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350614 上传时间:2025-05-23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38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 有余数的除法(一) 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课题 有余数的除法 课时 1 教 材 分 析 目标 学习目标: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正确列出有余数除法的算式。培养学生初步的操作、观察、概括能力,能解决有余数除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 让学生在一些列活动中,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难点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导学过程 备注 一、导入  出示: ○○○ ○○○ 提问:你能看图列出两道除法算式吗? 根据图说说,这两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二、学习过程 1.摆一摆。   请小朋友拿出10个圆片,按照老师的要求动手摆一摆。   (1)10个圆片,每组2个,可放几组?   (2)10个圆片,每组5个,可放几组?   (3)10个圆片,每组3个,可放几组?还剩余几个?   (4)10个圆片,每组4个,可放几组?还剩余几个? 根据学生操作后汇报的结果,填出下表: 圆片个数 每组个数 组数 余下个数 10 10 10 10 10 2、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把一些物体平均时,不能正好分完的情况。这个剩余的数,在除法算式中我们把它叫做余数。(板书:余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 3.10个圆每组分2个,可以分给几人?怎样列式计算? 10个圆每组分5个,可以分给几人?怎样列式计算? 10个圆每人分3个,可以分给几人?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用除法?(平均分)分给几人?有没有分完?还剩几个?这1个还能再分一组吗?为什么?这剩下的1个能不能不写了?在算式中怎么表示呢? 师板书:10÷2=5(组) 10÷5=2(组) 10÷3=3(组)……1(个) 10÷4=2(组)……2(个) 商的单位是什么?余数的单位是什么?为什么单位不一样? 教师小结:像这样平均分后还有余数的除法就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怎么读呢?(点名读,板书:10除以3等于3余1,) 如果把10个圆片分给6个人,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 (生独立列式并写出读作,师板演,生互相核对,再点名说各部分名称) 三、导学习题 21÷6=_……_ 19÷4=_……_ 67÷9=_……_ 38÷5=_……_ 52÷7=_……_ 71÷8=_……_ 17÷2=_……_ 43÷9=_……_ 课堂总结 有余数的除法(二) 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课题 有余数的除法(二) 课时 1 教 材 分 析 目标 学习目标: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使学生掌握试商的方法,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能解决有余数除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 能解决有余数除法的实际问题 难点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 学习过程 一. 导入 1、口答。(  )里最大能填几?你是怎样想的?(生独立写得数,师逐条讲评)   (  )×2<7    3×(  )<25   (  )×4<15    (  )×8<42 2、竖式:20÷5 72÷9 二、学习过程 1.7个梨,每盘放3个,可以放几盘?还剩几个? 怎么列式?怎么计算? 7÷3商几最合适?你怎么想的? 横式怎么写呢?在等号后面先写商“2”,它的单位是什么? 为了区分商和余数,在商2的后面要点六个点“……”,再写余数1,它的单位是什么? 读作“2余1”.教师领读算式7÷3=2……1读作:7除以3等于2余1. 7÷3=2(个)……1(个)表示什么?(7里面最多有2个3还多1) 三、导学习题: 1、计算下列各题:(每行的最后1题要验算) 27÷9= 60÷7= 58÷8= 70÷9= 29÷5= 34÷6= 2列式计算: (1)被除数是57,除数是7,商几余几? (2)、39里面有几个6,还余几? (3)、除数是9,被除数是62,商是几?余数是几? 课堂总结 有余数除法的练习 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课题 有余数除法的练习 课时 1 教 材 分 析 目标 学习目标:探索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知道余数一定比除数小,会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式题,会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能正确的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使学生在探索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 重点 使学生在学习余数的除法中,不断提高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难点 使学生在探索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 学习过程 一、 听算 7×7 9×6 21÷3 3×4 24÷8 12÷2 35÷7 4×7 6×9 48÷8 18÷2 56÷7 二、 练习 师:前几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今天老师就来考考你们。 