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生物中考七、八年级知识点.doc答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350387 上传时间:2025-05-23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中考七、八年级知识点.doc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生物中考七、八年级知识点.doc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中考七年级知识点 探索生命的奥秘 一、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与作用 ①目镜: 观察 ②转换器: 转换镜头 ③物镜: 观察 ④遮光器: 调节光线强弱 ⑤反光镜: 反射光线 ⑥镜座: 支持 ⑦粗准焦螺旋: 一般调节 ⑧细准焦螺旋: 精细调节 ⑨镜臂: 连接 1.显微镜结构中,能够使镜筒升降幅度较大的是 粗 准焦螺旋。 2.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是 遮光器 和 反光镜 。当需要较强光线时,应选用 大的光圈或凹面镜 。 3.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所用的目镜是10×,物镜是45×,那么所观察的物体被放大了( D ) A. 10倍 B.45倍 C.250倍 D.450倍 4.在转换物镜时,应该转动 ( C ) A.物镜 B.载物台 C.转换器 D.粗准焦螺旋 二、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方法 1.植物材料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 ① 在擦拭干净的载波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② 用镊子夹取生物材料,将其浸入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展平; ③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波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盖在生物材料上,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 2.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 ①在清洁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②用牙签一端轻刮口腔内壁,获取口腔上皮细胞,并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涂抹一下; ③盖上盖玻片,用稀碘液染色;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 3.用于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生物材料必须是 薄而透明的 。 三、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的方法 ①选择目镜和物镜; ②将玻片标本放到载物台上,并用压片夹压住; ③移动载玻片,使观察对象位于通光孔中央; ④调节粗准焦螺旋,将低倍镜与载玻片靠近; ⑤通过目镜观察,再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 ⑥细微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1.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的过程中,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 B ) A.目镜 B.物镜 C.反光镜 D.载物台 2.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用的是(D ) A.自来水 B.糖水 C.凉白开 D.生理盐水 3.要将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则推移装片的方向是(C ) A.左下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右上方 4.把刻有“b”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时,视野中所看到的应当是( A ) A.q B.p C.d D.b 四、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交流和合作。 1.设计实验时,应设置 对照实验 ,通过对实验组与_ 对照组 _结果的对比,才能得出具有科学价值的、令人信服的结论。 2.在设计实验时,对比实验中的对照组和实验组除了研究的实验因素之外,其他实验条件应( A) A.完全相同     B.完全不同     C.部分相同     D.不做要求 3.分析题:探究“夏季腐肉里的蛆是从哪来的”。 (1)根据探究的问题,可以做出如下假设: 蛆是由腐烂的肉变来的 蛆是由蝇产生的 。 (2)实验过程:把相同大小的两块鲜肉分别放在甲、乙两个广口瓶中。其中甲广口瓶 敞开 ,乙用多层纱布 覆盖 。 (3)实验现象:数日后,甲、乙两瓶中肉质腐烂;甲瓶内的腐肉上发现了蛆(苍蝇的幼体),用纱布封口的乙瓶内则没有蛆。 (4)对甲瓶腐肉上出现了蛆的解释是: 甲和外界的蝇能直接接触 。 (5)你从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蛆不是由腐烂的肉变来的 。 (6)该实验中的变量是 肉和外界的蝇是否能够直接接触 。