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综合训练三
一、选择题
1.(2014,雅安)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不对应的是(B)
A.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C.稀有气体能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干冰可用做制冷剂-干冰升华吸热
2.(2014,滨州)当前食品安全备受人们关注,下列说法会危及人体健康的是(C)
A.长期饮用白开水
B.蒸馒头加适量小苏打
C.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
D.食品袋里充入氮气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3.(2014,南京)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C)
A.Na+,Ba2+,SO42- B.H+,Cu2+,OH-
C.K+,NO3-,Cl- D.H+,CO32-,Cl-
4.(2013,南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在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相同
C.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不可能是化合物
D.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5.(2014,北京)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15 ℃时,a、b 的溶解度均为20 g
B.加水或升温均可使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将30 ℃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5 ℃,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分别向100 g水中加入20 g a和b,升温至30 ℃,所得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6.(2014,滨州)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中,有错误的一组是(D)
A.除杂的方法
B.化学物质中的“三”
粗盐提纯-溶解、过滤、蒸发
木炭粉中混有铁粉-用磁铁吸引
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三种黑色氧化物-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C.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D.化学物质与俗名
制取气体-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点燃可燃性气体-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二氧化碳-干冰
氢氧化钙-烧碱
7.(2014,衡阳)如图是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示意图中获取的下列信息不正确的是(C)
A.该反应涉及的物质中共有三种元素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D.化学反应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8.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D)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方法
A
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B
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紫色石蕊试液
C
软化硬水
加入肥皂水,搅拌
D
验证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
镁、银、硫酸铜溶液
9.(2014,潍坊)小军同学自制汽水所需配料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小苏打属于碱类物质
B.柠檬酸溶液的pH<7
C.小苏打与柠檬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D.汽水中的部分二氧化碳跟水发生反应
10.(2013,日照)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图甲),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关系符合图乙的是(A)
烧杯中的物质
x溶液
A
稀盐酸和硫酸铜溶液
烧碱溶液
B
稀硫酸和稀盐酸
氯化钡溶液
C
镁铝合金
稀盐酸
D
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溶液
稀盐酸
二、填空及简答题
11.(2014,随州)从H、C、N、O、Na、Al、Cu七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铝离子__2Al3+__;
(2)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__H3__;
(3)小苏打中的阴离子__HCO3-__;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H2O__;
(5)最简单的有机物在氧气中燃烧__CH4+2O2CO2+2H2O__;
(6)有二氧化碳生成的置换反应__C+2CuO2Cu+CO2↑__。
12.(2014,呼和浩特)有一种工业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硫酸亚铁、少量硫酸铜和污泥。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既经济又合理的实验方案,制备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并回收铜。方案流程如下图所示:
【查阅资料】FeSO4·7H2O受热易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__玻璃棒__。
(2)步骤②中需加入的物质是__铁(或Fe)__,目的是__把硫酸铜转化为铜(或把硫酸铜转化为铜和硫酸亚铁,或除去硫酸铜)__。
(3)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Fe+H2SO4===FeSO4+H2↑__。
(4)步骤④的操作是蒸发浓缩、__降温结晶(或冷却结晶)__、过滤。
三、实验及探究题
13.(2012,江西)小丽实验操作模拟考试的考题是:用碳酸钠溶液鉴别稀盐酸、食盐水和澄清石灰水。
【进行实验】
【发现问题】如何处理上述废液才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思考与分析】应先对废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后制定方案。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别用A、B、C三支试管取样,然后各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
A中无明显
现象
B中__产生气泡__
C中__出现白色沉淀(或变浑浊)__
A中物质是食盐水
B中物质是稀盐酸
C中物质是澄清石灰水
【实验与探究】
(1)小丽将所有废液倒入一洁净烧杯中,静置后得到上层清液;
(2)取少量清液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中性),再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若出现__白色沉淀(或变浑浊)且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__的现象,说明上层清液中一定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一定没有__H+、Ca2+__(填离子符号)。
【方法与应用】通过以上探究,处理上述废液的正确方法是__向废液中加入适量的酸至中性后再排放__。
14.(2014,兰州)为了鉴别碳酸钾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同学们进行了探究实验,分别取两种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入一定量的氯化钙溶液,观察到一支试管中出现白色浑浊,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发现废液变浑浊,同学们对废液进行了过滤,并对滤液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除水外还含有那些物质?
【猜想】A.可能含有氢氧化钾、氯化钾和碳酸钾
B.可能含有氢氧化钾、氯化钾
C.可能含有氢氧化钾、氯化钾、碳酸钾和氯化钙
你认为还可能是__可能含有氢氧化钾、氯化钾和氯化钙__(写出一种猜想)。
【讨论】你认为__C__猜想不合理(填字母),请说明理由__碳酸钾和氯化钙能发生反应,生成沉淀__。
【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__滴入碳酸钾溶液(或碳酸钠溶液等答案合理均可)__
__产生白色沉淀__
猜想正确
【反思交流】写出碳酸钾与氯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K2CO3+CaCl2===CaCO3↓+2KCl__,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反应物是否剩余__。
- 4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