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优质排版直接打印】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整册).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351972 上传时间:2025-05-23 格式:DOC 页数:109 大小:19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排版直接打印】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整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优质排版直接打印】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整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识字部分 第一单元 1、春夏秋冬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8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7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 2、能借助图画和生活实际,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以及特点。 3、能用词语说句子,学习用句号。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认读8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7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 2、能借助图画和生活实际,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以及特点。 3、能用词语说句子,学习用句号。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问: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2、板书课题,领读,指导书写"春、冬"。   二、学习新词    1、依次出示四幅图画,说说图上有哪些景物,用句式练习说话:      我知道图上画的是(    )季节,因为我看到图上画的有(     )。    2、依次出示四个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指导认读。    3、出示:吹、落、降、飘,认识3个新偏旁,指导认读,交流记字方法。    4、词语搭配练习,练习朗读短语。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吹、落、降、飘    5、拓展:还有哪些事物能用上"吹、落、降、飘"?   三、指导写字    1、认读:风、雪。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   四、布置作业     观察四季景色,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词卡片。    2、问:你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二、看图学词    1、出示课文图画,问:看图的方法和顺序有哪些?    2、指导看图说话,练习句式:      我看到图上远处有(),近处有(),左面有(),右面有()。    3、出示新词语,指导正确认读。    4、用上新词语说一句完整的话。    5、教师朗读短语,想象画面,问:你看到了什么?   三、学习生字    1、认读:游、池、入,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飞、入。   四、布置作业     找一些描写四季的词语读一读。 2、姓氏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7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中国姓氏。能照样子做问答游戏,了解班里同学的姓氏。   4、初步了解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7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照样子做问答游戏,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问:谁会背诵《百家姓》?    2、谈话:你姓什么?请你写一写。    3、板书课题,指导认读、书写"姓",辨析:姓、性。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检查:带音节生字。    3、检查:去掉音节生字,交流识字方法,着重是合一合方法。      师生对答,如:木子李,口天吴等。    4、辨析:王、玉、主。    5、指导写字:王。   三、再读课文    1、指名逐句朗读,要求:读通顺。    2、采用多种形式练习朗读,要求读流利。    3、教师范读,圈出课文中的姓氏。认读。    4、交流:班里的同学都有哪些姓氏?练习句式说话:      我知道班里的同学有的姓(),有的姓(),还有的姓()。    5、师生问答方式朗读课文,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相机讲解:单姓,复姓。并再举几个例子。   四、指导写字    1、认读:方。组词,造句。    2、辨析:方、万、放。    3、指导书写:方。   五、布置作业     找一找自己的亲人、朋友都是什么姓氏。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二、练习说话    1、朗读课文前两行:你姓什么?我姓李。什么李?木子李。     问:你发现什么?     仿照例子说话。    2、出示三四两行:他姓什么?他姓张。什么张?