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细胞膜: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保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细胞质: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 叶绿体:与光合作用有关; 线粒体:与呼吸作用有关; 液泡: 二、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保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细胞质: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 线粒体:与呼吸作用有关; 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 细胞壁 、 细胞膜 、 细胞质 _和_ 细胞核 等。 2.在细胞结构中,与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保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有关的是 ( C ) A.细胞壁 B. 细胞质 C.细胞膜 D. 细胞核 3.植物、人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的基本结构是_ 细胞膜 、 细胞质 _和 细胞核 _。 4.含有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在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的细胞结构是 ( D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5.存在于细胞质中,与呼吸作用有关,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结构是 ( C ) A.细胞质 B.细胞核 C.线粒体 D.叶绿体 6.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__蛋白质 _和__ DNA __。 7.识图题:填写数字所指示的结构名称: 1-细胞壁 2-细胞膜 3-液泡 4-细胞核 5-叶绿体 6-细胞质 1-细胞膜 2-细胞质 3-细胞核 4-线粒体 三、植物体的主要组织和人体的基本组织 植物体的主要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基本组织和分生组织。 人体的基本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 1.形态相似、结构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具有一定功能,这样的细胞群叫做 组织 。 2.血液属于 ( C ) A.上皮组织 B.神经组织 C.结缔组织 D.肌肉组织 3. 导管和筛管属于 ( D ) A.保护组织 B.分生组织 C.基本组织 D.输导组织 4.下面是四种基本组织的示意图,其中属于结缔组织的示意图是 ( B ) 四、多细胞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1.绿色开花植物由 根 、 茎 、 叶 、_ 花 _、_果实 _和__种子 _组成。 2.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构成是由 (C ) A.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B.组织→器官→细胞→植物体 C.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D.器官→组织→细胞→植物体 五、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1.胃是人体的一个器官,它是由多种组织构成,如_肌肉组织 _、_上皮组织 __和__神经组织或结缔组织 _等。 2.人体的结构层次是 ( D ) A.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B.组织→器官→个体 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D.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3.人体与绿色开花植物体在结构层次上的主要不同是人体具有 ( D ) A. 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一、植物种子的结构: 种皮:保护作用 大豆 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 胚 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子叶:消失,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 玉米、小麦、水稻等植物的种子,除了种皮和胚外,还有贮藏营养的胚乳。 1.右图是大豆种子的结构图。它的主要结构是: 种皮 和 胚 。种子的 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它是由[②] 子叶 、[③] 胚根 、[④] 胚轴 、和[⑤] 胚芽 四部分组成。大豆种子的营养主要贮藏在[②] 子叶 里。但是玉米、小麦种子的营养贮藏在 胚乳 中。 2.我们所吃的豆油主要来自大豆种子的 ( D ) A、胚芽 B、胚轴 C、胚根 D、子叶 3.将大米播到地里,长不出幼苗的原因是 ( A ) A.胚已被破坏 B.除掉了种皮 C.胚乳被损坏 D.除去了谷壳 4.花生和小麦种子都具有的结构是 ( A ) A.种皮和胚 B.胚和胚乳 C.胚乳和子叶 D.种皮、胚和胚乳 5.请将下列胚的结构与将来的发育情况用直线连起来。 (1) 胚芽( B ) A. 根 (2) 子叶( C ) B.茎、叶 (3) 胚轴( D ) C.消失 (4) 胚根( A ) D. 连接根和茎的部分 二、植物种子萌发需要的自身条件和外界条件 自身条件:具有 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 。 外界条件: 充足的水和空气 适宜的温度 。 1. 完全浸没在水中的小麦种子不易萌发,主要原因是 (A ) A.缺乏空气 B.温度太低 C.缺少阳光 D.种皮太厚 2.下列最适合种子萌发的环境是 ( D ) A.