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医药三基培训.pptx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1049321 上传时间:2024-04-11 格式:PPTX 页数:15 大小:160.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药三基培训.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医药三基培训.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医药三基培训.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医药三基培训.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医药三基培训.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邢台市中医医院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三基”培训 胡云红 2010年1月20日4/10/2024 主要内容1、何谓喘证?其辨证要点是什么?2、简述喘证的治疗原则。3、肺痈的临床特征、病位、病性及治疗的基本原则是什么?4、何谓肺痨?其致病因素及治疗原则是什么?5、何谓肺胀?其诊断依据有哪些?6、肺胀的主要病理因素有哪些?它们关系如何?7、简述肺胀的辨证要点与治疗原则。8、什么叫肺痿?宜如何辨治。9、简述心系病证中证与证之间的转化与合病。10、何谓心悸?试述心悸、惊悸、怔仲三者的联系与区别。4/10/2024何谓喘证?喘证即气喘、喘息,是一种由于外邪、痰浊、肝郁气逆,导致邪壅肺气,宣降不利,或老欲久病

2、,引起肺肾出纳失常,出现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的肺系病证。4/10/2024其辨证要点是什么?喘症的辨证,首当分清虚实,实喘者,呼吸深长有余,呼出为快,气粗声高,伴有痰鸣咳嗽,脉数有力,病势多急;虚喘者,呼吸短促难续,深吸为快,气祛声低,少有痰鸣咳嗽,脉象微弱或浮大中空,病势徐缓,时轻时重,遇老则甚。实喘又当辨外感内伤,外感治病者,起病急,病程短,多有表证;内伤致病者,病程久,反复发作,无表证。虚喘应辨病变脏器,肺虚者,劳作后气短不足以息,喘息较轻,常伴有面色白光白,自汗,易感冒;肾虚者,静息时亦有气喘,动则更甚,伴有面色苍白,顴红,怕冷,腰酸膝软;心气、心阳衰弱者

3、,喘息持续不已,伴有紫绀,心悸,浮肿,脉结代。4/10/2024简述喘证的治疗原则。哮证的治疗,首先应分清虚实邪正,实喘治肺,以祛邪利气为主,区别寒、热、气的不同,分别采用温化宣肺、清化肃肺、化痰理气等方法;虚喘以培补摄纳为主,或补肺,或健脾,或补肾,阳虚则温补之,阴虚则滋养之。同时要重视虚实夹杂、寒热互见,根据具体病情分清主次,权衡标本,不能见喘治喘,以免延误病情。4/10/2024肺痈的临床特征、病位、病性及治疗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肺痈的临床特征是咳吐大量腥臭脓血浊痰。其病位在肺。其病性属实、属热。其治疗的基本原则是祛邪,采用清热解毒、化瘀排脓的治法。4/10/2024何谓肺痨?其致病因素及

4、治疗原则是什么?肺痨是一种由于正气虚弱,感染痨虫,虫蚀肺脏所引起的,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为主要临床特征的肺部慢性传染性疾病。其致病因素,一是感染痨虫,一是正气虚弱,其治疗原则,一是补虚培元,一是抗痨杀虫。4/10/2024何谓肺胀?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以胸部膨满、憋闷如塞、喘息上气、咳嗽痰多、心慌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肺系疾病。4/10/2024其诊断依据有哪些?肺胀的诊断依据:有慢性肺系疾患病史多年,反复发作。病程缠绵,时轻时重,经久难愈,多见于老年人。常因外感而诱发,其它如劳倦过度、情志刺激等也可诱发。临床表现为咳嗽上气,痰多,胸中

