不利点流出水头或最不利点消火栓等所需的压力,kPa 三、三、气压给水装置气压给水装置 1组成及工作原理 定义:气压给水设备是利用密闭贮罐内压缩空气 的压力变化,调节和压送水量,起到增压和水量调节的作用。组成:气压水罐、水泵机组、管路系统、电控系统、(补气装置)。原理:根据波义耳马略特定律,即在定温条件下,一定质量的气体的绝对压力和它所占的体积成反比的原理制造的。工作过程:2分类 1)变压式和恒压式 变

6、压式气压给水装置 恒压式气压给水装置 2)补气式和隔膜式两类。补气方式:利用空压机补气、定期泄空补气、在水泵出水管上安装水射器或补气罐补气等方式。隔膜式气压给水装置:隔膜主要有帽形、囊形两类。第四节 室内给水管道的布置和室内给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敷设 一、给水管道的布置1基本原则 1)充分利用外网压力;在保证供水安全的前提下,以最短的距离输水;力求水利条件最佳。2)不影响建筑的使用和美观;管道宜沿墙、梁、柱布置,但不能有碍生活、工作、通行,一般可设在管井、吊顶内或墙角。3)确保管道不受到损坏。4)便于安装维修。2布置形式 枝状:枝状:室内给水管网宜采用枝状管网,单向供水。环状:环状:不允许断水的

7、建筑或生产设备。下行上给式:下行上给式:水平干管敷设在地下室天花板下,专门的地沟内或在底层直接埋地敷设,自下向上供水。上行下给式上行下给式:水平干管设于顶层天花板下,吊顶中,自上向下供水。3布置要求:1)引入管:用水点分布不均匀宜从建筑物用水量最大处和不允许断水处引入。用水点分布均匀从建筑中间引入。条数:一般1条,当不允许断水或消火拴个数于10个时,2条;且从建筑不同侧引入,同侧引入时,间距大于10m。(见附图8)。2)水表节点:北方承重墙内;南方水表井 3)室内给水管道:力求长度最短,尽可能呈直线走,平行于墙梁柱,照顾美观,考虑施工检修方便。干管尽量靠近大用户或不允许间断供水处。不得敷设在排

8、水间、烟道和风道内,不允许穿过大小便槽、橱窗、壁柜、木装修。避开沉降缝,如果必须穿越时,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见附图9)。车间内给水管道架空时,不得妨碍生产操作及交通,不在设备上通过,不允许在遇水会引起爆炸、燃烧或损坏的原料、产品、设备上面布管道。埋地时应避开设备基础,避免压坏或震坏。1、敷设形式 1)明装明装 特点:造价低,便于安装维修;不美观,凝结水,积灰,妨碍环境卫生。适用:对卫生、美观没有特殊要求的建筑。2)暗装暗装 直埋式嵌墙敷设、埋地或在地坪面层内敷设。非直埋式管道井、管窿、吊顶内,地坪架空层内敷设。特点:卫生条件好,美观,造价高,施工维护不便。适用:建筑标准较高的建筑。二、管道

9、敷设2敷设要求 1)引入管穿越承重墙或基础时预留洞、预埋套管(防水套管),留洞尺寸(见附图10)。室外部分:冰冻线以下0.2m,覆土0.7m以上。室内覆土:金属管0.3m;塑料管DN50mm,0.5m;DN50mm,0.7m 2)给水横管穿承重墙或基础、立管穿楼板应预留洞。3)管道在空中敷设时,必须采取固定措施。4)室内给水管道与其它管道一同架设时,当应考虑安全、施工、维护等要求。在管道平行或交叉设置时,对管道的相互位置、距离、固定等应按管道综合有关要求统一处理。5)管道与墙、梁、柱的间距应满足施工、维护、检修要求。6)暗装管道不得直接敷设在建筑结构层内。1、防腐:明装:焊接钢管和铸铁管防锈漆

10、1道,银粉2道;镀锌钢管银粉2道;暗装、埋地:刷沥青漆2道。2、防冻、防结露:包扎矿渣棉或玻璃棉3、防振:支、吊架内衬垫减震材料。三、管道的防护第五节第五节 其它其它 一、水质防护水质防护 1.各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直饮水、生活杂用水)应各自独立、自成系统,不得串接。2.生活用水不得因管道产生回流污染。3.建筑内二次供水设施的生活饮用水箱应独立设 置,其贮量不得超过48h的用水量,并不允许其他用水的溢流水进入。4.埋地式生活贮水池与化粪池、污水处理构筑物的净距不应小于10m。5.建筑物内的生活贮水池应采用独立结构形式,不得利用建筑物本体结构作为水池的壁板、底板及顶盖。6.生活水池(箱)与其他用

11、水水池(箱)并列设置时,应有各自独立的池壁,不得合用同一分隔墙;两池壁之间的缝隙渗水,应自流排出。7.建筑内得生活水池(箱)应设在专用的房间内,其上方得房间不应设有厕所、卫生间、厨房、污水处理间等。8.生活水池(箱)得构造和配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水池(箱)的材质、衬砌材料、内壁涂料应采用不污 染水质的材料:2)水池(箱)必须有盖并密封;人孔应有密封盖并加锁;水池透气管不得进入其他房间。3)进出水管布置应在水池的不同侧,以避免水流短路,必要时应设导流装置。4)通气管、溢流管应装防虫网罩,严禁通气管与排水 系统通气管和风道相连。5)溢水管、泄水管不得与排水系统直接相连。0.2m的 空气隔断。一、节水节能措施一、节水节能措施1、分户计量2、采用节水型用水设备3、限定流出水头4、采用节水新工艺5、推广中水技术,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6、采用低阻耗管材、配件7、正确选择供水方式8、加强管理减少漏损二、防噪声措施二、防噪声措施 1、卫生器具产生的噪声 2、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 3、给排水管道产生的噪声 4、配件设备产生的噪声附图2 直接给水方式 附图3 单设水箱的给水方式 附图4 水泵水箱联合供水方式 附图5 水泵给水方式附图6 气压给水方式 附图7 单设水箱的给水方式 下行上给式 上行下给式附图8 引入管平面布置图 附图9 管道穿越沉降缝 附图10 引入管进入建筑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