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工程测量小组实习报告.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049765 上传时间:2024-04-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测量小组实习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工程测量小组实习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 习 报 告 实习内容:□ 认识实习(社会调查) □ 教学实习(□生产□临床□劳动) □ 毕业实习 实习形式:□ 集中 □ 分散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业班级: 实习单位: 实习时间: 2011.04.16--04.24 2011年 4 月 24 日 目录 前言…………………………………………………………2 1.1实习目的…………………………………………2 1.2任务和要求………………………………………2 实习内容…………………………………………………...3 2.1实习项目………………………………………….3 2.2实习程序…………………………………………………3 2.3计算成果及示意图………………………………………7 实习总结…………………………………………………..10 前言 2011年4月16日到24日,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测量实习,除去周末时间,我们还抽取了工作日非上课时间, 本小组是第4组,共七名成员,测区为文法楼。  1.1 实习目的: 教学实习是测量教学的组成部分,除了要验证课堂理论外,也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有机结合的重要环节,更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手段。通过对某一地区进行地形图的测量与测绘,可增强测定和测绘地面点位的概念,提高使用各类测量设备及测量计算的能力,为今后解决实际工程测量工作中的问题打下基础。 1.2 任务和要求: 1.掌握水准仪的使用方法及其误差控制方法; 2.掌握经纬仪的使用方法及其误差控制方法; 3.掌握全站仪的使用方法; 4.掌握小地区控制测量的闭合导线内、外业工作内容; 5.导线测量的业内计算; 6.完成1:500地形图的测绘工作,掌握齐全过程;   实习内容 2.1 实习项目:对文法楼进行控制测量,并完成实习报告和一张40*50,比例尺为1:500的地形测绘图。 2.2 实习程序: 1、准备工作: 1)仪器校检: (1)水准仪: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竖轴的检验校正、十字横丝应垂直于仪器竖轴的检验校正、视准轴平行于水准管轴的检验校正等。 (2)经纬仪:照准部水准轴垂直于仪器竖轴的检验校正、十字丝垂直于仪器横轴的检验校正、光学对中器的检验校正、竖盘指标差的检验校正等。 2)踏勘测区:第一天的下午我们去文法楼进行踏勘,了解文法楼测区的地形条件,根据测区范围及测量要求,确定了八个控制点,并用油漆标好了记号。同时,我们进行了水准测量。 选点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①相邻点间应相互通视良好,地势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 ②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安置仪器和保存标志的地方。 ③控制点应选在视野开阔的地方,便于碎部测量。 ④控制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2、水准测量: (1)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借助于带有分划的水准尺,直接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高程和测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设水准测量的进行方向为从A至B,A称为后视点,a为后视读数;B称为前视点,b称为前视读数。如果已知A点的高程,则B点的高程为: =+ +a=+b =+a-b B点的高程也可以通过水准仪的视线高程来计算,即 =+a =-b (2)水准测量的外业工作: 1)水准点: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高程的点。 2)当预测高程的水准点与已知水准点相距较远或高差太大时,两点之间安置一次仪器九无法测出其高差。这时需要连续多次设站,进行复合水准测量。每测站高差之和即可得预测水准点到已知水准点的高差,从而可得其高程。 3)水准测量的检核 计算检核:闭合导线的高差和等于个转点之间高差之和,又等于后视读数之和减去前视读数之和,因此利用该式可进行计算正确性的检核。 测站检核:对每一测站上的每一读数,进行检核,用变更仪器法进行检核。变更仪器法要求变更的高度应该大于10cm,两次高差之差不应超过规定的容许值,即6mm。 闭合水准路线的成果检测:理论上各测段高差之和应等于零,实际上上不会,存在高差闭合差,其不应该大于容许值,即6mm,若高差闭合差超出此范围,表明成果中有错误存在,则要重返工作。 4)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见附表 3.导线测量: (1)导线测量简述: 导线从一组已知控制点出发,经过几个点,又回到起始点上,形成一闭合多边形,成为闭合导线。由于测量了多边形的各内角及边长,闭合导线也具有检核作用。 角度检核条件: 多边形各内角的观测值之和与其理论值之差应满足限差要求,其中n为多边形角个数。 坐标增量检核条件:测-理= 测-理= 测-理= 上述理论值应为零,可实际上一般不等于零,但也应该满足限差要求。 (2)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已确定),边长测量,角度测量和连接测量。 本组用全站仪进行了测角、测边工作。 (3)导线测量内业计算: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目的就是计算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x、y。 计算之前,应先全面检查导线测量外业记录、数据是否齐全,有无记错 算错,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起算数据是否准确。 1)准备工作: 将校核过的外业观测数据及起算数据填入“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中,见附表。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①计算角度闭合差 n边形闭合导线内角和的理论值为: = -(-)n×180˚ 式中 n——导线边数或转折角数。 由于观测水平角不可避免地含有误差,致使实测的内角之和不等于理论值 ,两者之差,称为角度闭合差,表示,即:测-理= ②计算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 角度闭合差的大小反映了水平角观测的质量。各级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其中图根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的计算公式为:= 如果< ,说明所测水平角不符合要求,应对水平角重新检查或重测。 如果≤ ,说明所测水平角符合要求,可对所测水平角进行调整。 ③计算水平角改正数 如角度闭合差不超过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则将角度闭合差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水平角中,也就是每个水平角加相同的改正数,的计算公式为:=/n。 计算检核:水平角改正数之和应与角度闭合差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即: ∑=测-理。 ④计算改正后的水平角 改正后的水平角改等于所测水平角加上 计算检核:改正后的闭合导线内角之和应为(n-2)×180˚。 3)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根据起始边的已知坐标方位角及改正后的水平角,按式(1)或式(2)进行计算 =i×180˚- (1) =i×180˚+ (2) 本组测量观测角为左角,采用式(2)。 计算检核:最后推算出起始边坐标方位角,它应与原有的起始边已知坐标方位角相等,否则应重新检查计算。 4)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及的调整 ①计算坐标增量 , 根据已推算出的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和相应边的边长,计算各边的坐标增量。 ②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 实际上由于导线边长测量误差和角度闭合差调整后的残余误差,使得实际计算所得不等于零,从而产生纵坐标增量闭合差和横坐标增量闭合差,即 ③计算导线全长闭合差和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K 值 =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K= 图根导线的为1/2 000。 如果>,说明成果不合格,此时应对导线的内业计算和外业工作进行检查,必要时须重测。 如果≤,说明测量成果符合精度要求,可以进行调整。 ④调整坐标标增量闭合差 调整的原则是将 、反号,并按与边长成正比的原则,分配到各边对应的纵、横坐标增量中去。以、分别表示第i边的纵、横坐标增量改正数 ⑤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 各边坐标增量计算值加上相应的改正数,即得各边的改正后的坐标增量。 3.碎部测量: (1)碎部点的选择 碎部点就是地物地貌的特征,对于地物,碎部步点应选在地物轮廓线的方向变化处,连接这些特征点,便得到与实地相似的地物形状。对于地貌来说,碎部点应选在最能反应地貌特征的山脊线,山谷线等地性线上。 (2)经纬仪测绘法 首先进行测图前的准备工作,观测时先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绘图板安置于测站旁,用经纬仪测定碎部点的方向与已知方向间的夹角,测站点至碎部点的距离和碎部点的高程,然后根据这些数据和比例尺1:500把碎部点的位置展绘在图纸上,并在点的右侧注明其高程,再对照实地描绘地形。 操作步骤如下: 1)安置仪器。安置仪器于测站点,测定竖盘指标差,量取仪器高i,填入手簿。 2)定向。找准一控制点,作为零方向,设置水平度盘读数为零。 3)立尺。立尺员依次将尺立在地物,地貌特征点上。 4)观测。转动照准部,瞄准点1点的标尺,读取水平度盘读数;又读上丝和下丝读数,计算式间距;再读中丝读数,竖盘读数。 5)记录。将所测读数依次填入手簿。 6)计算。按视距测量公式方法用计算器计算出碎部点的水平距离,高差和高程。 2.3 计算成果及示意图 闭合水准路线成果计算表 日期:2011.4.20 计算: 复核: 测站 点名 后视读数/m 前视读数/m 实测高差/m 水准路线长度/m 改正数/m 改正后高差/m 高程/m 点名 备注 1 BM.A 1.482   -0.356 46.501 0.002 -0.354 20.000 BM.A 已知点 1   1.838 19.646 1   2 1 1.112   -0.041 89.605 0.004 -0.037   2   1.153 19.609 2   3 2 1.132   -0.026 72.759 0.003 -0.023   3   1.158 19.586 3   4 3 1.150   -0.025 91.016 0.004 -0.021   4   1.175 19.565 4   5 4 1.205   0.013 86.146 0.003 0.016   5   1.192 19.581 5   6 5 1.222   0.011 70.47 0.003 0.014   6   1.211 19.594 6   7 6 1.212   0.037 73.737 0.003 0.040   7   1.175 