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模板.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0606436 上传时间:2025-06-05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1.20MB 下载积分:14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模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模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模板 九三中学七年级语文科第二、三单元 生长型课堂活动方案 组别 姓名 活动方案 七年级(7)班 执教人 朱大勇 课 题 《我的老师》 课 类 新 课 主备人 朱大勇 审定人 朱大勇 授课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活 动 目 标 1.自学目标:A.掌握本课生字与生词,理解课文内容。B、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句子,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2.合作目标: 学习本文用朴素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围绕中心选择感受最深的事例写人的写法。 3.探究目标: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A、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B、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树立尊师爱生的思想。 主要方法 启发谈话法、引导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流程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时间 组织教学 1、谈话导入新课,激趣入题。 2出示多媒体。 1、从小学一年级起,到目前为止,一共有多少位老师教过你们?在诸多老师中,又有哪些是令你终生难忘的呢? 4至5 分钟 展示目标 出示目标(略) 拟清学习思路 2至3 分钟 导 学 达 标 活 动 1、 指导学生在文中用横线画出不认识的或读不准的字词,查字典注音,能把课文顺畅的读下来 2、让学生轻声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 指导学生用工具书了解作者作品。 4、指导研习课文,文本赏析、梳理事件。 1生字注音: 军阀( ) 榆( )钱 狡猾( ) 模( )仿 卜( )问 痣( )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平生: 察觉: 温柔: 心静如水: 卜问: 依恋: 莫大: 2、朗读课文。 3了解作者作品: 4、 (1)1本文共记叙了几位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 (2) 本文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3)头复述“睡梦中找老师”的故事。 12 至 15 分 钟 检测 矫正 活动 指导学生进行情感品味和写法探究。 1“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请分析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笑? 2“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狡猾”本是贬义词,为什么用在这里? 3讨论: 有人认为,本文着重写的是蔡老师爱学生,也有人认为,着重写的是蔡老师令“我”难忘。你的看法呢? 4课文中所记的七件小事,显示了蔡老师的美好的心灵,抒发了作者热爱、感激老师的情怀。请问,这七件小事的次序可不可以打乱?如可以,请试一试。如不可以,能否谈谈理由? 16 分 钟 总结 提升 活动 进一步探究写法 1贯穿全文的一条感情线索是什么?你能否列举数例,加以说明? 2分钟 课后 活动 布置安排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仿写训练。 课上同学们已经回忆了留给你印象深刻的老师的某个举动、某件事情,你能将你说的事情写下来吗?试试吧! 1分钟 课 后 纪 要 教学反思: 读后感; 活动方案 七年级(7)班 执教人 朱大勇 课 题 《我的老师》 课 类 新 课 主备人 朱大勇 审定人 朱大勇 授课时间:2课时 第2课时 活 动 目 标 1.自学目标:A.掌握本课生字与生词,理解课文内容。B、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句子,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2.合作目标: 学习本文用朴素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围绕中心选择感受最深的事例写人的写法。 3.探究目标: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A、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B、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树立尊师爱生的思想。 主要方法 启发谈话法、引导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流程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时间 组织教学 1、谈话导入新课,复习入题。 2出示多媒体。 4至5 分钟 展示目标 出示目标(略) 拟清学习思路 2至3 分钟 导 学 达 标 活 动 指导精读课文,进行形象分析 1提问:课文第一部分写蔡老师在“我”的记忆里总的印象是什么样的? 2提问:“温柔”是从什么方面写的?“美丽”是从什么方面写的? 