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关节软骨的发育.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342872 上传时间:2025-05-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3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节软骨的发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节软骨的发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节软骨的发育、结构与组成 一、关节软骨的发育 人类关节发育始于胚胎第6周、第10周形成 关节,出生后关节软骨有两个增生层:①深层是骨 骺的一部分。②浅层在关节面下,供给关节软骨 细胞,出生后第1年关节软骨最厚,以后则浅层停 止增生,幼儿关节软骨呈无色半透明状,富于细胞 且肥厚,含有大量水分与黏多糖。到第6个月时 蛋白合成率降低,软骨成熟的标志是潮线(tide mark)的出现,说明软骨内骨化停止,血管不再穿 人关节软骨,潮线下的软骨钙化,形成软骨下骨 板。 二、关节软骨的结构 关节软骨为透明软骨,透明呈蓝白色,位于长 骨端形成关节面,随着年龄增长而色泽变暗,软骨 质坚而具韧性,受压时变形,去压后可恢复原形。 软骨中没有神经血管,但具有大tt细胞外基质,软 骨细胞位于陷窝之中,稀疏散在。 关节软骨可分为如下层次,自关节表面向骨 端依次为滑动带、过渡带、放射带、钙化带和软骨 下骨性终板(图2-1-1)。 1、滑动带(gliding zone) 位于域表层,厚度 约200Mm,主要为胶原纤维、软骨细胞与胶原纤 维之排列,与关节面平行,直径为30mn,基本不 含黏多糖,除与关节平行的纤维外,还常形成直角 关节软骨的分层互相交叉,软骨细胞呈细长状在陷窝内.细胞陷窝 之间隙非常小,滑动带在关节的表面有功能性孔 或开口,以利营养物质及低分子摄物质从孔出人 软骨。 2、过渡带(transitional zone) 位于消■动带 切线层下,软骨细胞较小,散在于富含胶原与糖蛋 白的基质内,胶原纤维的走向由表面层的与关节 面平行,逐渐变为斜行。 3、放射带(radial zone) 在过渡带之下,厚 度占关节软骨下半部的1/3,特点是软骨细胞呈 垂直放射状,细胞排列为柱形,胶原纤维变为垂直方向,有时见拱形状,在放射带的基底,纤维 成粗束状,固定于潮线、放射带的基质更为质 密。 4.潮线在HE染色时呈波浪状嗜碱性线, 包含排列紊乱的原纤维,平行的、垂直的原纤维、 胶原纤维等。潮线下的钙化带含有大小不等的但 较小的软骨的胶原细胞,可表现为变性及坏死。 潮线的作用是牢固地连接软骨的胶原纤维和软骨 下骨板.软骨下骨板含骨小梁,厚薄不等。由骨皮 质与哈佛系统所组成。 三、关节软骨的组成 (一)软骨细胞 关节软骨中软骨细胞与基质相比,细胞很少, 故代谢活性低,软骨中含有高浓度乳酸和糖酵解 代谢的各种酶,含氧低,故采取厌氧代谢途径,使 软骨在低氧张力下发挥作用。营养分子可经滑液 或骨核弥散到关节软骨。在骨发育成熟后,滑液 成为营养唯一来源,经基质弥散来营养软骨细胞。 各种营养物质经软骨基质的弥散系数等于水的一 半,而且这种弥散是被动过程,即在滑液流动时, 软骨能得到充分营养。关节制动时滑液停滞,增 加了分子弥散的阻力,则影响深部软骨细胞获得 营养。由于滑液可以营养软骨,故脱落的软骨和 死骨表面的软骨可以存活。在关节反复负载的情 况下,才能保持正常软骨的代谢,关节软骨的非负 荷部位容易出现变性,反复负荷可刺激软骨细胞 合成软骨基质,软骨细胞的变性坏死与退变,主要 先见于第2、3带。 除了这些关节表面至骨之间各层的不同特 性之外,根据基质与软骨细胞的接近程度分为细 胞周、细胞领域与细胞领域间。