弓长张。     同法练习。    3、小结:介绍自己姓什么,可以用不同的方法。   三、指导背诵    1、采用多种方式练习朗读。    2、熟读成诵。   四、指导写字    1、认读:什、么、双、国。    2、写字指导。   五、布置作业    1、和家人做有关姓氏的问答游戏。    2、诵读《百家姓》。 3、小青蛙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7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了解青蛙的一些习性。   3、能辨析"睛、请、晴、清、情"等同音字、形近字,初步学会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7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辨析"睛、请、晴、清、情"等同音字、形近字,初步学会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猜谜语:肚皮雪白穿绿衣,叫声呱呱蹦蹦跳,捕捉害虫小能手。(青蛙)    2、问:你对青蛙还有哪些了解呢?    3、板书课题,指导认读,学写"青"。组词,造句。   二、看图读文    1、出示课文插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2、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检查:带音节的生字。    4、检查:去掉音节的生字。交流记字方法。相机认识病字头。    5、检查:无音节的词语。选择造句。    6、辨析:睛、请、晴、清、情。相机讲授辨析的基本方法。    7、指导写字:请、晴、清、情。   三、再次读文    1、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通顺。    2、多种形式练习朗读,要求读流利。   四、布置作业     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讲给家人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词语。    2、想一想,填一填。(课后题)   二、读文感知    1、接力朗读,及时正音。    2、教师范读,问:你听懂了什么?    3、交流自己的感受。    4、问: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小青蛙呢?    5、再次朗读课文。    6、指导写字:生、气。   三、拓展训练    1、还有哪些小动物对人类有益处?     句式练习:我知道(),它能帮我们人类(),我们应该保护它。    2、想一想,填一填。      包--抱、饱、胞、跑、泡、炮、袍      书(包) 拥(抱) 吃(饱) 同(胞)      (跑)步 水(泡) 放(炮) (袍)子     主--住、注、柱、拄、蛀、往、驻      (主)人 (住)宅 (注)意 (柱)子      (拄)着 (蛀)虫 来(往) (驻)足   四、布置作业     给你喜欢的小动物写几句赞扬的话。 4、猜字谜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并猜出字谜。   3、了解猜字谜的基本方法,并学习运用。。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并猜出字谜。 教学难点:了解猜字谜的基本方法,并学习运用。 教学准备:字词卡片,课件,学生课前搜集一些字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字谜:一加一。请大家猜一个字。交流猜的方法。    2、板书课题,领读,指导书写"字",组词,造句。   二、初读第一则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带音节的生字。    3、检查:去掉音节的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4、指导写字:左、右、红、时。   三、再读第一则    1、指名朗读,要求读通顺。    2、采用多种方法练习朗读,要求读流利。    3、交流讨论:你能猜出是什么字?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4、小结猜字谜的方法。   四、拓展训练    1、学生分享自己搜集的字谜,小组内互相猜一猜。    2、交流展示小组猜字谜的成果。   五、布置作业     和家人一起猜字谜。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说一说和家人一起猜了哪些字谜?是怎样猜出来的?   二、初读第二则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带音节的生字。    3、检查:去掉音节的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4、指导写字:动、万。   三、再读第二则    1、指名朗读,要求读通顺。    2、采用多种方法练习朗读,要求读流利。    3、交流讨论:你能猜出是什么字?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4、小结猜字谜的方法。   四、拓展训练    1、出示本课生字,小组内编字谜。    2、全班交流猜一猜。   五、布置作业     以猜字谜为主题,办一份手抄报。 口语交际 听故事,讲故事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听故事的时候,借助图画记住故事内容。   2、培养学生讲故事的时候,声音要大一些,让别人挺清楚。   3、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行为习惯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听故事的时候,借助图画记住故事内容。   2、培养学生讲故事的时候,声音要大一些,让别人听清楚。 教学准备:课文图画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了解口语交际任务。   