沙漠环境 B.北极冻土 C. 板结黄土 D.潮湿疏松的土壤 3.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 三、植物根尖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①根冠:保护作用; ②分生区: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是根生长的关键部位; ③伸长区:细胞伸长,使根尖长度增加; ④成熟区:表皮细胞形成根毛。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1.下列结构中,使根不断长长的是 ( C ) A.根冠和生长点 B.伸长区和成熟区 C.分生区和伸长区 D.根冠和伸长区 2.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成熟区 。 3.植物根尖的结构基本相同,从尖端向上依次是:_根冠 、_分生区 _、_伸长区 _、_成熟区 。 四、花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花柄 花托 花的基本结构 花萼 花药(内生有 精子 ) 花瓣 雄蕊 花蕊 花丝(支持花药) 柱头 雌蕊 花柱 子房壁 子房 胚珠 注: 雌蕊 和 雄蕊 是花的主要部分,因为它们与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有关。 1.绿色植物花的主要功能是 ( D ) A.吸引昆虫 B.制造香料、部分药用 C.美花环境 D.产生果实和种子 2.各种花的颜色、形态、大小等各不相同,但其结构却基本相同。 ( A ) 3.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是花结构的主要部分。 ( A ) 五、果实的结构及其形成过程 花的主要结构 果实主要的结构 花萼 花瓣 柱头 果皮 种子 子房壁 胚珠 雌蕊 花柱 花的结构 子房 果实 雄蕊 花药 花托 花丝 花柄 1.日常食用的花生米是由花中的哪种结构发育而来的。 ( B ) A.子房 B.胚珠 C.柱头 D.花柱 2.下列属于果实的是 ( D ) A.大豆 B.芝麻 C.西瓜子 D.玉米粒 3.下列属于种子的是 ( C ) A.葡萄 B.黄瓜 C.杏仁 D.小麦的子粒 4.在一个西瓜中有很多瓜籽,这是因为在西瓜的一朵雌花中有许多 ( B ) A.花粉 B.胚珠 C.子房 D.雌蕊 5.在果实形成过程中,子房壁逐步发育成__果皮 _,种子由__ 胚珠 _发育来,整个子房发育为_ 果实 _。果实主要由__果皮 __和__种子 __组成。 六、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定义:绿色植物通过 叶绿体 ,利用 光能 ,把 二氧化碳 和 水 转变成贮存能量的 有机物 ,并且释放出 氧气 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和条件: 光 叶绿体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原料 条件 产物 1.“绿叶在光下制作淀粉”的实验前,要先将实验用植物---天竺葵放在黑暗条件下一昼夜,目的是( A ) A.使叶片内的淀粉消耗掉 B.使叶片内的淀粉贮存到叶绿体中 C.储备养料,准备进行光合作用 D.停止光合作用,使淀粉贮存到叶肉细胞中 2.人们在饲养金鱼时,常常往鱼缸里放一些新鲜的水草,其主要目的是 (D ) A.水草可供鱼食用 B.水草能净化水质 C.水草能增加鱼缸的美观 D.水草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供鱼生活 3.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 B ) A. 分解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变成贮存在有机物里的能量 B. 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变成贮存在有机物里的能量 C. 合成有机物, 释放二氧化碳,释放能量 D. 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释放能量 4.植物细胞中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结构是 ( B ) A.细胞壁 B. 叶绿体 C.线粒体 D.细胞核 5.填表 区别 项目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①部位 含叶绿体的(叶肉) 细胞 所有活 细胞 ②与光的关系 在 光 下才能进行 有光无光 都能进行 ③气体变化 吸收 二氧化碳 放出 氧气 吸入 氧气 呼出 二氧化碳 ④物质变化 合成 有机物 分解 有机物 ⑤能量变化 贮存 能量 释放 能量 联系 ⑥呼吸作用所分解的 有机物 ,正是光合作用的 产物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正是呼吸作用 释放 的能量。 七、植物的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的定义:细胞通过 线粒体 ,利用氧气 ,将 有机物 分解成 二氧化碳和水 ,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 能量 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的共同特征。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呼吸作用的意义: 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 1.植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 ( D ) A.只在种子里 B.只在叶片内 C.只在根系中 D.在植物体的各个活细胞中 2.植物体在白天 ( D ) A.只进行光合作用 B.只进行呼吸作用 C.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3.