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一——三测考试试题(3月月考卷)-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树人高级中学5月考
高二年级生物试卷
命题人:赵建华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酵母菌、乳酸菌和醋酸菌异化作用的类型依次是( )
①需氧型 ②厌氧型 ③兼性厌氧型
A.①②① B.③②① C.③②② D.②②③
2.变酸的酒表面长的一层膜和泡菜坛内长的一层白膜分别是由哪种菌的繁殖造成的( )
A.醋酸菌、酵母菌 B.酵母菌、毛霉
C.醋酸菌、乳酸菌 D.酵母菌、醋酸菌
3.制作四川泡菜时要用特殊的坛子,坛子需加水密封,密封坛口的目的是( )
A.隔绝空气,抑制细菌繁殖 B.阻止尘埃,防止污染
C.造成缺氧环境,利于乳酸菌发酵 D.防止污染,利于醋酸菌发酵
4.下列关于腐乳制作过程相关的操作,错误的是( )
A.在腐乳制作过程中要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
B.豆腐块装瓶时,为了避免影响口味,逐层加盐量应大致相等
C.加盐和加酒都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D.装瓶时,要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迅速用胶条密封保存
5.下列关于发酵产物检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果汁发酵是否产生酒精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
B.检验醋酸产生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品尝
C.泡菜制作产生的亚硝酸盐可以用对氨基苯磺酸和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检验
D.发酵产生乳酸的量可以用比色法测量
6.豆腐上长出了毛霉之后,下一步要加盐腌制,其中不属于加盐作用的是( )
A.调味 B.可使豆腐析出水分,使豆腐块变硬
C.促进毛霉的继续生长 D.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变质
7.在家庭中用鲜葡萄制作果酒时,正确的操作是( )
A.让发酵装置接受光照 B.给发酵装置适时排气
C.向发酵装置通入空气 D.将发酵装置放在45℃处
8.下列哪种条件下,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分解成醋酸( )
A.氧气、糖源充足 B.氧气充足、缺少糖源 C.缺少氧气、糖源 充足 D.氧气、糖源都缺少
9..为保证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应注意( )
A.使用沸水先冲泡洗衣粉 B.用含氯较高的自来水
C.和其他洗涤剂混合使用 D.室温时用软水先溶解洗衣粉
10.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如图所示装置中都放入干酵母(内有活酵母菌),其中适于产生酒精的装置是 ( )
11.我们平时饮用的葡萄酒呈红色,其原因是( )
A.酒精发酵前榨汁时榨出的红色葡萄皮中的色素 B.在发酵的最后程序中,加入了红色的食用色素
C.是红色葡萄球菌分泌的色素 D.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色葡萄皮中的色素溶解在发酵液中
12下列关于果酒制作过程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应先除去葡萄的枝梗,再进行冲洗,这样洗得彻底
B.使发酵装置的温度维持在20℃左右最好
C.在发酵过程中,需从充气口不断通入空气
D.由于酵母菌的繁殖能力很强,不需对所用装置进行消毒处理
13.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制作果酒时瓶口需密闭,而制作果醋时中断通氧可能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B.温度对酵母菌酒精发酵的影响很大,而对醋酸菌的发酵影响不大
C.在变酸的果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
D.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并注意无菌操作
14.将图中果酒发酵装置改装后用于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下列相关操作错误的是
A.探究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呼吸方式时打开阀a
B.经管口3取样检测酒精和CO2的产生情况
C.实验开始前对改装后整个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
D.改装时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与管口2连通
15.在果酒的制作实验结束时是否有酒精产生,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A、 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和重铬酸钾的混合液
B、 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重铬酸钾,混匀后滴加硫酸
C、 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混匀后滴加重铬酸钾