二、看图了解    1、出示图画,讲讲看图的顺序和方法。    2、学生自主看图,说一说图画的内容。    3、小组内交流。   三、听故事,记内容    1、讨论:怎样记住故事的内容?    2、提出要求:听故事的时候,可以借助图画记住故事内容。    3、听老师讲故事《老鼠嫁女》,借助图画记住故事内容。    4、按图画逐一交流记住的内容。相机板书关键词语。    5、小结:记住故事内容的方法。(看图画,找关键词语。)   四、讲故事,说内容    1、同桌互相讲故事,要求:     讲的同学声音大一些,让别人听清楚。听的同学认真听,作出评价。    2、全班展示,相机评价。   五、布置作业     给家人讲一讲《老鼠嫁女》。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趣味识字。了解自然现象,正确认读7个生字,以及相关的词语。   2、字词句运用。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区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能正确书写2个生字。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诗文,并了解大意。   3、了解先外后内再封口的笔顺规则。正确书写3个生字。积累有关描写自然景色的词语。   4、和大人一起读。能进行亲子阅读,把儿歌读正确,读通顺。了解儿歌的大概意思。 教学重点:   1、趣味识字。了解自然现象,正确认读7个生字,以及相关的词语。   2、字词句运用。学习汉语拼音字母表。能区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诗文,并了解大意。了解先外后内再封口的笔顺规则。能正确书写5个生字。能正确朗读并积累有关描写自然景色的词语。 教学难点:   1、能区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词语和诗文,并了解大意。   3、学习汉语拼音字母表。 教学准备:课件,田字格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趣味识字    1、出示生字词语,自由朗读,要求读正确。    2、各种形式练习朗读,要求读通顺。    3、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4、用上这些生字或词语,句式练习:     今天(或昨天、前天)的天气是()。     我见过(),当时的情景是()。    5、认读生字:带音节的,不带音节的。    6、问:你还知道哪些和天气有关的词语呢?   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记一记。     出示汉语拼音字母表,教师范读。     以各种形式练习朗读,逐渐达到熟读成诵。     找一找这些字母形状的异同,曾增强记忆。    2、读一读,写一写。     出示生字,按照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进行分类。     学生朗读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进行组词,造句。     指指导书写:见、长。   三、布置作业     默写汉语拼音字母表。 第二课时   一、字词句运用:读一读。    1、自由朗读儿歌,要求读正确。    2、多种方式练习朗读,要求读通顺。    3、教师范读,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4、全班交流感受。    5、再次朗读,熟读成诵。   二、书写提示    1、认读生字:白、回、果,并进行组词、造句。    2、讨论这些生字的书写规律,相机讲授笔顺规则:先外后内再封口。    3、教师范写,指导学生书写,进行评价。   三、日积月累    1、看图说话,句式练习:     这里的景色真美呀!天空中(),地面上()。    2、自由朗读词语,要求读正确。    3、多种方式练习朗读,要求读通顺。    4、交流:你知道哪一个词语的意思?    5、再次朗读。   四、布置作业     找出其他描写自然景色的短语进行积累。 第三课时   一、和大人一起读    1、自由朗读儿歌,要求读正确。    2、多种方式练习朗读,要求读通顺。    3、教师范读,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4、全班交流感受。    5、再次朗读,熟读成诵。    6、仿照一个小节,自己写几句小诗。   7、全班展示,交流评价。   二、布置作业   跟家人一起朗读,并且把自己写的几句小诗读给他们听。。 快乐读书吧 ——读读童谣和儿歌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阅读童谣和儿歌,在交流阅读感受的过程中体验阅读的乐趣。   2.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产生读童谣和儿歌的兴趣,学会与人分享阅读的乐趣,初步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课外阅读童谣和儿歌的良好习惯。(重点)   3.在充分的阅读中,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语文素养。(难点)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教师)   2.学生和家长一起读书,并准备一本童谣或儿歌的书带到学校。(学生) 教学过程:   一、背诵童谣,激发情感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听童谣或儿歌吗?把你喜欢的一首童谣或儿歌背给大家听听,好吗?   2.导学:一首好的童谣就是一首美妙的诗,一首好的儿歌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从你们洋溢着快乐的小脸可以看出,儿歌和童谣真的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快乐!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快乐读书吧》,分享童谣和儿歌带给我们的幸福和快乐!   