1.练习一第1题。 (1)出示插图,生弄清图意。 (2)学生独立完成。 (3)反馈,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写的,每个算式的意义是什么? 2.练习一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板演竖式,并说说自己的计算思考过程。 3.完成练习一第5题 (1)生找出错处,并改正过来。 (2)指名说说错误的原因。(第2题可以根据余数比除数大,判断商小了;第3题可以根据14比18小,不够减,判断商大了;第4题可以根据余数与除数相等,判断商小了。) (3)师:如何才能找到合适的商?计算有余数除法时还要注意什么? 4.练习一第3题。 (1)学生独立计算,教师注意了解他们的计算情况。 (2)根据学生计算中出现的典型错误进行分析点评。 5.完成练习一第4题 (1)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2)教师核对答案,指导学生正确选择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6.完成练习一第6题。 (1)学生分组计算,指名板演。 (2)反馈。 (3)比一比:每列火车中的三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解决问题: 1、张老师付给营业员50元钱,营业员给了张老师7个同样的文具盒,你知道每个文具盒多少元,还应找回多少元? (1)生弄清题意,完整口述题意。 (2)生独立完成。 (3)教师讲评 四、导学习题: 1、□里最大能填几? □×4<37 8×□<70 54>8×□ □×6<39 9×□<65 48>5×□ 2、有32本书,最少拿出几本后就可以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 3、小刚买来20条金鱼,送给小明4条,剩下多少条金鱼?小刚把剩下的平均放在3个鱼缸,每个鱼缸放多少条金鱼?还剩多少条? 4、一本书共86页,小丽看了30页,剩余的每天看7页,还需要看几天? 5、__________,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几张,还剩几张?(补充条件,并解答出来) 课堂总结 初步认识角 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课题 初步认识角 课型 教 材 分 析 目标 知道角有大有小,能比较角的大小,通过不同的方法做角巩固,体会数学的来源于生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 会比较角的大小。 难点 帮助学生正确形成角的表形象。 学习过程 学习流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玩一个“拼图形”的游戏。 (1)拿出四根小棒,你能围成什么平面图形? (2)拿走一根,你又能围成什么平面图形呢? (3)如果再拿走一根,剩下的2根小棒,又能围成什么平面图形呢? (4)师:仔细看这个平面图形,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新朋友—角。板书课题“认识角”  二、揭示课题,解读目标。 三、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带着下面的问题自学课本67页(课件出示) 1.找出剪刀、钟面、红领巾上用红色勾画出的角。  2. 请你用两根小棒摆一个角。  3. 认识角的名称和组成部分。 一个角有(    )个顶点,(    )条边。 (先自己学习,遇到疑问,和你的小伙伴交流交流。) 四、归纳展示,补充评价。(认真倾听,一组展示,其余同学做补充、评价):(课件出示学生展示内容) 生:展示1 生:展示2 生:展示3 师:既然我们已经认识了角,那请你们判断一下,那些是角,哪些不是角?(课件出示) 五、拓展延伸, 探究角与边关系 师:我们认识了角,现在让我们动手做一做角,你们愿意吗? 1.师:拿出自己准备的活动角,变变看,和同桌交流交流,怎样才能使这个角变的更大些或使这个角变的更小些吗?那么试着猜想一下: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学生说,老师板书:“角的大小与两条边之间的开口有关系”。) 2.出示课件: 师: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个角哪个大些,哪个小些吗? 3.如果要想比较两个三角板的三个角的大小呢?(同桌交流方法)  把这两个角重叠。课件演示:问是这样吗?得出结果。那么如果是这样的两个三角形呢?  师:要想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我们可以用数学上的“重叠法”来比较(老师演示,重叠在一块的两个角)板书“重叠法”,原来两个角一样大,你说对了吗?那么刚才是什么影响了你判断呢?看来比较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系,跟什么无关系? 引导生说:(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板书“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五、达标检测,巩固新知。  1.填一填 2.指一指 3.数一数 六 、畅谈收获,自我评价。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自我评价: 如果你做到了,请在后面括号中画一颗星。 1.这节课我展示了。(   )     2.这节课我和同学合作了。(   ) 3.这节课我学会了新知。(   ) 课堂总结 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 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课题 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 课型 教 材 分 析 目标 学习目标: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直观地认识角,能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重点 认识角,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难点 通过大量的感性经验积累,建立起角的概念,从直观上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探究点一:认识角。 