3提问: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4提问:“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12 至 15 分 钟 检测 矫正 活动 浏览课文,探讨特色 1提问:记叙文主要运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但有时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情,也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试从课文找出,分析一下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提问:“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全篇都用第三人称“她”,这里为什么改用第二人称“你”? 3提问:“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如果删去“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行不行,为什么? 4语言品析与描写技法: (1) 作者常常在叙事之后要加一段抒情性的心理活动,从而点明事情的意义和对作者的影响,又增强了感人的效果。为下面的事情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心理活动。 ①有一次她用教鞭轻轻地打我。 ②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品尝蜂蜜,并教我们读诗。 ③她帮助我排解纠纷,并写信劝慰我。 (2)课文中有哪几处传神的细节描写?具体说说这些描写是如何传神的。 16 分 钟 总结 提升 活动 拓展延伸 当“我”遭到其他孩子的奚落时,蔡老师给“我”写了一封“劝慰信”。信中写了些什么呢?请你根据上下文展开联想,补写出这封信的内容。 2分钟 课后 活动 布置安排 1写一写你心中的老师的一个片段,尽量用到课堂上你学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2课外阅读魏巍的文章《我的老师》全文。 1分钟 课 后 纪 要 教学反思: 读后感; 活动方案 七年级(7)班 执教人 朱大勇 课 题 《再塑生命》 课 类 新 课 主备人 朱大勇 审定人 朱大勇 授课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活 动 目 标 1.自学目标:A.朗读课文,准确把握全文结构和人物性格。B、学会从文中准确概括关键句、中心句的能力。 2.合作目标: 体味文章语言清新朴实的特点,感悟莎莉文老师深沉的爱和独特的教育方式。 3.探究目标: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学习海伦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 主要方法 诵读法、质疑研讨法 教学流程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时间 组织教学 1、谈话导入新课。 2出示多媒体。 4至5 分钟 展示目标 出示目标(略) 拟清学习思路 2至3 分钟 导 学 达 标 活 动 指导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生字注音: 廊( ) 恍( ) 徙( ) 怦( ) 簇 ( ) 衍( ) 捻( ) 绽( ) 2解释词语: 企盼: 繁衍: 迁徙: 油然而生: 花团锦簇: 美不胜收: 不可名状: 期期艾艾: 3认识作者作品: 4朗读课文,归纳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 第三部分( ): 12 至 15 分 钟 检测 矫正 活动 自由诵读,理解文本,体验情感。 1跳读全文,理解课文描述的生活情景。体会莎莉文这位富有爱心的教师形象以与她高超的教育艺术。带着下列问题,从文中筛选信息并进行语言概括。 (1)莎莉文是怎样教育“我”认识具体事物的?试举例说明。 2浏览课文,见证“再塑生命”的历程: 3课文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请学生再读全文,品评文中饱含情感而精警的语句和句段。 (1) “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心儿怦怦直跳,唯恐发生意外。” (2) “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我开始以充满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回到屋里,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我想起了那个被我摔坏的洋娃娃,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捡起碎片,想把它们拼凑起来,但怎么也拼不好。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与,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3)“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16 分 钟 总结 提升 活动 拓展延伸 莎莉文走进海伦的生活后,她的生活起了怎样的变化?可根据下列例句,用一个比喻写出来。 莎莉文老师的到来,就像为我打开了一扇厚重的大门,把我从黑暗中引向光明。 2分钟 课后 活动 布置安排 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所记叙的主要事件。 2本篇文章的题目是《再塑生命的人》,请同学们联系作者生平来读一读课文标题,看看重音应落在哪里?谁再塑了谁的生命? 1分钟 课 后 纪 要 教学反思: 读后感; 活动方案 七年级(7)班 执教人 朱大勇 课 题 《再塑生命》 课类 新课 主备人 朱大勇 审定人 朱大勇 授课时间:2课时 第2课时 活 动 目 标 1.自学目标:A.朗读课文,准确把握全文结构和人物性格。B、学会从文中准确概括关键句、中心句的能力。 2.合作目标: 体味文章语言清新朴实的特点,感悟莎莉文老师深沉的爱和独特的教育方式。 3.探究目标: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学习海伦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 主要方法 诵读法、质疑研讨法 教学流程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时间 组织教学 1、复习导入新课。 2出示多媒体。 4至5 分钟 展示目标 出示目标(略) 拟清学习思路 2至3 分钟 导 学 达 标 活 动 指导深层研读,理解 文意 1指名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课文10~12自然段。