在生物圈的氧循环中,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使生物圈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相对平衡,这是通过植物的下列哪项生理活动来实现的 ( A )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D.氧化作用 八、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①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当空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增加到 0.5-0.6% 时,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会显著增强,产量就会有较大的提高。给大田、温室里的农作物施用二氧化碳的方法称为 气肥法 ,二氧化碳又被称为“ 空中肥料 ”。 ②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降低环境温度,适当减少氧气供给和植物细胞含水量 ,可以减弱农作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使植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增加。 在贮藏农作物产品时,常采用 降低温度 减少含氧量 的方法,延长种子、果实和蔬菜的贮藏时间。 1.我国北方农村里常将马铃薯贮藏在地窖里。在进入地窖取物之前,农民往往把一盏油灯用绳子吊入地窖内,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B ) A.测量窖内二氧化碳的含量 B.测量窖内氧气的含量 C.主要是为了照明,以防跌倒 D.测量窖内的温度和湿度 2.为提高室内作物产量,以下措施正确的是 ( A ) A.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夜晚适当降低温度 B.白天适当降低温度,夜晚适当提高温度 C.白天和夜晚都适当提高温度 D.白天和黑夜都适当降低温度 3.请回答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问题: (1)叶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这是因为叶肉细胞中含有较多的 叶绿体 。 (2)在做有关植物的呼吸作用的探究实验时,可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来验证呼吸作用能产生 二氧化碳 。 4.人们通过调节温室中的 光照 、 温度 、湿度和_ 二氧化碳 _的浓度,为植物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生活环境。增加二氧化碳气体浓度的方法有多种,如增施_ 有机肥 _,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_ 二氧化碳 _,或直接施放贮藏在钢瓶中的二氧化碳等。 5、右图是“温度对豌豆幼苗呼吸作用强度的影响”的坐标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呼吸作用最强、最弱时的温度分别是多少? 呼吸作用最弱时温度: 0-10℃ 呼吸作用最强时温度: 40℃ (2)一般来说,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 会加强,但是,温度过高,呼吸作用又会 发生怎样的变化? 减弱 。 (3)根据图表,你建议在储存水果、蔬菜时应该保持什么样的温度? ( 0-10℃ ) 生物圈中的人 一、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 身高、体重迅速增加(2)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3)第二性征的发育(4)器官功能发育显著,肌肉力量突增,心脏收缩能力大大提高,肺活量显著增大,脑内部结构和功能不断分化和发展,其调节能力大大增强。 1.由图8-1可以看出,男生身高增加最快的年龄段大约是 10岁 ,女生身高增加最快的年龄段大约是 10-12岁 ;由图8-2可以看出,男生体重增加最快的年龄段大约是 12 岁,女生体重增加最快的年龄段大约是 10-12岁 。 2.与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发育直接有关的物质是 (A ) A.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 B.睾丸和卵巢 C.精子和卵细胞 D.前列腺和子宫 二、青春期卫生行为和习惯 男性:穿 宽松干净 的内裤,每天用温水清洗 阴部 、 早睡早起 等。 女性:女性月经来潮时身体抵抗力 较差 ,容易感染病菌,应更加注意 清洁卫生 、 饮食营养和休息 。例如,每天用温水擦洗外阴部,注意保暖,吃容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等。 注意培养高尚的情操,树立远大的理想,养成用科学态度看待问题的习惯。 三、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蛋白质 、 糖类 、 脂肪 、 水 、 无机盐 、 维生素 和 纤维素 等七类营养物质。 1.下列几组物质中,既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人体的供能物质的是 ( C ) A.脂肪、糖类、维生素 B.蛋白质、脂肪、无机盐 C.糖类、脂肪、蛋白质 D.蛋白质、水、无机盐 2.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患 (B ) A.夜盲症 B.坏血病 C.贫血症 D.佝偻病 四、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消化腺的作用 消化道:口腔 咽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 小肠 ; 消化系统 唾液腺:分泌唾液 肝:分泌胆汁 消化腺 胰腺:分泌胰液 肠腺:分泌肠液 胃腺:分泌胃液 1.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 B ) A.