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东莞市xxxxx五金饰品厂 质量手册 第20页共20页
东莞市xxxxx五金饰品厂
质
量
管
理
手
册
編 號: xxxxx 版 本: 1.3
生效日期: 2011-9-21
編 制: 審 核: 批 准:
01目 录
章节
标题
页码
章节
标题
页码
00
封面
8.3
不合格品控制
17
01
目录
1
8.4
数据分析
17
02
修订记录
2
8.5
改进
17
03
企业简介
3
04
颁布令
4
05
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5
06
质量宣言
6
1
范围
8
2
引用标准
8
3
定义
8
4
质量管理体系
8
5
管理职责
10
6
资源管理
13
7
产品的实现
14
7.1
产品实现的策划
14
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15
7.3
设计和开发
15
7.4
采购
15
7.5
生产和服务的提供
15
7.6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16
8
测量、分析和改进
16
8.1
总 则
16
8.2
监视和测量
17
02 修 订 记 录
章节号
修 订 内 容
修订日期
第7页
2010年质量目标制订
2009-12-31
第5页
管理者代表变更
2010-11-1
第6页
管理者代表变更
2010-11-1
第7页
2011年质量目标
2010-12-31
第4页
公司地址变更
2011-9-21
第5页
管理者代表变更
2011-9-21
第8页
修正引用标准2.1,2.2
2011-9-21
第13页
修正6.2.2
2011-9-21
全篇
将ISO9001:2000修正为ISO9001:2008
2011-9-21
03 企 业 简 介
东莞市xxxxx五金饰品厂属于民营企业,成立于2006年,公司坐落于东莞市xxx,建筑占地面积为1600多平方米。公司主要经营的产品是五金饰品,拥有多年的管理、生产和销售经验,并且配备了大量先进的生产设备,经这几年的努力公司现在处于稳定的上升、壮大,年产值逐步提升,产品远销欧美市场。
厂址:xxxx
电话:xx
传真:xx
邮编:xx
04 颁 布 令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经济效益的基础。忽视质量,必将给企业造成无法估量的严重后果。
本手册是我司产品实现全过程质量控制的指令性文件,它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及过程之间的关系做了细致的描述,对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做出详尽的要求,各部门、全体员工必须切实遵守,尽职尽责,竭尽全力维护本手册的权威,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产品质量稳定提高。
为使《质量手册》的全部要求更好地贯彻执行,我授权xxxxx为管理者代表,对内负责协调质量管理体系的一切事项,对外代表本司与相关方沟通。
本手册已经全体管理人员讨论通过,现予以颁布实施。
总经理:
日 期: 2011-9-21
05 任 命 书
为强化公司内部管理,增进顾客满意,现任命xxxx为管理者代表,他的职责和权限如下:
a)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
b)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求;
c) 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
d) 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关事项的外部联络。
总经理:
日 期:2011-9-21
06质 量 宣 言
经对客户要求的全面调查,科学、客观地评估本公司的实际,现正式确定本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我们将认真贯彻执行,做到:宣传解释、认真考核、定期评审。
一、 质量方针
制造优良产品,
满足顾客需要;
持续不断改进,
争创行业一流;
遵守法律法规,
促进健康安全。
二、 质量目标(2011年)
1、产品出货合格率≥96%(出货合格批次/出货总批次*100%)(统计频率:每月)
2、每月客户投诉件数≦1件(每月接到客人投诉件数)(统计频率:每月)
3、准时交货率≥96%(准时交货批次/交货总批次*100%)(统计频率:每月)
批准:
日期: 2010-12-31
1、范 围
1.1总则
本手册按ISO9001:2008标准要求,结合本司实际,规定了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要求,以证实本司具有持续地提供满足顾客及适用法律法定要求产品的能力,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过程的持续改进和预防不合格,增强顾客满意。
本手册适用于ISO9001:2008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覆盖产品的相关部门、人员以及产品实现的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并适用于向顾客或第三方认证机构证实本司质量管理体系符合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
1.2应用
本手册适用于东莞市xxxxx五金饰品厂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由于本公司无设计和幵发,所以对ISO9001:2008标准中的7.3条款进行删减。
2、引用标准
2.1 ISO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2.2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2.3 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3、定义