1、在小组内讨论什么是角。 2、展示交流。教师点拨。 3、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试说,教师小结。 4、教师讲述角的读法与写法。 5、巩固练习。(完成67页指一指,标出角。) 练习展示。 探究点二:比较角的大小。 1、学生用一个图钉和两根硬纸条做成一个活动的角。 (要求:注意安全,不要用图钉扎破了手) 2、 在小组内讨论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小组展示交流。 3 、师生小结。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角的开口有关,开口越大,角越大,开口越小,角越小。 4、巩固练习。(书68页) (1)比较角的大小; (2)比较两个三角板的三个角的大小,比较大小后你发现了什么。 探究三:认识直角、锐角、钝角。 1、你能指出图中的角吗? 2、在小组内指出角,并且讨论它们是什么角。(如果学生说不出教师就要讲解) 3、出示三角板,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 4、巩固练习。 (1) 让学生用纸折出直角、锐角、钝角。 (2) 说一说,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直角、锐角、钝角。 导学练习 1、填一填。 (1)一个角有( )个顶点( )条边。 (2)角的两边( )越大,角越大,与 ( )的长短无关。 2、练一练。 (1)先观察,再量一量,锐角画“√”,直角画“+”,钝角画“Ο”(书中70页) (2)填一填。(书中70页) 3、下面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课堂总结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导学案 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课题 课型 教 材 分 析 目标   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情景图,全面了解画面内容,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理解算理,掌握笔算加法的书写格式,会正确计算。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归纳计算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和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重点 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笔算的计算顺序。 难点 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笔算的计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自学内容: 教材第31页例题。 自学要求: 边学边  理解,记下你的质疑。 二、 我会探究 1、认真观察情景图,从情境图中我们了解到了哪些已知信息?题中要求的是什么?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2、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说说你的理由。) 3、怎样计算36 + 30 = ?,请你用四种方法解答(展示) 方法一:用口算验证,先算30+30=60,再算60+6=66,没有超过70,所以这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 方法二:40+30才等于70,36+30当然比70少了,所以可以合乘一辆车。 方法三:用小棒来帮忙,先摆3捆6根,再摆3捆,合起来是6捆6根,就是66,比70少,可以合乘一辆车。 方法四:竖式计算。 4、比较哪一种方法更简单? 5、列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 6、归纳整理: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再从个位开始加起,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 7、学习第10页例2,独立完成。 三、我会运用  8、我会做: 32 + 6   =            59 + 40   =          20 +  67  =        32                       59                     20 +  (  )                   + (  )                  +(  ) ————                 ————                 ——— 9、我能做: 列竖式计算。 24+63=             52+36=            37+42=  10、我敢做: 你能像下面那样,写出两个数相加,得数是99的竖式吗? 1 8 +  8 1     9 9 课堂总结 认识东南、西南、东北、西北 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课题 认识东南、西南、东北、西北 课型 教 材 分 析 目标 学习目标: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来辨别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 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来辨别其余七个方向 难点 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来辨别其余七个方向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全班做拍手游戏(左拍拍、右拍拍、上拍拍……)拍完后说说刚才拍出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再指出这四个方向在平面上的位置。 