19.634 7   8 7 1.134   0.364 48.837 0.002 0.366   BM.A   0.770 20.000 BM.A 已知点   ∑     -0.023 579.071 0.023 0.000       检核 =∑h= -0.023m = 23mm =±40 =±30.439mm 测回法水平角记录表 日期:2011.4.21 计算: 复核: 测站 竖盘位置 目标 水平度盘读数/(°′″) 角值/(°′″) 平均角值/(°′″) 备注 A 左 7 0 02 30 89 36 42 89 36 48                                                 1 89 39 12 右 1 269 39 30 89 36 54 7 180 02 36 1 左 A 90 02 54 184 12 30 184 12 36 2 274 15 24 右 2 94 15 00 184 12 42 A 270 02 18 2 左 1 0 03 12 90 14 12 90 13 57 3 90 17 24 右 3 270 16 30 90 13 42 1 180 02 48 3 左 2 90 03 00 180 03 12 180 03 09 4 270 06 12 右 4 90 05 48 180 03 06 2 270 02 42 4 左 3 0 02 12 86 49 42 86 49 39 5 86 51 54 右 5 93 13 30 86 49 36 3 180 03 06 5 左 4 90 02 36 147 11 30 147 11 36 6 237 14 06 右 6 57 14 00 147 11 42 4 270 02 18 6 左 5 0 03 06 123 32 54 123 33 00                 7 123 35 00 右 7 303 36 00 123 33 06 5 180 02 54 7 左 6 90 02 42 89 36 42 89 36 45 A 179 39 24 右 A 359 39 12 89 36 48 6 270 02 24 检核 导线坐标计算表 点号 观测角β/°′″ 方位角α/°′″ 距离D/m 坐标增量△X 坐标增量△Y X Y A 50 50 93 55 30 48.837 +9 -3.343 -20 48.722 7 +12 177 37 25 46.666 98.702 91 33 07 73.737 +14 -1.997 -29 73.710 6 +12 123 33 09 44.683 172.383 35 06 28 70.470 +14 57.650 -28 40.528 5 +12 147 11 42 102.347 212.883 2 18 22 86.146 +17 86.076 -35 3.466 4 +12 86 49 44 188.44 216.314 269 08 18 91.016 +17 -1.369 -36 -91.006 3 +12 179 56 42 187.088 125.272 269 05 12 72.759 +14 -1.160 -29 -72.750 2 +12 90 14 05 185.942 52.493 179 19 29 89.605 +17 -89.599 -36 1.056 1 +12 184 58 51 96.36 53.513 184 18 32 46.501 +9 -46.369 -19 -3.494 A +12 89 36 46 50 50 93 55 30 7 ∑ 579.071 -0.111 0.232 检核 =1079°58′24″-1080°=-96″ =±60=±170″ fx=-0.111 =0.232 =0.257 K= 日期:2011.4.23 计算: 检核:  实习总结 通过本次为期一周实习,不仅巩固了以前所学知识,掌握了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的基本操作,还学会了怎么施工放样,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方法,积累了许多经验,使我们充分的认识到了认真负责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第一天测量时,我们漏写了几个测量过的数据,不得不重新测量。后来的工作中我们认真的进行了每一步测量。在实习中,不管是外业工作还是内业工作,我们每个人都有实践,而且分工明确。 在实习测量的过程中,不可能没有错误,有错误时我们重新测量、重新计算,一次次的练习使我们提高了测量水平,积累了许多经验教训。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我们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了解了如何避免测量结果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即要作到: (1)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 (2)提高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水平。 (3)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来减少误差。 测量时需注意:控制点很重要,控制点选择的好坏决定了测量的速度;实验仪器的整平对实验数据的误差有很大的影响;水准测量和水平角测量均需检查闭合差,超过差限一定要重新测量;绘制格网铅笔的粗细要根据规定,反复检查以减小误差,网格对地形图影响很大。 在测量中要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提高测量的效率。 这次实习不仅提高了我们使用各类测量设备熟练程度及测量计算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小组成员的交流协作能力。实习小组的气氛也会影响实习的进度,只有每个人都积极参与,认真负责,反复检验,团结协作,才能更快的完成实习任务,熟练掌握理论与实践知识,总结更多的经验,为今后解决实际工程测量工作中的问题打下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报告/总结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