本手册采用ISO9000:2005标准中的定义。
4、质量管理体系
4.1总要求
4.1.1本司按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形成的文件包括质量手册(含质量方针和目标)、程序书、各部门工作指导书、生产与质检方面的作业指导书、质量记录。
4.1.2本司严格执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并在过程中做到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4.1.3在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时,识别出所有的过程,主要过程有与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的实现以及测量分析和改进有关的过程,主要过程及支持性过程的内容、顺序及相互关系在质量手册的各章节中阐述。
4.1.4为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行和控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在手册的各章节中阐明。有关生产作业和检验作业方面的准则和方法在作业指导书或工序流程卡中详细规定。
4.1.5为确保过程的有效运行,应配备足够的资源,在第6章阐述。作为对过程监视所必需的信息来自于各种质量记录,在第8章中阐述。
4.1.6监视、测量和分析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方法、程序在第8章中阐述。
4.1.7为确保策划的结果得以实现并实现持续改进的原则,在第7章、第8章中阐明了方法和程序。
4.1.8关于外协过程控制
本公司的外协过程主要是电镀和装配,其外协过程的控制按《供方管理程序》中的规定来进行控制。
4.2文件要求
4.2.1总则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依据,起到沟通和统一行动的作用。
本司文件包括:
a) 质量手册(含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b) 《文件控制程序》、《质量记录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内部质
量审核程序》、《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等,共十五份程序书及相应的记录;
c) 生产操作、检验、仓管方面的作业指导文件和记录;
d) 各种规定的表格;
4.2.2质量手册
质量手册由最高管理者批准发布,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制订、审核。
质量手册是本司质量管理最高层的指令性文件,其它文件都应符合它的要求。
质量手册包括或引用了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程序文件,在质量手册的各章节描述了质量体系过程和相互作用。
质量手册为本司企业标准,按《文件控制程序》受控。但在用作提供给顾客、认证机构、招标、投标、交流等场合,属非受控文件,有管理者代表签收后转交给相关方,应有“非受控”标志。本公司不负责修订、版本控制和收回。
4.2.3文件控制
依照《文件控制程序》中的规定进行作业。
4.2.4记录控制
依照《质量记录控制程序》中的规定进行作业。
5、管理职责
5.1管理承诺
最高管理者承诺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其有效性,并且提供以下证据:
a) 通过会议、文件传递等方式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定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b) 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c) 进行管理评审;
d) 采取措施确保资源的获得。
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为实现和增强顾客满意,确定并满足顾客要求的目的,本司做到:
a) 在签署合同和承诺满足其订单要求前,对客户要求进行评审,并将评审结果落实到各职能部门予以满足;
b) 定期收集顾客的意见作为质量改进的依据之一,有效处理顾客投诉;
c) 顾客的要求作为本公司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的输入;
d) 为客户提供售后服务;
e) 遵守与产品有关的适用的法律法规,保证顾客的利益。
5.3质量方针
5.3.1本司的质量方针见质量宣言部分。
5.3.2在内容方面满足以下要求:
a) 与本司的经营宗旨相一致;
b) 包括满足客户要求,本司自身要求的内容;
c) 包括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
d) 提供了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
5.3.3在执行方面满足以下要求:
a) 通过培训、文件传递等方式让全体员工理解;
b) 在管理评审时评审其持续的适宜性。
5.4策划
5.4.1质量目标见质量宣言部分,质量目标在内容上包含了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可以测量,且与质量方针一致。在执行方面做到,将总的目标分解到相关的职能部门和岗位,确保总的目标得以实现。
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最高管理者做到:
a) 指定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会同相关部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实施;