2、说一说学校的周围有哪些建筑物,说出学校的东面、南面、西面、北面是什么地方。 3、揭示课题。那么其他建筑物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呢?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方向。(板书课题) 二、探究学习 活动一: 认识东北方向。 让学生看图指出超市在汽车站的哪个方向(东面)超市在少年宫的哪个方向(北面)那么超市在学校的哪一面呢?这个方向为什么叫东北? 说明:这个方向在东和北这两个方向之间,所以称做东北。(在图上画出表示东北方向的带箭头的射线并板书:东北) 活动二: 认识东南、西南、西北等方向。 A、小组讨论:照这样想,体育场、公园、人民桥各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呢?和小组的同学进行讨论交流。 B、全班交流:你们有什么发现?为什么这样想?(在图上画出带箭头的射线并板书:东南、西南、西北) (3)小结并比较。 数一数,现在我们一共认识了几个方向?哪些方向正好相反? (4)以其他建筑作参照,说方向。(先在小组内讨论,再全班交流) 活动三: (1)操作指南针。让学生转动指南针,观察当指南针停下不动后,红色、白色指针分别指着什么方向? (2)填方向。 给出指南针图上的“北”方向,让学生填出其余七个方向。 (3)小结:可以先根据“北”方向填出相反的方向“南”,在确定“西”“东”,最后填出这些方向之间的“东北”、“东南”、“西南”、“西北”。 检测反馈: 1、“想想做做”第3题。 (1)制作方向板。把正方形白纸折成8等份,标出八个方向。 (2)利用方向板认方向。把方向板平放,把方向板上的北方向对着教室的北方向,利用方向板指指说说其他七个方向。 (3)不用方向辨认方向。让学生全体起立,教师说方向,学生转向教师所说的方向。 2、“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体育场场景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能帮迷路的小动物找到家吗? 汇报:你帮谁找到了家,指名上来指一指。 3、“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画面,说说自己观察到的内容。首先以水库作参照物,说说各种果园的位置,再选择其他参照物,说说各果园和水库的位置。 三、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四个新方向,正确地辨认方向可以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课后带着你的方向板去操场上认认方向。 课堂总结 认识游览路线 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课题 认识游览路线 课型 教 材 分 析 目标 学习目标:认识线路图,会运用方向描述行走路线,并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综合性问题。 重点 认识线路图,会运用方向描述行走路线,并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综合性问题。 难点 认识线路图,会运用方向描述行走路线,并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综合性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 小朋友都有陪爸爸妈妈一起去游玩的经历,你们知道有哪些美丽的旅游景点吗? 2、出示几张公园景点游览路线图(即公园景点示意图)。 3、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认识游览路线。 二、探究 活动一: 小明、小芳也要去春游,他们去的是南山公园(出示例题中的图)。我们和他们一起来认识路线图,好吗? (1)认识平面图的方向。 1、小组交流:看图时首先要找到图中的方向标志。说一说这幅图里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仔细观察公园平面图,说一说图中各个景点分别在艺术广场的哪一面。 3、任意挑两个景点说说它们的位置关系。 (2)认识游览路线 小明从南大门进入公园,先后游览了音乐喷泉、月亮湖、艺术广场和盆景园,最后从西门出公园。 你能看图说出小明游览时行走的路线吗?打开书,先把小明游览行走的路线用铅笔画一画,在小组内说一说、评一评。 全班交流。 说行走路线时要注意些什么? 活动二: (1)小芳从西门进入公园。她要游览盆景园、艺术广场、水上乐园、四季亭和音乐喷泉这几个景点。 每人帮小芳设计一条行走路线。 (2)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游览路线,相互评一评。 (3)如果我要游览公园里的所有景点,怎样走可以不走重复的路?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小结。 检测反馈: 1、“想想做做”第1题。 你能说出小红上学的路线吗?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小结:准确使用方位词,就可以吧小红上学的路线说得很清楚。 2、“想想做做”第2题。 森林里住着四个好朋友,你能说出小兔到小狗家的不同的方向和路线吗?(小组交流,互评) 3、“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线路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1路公交车是从火车站开往哪里的?2路呢? 小明要从火车站到公园去,应乘几路车?为什么? 王老师要从人民路到第一中学去,应乘几路?要乘几站?(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小结:我们再乘车的时候,首先要了解车的行驶方向,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正确选择乘几路公交车和下车地点。 4、“想想做做”第4题。 现在,你能设计水绘园的路线图了吗?尽量不走重复路线,尽可能走比较近的路线。 