思考作者为什么说井房的经历“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2作者为什么说“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说明了什么? 3文题“再塑生命的人”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人”的意思。文中它的深刻含意是什么? 12 至 15 分 钟 检测 矫正 活动 自由诵读,赏析品味语言。 课文写得非常优美,简直是一首散文诗,充分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敢于体察的性格和精神追求。让学生选择自己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或喜欢的文字进行品味。 1在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 2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3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16 分 钟 总结 提升 活动 拓展延伸 同学们,是莎莉文无私的爱重塑了海伦·凯勒的生命。爱,确是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当它升华时,可以奔流不息,可以惊天动地,可以发挥非凡的潜力,可以能人所不能。唱响爱的颂歌,会使人情思无限,胸怀宽阔。海伦说:“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光明,别人耳朵听见的音乐当成我的交响乐,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幸福。”被再塑后的海伦的生命如歌,所延续传承的也是一个涵义丰富的爱的故事。 2分钟 课后 活动 布置安排 1课后推荐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短文。 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拓展它的宽度。 这段话对你有什么启发?能引发你怎样的联想?请根据材料的一句或几句话,确定中心,写一篇短文。 要求:①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等。 ②角度自选,题目自拟,文体自定。 1分钟 课 后 纪 要 教学反思: 读后感; 活动方案 七年级(7)班 执教人 朱大勇 课 题 《我的早年生活》 课 类 新 课 主备人 朱大勇 审定人 朱大勇 授课时间:1课时 第1课时 活 动 目 标 自学目标:朗读课文,概括文意,能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培养正确认识事物的能力。 合作目标:初步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会本文诙谐幽默的语言。 探究目标: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丘吉尔的优秀品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榜样的力量,建立自信,理性对待人生,以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面对当前的学习生活 。 主要方法 1.自主阅读法。通过略读、精读等阅读方式,全面掌握课文内容。 2.合作探究法。通过合作交流,在研讨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流程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时间 组织教学 1、谈话导入新课。 2出示多媒体。 世界上往往有一些笨人,最后成为著名人物。他们到底是家庭背景特殊,还是个人机遇、运气很好,或是有什么特别之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丘吉尔的自传性文章——《我的早年生活》。 4至5 分钟 展示目标 出示目标(略) 拟清学习思路 2至3 分钟 导 学 达 标 活 动 指导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生字注音: 萤( ) 尴尬( ) 漏( ) 辖( ) 涯( ) 辣( ) 2词语解释: 着实: 宽宏大量: 辛辣: 尴尬: 停滞不前: 滚瓜烂熟: 独具慧眼: 3作者简介: 4略读全文,梳理结构: 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 第三部分( ): 12 至 15 分 钟 检测 矫正 活动 自由诵读,理解文本,体验情感。 1丘吉尔是怎样认识和对待自己在哈罗公学的处境的?表面看来,丘吉尔这个人真幸运,拉丁文和数学那么差还能被哈罗公学的校长承认;凭借抽签也能取得第二天征兵考试的好成绩……可是他的成功真的是出于这个原因吗?如果不是,那又是什么促成了他的成功呢? 2丘吉尔为什么要强迫孩子必须懂英语?联系现今社会上人们对待语文学习和英语学习的态度,简单谈谈你对这两种语言的学习的看法。 3作者在文中深有感触地说:“不管怎样,小锡兵改变了我的生活志向,从那时起,我的希望就是考入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怎样理解这段话的深意? 4、举例分析这段传记的语言特色。 5、归纳中心思想。 16 分 钟 总结 提升 活动 拓展延伸 从丘吉尔的早年生活经历中,你领悟到什么道理呢?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感想。 2分钟 课后 活动 布置安排 课后收集丘吉尔的名言与小故事 1分钟 课 后 纪 要 教学反思: 读后感; 活动方案 七年级(7)班 执教人 朱大勇 课 题 《王几何》 课 类 新 课 主备人 朱大勇 审定人 朱大勇 授课时间:1课时 第1课时 活 动 目 标 自学目标:把握人物身份,了解人物个性特征。 合作目标:学习本文通过外表、语言、行动特征来描写人物的方法。 探究目标:感悟主题思想,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识到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的重要性。 2.领会忠于人民教育事业,不辞辛苦,呕心沥血的奉献精神。 主要方法 1.合作探究法。 2.对比阅读法。 教学流程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时间 组织教学 1、谈话导入新课。 2、出示多媒体。 