b) 随着市场、客户要求及本公司内部条件的变化,应对质量方针、目标及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评审、修订并贯彻,以实现不断改进的原则。在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策划和实施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
5.5职责、权限与沟通
5.5.1职责与权限
5.5.1.1组织架构见附件一。
5.5.1.2各部门岗位职责与权限参见《职责与权限管理程序》。
>总经理
a) 提供足够的资源,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b) 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c) 对全体员工进行品质意识教育,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d) 采取措施,确保全体员工做到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e) 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
f) 明确各部门及各级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在组织内有效沟通;
g) 建立适当的过程,促进组织内部的有效沟通;
h) 任命管理者代表;
i) 主持管理评审。
其它各部门的职责与权限在《职责与权限管理程序》中规定。
5.5.2管理者代表
公司的最高管理者指定了一名组织内的管理人员为管理者代表,见质量手册中的《任命书》。
5.5.3内部沟通
5.5.3.1行政部负责内部沟通的管理。
5.5.3.2沟通形式包括:电话、传真、会议、广告牌、基层班前班后交流、内部联络单、文件传递、审核、管理评审、培训等。
5.6管理评审
有关管理评审的要求详见《管理评审程序》。
6、资源管理
6.1资源提供
为了实施、保持、改进质量管理体系,为了增进顾客的满意,由总经理负责提供足够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人、基础设施、工作环境、技术、信息、资金等。
各部门需要增补、提拔人员时在工作联络会上提出,由总经理确定后通知行政人事部进行招聘或培养。
6.2人力资源
6.2.1人力资源管理流程
评定能力标准 → 考核 → 确定培训需求 → 实施培训 →
评价培训效果 → 综合考核 → 合格留用
不合格返工」
6.2.2能力、培训和意识
6.2.2.1能力标准从教育(学历)、专业培训、技能和经验(资历)四个方面来衡量。上级评定下级的能力标准,经总经理批准后由管理部监督执行,由行政人事部组织考核,对达不到标准的人员由行政人事部组织,有针对性的培训并评价培训效果。
6.2.2.2仅有能力还不够,必需有好的品质意识,因此,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必须进行品质意识教育,让每一员工都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重要性、相关性及如何为实现质量目标作贡献。
6.2.2.3行政人事部负责管理好学历证书、专业培训证书、各种技能资格证及培训记录。
详见《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6.3基础设施
6.3.1生产设备的管理,按以下流程进行。
入厂验收登记建档 → 制定保养计划 → 实施保养计划 → 做好保养记录
↓维修
提出维修要求 → 安排内部维修或委外维修 → 验收
设备的管理详见《生产设备管理程序》。
6.3.2配套设施
由总经理定期或不定期与工业区负责人联络,确保水、电设施及厂房得到有计划的检查和保养。
6.3.3支持性服务设施
办公室人员负责自己使用电脑定期杀毒及文件备份,发现电话、传真机、复印机坏应及时通知协作单位上门处理。
6.4工作环境
6.4.1本公司生产环境由生产部责任人负责管理。要求:
a) 安全;
b) 干净卫生;
c) 符合人体工效学原理;
d) 控制噪声、光、热、湿度、污染对人体的不利影响。
6.4.2办公室环境由管理部责任人负责管理。要求:
a) 安静;
b) 温度适宜;
c) 舒适。
7、产品实现
7.1产品实现的策划
7.1.1本手册所描述的过程就是针对认证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全过程。用简图表示如下:
评审与产品有关的要求 → 签合同 → 采购 → 进货验证 → 生产 →
成品检验 →交付→售后服务
7.1.2工程部负责产品实现的策划,策划应与质量管理体系其它过程要求相一致,应确定:
a) 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
b) 实现产品的具体过程,需要的文件支持、资源要求;
c) 产品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和试验活动,以及产品接收准则;
d) 质量记录。
策划的输出形式应适合于本司的运作方式。
※ 在此基础上,有特定项目、合同、产品时,若上述策划的结果不能满足要求,应做补充策划并形成文件,此文件称之为质量计划。
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参见《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
7.3设计和开发
不适用,见1.2应用中的删减说明。
7.4采购
参见《采购控制程序》。
7.5生产和服务的提供
7.5.1生产和服务提供
参见《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7.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
参见《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7.5.3标识与可追溯性