胃 B.小肠 C.大肠 D.消化道 2. 肝脏 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它分泌的 胆汁 能促进脂肪的消化。 3.食物中的 淀粉 、 脂肪 、 蛋白质 等大分子物质不能直接被消化道吸收,它们必须经过 消化 ,由不溶于水的大分子物质转变成易溶于水的 小分子 物质,才能被消化道吸收。 4.观察右图,在图中注出口腔、胃、小肠的位置,并回答下列问题: (1)淀粉在人体消化道的口腔、 小肠 部位被逐步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 (2)蛋白质在人体消化道的 胃、小肠 部位被逐步消化,分解成氨基酸。 (3)脂肪在人体消化道的 小肠 部位被逐步消化,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五、设计营养合理的食谱 青少年正处于旺盛的生长发育期,应食用足够的 糖类 以维持各项生命活动,食用适量的 蛋白质 以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还应食用一定量的 无机盐 、 维生素 和 纤维素 ,以保证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 1.我们所规定的“绿色食品”是 (C ) A.颜色为绿色的蔬菜的总称,其营养成分丰富 B.在无污染情况下长大,完全不用农药和化肥的天然农产品 C.安全、优质、无污染,经权威部门认定,并获得我国“绿色食品”许可证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 D.在大棚中生长,一年四季都有的蔬菜水果。 2.下列食品中钙最好的来源是 ( A ) A.奶及奶制品 B.蔬菜 C.肉及肉制品 D.水果 六、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液 血浆:运输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红细胞:血细胞中数量最多,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可以运载氧气。 血细胞 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包围,吞噬细菌。 血小板: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可以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 1.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为组织细胞运送 氧气和养料 ,并运走 二氧化碳 等废物。 2.当血液里 红细胞或血红蛋白数量偏低 ,就会出现贫血,应多吃含 铁 和 蛋白质 丰富的食物。 3.人体患急性炎症时,表现出 白细胞 增多的现象。 4.血浆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 ( D ) A.葡萄糖 B.血红蛋白 C.无机盐 D.水 只有同侧心房、心室相通。心房、心室之间以及心室和动脉之间有瓣膜,瓣膜控制血液向一个方向流动。心脏不停地跳动,促使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循环流动。 七、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左心室 心脏 左心房 右心室 右心房 1.识图题 (1)图中①②③④的结构名称依次是 左心房 、 左心室 右心房 、 右心室 。 (2)在心脏的各结构中,心壁肌肉最厚的是[2] 左心室 。 (3)与①和③连通的血管分别是[6] 肺静脉 和[8] 上下腔静脉 ;与②和④连通的血管分别是[7] 主动脉 和[5] 肺动脉 。 八、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呼吸系统 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泡外缠绕很多毛细血管,肺泡和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1.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是 ( C ) A.气管 B.口腔 C.咽 D.喉 2.肺由众多肺泡构成的重要意义是 ( B ) A.使肺内贮存的气体量增多 B.增大了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 C.使肺泡内氧的含量增加 D.使气体流通加快 3.识图题(根据下图,完成图中各部分名称的填写。) ① 鼻腔 ② 咽 ③ 喉 ④ 气管 ⑤ 支气管 ⑥ 肺 九、体温的概念及体温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1.体温是指人体 内部的温度 。 2.体温变化对人体的影响:体温过高或过低会影响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从而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 3.发热对人体既有利又有害。一定限度内的发热是身体抵抗疾病的生理性防御反应。这时,体内物质氧化分解加快,身体的抵抗力增强,有利于病人消除致病因素,恢复健康。体温过高或长期发热,人生理功能会紊乱,甚至危及生命。当体温达43℃,人会有生命危险。 4.判断: ①体温是指人体体表的温度。 ( B ) ②“发热”是一种病理反应,它能影响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对人体有百弊而无一利。( B ) 十、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1.泌尿系统是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的。 2.泌尿系统主要功能是形成和排出尿液。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输尿管是输送尿液的器官,膀胱是暂时贮存尿液的器官,尿道是尿液从膀胱排出体外的通道。 3.排出尿液的顺序是 ( C ) A.输尿管→肾脏→膀胱→尿道 B.