二、尝试提问,感受阅读   (一)学习童谣--《摇摇船》。   1.导入:同学们,童谣《摇摇船》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幸福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童谣《摇摇船》。   2.导学:读读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3.导学:同学们真会学习,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下面你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试着读读童谣,看看能不能从童谣中找到答案。   4.出示学习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童谣。   (2)和同桌比比谁读得最正确。   (3)带着问题再读童谣,看谁解决的问题多。   (4)谁还能提出新的问题?   5.学生按要求自学童谣。   6.汇报交流。   (1)指学生比赛读童谣。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正音。   (2)学生尝试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互相补充,鼓励学生说完整的话。   (3)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问题?   ①导学:你的外婆都什么时候叫你好宝宝呢?   ②学生尝试解答。   ③小结:对呀,你们的想法都对。这么懂事的宝宝外婆怎么能不喜欢呢?   7.指导学生比赛背诵童谣。   8.学生边背童谣边做动作。   (二)学习儿歌--《小刺猬理发》。   1.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小刺猬吗?   2.导学:读读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3.导学:同学们真会学习,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下面你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试着读读儿歌,看看能不能从儿歌中找到答案。   4.出示学习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儿歌。   (2)和同桌比比谁读得最正确。   (3)带着问题再读儿歌,看谁解决的问题多。   (4)看谁还能提出新的问题。   5.学生按要求自学儿歌。   6.汇报交流。   (1)指学生比赛读儿歌。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正音。   (2)学生尝试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互相补充,鼓励学生说完整的话。   (3)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问题?   ①导学:你真聪明,问题提得真好,是呀,明明是小刺猬,最后怎么成了小娃娃呢?谁能帮他解答这个问题?   ②学生尝试解答。   ③教师追问:男孩子头发长了就像小刺猬,你看见过谁的头发像小刺猬吗?这样好看吗?(出示刺猬头型的男孩)   ④导学:对呀,男孩子头发长了就要去理发,那女孩子头发长了,又一直不理发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说出要留长头发的话,平时要勤洗头。)   ⑤小结:天气渐渐热了,小朋友的头发长了,容易出汗,也容易生小虫子,有的头发弄到眼睛里,细菌也会影响我们的视力,所以我们要经常洗头、经常理发。   (4)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但能提出问题,还能解决问题。小刺猬去理发后变干净变漂亮了,我们以后可一定要经常洗头发,经常理发,这样你们才能健健康康、漂漂亮亮的!   7.指导学生比赛背诵儿歌。   8.听儿歌,边跟着做动作边唱。   三、借助插图,学会分享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说了什么?   2.导学:对呀,与人分享是一种快乐,下面就和小组同学像书上的小朋友那样学会分享!   3.小组合作交流:在小组里读一读或背一背自己喜欢的儿歌或童谣,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谈谈自己对童谣或儿歌的感受是什么。如果有的同学也会这个儿歌或童谣,可以进行补充或表达自己的读书感受。   4.和同学交换自己带的书,也可以和同学一起读一本书。   四、布置作业   1.请爸爸、妈妈带你到书店逛一逛,选一选自己喜欢的童谣或儿歌。   2.把自己喜欢的童谣或儿歌背给喜欢的人听。 课文部分 第二单元 1、吃水不忘挖井人 教学目标:   1、学会“忘、主、席”等9个生字。会写“洲、坝、挑”等十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毛主席关心爱护人民群众为人民解决吃水困难的事迹。   3、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认识生字新词,朗读课文。   2、了解毛主席关心爱护人民群众为人民解决吃水困难的事迹。 教学难点:   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题:   板书课题,质疑问难。   预设:谁挖井?谁吃水?水是怎样的?怎么挖井的?为什么不忘挖井人?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读课文,教师听学生读课文,并提示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充分地读书。   2、生字纠错。   (1)抽读要认识的生字生词:沙洲坝、挑水、浑浊、脏水、卵石、激动、恩人、石碑   抽读要掌握的生字生词:忘记、主席、领导、革命、方便、人民、旁边、想念、杂草丛生   难读的词语:瑞金、疑惑、苦笑、热火朝天、喷涌而出   (2)指名分段课文。   