参见《标识与可追溯性程序》。
7.5.4顾客财产
组织应爱护在组织控制下或组织使用的顾客财产。组织应识别、验证、保护和维护供其使用或构成产品一部分的顾客财产。若顾客提供的财产发生丢失、损坏或发现不适用的情况时,应报告顾客,并保持记录(见4.2.4)。
本公司内所涉及的顾客财产主要是顾客所提供的样品,由业务接收后转交给行政部进行受控管理。
注:顾客财产可包括知识产权。
7.5.5产品防护
本司采取以下措施对产品进行防护:
a) 所有原料、成品以适当的材料进行包装;
b) 成品以塑料袋、纸箱等材料进行包装,防止产品压坏、挤坏;
c) 生产原料、成品采取轻拿轻放的方法,防止因人工操作不当造成损坏;
d) 特危险原料以醒目的标识标明;
e) 产品室内贮存期间,防止曝晒。
f) 成品包装上以醒目的标识提醒提示搬运者不可倒立。
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7.6.1品管部负责建立计量管理系统,识别所需的测量活动和所要求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实施检定、校准、维修、使用的管理和控制,确保其检测能力与检测要求相一致,为证实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提供证据。
7.6.2控制程序
a) 建立台帐;
b)制定检定计划,按计划送技监局检定,按国标检定不合格时予以校准或维修;
c)使用过程中允许必要的调整,但应处于校准状态;
d)给每一控制设备贴上状态标签,标明校准有效期;
e)在搬运、维护和贮存期间,应符合使用说明书或操作要领,防止损坏或失效。
7.6.3当发现检测设备不符合要求时,应对以往检测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作记录,根据评价结果,采取适当措施。
7.6.4校准和检定记录由品管部保存。
8、测量、分析和改进
8.1总则
本司策划以下方面的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用于:
a) 证实产品的符合性;
b)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
c) 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8.2监视和测量
8.2.1顾客满意
见《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
8.2.2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各部门主管负责本部门所应履行的过程的监视,管理者代表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所有过程的监视,监视的方法有观察法、询问法、记录抽查法、听取汇报法,发现不合格或潜在的不合格立即采取措施。针对过程的特点建立总的质量目标,及各部门的分目标,对这些目标进行统计并给绘制成图表,通过对图表的分析,找出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机会并执行纠正和预防措施。
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原料检验方式、标准及接收条件在《原料检验规范》中规定,采购产品到厂后由采购员通知品管员检验,合格入库,不合格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品管员做好记录。
成品生产完成后由生产部通知品管理部进行检验,合格的产品流入下一工序进行作业,不合格的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品管员做好记录并签名。
只有规定的检验都已完成,产品才能交付。
8.3不合格品控制
参见《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8.4数据分析
参见《数据分析程序》。
8.5改进
8.5.1持续改进是本司一直遵循的原则,改进的方法有:
a) 评审质量方针和目标,寻找改进机会;
b) 分析审核结果寻找改进机会;
c) 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数据分析,寻找改进机会;
d) 执行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程序;
e) 通过管理评审,寻找改进机会。
8.5.2纠正措施
参见《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
8.5.3预防措施
参见《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
附件一:
xxxxx五金鉓品厂
组 织 架 构 图
总经理
压铸车间
仓 库
合金车间
生产部
成品车间
IPQC
保 安
人 事
IQC
财务部
行政部
品检部
业务部
管理者代表
制样工程部
饭 堂
业务跟单
采 购
QA
文控
附件二 质量职能分配表
部门
条款
管理层
管代
管理部
品管部
业务部
生产部
行政部
质
量
体
系
4.1
△
4.2.1
△
4.2.2
△
4.2.3
△
4.2.4
○
○
○
△
○
○
管
理
职
责
5.1
△
○
5.2
△
○
5.3
△
○
5.4
△
○
5.5
△
○
5.6
△
○
资
源
管
理
6.1
△
○
6.2
○
○
○
○
○
○
△
6.3
○
△
○
6.4
○
△
产
品
实
现
7.1
○
○
△
7.2
△
○
○
7.3
7.4
△
7.5.1
△
○
7.5.2
△
○
7.5.3
△
△
○
7.5.5
○
△
○
7.6
△
测
量
分
析
改
进
8.1
△
8.2.1
△
8.2.2
△
○
8.2.3
△
○
8.2.4
△
8.3
△
○
○
○
8.4
△
○
8.5.1
△
8.5.2
○
△
○
○
8.5.3
△
○
○
注: △代表责任部门 ○代表协助部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