肾脏→输尿管→尿道→膀胱 C.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D.膀胱→尿道→输尿管→肾脏 4.张医生对小明的血浆、原尿和尿液进行了化验分析,得出了下表数据(单位:克∕100毫升)。请分析这些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4分) 成分 A液 B液 C液 水 90 99 95 蛋白质 7 微量 0 葡萄糖 0.1 0.1 0 无机盐 0.7 0.7 1.5 尿素 0.03 0.03 2 (1)表中的A液、B液、C液分别代表 血浆 、 原尿 、 尿液 。 (2)比较尿液和血浆成分的变化, 你认为尿液主要排出了 水 、 无机盐 、 尿素 等物质。 (3)在原尿中有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却没有。说明肾小管具有 重吸收 作用。 (4)如果C液中,葡萄糖的含量为10.0克∕100毫升,,那么该人患有 糖尿 病。 5.甲、乙两人分别患肾盂肾炎、肾小球肾炎。请分析判断:下列A、B两张尿常规报告单分别是谁的? 红细胞 白细胞 蛋白质 脓球 A - ++ - ++++ B +++ - ++ - 注:“-”表示不含;“+”表示含有,且“+”号越多,含量越高。 (1)A是 肾盂 的化验单,B是 肾小球肾炎 的化验单。 (2)你作出判断的依据是 B的尿液中含有红细胞和蛋白质,说明肾小球出现了病变 。 十一、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 1.人体废物排出体外的方式一般有两种,即排泄和排遗。 排泄时人体将代谢的终产物,包括 二氧化碳 水 无机盐 尿素 等排出体外。 排遗时将未消化的 食物残渣 及其他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 2.判断:排泄和排遗是人体排出废物的两种方式,它们之间并没有根本的区别。 ( B ) 十二、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和性腺(睾丸或卵巢)等。 十三、甲状腺激素的功能及其过多、过少时人体的病症: 甲状腺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动物的 生长发育 和代谢,提高 神经系统 的兴奋性。 胎儿期甲状腺激素不足,引起 呆小症 。 成年不足:缺碘会使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减少,导致甲状腺舯大;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得甲亢。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甲状腺激素的作用的是 ( D ) A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 B促进新陈代谢 C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D 降低血糖的浓度 2.判断:人体缺碘,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减少,甲状腺因此而逐渐萎缩。 ( B )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人体的代谢增强,人体的适应性也增强。 ( B ) 十四、胰岛素的功能及其分泌不足时的病症: 1.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加速 血糖的分解 ,促进 血糖 合成糖原。 2.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浓度升高,肾小管不能将原尿中的葡萄糖全部重新吸收回血液,形成糖尿。 3.判断:胰腺既能分泌消化液,又能分泌胰岛素。 (B ) 十五、反射和条件反射: 1.反射是人和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接收的信息发生的反应。反射是 神经系统 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分为非条件反射和 条件反射 。 2.条件反射是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比较复杂的反射活动。条件反射是一种 后天性的 高级 的反射。 3.条件反射不同于非条件反射的特点是 ( D ) ①生来就有的 ②后天逐渐形成的 ③可以消退 ④不会消退 ⑤低级的神经活动 ⑥高级的神经活动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4.判断:条件反射的建立提高了人和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A ) 5.下列现象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C ) A.新生的婴儿会吃奶 B.狗看到食物分泌唾液 C.谈虎色变 D.寒冷使人打哆嗦 十六、人类条件反射的特征: 人类能对抽象的 语言 、 文字 等信息发生反应,从而建立特有的条件反射。 十七、养成良好的用眼、用耳习惯: 1.保护眼睛的根本方法是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注意眼的清洁卫生,可以免受结膜炎、沙眼等传染病的感染;注意食物营养的搭配,多吃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和维生素B2含量丰富的食物,可增强眼的适应能力,预防夜盲症、角膜炎等眼病的发生。 2.当耳内不舒适时,有人喜欢用指甲、发夹等在耳内掏挖,这容易将外耳道皮肤戳破,引起感染发炎。鼻、咽、喉发炎时,病菌易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3.判断:看书一段时间后,向远处眺望几分钟,这样可以预防近视。 ( A) 生物中考八年级知识点 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一、生物的无性生殖生殖方式 1.定义:生物不经过 两性生殖细胞 的结合,由 母体 直接产生新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