4至5 分钟 展示目标 出示目标(略) 拟清学习思路 2至3 分钟 导 学 达 标 活 动 指导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字词注音: 屏( )息 皱( )纹 翘( ) 绰( )号 嘈( )杂 须臾( ) 幽( )默 丑陋( ) 铭( )记 2词语解释: 须臾: 徒手: 离谱: 嘈杂: 屏息: 承蒙: 铭记: 洗耳恭听: 持之以恒: 鸦雀无声: 3快速默读,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文章的结构简要分析如下: 第一部分( )开端 第二部分( )发展 第三部分( )高潮 第四部分( )结局 12 至 15 分 钟 检测 矫正 活动 自由诵读,理解文本,体验情感。 这是一篇典型的写人记事的文章,作者从神态、外貌、语言、动作等不同方面刻画了一位老师的完整形象。请先从课文中圈点出相关的描写,再组织小组进行课堂交流。 1肖像描写,又叫外貌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容貌、姿态、身材、服饰、风度等进行细致的描写。肖像描写要求抓住人物主要特征“以形传神”达到外形与内情的和谐统一。 例如: 2神态描写,就是对处于特殊环境下的人物的神情进行描写。值得注意的是,在同一时段对同一事情,不同人物的神态可能不同,在同一事情的不同发展阶段,同一人物的神态也可能发生变化。 例如: 3语言描写,即通过人物的交谈(或读白),来刻画人物,发展情节和表现主题。 例如: 4动作描写,是指用人物各种各样的行动来展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应该说,没有出色的动作描写就谈不上刻画完整的人物性格。动作描写要精确,能为表现人物的独特性格服务。 例如: 5、略读课文,体会侧面描写对刻画人物所起的烘托作用 示例: 16 分 钟 总结 提升 活动 组织探究疑难问题 1“同学们对王老师第一堂课的评价只有两个字:痛快!”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痛快”的理解。 2综合全文来看,王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3、总结写法 2分钟 课后 活动 布置安排 片断练习,试动试一到几种描写方法,刻画一个人物形象。 1分钟 课 后 纪 要 教学反思: 读后感; 10 《论语》十二章 活动方案 七年级(7)班 执教人 朱大勇 课 题 《论语》 课 类 新 课 主备人 朱大勇 审定人 朱大勇 授课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活 动 目 标 自学目标: 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3.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合作目标: 1.积累文言文词语,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完整地表达。 探究目标:文言文词语、句子的理解与积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识到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的重要性。 2.领会忠于人民教育事业,不辞辛苦,呕心沥血的奉献精神。 主要方法 1.分“章”朗读课文,每读一章,都要求对应着“点读”课文注释。 2.分学习小组,读课文,解注释,说译文。 教学流程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时间 组织教学 1、谈话导入新课。 2、出示多媒体。 诵读: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论语》就是其中的一部辉煌的巨著,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它依旧光芒四射,熠熠生辉。现在就让我们怀着一种自豪的心情来研读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二章》。 4至5 分钟 展示目标 出示目标(略) 拟清学习思路 2至3 分钟 导 学 达 标 活 动 指导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孔子与《论语》作品简介: 2诵读感知:本文内容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3初读课文,扫除语言障碍 。纠正读音。 人不知而不愠( )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 不亦说( )乎 三省( )吾身 一箪( )食 四十而不惑( ) 不逾( )矩 曲肱( )而枕之 博学而笃( )志 12 至 15 分 钟 检测 矫正 活动 自由诵读,理解文本,体验情感。 合作探究,重点学习课文前四章 1自由讲解前四章。 2齐读。了解文言文要注意的问题。如字音、语速、语调、停顿等。 3小组合作解决字词意义和语句翻译,待交流讨论。 4质疑交流:就课文字词的理解,学习小组之间质疑。 例如:第一章【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注释】: 子: 曰: 时: 习: 亦: 乎: 朋: 愠: 本章理解: 5同学间双向交流,互相提出或解答自己不懂的词句,并试作批注,概括每一则的内容大意。 明确: (1) 孔子说: (2) 曾子说: (3) 孔子说: (4) 孔子说: 16 分 钟 总结 提升 活动 组织探究疑难问题 1思考:课文在学习态度上强调什么? 学习方法上又强调什么?    2学生再思考:哪些语句强调谦虚,哪些语句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并分别说明理由。 3课堂小结 这几章强调了学习态度要( ),学习方法上要( )。 2分钟 课后 活动 布置安排 1背诵前四章。 2用课文中的话回答:孔子在学习方法和态度上有哪些主张?试就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 1分钟 课 后 纪 要 教学反思: 读后感; 10 《论语》十二章 活动方案 七年级(7)班 执教人 朱大勇 课 题 《论语》 课 类 新 课 主备人 朱大勇 审定人 朱大勇 授课时间:3课时 第2课时 活 动 目 标 自学目标: 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3.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合作目标: 1.积累文言文词语,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完整地表达。 