D、 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混匀后滴加重铬酸钾,并加热
16.酶的固定方法不包括( )。
A.将酶吸附在固体表面上 B.将酶相互连接起来
C.将酶包埋在细微网格里 D. 将酶制成固体酶制剂,如加酶洗衣粉中的酶
17.将酵母菌的培养液由富氧状态变为缺氧状态,下面加快的一项是( )
A.CO2的释放 B.丙酮酸的氧化 C.葡萄糖的利用 D.ATP的形成
18.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酶都提取于动植物细胞 B.酶制剂能够重复利用
C.果酒和果汁能够用酶制剂澄清 D.酶固定后称为酶制剂
19.目前,日用化工厂大量生产的酶制剂,其中的酶大都来自( )
A.化学合成 B动物体内 C植物体内 D微生物体内
20. 关于固定化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反应物分离 B.固定在载体上的酶可被反复利用
C.可催化一系列反应 D.酶的活性和稳定性受到限制
21..对配制海藻酸钠溶液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
A.加热使海藻酸钠溶化是操作中最重要的一环B.海藻酸钠的浓度涉及固定化细胞的质量
C.海藻酸钠的浓度过高,易形成凝胶珠
D.海藻酸钠的浓度过低,形成凝胶珠内包埋细胞过少
22. 以下四种微生物都参与的豆腐的发酵,从代谢类型上考虑哪一项与其它三项有明显区别( )
A.青霉 B.酵母 C.曲霉 D.毛霉
23.用酵母菌酿制葡萄酒时一般酒中所含的酒精成分不超过12%,其原因是()
A.是加水过多造成的 B.原料中用于发酵的糖太少
C.一定浓度的酒精影响酵母菌的存活
D.发酵过程产热多,高温使酵母菌死亡
24.下列关于用塑料瓶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为了提高果酒的产出量,果汁应尽量装满发酵瓶
B.醋酸发酵阶段应封闭充气口,防止杂菌污染
C.制果酒和果醋过程中每天需适时拧松或打开瓶盖
D.果酒制成后,可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制果醋
25.交警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时,所用的仪器中装有( )
A重铬酸钾 B MnO2 C斐林试剂 D BaCl2
26.在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中,都要防止微生物污染,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果醋发酵阶段应封闭充气口,防止杂菌进入
B.腌制腐乳的卤汤中应含有12%左右的酒精以抑制细菌的增殖
C.利用自然菌种发酵果酒时,将封有葡萄汁的发酵瓶进行高压灭菌
D.将长满毛霉的豆腐放在瓶中,并逐层加盐,接近瓶口部分的盐要铺薄一些
27.现有一瓶混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通入不同浓度的
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图所示(两种呼吸作用
速率相等),问:在氧浓度为a时()
A.酵母菌只进行厌氧发酵
B.67%的酵母菌进行厌氧发酵
C.33%的酵母菌进行厌氧发酵
D.酵母菌停止厌氧发酵
28.在一普通的密闭锥形瓶中,加入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在下列的有关坐标图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9.设置对照实验的要求是( )
A、控制单一变量B、其他条件相同C、其他条件要适宜D只要其他条件相同就可以
30.关于加酶洗衣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加酶洗衣粉是指仅加入蛋白酶的洗衣粉
B.加酶洗衣粉里的酶制剂对人体有毒害作用
C.加酶洗衣粉里的酶制剂会污染环境
D.加酶洗衣粉是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生物5月月考试卷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答 题 纸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31.(12分) 某一实验小组的同学,欲通过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葡萄糖溶液发酵实验,实验材料及用具齐全。
(1)酵母细胞的固定采用的方法是 。
(2)该实验小组的同学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过程为:
A. 使干酵母与蒸馏水混合并搅拌,使酵母菌活化;
B.将无水CaCl2溶解在自来水中,配成CaCl2溶液;
C.用酒精灯大火连续加热配制海藻酸钠溶液;
D.向刚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中加入已活化的酵母细胞,充分搅拌并混合均匀;
E.将与酵母混匀的海藻酸钠液注入蒸馏水中,观察凝胶珠形成。
请你改正其中错误的操作:(写出4点)
① 。
② 。
③ 。
④ 。
(3)该实验小组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来进行葡萄糖发酵
①请指出标号为a、b的名称:a、 ,b、
②从上端漏斗中加入反应液的浓度不能过高的原因是 。
③为使该实验中所用到的固定化酵母细胞可以反复使用,实验过程 一定要在 条件下进行。
④加入反应液后的操作是 。
⑤装置的长导管起到什么作用? 。
(4)实验过程中,可能会观察到的现象: 。
