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
学科: 数学 任课教师:周老师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星期 ) -
姓名
年级:高一
教学课题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
阶段
基础( ) 提高(√) 巩固( )
计划课时
第( )次课
共( )次课
教学
目标
知识点:
考点:
方法:
重点
难点
重点:
难点:
教
学
内
容
与
教
学
过
程
课前
检查
作业完成情况:优□ 良□ 中□ 差□ 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函数的基本概念
1.映射:设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关系,对于集合的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这样的对应叫做从集合到集合的映射,记作.(包括集合及到的对应法则)
对映射概念的认识
(1)与是不同的,即与上有序的.或者说:映射是有方向的.
(2)集合可以是数集,也可以是点集或其它类型的集合.
(3)集合中每一个输入值,在集合中必定存在唯一输出值.输出值的集合是集合的子集.即集合中可能有元素在集合中找不到对应的输入值.
即:(i)不允许集合中有空余元素; (ii)允许集合中有剩留元素;
(iii)允许多对一,不允许一对多.
2.函数:设是两个非空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使对于集合中的任意一个数 ,在集合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和它对应。称为从集合到集合的一个函数,记作:
(1)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在函数中,叫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的值相对应的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叫做函数的值域.
注意:(i)函数符号与的含义是一样的;都表示是的函数,其中是自变量,是函数值,连接的纽带是法则。是单值对应。
(ii)定义中的集合都是非空的数集,而不能是其他集合;
(2)一个函数的构成要素:定义域、值域和对应关系
(3)相等函数:两函数定义域相同,且对应关系一致,则这两函数为相等函数。
注: 两个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相同,这两函数不一定是相等函数。
如:函数和,其定义域与值域完全相同,但不是相等函数;
与,其定义域为,值域都为[-1,1],显然不是相等函数。
因此判断两个函数是否相等,关键是看定义域和对应关系
(4)函数的表示方法:表示函数的常用解析法、图象法和列表法。
(5)分段函数:若函数在其定义域的不同子集上,因对应法则不同而分别用几个不同的式子来表示,这种函数称为分段函数。
分段函数的定义域等于各段函数的定义域的并集,其值域等于各段函数的值域的并集,分段函数虽由几个部分组成,但它表示的是一个函数。
(6)复合函数:设,当在的定义域中变化时,的值在的定义域内变化,因此变量与之间通过变量形成的一种函数关系,记为:称为复合函数,其中称为自变量,为中间变量,为因变量(即函数)。
如:设则称为复合函数。
例1、下列各对函数中,相同的是( )
A、 B、
C、 D、
例2、给出下列四个图形,其中能表示从集合M到集合N的函数关系的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3个
x
x
x
x
1
2
1
1
1
2
2
2
1
1
1
1
2
2
2
2
y
y
y
y
3
O
O
O
O
例3、下列图象中不能作为函数图象的是( )
二、函数的解析式与定义域
1、求函数定义域的主要依据:
(1)分式的分母不为零;
(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零取零次方没有意义;
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f(x)=; (2) f(x)=; (3) f(x)=-;
2、求函数定义域的两个难点问题复合函数的定义域求法:
(1)已知的定义域为,求的定义域;
求法:由,知,解得的的取值范围即是的定义域。
(2)已知的定义域为,求的定义域;
求法:由,得的取值范围即是的定义域。
例2:已知的定义域为[0,1],求的定义域。
例3、
例4、。
例5.已知的定义域为[-1,0],求的定义域。
【变式训练】(1)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0,1],求的定义域;
(2)已知函数f(2x-1)的定义域为[0,1],求f(1-3x)的定义域
三、函数值域求法:
1.直接观察法: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函数,如正比例,反比例,一次函数,等等, 其值域可通过观察直接得到。
2.配方法(二次函数或可转化为二次函数的函数);
3.换元法(无理函数,部分三角函数;形如的函数)
4.分离常数法
5.变量反表示法(利用变量及已学过函数的有界性,来确定函数的值域。)
6.判别式法( 形如分式函数)
7.函数的单调性法:
a.形如,若用单调性法,用换元法;
b.形如 若不能相等,用单调性法,能相等,用不等式法(特别关注 的图象及性质)
8.不等式法(利用基本不等式,尤其注意形如型函数,当不能相等时必须用函数单调性)
9.数形结合法
例.(直接法) 2.(直接法)
3.(换元法) 4. (Δ法)
5. (Δ法) 6. (分离常数法) ① ②
7. (单调性)
8.①,② (结合分子/分母有理化的数学方法)
9.(数形结合)
四、求函数的解析式:
常见的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有待定系数法、换元法、消去法。
例1.已知f(x)是一次函数,且满足3f(x+1)-2f(x-1)=2x+17,求函数f(x)的解析式。(待定系数法)
例2.已知f(2x+1)=3x-2,求函数f(x)的解析式。(换元法)
例3.已知函数f(x)满足,求函数f(x)的解析式。(消去法)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 下列四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一组是( )
A. B.
C. D.
2. 下列图形中,是函数的图象的有( )
O
y
x
O
y
x
O
y
x
O
y
x
A B C D
3. 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那么其值域为( )
A. B. C. D.
4. 设是集合到的映射,那么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
A. 中任何两个不同的元素必有不同的象
B. 中任何一个元素在中的象是唯一的
C. 中任何一个元素在中必有原象
D. 中一定存在元素在中没有原象
5. 已知函数且,那么等于( )
A. B. C. D.
6. 已知函数那么的值等于( )
A. B.
C. D.
二、填空题
7. 函数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
8. 已知函数,则=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若则 ,______.
10. 已知,求= ,= .
注:[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如:[4.1]=4;[3]=3;[-2.1]=-3
三、解答题
11. 已知是一次函数,且满足,求.
12. 已知函数,求.
13 . 已知是二次函数,且,求.
能力题
14. (1)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则函数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
(2)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则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
15. 若的定义域为,且,若,则=________.
课后
巩固
作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复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布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字
学科组长签字: 学习管理师:
老师
课后
赏识
评价
老师最欣赏的地方:
老师的建议
备注
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