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七年级生物《4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351415 上传时间:2025-05-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4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生物《4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 学科: 生物 年级: 七 学期教时总编号: 课 题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使用人 审阅人 课 时 第 1 课时 课 型 新授 主备人 教 学 目 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2)通过测量胸围差,感知呼吸时胸廓容积的变化;通过演示实验说明胸廓容积变化与气体进出的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和资料分析提高观察、判断、推理以及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同学之间胸围差的差异,认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重点 难点 1.外界气体如何进出肺,肺内的二氧化碳如何排出。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教法 学法 观察、探研、讨论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生物素养,并将情感态度与能力培养渗透于过程中。 教学 准备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模拟膈肌模型、石灰水、等。 学生用具:软尺等。 板 书 设 计 第二节 1、呼吸机收缩→胸腔增大→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吸气 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2、呼吸机舒张→胸腔减小→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呼气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肺泡=====血液 教 学 过 程 环节 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估时 二次备课 导入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展示成果质疑深化 强化训练巩固提升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一、测量胸围差 测量方法:三人一组(男女分开)、设计表格,做好记录。为了数据准确,应测定三次,取平均值,然后计算胸围差。 二、呼吸运动  我们每个人一来到人世间就离不开空气,需要不断呼吸,外界的空气经过呼吸道的处理后是如何进入肺部的?在肺中发生怎样的变化?气体又是如何达到全身各处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部分内容。 教师出示多媒体画面,让学生观看肺的位置结构图,说出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位于胸腔内,肺有节奏地呼气和吸气,每分钟大约呼吸16次。 教师指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讨论后得出结论。 教师演示模拟膈肌的运动实验,学生讨论:小气球代表什么?橡皮膜代表什么?气球在什么情况下涨大?在什么情况下回缩?  然后播放多媒体,演示肋间肌的收缩和舒张,膈肌的收缩和舒张。让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运动,并进行讨论: 同学们用手按在胸部两侧,深深地吸气,细心地体会一下自己在吸气和呼气时胸廓的变化及肋骨如何运动,在此基础上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当深吸气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当深呼气时,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变小。 学生实验:测量胸围差,用数据证明胸廓容积的变化。 学生讨论: 1.你的胸围差明显吗?同年龄同性别的同学胸围差有差别吗?如果有差别,原因是什么? 2.胸围差能完全代表胸腔容积的变化吗?除胸廓前后径、左右径的变化外,还可能有什么变化影响胸廓的容积? 1、呼吸运动时,主要有哪些肌肉的收缩、舒张引起了胸廓容积的变化?在呼吸肌收缩和舒张时,胸廓容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随着胸廓容积的变化,肺的容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是肺容积的变化导致了气体的吸入和呼出吗? 环节 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估时 二次备课 展示成果质疑深化 强化训练巩固提升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展示成果质疑深化 强化训练巩固提升 知识梳理归纳整合 三、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收缩,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也增大,胸腔容积变大,肺随着扩张,肺内气压缩小,气体入肺;呼气时正好相反。 指导学生自学阅读“资料分析”,比较分析表格中的数据,然后讨论 最后师生总结:呼出气体中的氧含量,少于吸入气体中的氧含量;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于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这与体内进行气体交换有关。肺与什么结构与这一功能相适应呢?  多媒体展示肺泡的结构,让学生仔细观察肺泡有哪些结构特点适合进行气体交换。引导学生总结出:肺泡的数量很多,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肺泡这样的特点很适合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学生分析、归纳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原理和过程: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使胸廓扩大和缩小,引起肺被动地扩张和回缩,形成肺内气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才使气体能够进出肺泡。 1.甲、乙瓶中石灰水的浑浊程度不同说明了什么?  2.在实验装置中,为什么要设置甲瓶?  3.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环境中的气体有什么差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 学生讨论总结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氧由肺泡进入血液。那么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的氧,怎样到达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学生思考后回答进入血液中的氧,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氧最后是在细胞中的什么部位被利用?学生联系呼吸作用的有关知识回答。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