探究目标:文言文词语、句子的理解与积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识到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的重要性。 2.领会忠于人民教育事业,不辞辛苦,呕心沥血的奉献精神。 主要方法 1.分“章”朗读课文,每读一章,都要求对应着“点读”课文注释。 2.分学习小组,读课文,解注释,说译文。 教学流程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时间 组织教学 1、复习导入新课。 2、出示多媒体。 1小组检查背诵课文前四章。 2组长考查句子的翻译与重点词语的解释。 4至5 分钟 展示目标 出示目标(略) 拟清学习思路 2至3 分钟 导 学 达 标 活 动 指导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合作探究,重点学习课文五至九章 1自由朗读五至九章。 2齐读:读文言文要注意的问题。如字音、语速、语调、停顿等。 3小组合作解决语句并翻译,准备交流讨论。 4质疑交流:就课文字词的理解,学习小组间质疑, 例如:【原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注释】 罔:迷惑。 殆:有害。 本章理解: 5同学间双向交流,互相提出或解答自己不懂的词句,并试作批注,概括每一则的内容大意。 明确: (5) 孔子说: (6) 孔子说: (7) 孔子说: (8) 孔子说: (9) 孔子说: 12 至 15 分 钟 检测 矫正 活动 指导读课文,探究课文思想内涵 1思考:课文在学习态度上强调什么? 学习方法上又强调什么? 2再思考:哪些语句强调谦虚,哪些语句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并分别说明理由。 16 分 钟 总结 提升 活动 组织探究疑难问题 1背诵五至九章。 2与课文自相对照,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应怎样改进?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对于指导我们的学习有什么重要意义? 2分钟 课后 活动 布置安排 1背诵前四章。 2用课文中的话回答:孔子在学习方法和态度上有哪些主张?试就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 1分钟 课 后 纪 要 教学反思: 读后感; 10 《论语》十二章 活动方案 七年级(7)班 执教人 朱大勇 课 题 《论语》 课 类 新 课 主备人 朱大勇 审定人 朱大勇 授课时间:3课时 第3课时 活 动 目 标 自学目标: 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3.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合作目标: 1.积累文言文词语,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完整地表达。 探究目标:文言文词语、句子的理解与积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识到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的重要性。 2.领会忠于人民教育事业,不辞辛苦,呕心沥血的奉献精神。 主要方法 1.分“章”朗读课文,每读一章,都要求对应着“点读”课文注释。 2.分学习小组,读课文,解注释,说译文。 教学流程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时间 组织教学 1、复习导入新课。 2、出示多媒体。 1小组检查背诵课文前九章。 2组长考查句子的翻译与重点词语的解释。 4至5 分钟 展示目标 出示目标(略) 拟清学习思路 2至3 分钟 导 学 达 标 活 动 指导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合作探究,重点学习课文十至十二章 合作探究学习十至十二章 1诵读:全班朗读课文,听教师正音。 2感知:自主研读,疏通文意,理解主要内容。 3交流:班上小组交流。 4相互请同学翻译十至十二章,其他学生评价、修正、补充。 对重点词句要听教师讲解。 十至十二章翻译: (10) 孔子在河边说: (11)孔子说: (12) 子夏说: 12 至 15 分 钟 检测 矫正 活动 指导读课文,探究课文思想内涵 1这几章把“时光”“志向”“学习”与“仁”结合在一起。由学习小组推举同学到班上交流,表达观点与理由。 2创意表达。 老师下发印有“分类式学习笔记”的练习纸,请同学们根据纸上安排好了的类别整理课堂笔记(或者老师提出整理的要求,同学们在笔记本上进行整理)。 (1)在“作家作品”类记下: (2)在“成语”类记下: (3)在“名言警句”类记下: 3“难句翻译”类练习: 下课之前,同座同学互相交换检查“分类式学习笔记”。 4孔子小故事 16 分 钟 总结 提升 活动 组织探究疑 难问题 搜集《论语》中有关学习和做人道理的简短语录四条,读一读,背一背,想一想。 2分钟 课后 活动 布置安排 1背诵前四章。 2完成“研讨与练习”。 1分钟 课 后 纪 要 教学反思: 读后感;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与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泽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泽成“(湖面)风平浪静”。 11 春 活动方案 七年级(7)班 执教人 朱大勇 课 题 《春》 课 类 新 课 主备人 朱大勇 审定人 朱大勇 授课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活 动 目 标 自学目标: 1.积累“朗润、酝酿、卖弄……”等词语。 2.了解作者——朱自清。 3.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与其作用。 4.理清文章结构,学习有条理地描写事物的方法;学会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征描写的方法;学习在景物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 5.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合作目标:1、诵读;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与表达效果,体会语言表达的技巧。2.理清文章思路。 探究目标:领会状物抓住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