这些区域的内容 物(胶原、蛋白多糖和其他基质成分)各不同,胶 原纤维的粗细和排列方式也不同。胞周基质是 靠近细胞膜并完全包围软骨细胞的非常薄的一 层,主要由蛋白多糖与其他非胶原成分组成,几 乎没有胶原纤维。围绕胞周基质的细胞领域,由 于其边界纤细胶原纤维网状结构而与领域间基 质区别开来。关节软骨基质中细胞领域间基质 占的比例最大,决定了关节软骨的主要特性。它 包括了细胞领域间基质里单个细胞和细胞簇间 的基质,含有大分子的胶原纤维与大部分蛋白多 糖。 关节软骨的形成与维持依赖于软骨细胞。 它们来源于间充质细胞,在骨骼的生长过程中, 这些细胞可以增加基质的体积。在成熟组织 中,软骨细胞占总组织体积的10%以下,负责维 持基质。软骨细胞代谢活跃,可以对许多环境 刺激产生反应,包括:可溶性调节因子,如生长 因子、白细胞介素、药物、基质分子、机械负重、 流体压力的变化。虽然软骨细胞一般处于稳定 状态,但其对一些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的反应 可以导致基质的退变。但关节软骨的软骨细胞对于另外一些通常调节人体生理活动信号的反 应是有限的。关节软骨无神经支配,所以,不依 赖神经冲动传递信息。而且,由于不含单核与 蛋白质共价结合区域共同组成,这种分子会加 强胶原纤维与蛋白多糖间的相互连接。细胞或 免疫球蛋白,故关节软骨中没有免疫反应(细胞 或体液免疫)。 (二)软骨基质 由于软骨细胞只占关节软骨总体积的一小 部分,其组成成分以基质为主。水分占正常关节 软湿重的65%〜80%(图2-1-2,表2-1-1),其余 组织的湿重由两种大分子结构组成:胶原和蛋白 多糖。其他成分还包括脂肪、磷脂、蛋白质及糖 蛋白,然而它们在总基质中的具体作用还不明 确,但必须认识到它们是除了胶原与蛋白多糖之 外的重要成分。例如,K型胶原是杂合的,即由 胶原和糖胺聚糖与蛋白质共价结合区域共同组 成,这种分子会加强胶原纤维与蛋白多糖间的相 互连接。 虽然这些成分总体数量少,但也可能与U 型胶原或大分子聚合物有相同的摩尔当量(如 连接蛋白),而且也是在基质中发挥重要的功 能。 1. 水分 是正常关节软骨最丰富的成分,占 湿重的65%〜80%。骨关节炎的早期,组织分解 以前水分的含量可以达到90%以上。少量水分 位于细胞间隙,30%位于胶原中的纤维间隙,剩余 的位于基质中的分子间隙。组织水分中溶解有无 机盐,如钠、钙、氯、钾。整个关节软骨中水分的含 量不尽相同,软骨表面为80%,深层只有65%。 当固体基质受到挤压或存在压力梯度时,水分可以在基质中流动。流经基质分子孔隙的摩擦阻力 非常高,而组织的渗透性非常低。基质中水分的 摩擦阻力和耐压基于两个基本机制,使得关节软 骨能支持非常高的负荷。通过组织和关节表面的 水分流动,可以促进输送营养物质,润滑关节。软 骨中水分流动的流体力学机制遵循流体力学与物 理化学定律。根据定律可以证明,使水分在基质 中流动需要很大的压力。例如:使水以17.5;im/S (很低)的速度通过正常的关节软骨,需要IMPa(145psi)的压力。也就是说,要使水分以该速度 通过软骨,则组织两侧必须存在IMPa的压力 差。 关节软骨对水的亲和力主要源自蛋白多糖的 亲水特性,胶原蛋白影响较小。纯胶原蛋白构成 的物质通过毛细管现象与表面张力被水湿化,这 是一个相对较弱的物理机制。蛋白多糖吸收水分 的能力取决于两方面的物理化学机制:Dorman渗透压,由组织间隙中可以自由移动的对流离子(如Ca2+,Na+)所形成,而离子是为了中和蛋白多糖的电荷所产生;或者同样地产生于分布在蛋白多 糖分子上的固定的负电荷之间的静电排斥力,蛋 白多糖在溶液中存在体积膨胀的趋势。对于关节软卄,水合的程度取决于蛋内多搪产生总的膨胀 m力与包绕蛋白多糖的粗大胶原网络所产牛的约 束力之间的平衡。因此,当水分一旦与任何一种 大分子接触,就形成黏肴稳定的间态基质,使绀织 与水分紧密结合。 2. 