A 分段读课文,指导学生通顺、流利地读书。   B 指名读全文,正确、通顺、流利的读书。   C 自由读书,思考提出的问题哪些是可以回答的?   D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说说文章写的是谁干什么?   3、没有弄明白的问题下节课继续学习。   三、学习生字,书写练习。   1、说说本课的生字哪些是可以自己学会的,你怎么记住它们?   2、在田字格中书写这些生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自己挑选简单的字书写。   教师可提示学生保留“席”“革”“导”“杂”几个学生容易书写出错的字。   4、学生练习书写。   四、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毛主席关心爱护人民群众为人民解决吃水困难的事迹。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复习文章的大体内容。    1、指名读课文,    2、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分段指导朗读。    1、继续由“水”入手,讨论提出的问题,沙洲坝人民吃的水是怎样的?     提示:     第二自然段,写的是沙洲坝人民喝的水很脏,抓住“浑浊、很脏、杂草丛生、苦笑”体会当地人的无可奈何,和吃水的困难。在此基础上,朗读课文。     第三自然段,抓住“涓涓的泉水、喷涌而出、清泉、激动”等词,体会井水的清澈。这里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不同的水的样子,突出了毛主席对乡亲们的关心。    2、他们是怎样挖水的呢?     提示:     第三自然段中,“第二天 商量 带头 热火朝天 亲自(铺、垫)”表现出毛主席对村民的关心。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请学生体会练读。    3、朗读背诵第三自然段。    4、村民为什么称这口井是“红井”?你读懂井边石碑上的字了吗?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用一个成语概括沙洲坝人民的这种行为,理解“饮水思源”。    5、句式仿说:   四、整体感知,总结板书: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概内容。    2、小练习     (1)区别组词。        望( )主( )席( )导( )便( )杂( )旁( )        忘( )住( )度( )异( )使( )柴( )傍( )     (2)写出文中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时刻——(  ) 想念——(  ) 浑浊——(  )        立刻——(  ) 疑惑——(  ) 激动——(  )     (3)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例: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  )不忘(  ),时刻想念(  )。 2、我多想去看看 课前准备:   1.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 制作带有生字的卡片。(学生)   3. 查找关于北京天安门升旗仪式的资料;查找关于新疆的资料。(师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媒体导入,整体感知   1.师生谈话,揭示题目。   预设: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和新疆吗?   生1:去过。   生2:没去过。   师:北京是什么样的呢?一首歌中是这样告诉我们的。(播放课件《我爱北京天安门》,同时老师用优美的动作打节奏)   师:天安门是首都北京的象征,它既雄伟,又壮丽,在首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上,国旗每天都同太阳一同升起,那场面非常壮观。你们想去看看吗?(多媒体课件出示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视频)   生:想。   师:你们想知道新疆是什么样的吗?美丽的天山上都生长着什么呢?   2.导语:有一个孩子,他住在天山,他非常想去北京看看天安门。还有一个孩子,他家住在北京城,他想去天山看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多想去看看》。   3.看,题目中有一个生字是要求会认的,("想"课件演示红色)谁来拼读?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教师导学: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遇到难读的字或容易读错的字圈起来。遇到不认识的字,用你喜欢的方法认读它们。   2.学生把生字画出来,小组内多读几遍,想出好办法记住它们。   3.小组汇报。   4.多种方式检查字音。     广场 北京 告诉 天安门 非常 壮观 广场 走路   (1)你会读哪个词语?(个别学生拼读、开火车读、小老师领读、男女生赛读等。)   (2)同学们真棒,这么快就把拼音读准了。你能不拼拼音,把词语读出来吗?(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请同桌互读。)   (3)游戏:摘星星。(沿着弯弯的小路,把这些词都读准了,摘下星星,你就到达北京城了。)   三、指导写字   1.教师导学:今天,我们认识了许多生字,其中一些是要求会写的,大家有信心掌握它们吗?   2.课件演示书写,教师强调怎样记住"会""走""北""京""门""广"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1)教师逐笔范写,学生跟笔书空。   (2)教师整齐范写,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在田字格中独立书写,教师巡查指导。   (3)师生共同评价书写,学生描红体验自己的书写与书中的生字有什么不同。   (4)学生再次练习书写生字,同桌相互评价,推荐优秀书写作品。集体展示,共同评价。   投影展示学生书写的生字,教师评价。表扬书写有进步的学生。   四、初读课文   1.教师导学:生字宝宝回到课文里啦,你能读准字音,数数课文有多少个句子吗?(学生自由读文,标句子序号。)   2.教师设疑:你喜欢读哪一句?(我喜欢读第二句。)   (出示第二句: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3.引导学生理解"遥远"就是"很远很远"的意思,让学生知道最吸引孩子的就是北京的天安门。   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搜集有关北京的风景图片和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有关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上一节课学习了什么吗?(学生回答)你们学得真好。   2.开火车,读生字。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这些朋友的名字吗?它们叫什么?呜……小火车开啦!   小朋友们,你们把这些朋友的名字牢牢地记住了,真了不起!   3.读词语游戏:水果大卖场。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好吃的水果,如果谁叫出了词语朋友的名字,我就把水果送给他,谁愿意来当小老师?   课件出示:告诉、走出、北京城、天安门、广场、非常、壮观。   4.教师小结:刚才有许多小朋友都得到了掌声和奖品,没有得到的小朋友别着急,等一会儿还有更大的收获呢!   二、了解首都北京   1.教师边讲解边出示北京的风景图片:今天,老师想给你们当一回导游,小朋友们,一起来吧!   (1)我们先来到了八达岭长城,它像一条巨龙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   (2)接着我们来到了北京的天坛公园。   (3)然后我们来到了天安门城楼,它是中国的象征。   (4)最后,我们来到了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北京之行结束了。   2.教师导学:小朋友,北京城历史悠久,风景迷人,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句式来谈自己的感受。)   3.有一位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想到北京城去看看,请大家打开书本,仔细读,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出示多媒体课件,听课文朗读录音。)   4.刚才大家读得可认真了,那么,你读懂了什么?   5.刚才有一位小朋友说得很好,他说他读懂了这位小朋友很想到北京城去看看,来,请你说说你是从课文的哪句话中看出来的,把它读出来。(句子: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第三句话)大家一起读读这句话。   6.教师导学:对呀,他为什么这么想去看看呢?答案就藏在这里(课件出示妈妈的话),请你仔细读读课文,找到答案。   三、了解天山   1.教师边讲解边出示美丽天山的风景图片:今天,老师想再给你们当一回导游,小朋友们,一起来吧!   (1)我们先来到了博格达峰,看到了"雪海"。   (2)接着我们来到了号称"天山第一峰"的托木尔峰。   (3)然后我们来到了汗腾格里峰。   (4)最后,我们来到了有"天山明珠"称誉的天池景区。   2.教师导学:小朋友们,天山这么美丽,你们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句式来谈自己的感受。)   3.有一位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想到天山去看看,请大家打开书本,仔细读,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出示多媒体课件,听课文朗读录音。)   4.刚才大家读得可认真啦,那么,你听懂了什么?   5.刚才有一位小朋友说得很好,他说他读懂了这位小朋友很想到天山去看看,来,请你说说你是从课文的哪句话中看出来的,把它读出来。(句子:我对爸爸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6.教师导学:对呀,他为什么这么想去看看呢?答案就藏在这里(课件出示爸爸的话),请你仔细读读课文,找到答案。   四、说话训练   1.过渡: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还有许多风景优美的地方,现在,我还想当一次导游,和你们一起再去游览游览。(出示杭州西湖、上海外滩、厦门鼓浪屿的风景图片)   我们到了这么多地方,欣赏了这么多美景,现在,你想说些什么吗?   2.多媒体课件出示句子:__________,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   小朋友,老师把你的话录下来,你可要说得好一点哟!   小结:是呀,我们的祖国多美呀,我们爱我们的祖国!   3.请你把心里话说一说。(可以加上动作)   4.我想小朋友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现在让我们的男孩子们大声地说一声--我多想去看看。让我们的女孩子甜甜地说一声--我多想去看看。让我们满怀对北京、天山的无限热爱,齐声呼喊--我多想去看看。   五、拓展延伸   1.读了本课,你读懂了什么?   2.课外阅读补充:《国旗歌》。   3.你还了解北京的什么?出示课前搜集的北京风景图片及有关的资料,介绍北京美丽的风光。 3、一个接一个 课前准备: 1.(1)配乐课文朗读。 (2)踩影子、跳房子游戏的相关视频。 (3)教学辅助课件。(教师)   2.了解踩影子、跳房子游戏。(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   (1)孩子们,你们一定很喜欢玩游戏吧,能说说你们爱玩的游戏吗?   (2)(出示"踩影子"图片)你们知道这两个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戏吗?你们知道怎么玩吗?(学生自由说)   2.结合图片,教师简介游戏玩法,并播放"踩影子"游戏视频。   3.玩游戏很快乐,快乐的事就这一件吗?(不是。)对,在我们身边,快乐的事是《一个接一个》。(板书课题)   4.齐读课题,认读"接"这个生字,理解"接"在这里是继续,连续的意思。   二、识记生字,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一读,遇到不熟悉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看读几遍能把这个故事读下来。(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检查生字。   出示生字词:    睡觉 再做梦 各种各样 伙伴 不过 有趣 这么 却   (1)指导读,注意读准平舌音"再"和"做梦"的"做";翘舌音"各种各样"的"种"和"这么"的"这"。   (2)指名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   (3)开火车读。   (4)指名读。   3.趣味识字。   (1)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梦、种、样、趣。   ①旧字加偏旁游戏读生字:      林+(  )=梦    羊+(  )=样      中+(  )=种    取+(  )=趣   ②结合"却"认识新部首"卩"。   ③"趣"是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走"的最后一笔要长,托住"取"字。   (2)说说自己识记其他字有什么好办法。   预设:   ①"伙伴"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字形:亻+火=伙,亻+半=伴。   ②"接"用部件组合法记字形,左边"扌",右边"立"下一个"女"字,组成"接"。   ③生字巧记:      "过"--走寸了,就"过"。      "这"--斯斯文文走到"这"。   (3)指导书写:   ①"种"和"样"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的时候要注意,这两个字左窄右宽,"禾"和"木"作部首时,最后一笔要变成点。   ②"过"和"这"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书写时注意"辶"是三笔写成的,第二笔的笔画名称叫"横折折撇"。书写要点:要先内后外,"辶"的第二笔从横中线起笔,第一个折要短小一点,捺要舒展。   (4)教师范写,学生仿写。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带着生字词再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指名分小节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我"有哪些经历?   3.出示填空。   月夜,正玩着____________,就听大人叫着:"__________________!"   正做着____________,又听见大人在叫:"__________________!"   正和小伙伴们玩着____________,操场上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过、各、种、样、伙、伴、这"。    2.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谈话:小朋友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认识的那个小朋友吗?(记得。)这个小朋友经历了哪三件事?(玩踩影子时,大人让回家睡觉;做好梦时,被大人叫起床上学;和小伙伴玩跳房子时,上课铃响了。)哦!这可真是--《一个接一个》(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看看这个孩子经历了这些后,他是怎么想的。   2.开火车读课文、词语。   3.指名按小节朗读课文。   二、精读内容   1.指导学习第一小节。    (1)老师范读第一小节,学生跟读,指导读好儿化音"一会儿"和带有"唉、啊、呢"的句子。   (2)孩子是在什么时候玩"踩影子"游戏的?(月夜。)他们玩得怎么样?从哪儿看出来的?(第三句话。)   (3)指导朗读第二和第三行诗。   师引读:是呀,正玩得高兴,大人却叫--"快回家睡觉!"(学生接)【指导读出大人焦急的语气,声音要洪亮,语气要上扬,读出"叫"的感觉。】   师引读:听到大人的叫声,孩子是怎么想的?(学生接第三行诗)【"唉"要读出惋惜的语气,重读"好想"和"再",读出孩子的惋惜之情。】   (4)孩子不高兴了吗?(没有。)他又是怎么想的?"不过"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表示转折,说明孩子从另一个角度去考虑问题。)理解"各种各样"。   【教育学生遇事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5)带着感情指名读第一小节。   2.学习第二小节。   (1)自由读一读,回答问题。   出示学习小提示:①正做着好梦的孩子又听见了什么?           ②他先是怎么想的?然后又是怎么想的?   (2)指名读第二小节。   3.自学第三小节。   (1)自由读一读,说一说你不明白的地方。   预设:跳房子怎么玩?(教师配合视频讲解跳房子游戏。)   (2)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3)再读第三小节。   4.齐读最后一个小节,注意读出疑问的语气。   三、总结全文   1.小朋友们,读了这个故事,你们懂得了什么?(要点:①遇事要学会从多个角度去思考;②我们要像文中的孩子那样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   2.想一想你有没有和文中这个孩子相似的经历,先跟同桌说一说,再讲给同学们听。 4、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