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复习要点
第1课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1. 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2. 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要充分利用各种感官,除了看一看,还可以摸一摸、捏一捏、闻一闻等。对于那些颗粒较小的种子,还可以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3. 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4、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的,但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第2课 种植我们的植物
1. 凤仙花的播种方法:1)选种(饱满无损)→2)放土(瓦片盖住出水孔)→3)下种:按坑(2厘米2、3个)、下种(每坑一粒)、盖土→4)浇水(适量)
2. 观察种子在土壤中生长变化的方法:
1) 纸贴透明杯内壁,再装土
2) 种子放在纸与杯壁间,种子多方向
3) 浇水土壤中,种子莫浸水
4) 每天坚持做观察记录,记录内容包括:
a.种子先长出什么,再长出什么
b.不同方向放置的种子根的生长方向
c.每天测量一次根的长度
第3课 我们先看到了根
1. 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2. 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
3. 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4. 在研究根的作用实验中,在水的上面滴一层油的目的是封住水,防止水份蒸发。
5. 试管中的水量减少,因为水面被植物油密封,水不可能是蒸发后变少的,说明根将水吸收到了植物体内。
6. 凤仙花种子萌发时,最先出土的第一对“叶子”是子叶。第一对“叶子”和以后长出的叶子(真叶)是不同的。
第4课 种子变成了幼苗
1. 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2. 植物叶在茎上的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从上往下看凤仙花的叶水平分布的情况。可以看出植株叶片交叉生长,伸向四面八方,原因是为了能最大限度地接受太阳光。
3. 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的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光合作用制成的;光合作用的公式:
4. 如右图,钟罩内空气不流通,小老鼠怎么没有被憋死?
答:因为盆栽植物的绿叶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钟罩内和小老鼠呼出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给小老鼠,这个过程能长时间循环,所以小老鼠不会很快被憋死。
第5课 茎越长越高
1. 植物茎在不同生长阶段外部形态不同,不同时期的茎生长速度也不同。植物茎在不同生长阶段外部形态不同,不同时期的茎生长速度也不同。生长初期茎的生长速度较快,中期生长速度最快,后期较慢,最后几乎停滞。
2. 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3. 探究植物茎的作用实验方法:
实验步骤:(1)取一段新鲜的芹菜和装有红色水的烧杯。
(2)将芹菜放入烧杯中。
(3)观察芹菜的变化。
(4)将芹菜横切开,观察它的横切面。
4、植物的茎有4种:直立茎、缠绕茎、攀缘茎、匍匐茎。凤仙花的茎是直立茎,牵牛花的茎是缠绕茎,葡萄的茎是攀缘茎,红薯的茎是匍匐茎。
第6课 开花了,结果了
1. 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过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
2. 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几部分;
3. 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
4. 果实中有种子。
第7课 我们的大丰收
1. 一粒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下能发育成一株植物,并结出许多种子;
2. 绿色开花植物通过种子繁衍后代;
3. 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会经历种子、生根、发芽、幼苗、花蕾、开花、结果、枯死;
4. 种子萌发的条件是:水分、温度和空气。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