5、憋闷如塞,胸部膨满,喘息,动则加剧,甚则鼻煽气促,张口抬肩,目胀如脱,烦躁不安。胸部隆起如桶状,叩之呈过清音,听诊有痰鸣声及湿啰音,心音遥远。病情轻重不一,每因出现外邪加甚而致有寒热表证。日久可见心慌动悸,面唇紫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严重者可出现喘脱,或并发悬饮、鼓胀、癥积、神昏、谵语、痉厥、出血等证。4/10/2024肺胀的主要病理因素有哪些?它们关系如何?肺胀的主要病理因素有痰浊、水饮与血瘀。三者互为影响,既可兼见同病,又可相互转化,如痰从寒化则成饮;饮溢肌表则为水;痰浊久留,肺气郁滞,心脉失畅血郁为瘀;瘀阻血脉,“血不利则为水”。但一般早期以痰浊为主,渐而痰瘀并见,终至痰浊、血瘀、水饮

6、错杂为患。4/10/2024简述肺胀的辨证要点与治疗原则。肺胀辨证总属标实本虚,但有偏实、偏虚的不同,因此应分清其标本虚实的主次。一般感邪时偏于邪实,平时偏于本虚。偏实着,须分清痰浊、水饮、血瘀的偏盛。早期以痰浊为主,渐则痰瘀并重,并见兼见气滞、水饮错杂为患,后期痰瘀壅盛,正气虚衰,本虚与标实并重。偏虚者,当区别气(阳)虚、阴虚的性质,肺、心、肾、脾病变的主次。早期以气虚为主,或为气阴两虚,病在肺、脾、肾;后期气虚及阳,甚则可见阴阳两虚,病变以肺、肾、心为主。肺胀的治疗应抓住治标、治本两个方面,祛邪与扶正共施,依其标本缓急有所侧重。标实者,根据病邪的性质,分别采取祛邪宣肺(辛温或辛凉)、降气化

7、痰(温化或清化)、温阳利水(通阳与淡滲),甚或开窍、熄风、止血等法。本虚者,当以补养心肺、益肾健脾为主,或气阴兼调,或阴阳两顾。正气欲脱时则益扶正固脱,救阴回阳。4/10/2024什么叫肺痿?宜如何辨治。肺痿是一种因肺脏虚损,津气严重耗伤,以致肺叶枯萎不用,出现以咳吐涎沫为特征的慢性肺脏虚损性疾病。肺痿宜辩证为虚热与虚寒症。虚热症,症见咳吐浊唾涎沫,其质较清稀,或咳痰带血,咳声不扬,甚则音嘎,气急喘促,口渴咽燥,午后潮热,形体消瘦,皮毛干枯,舌红而干,脉虚数。治拟滋阴清热,润肺生津。方用麦门冬汤合清燥救肺汤加减。虚寒症,症见咯吐涎沫,其质清稀量多,不渴,短气不足以息、头眩、神疲乏力,食少,形寒

8、,小便数,或遗尿,舌质淡,脉虚弱。治拟温肺益气。方用甘草干姜或生姜甘草汤加减。4/10/2024简述心系病证中证与证之间的转化与合病。心系病证除了虚实之间的转化外,实证之痰、火、瘀,虚证之气血阴阳亏虚,都可相互兼夹与转化。如火盛灼津为痰,则痰火互结;痰浊久留,气滞血瘀,则痰瘀又每互兼;心阳虚弱与水饮凌心可互为因果;心阴虚又可与痰火扰心相兼同病。气血阴阳的不足亦常同时并见。4/10/2024何谓心悸?试述心悸、惊悸、怔仲三者的联系与区别。心悸是一种因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痰、饮、火、瘀阻滞心脉,扰乱心神,心神不宁,出现以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要特征的心系病证。心悸与惊悸、怔仲的联系:心悸可分为惊悸与怔仲,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仲,可呈持续性。惊悸日久不愈,亦可形成怔仲。惊悸与怔仲的区别:大凡惊悸发病,多与情绪因素有关,可由骤遇惊恐、忧思恼怒、悲哀过极或过度紧张而诱发,多为阵发性,病来虽速,病情较轻,实证居多,可自行缓解,不发时如常人。怔仲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无精神等因素亦可发生,常持续心悸,心中惕惕,不能自控,活动后加重,多属虚证,或虚中夹实,病来虽渐,病情较重,不发时亦可兼见脏腑虚损症状。4/10/2024 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职业教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