三、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你们有什么收获吗?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要用到“认识路线图”的知识。 课堂总结 测定方向 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课题 测定方向 课型 教 材 分 析 目标 1.能在指定的场景中辨认八个方向 2、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空间观念。 重点 能在指定的场景中辨认八个方向 难点 能在指定的场景中辨认八个方向 教学过程 导语: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现在面对的是什么方向?(东面) 活动一: 师问,生答并用手指一指。 活动二: 小朋友们能辨认出各个方向,你能辨认出平面图中的方向吗?(能) 出示场景图。 2、师引导: 以往我们看到的平面图,按什么规定绘制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生答: 正北方向指向平面图的左上方,从指南针和小朋友的话中都能看出来。 平面图中的校园已经会测定方向了,你们想不想到我们的校园里去辨认一下方向?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走出教室到校园里去实际地测定方向,好吗? 活动三: 1、每四到五人一小组。 2、师要求,分工时: 小组长要做好协调和指挥,不允许有一个人没事干,不允许一个人玩,要人人参与。成绩好的让着成绩差的,让他们先说。 3、活动中,让学生注意活动安全,提高效率。 活动总结: 师:请你对你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课堂总结 分米和毫米 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课题 分米和毫米 课型 教 材 分 析 目标 学习目标: 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重点 在实际测量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 难点 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教学过程 自学导航 活动一: 1、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 (1)拿出尺子来认识分米,看看以分米有多长?用手来比一比。 (2)再看看一分米里有(    )厘米?     (3)想一想分米用(   )字母来表示?  (4)数一数1厘米中有(   )个小格,每一小格的长是一毫米。 (5)一厘米里有(    )毫米。 2、填空 1分米=(    )厘米    1厘米=(     )毫米 1m=(  ) cm    1dm=(    )cm 1cm =(   )mm          1m =  (     )dm 活动二: 总结十进制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1、4厘米等于多少毫米?你是怎么想的?   2、5分米等于多少厘米?你是怎样想的?   3、30厘米等于多少分米?你是如何思考的?   4、60毫米等于多少厘米?你又是怎样思考的? 活动三: 填空: 3分米=(  )厘米      7厘米=(   )毫米 80毫米=(  )厘米       20厘米=(    )分米 1米=(   )厘米        500厘米=(     )米 5dm=( )cm          40mm =(    )  cm 9cm=(  )mm         60 cm= (   )  dm  活动四: 动手来画一画。 1、 画一条长30厘米的线段。 2、再画一条长2厘米5毫米的线段。 3、  最后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 活动五: 拓训练:抢答 7m=( )dm 3cm=(  )mm 90dm= ( )  m         60cm=()dm2m=(   )cm   800 cm=(   )  m 课堂总结 认识整百数导学案 主备人: 副备人: 检查人: 授课人: 学习目标 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百”,初步认识计数单位“千”,并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的数位顺序。 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初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过程 一. 探索新知: 1、   教学计数单位“百”和“千”,直观认识整百数和一千。 ⑴、电脑分别出示“3板”小方块和“8板”小方块。 ⑵、提问:我们已经知道“1板“小方块是100,那3板小方块是几个一百,是几百呢?8板小方块是几个一百,是几百呢? ⑶、电脑出示“10板”小方块 ①      引言:小朋友们看,天使姐姐这里还有许多小方块,请你们一百一百地数一数,一共有多少? ②      提问:九百加一百是多少呢? 指出:10个一百是一千 ③      电脑立即将“10板”小方块合在一起,师指着大屏幕上的“大立方体”问:这个大立方体是多少个小方块组成的? ⑷设问:你能不看屏幕一百一百地数,数到一千吗? ⑸引言:小朋友们,天使姐姐看到大家学得这么认真非常高兴,她不停地伸出大拇指夸奖你们呢!不过,天使姐姐想出几道题来考考大家,你们敢应战吗? ①      屏幕上出示“几板”小方块 ②      屏幕上天使姐姐说几个百 ③给说对的小朋友奖励智慧 2、教学写、读整百数和一千 ⑴电脑出示计数器,提问;看着计数器谁能说一说从右边起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各是什么位? ⑵再问:那你们想知道从右边起第四位是什么位吗? 出示茄子老师的话:从右边起第四位是千位。 ⑶提问:我们已经知道个位上的一颗珠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一颗珠表示1个十,百位上的一颗珠表示1个百,那么千位上的一颗珠表示多少呢? ⑷让学生在计数器上表示整百数和一千 ⑸让学生比照计数器上的算珠写数 3、谈话:小朋友刚才学得都很认真,接下来天使姐姐还想出几道题目来考考大家,你们还敢应战吗? ⑴屏幕上出示例题插图:由两个猴宝宝分别推出“2板”和“3板”小方块,这时碗豆老师说:请你们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个小方块? ⑵提问;怎样计算200加300呢? 