32(11分).下面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和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图1中的实验流程。
(2)冲洗的主要目的是洗去浮尘,冲洗应特别注意不能反复冲洗以防止___ ___的流失。
(3)图2装置中的充气口在 时关闭,在 时连接充气泵,并不断向内 。
(4)排气口在果酒发酵时排出的气体是由_______ 产生的 ____,为什么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
(5)在玻璃瓶中加入葡萄汁,加入的葡萄汁不应超过玻璃瓶体积的 。
(6)若在果汁中混含有醋酸菌,在果酒发酵旺盛时,醋酸菌能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
___________说明理由。
33.(5分) 酵母菌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是现代生物技术研究常用的模式生物,生物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下列研究。请你根据他们的研究内容回答酵母细胞的固定化问题:
(1)在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过程中,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要冷却至室温,才能加入已活化的酵母菌,原因是 。
(2)如果在CaCl2溶液中形成的凝胶珠颜色过浅,说明 。
(3)本实验所用的固定化技术是包埋法,而制备固定化酶则不宜用此方法,原因是
。
(4)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与直接接种酵母菌相比较有哪些优点?(说出
两点) 、 。
34.(12分)如图为酿制葡萄酒的两个简易装置,请分析回答:
(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在有氧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所 以,它属于___ ____微生物。
(2)制作果酒,需将温度严格控制在 ℃。制作果酒后制果醋,应将温度控制在_____ ___℃。
(3)甲装置中,A液体是____ ____,NaH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 _________;若用乙装置,在发酵过程中,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与乙装置相比,甲装置的优点是
①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这是因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果酒制作是否成功,需发酵后取样鉴定,可用什么方法检验酒精是否存在?
____ ____。
35(10分)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加酶洗衣粉最适温度的测定”实验。下表是他们记录的不同温度除去污渍所需时间对照表,请根据表中数据作答。
水温/℃
冷水
20
30
40
50
60
70
80
植物油
48
39
30
20
17
11
12
20
蓝墨水
93
86
80
72
68
67
81
105
奶渍
48
43
28
12
6
4
12
17
(1)该洗衣粉较易清除衣物上的血渍或奶渍,该洗衣粉加入的是 酶,请说明理由 。在适宜温度范围内,加酶洗衣粉对衣 物上的 洗涤效果最佳,对 的洗涤效果最差,其原因是
。
(2)要达到最佳洗涤效果,使用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范围是 。不能在60℃以上的水中使用该洗衣粉的原因是 。
(3)羊毛、蚕丝等织物 (填“能”或“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因为
。试解释使用后需要彻底清洗双手的原因
。
(4)加酶洗衣粉不宜长期存放,存放时间过长会导致 ;洗涤前先将衣物浸于加有适量洗衣粉的水内数小时的目的是
如何缩短衣物浸泡的时间
36.(10分)为探究洗衣粉加酶后的洗涤效果,将一种无酶的洗衣粉分成3等份,进行3组实验。甲、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1种或2种酶,丙组不加酶,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2种污渍,,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下表为实验记录。请回答下列问题。
水温(℃)
10
20
30
40
50
组别
甲
乙
丙
甲
乙
丙
甲
乙
丙
甲
乙
丙
甲
乙
丙
清除血渍
时间(min)
67
66
88
52
51
83
36
34
77
11
12
68
9
11
67
清除油渍
时间(min)
93
78
95
87
63
91
82
46
85
75
27
77
69
8
68
(1) 提高洗衣粉去污能力的方法有 。甲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
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 。
(2)甲、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说明了酶的作用具有
(3)如果甲、乙和丙组3组均在水温为80℃时洗涤同一种污渍,请比较这3组洗涤效果之间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7 / 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