教师肯定以上几种算法 ⑶练一练: 800-100= 400+400= 900+500= 200+100= 1000-800= 600+400= 认识几百几十导学案 主备人: 副备人: 检查人: 授课人: 学习目标 通过观察初步理解几百几十的意义,了解几百几十的组成,会十个十个地按顺序数出千以内的数。会读、写几百几十的数。 加深对数的意义、数的表示方法的理解,进一步发展数感 会口算整百数加整十数和相应的减法。 学习过程 一、 导入: 1、教师在计算器上拨出:300、1000、35、600、48 学生读一读,并且写出这些数 2、出示4版、5条方块 这个数你会写?学生尝试写一写、读一读 二、新授: 1、直观认识 :4版、5条方块 学生汇报这个数是四百五十的理由:4版――4个百    5条――5个十 4个百和5个十和起来是四百五十 板书:4个百和5个十和起来是四百五十 2、学生在计算器上拨数:(450)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四百五十后追问:为什么要在百位上拨4颗珠子?为什么要在十位上拨5颗珠子? 写出450问4写在了哪个数位上?5呢?个位上为什么要写0? 拨数写数:230 、 480、 890 3、完成“试一试”: (1)同桌先互相数一数:一十一十地数,从370数到430。 师:把你们刚才数到的数填在书中的括号里 (2)同桌相互一十一十地数,从890数到1000。 学生如果数得有困难,老师可借助计数器帮助学生数一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12 “想想做做”第1、2题 独立看图填写,集体交流汇报 2、完成P12 “想想做做”第3、4题 读数写数,做过这两题后你有什么想法?教育学生保护植物和野生动物 整百数加整十数以及相应减法的口算 认识计数器导学案 主备人: 副备人: 检查人: 授课人: 学习过程 一、复习: 1、数的组成: 教师:计数器分别拨390、820、25、1000 学生:逐一在练习本上写数、读数并逐一说说这个数的组成 2、猜数: (1)由6个十,7个百和起来的数是( ) (2)15个十组成的数是( ) (3)100个十组成的数是( ) 这一题学生有困难再提示这个数还可以说由10个百组成 这一题学生没有困难,可以追问1000还可以说成由( )个( )组成 (4)从280往后10个10个地数,数5次是( ) (5)和500相邻的整百数是( )和( ) (6)和500相邻的数是( )和( ) 3、师:小朋友们,你们都去过超市吗?   生:去过。   师:王老师想,你们一定都喜欢逛超市,尤其是玩具超市。今天我们 就一起去逛逛玩具超市吧!   (实物投影:摆满玩具的超市,每件玩具都注有单价。) 昨天王老师在玩具超市买一辆小汽车30元和一只玩具熊4元,谁能帮我算算一共需要多少钱呢? 用算式把它表示出来? 生、30+4= 学生独立计算。   师:现在请你们来说一说,你们是怎么算的?   生1:3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34 二、新授: 1、你们知道吗?吴老师买了一辆遥控汽车300元和一只书包40元 师:谁能帮我算算一共需要多少钱呢? 用算式把它表示出来? 生:300+40= 学生独立计算。 师:现在请你们来说一说,你们是怎么算的? 生1:3个百和4个十合起来是340 生2:…… 请学生口算并说出算理。(强调学生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 2、师:吴老师看见有两种遥控车(A:300元,B:360元),想比较一下它们两件, 哪件贵,贵多少?谁能来帮助她,谁会用算式把它表示出来呢? 生:360-60= 3、出示: 780-200= 630+30= 780-20 = 630+300= 计算、比较 三、巩固练习: 1、抢答下列各题:    30+200= 200+70= 100+700= 800+ 40 = 750-50= 430-200= 370-70 = 1000-400= 2、P13/5、6、7、8、9 四、作业: 340-40= 700-600= 1000-900= 570+20= 80+200= 600+400= 认识几百几十几导学案 主备人: 副备人: 检查人: 授课人: 学习目标 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初步理解几百几十几的含义 使学生能用学具表示千以内的数,加深对千以内数的认识 学习过程 一、 复习导入 说说下列数的组成。(出示小黑板) 840 1000 770 300 师:770中7表示的意思相同吗? 二、新知探索 1.例题教学 出示:4板方块和5条方块 这里一共有多少个小方块?你是怎么知道的?(板书:4个百、五个十) (增加3个小方块)这时呢?为什么?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你会用计数器拨出这个数吗?试一试。 为什么这样拨? 四个百在哪拔?拔几个?在十位上拔几?为什么?个位上呢? 怎么写?4表示什么?5表示?3呢? 师在计数器上拔去50,变成403。这个数怎么读、怎么写?(中间的十位上没有数,但要用“0”占位,读作四百零三,写作403) 口答(师在计数器上拔几个数,学生读出并说出数的组成。) 三、试一试教学 拨出597(边拔边数),从597数到611。数数过程中,你觉得数到哪儿比较难往下数? 599~600,你是怎么想的?(满十进一) 那600后面是多少?609后面是几呢? 现在每个人自己从598数到611,打开书14页写下来。 现在难一点,从988数到1000,写下来。有困难的可以借助计数器。 989后面为什么是990?999后面怎么会是1000的?(请学生上台拨珠讲解) 3、想想做做第5、6题 学生读数、写数。指导学困生。 4、想想做做第4题 师:每个数中的3各表示多少?自己连一连。 集中校对。 师:瞧,同样的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所表示的意义怎么样? 5.想想做做第7题 师:先读一读,看看每一组的数是怎样数的?下面怎么写? 师:第一组,它们是怎么数的? 师:第二组呢? 师:第三组自己仔细观察。 练习二导学案 主备人: 副备人: 检查人: 授课人: 学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