胶原胶原是基质的主要结构大分子(表 2-1-2),至少有15种不同的胶原种类,它们由至 少29种遗传性状不同的链组成。所有的胶原家 族成员均有特定的三螺旋结构,组成其分子的大 部分长度,或者,被1个或几个非螺旋形的结构域 中断。胶原蛋白占关节软骨干ffi的50%以上,其 中,90%〜95%是丨丨甩胶原。但楚,软骨基质中也 有乂、\^1、[\、\、)(1咽胶股。关节软骨的胶原蛋白 使组织具有张力与的力特性,固定萆质中的蛋白 多糖。软骨中的胶原纤维一般比肌腱或骨组织中 的要纤细,部分原W也许与其在绀织中与相对多 的蛋白多糖相互作用的功能有关。M然胶原的宽 度可以W年龄或疾病增加,但在10〜lOOnm变 化,胶原纤维并不十分有序排列,特別办:软骨的中 间层呈随机分布(阌2-1-3)。 所有胶原具有三螺旋结构,由3条多肽链(a 链)组成。链中33%的氨基酸是甘氨酸,25%是 脯氨酸。由于脯氨酸的存在,每一条多肽链都呈 现特征性的左手螺旋构铟,并且在三螺旋结构中 绕共同的轴右旋,编织成独特的具有抗拉伸应力 的结构。胶原蛋白还含有羟脯氨酸、羟赖氨酸、糖 坫化(半乳糖基或半乳糖葡萄糖基)羟赖氨酸。胶 职三螺旋结构的氨基酸序列可以表示为(Gly- Xaa-Yaa) n,除氨酸以外,Xaa与’ Yaa处可以是 任何一种氨基酸,主要是脯氨酸与羟脯氨酸。 鉍酸是构成三螺旋空间结构中必需的分子W敁小 的氨基酸,因为每三个残基的功能组构成螺旋内 部结构。因羟脯氨酸能使分子内氢键沿着分子的 长度形成,故对于维持胶原的稳定性是必需的。 羟赖氨酸参与共价结合以维持胶原纤维集合的稳 定性。 某些胶原(如n型),分布于整个软骨基质,而 另外一些则局限于特定区域,如VI、K、XI型胶股。 图2-1-4是胶原单体(以前的文献称为原胶原)的 典型投®。基质中,胶原单体由连续的三螺旋结 构it尾或侧侧相连排列成1/4交错取杵的三维结 构,该结构形式产生了胶原纤维的特征性的带形。 软骨中该结构以丨I 5?胶原最为典甩,X丨甩胶原蛋 白也可形成胶原纤维但较纤细。rtl于三螺旋结构 的断裂,K型胶原A身不形成纤维结构,但与纤维 表面有关。 3、蛋白多糖蛋白多糖是一种杂的大分 子,从名字上看,由核心蛋白共价结合多糖链(糖 胺聚糖)(以前的名称为黏多糖)组成。蛋白多糖 正规应该叫做蛋白质核心多糖或黏多糖,后者仍 被用来描述遗传件疾病。糖胺聚糖(glyeosamin- oglycaruGAG)由长链的、未分叉的重复二糖单位 组成。软骨的蛋白多糖主要有3种类型 :即4-与 6-硫酸软背紊同分异构体、硫酸角柬和硫酸皮肤 素。软卄中硫酸软卄索是敁主要的糖胺聚糖,占 总狱的55%〜90%,主要根据个体的年龄或骨关节炎的情况而定。每一条链由25〜30个重复二 糖单位组成,平均重量15〜20ku。关节软骨中的 硫酸角质素主要存在于大的蛋白多糖聚合体中, 不像硫酸软骨素一样定义明确。其组成与硫酸化 的程度因个体、年龄的不同而变化。人类关节软 骨的硫酸角质素链比硫酸软骨素链要短,平均分 子量为5〜10ku。透明质酸也是一种糖胺聚糖, 但与上述不同,是非硫酸化的,而且,不与核心蛋 白共价结合,因此,不是蛋白多糖的一部分。在软 骨中,作为一未分支的链其分子录极大,大于IX106kuo关节软骨中发现的所有葡糖胺聚糖都有重g 的羧基或硫酸基团。在溶液中这些基团离子化 (coo和sor),在生理环境中需要阳性对流离子如Ca2、Naf等来保持其电中性。在间质水分 中,这些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形成Donnan渗透 压。同样地,组织里的蛋白多糖被包裹于自身流 动液体的1/5体积中,所以固定电荷基团的空间 距离为10〜15人,导致很强的电荷与电荷之间的 相斥力量,这种电荷间相互排斥的力量大小也取 决于组织中对流离子的浓度。 关节软骨中80%〜90%的蛋白多糖形成大 的聚合体,称之为可聚蛋白聚糖(aggrecan)。它 们包括一个长的伸展的核心蛋白,与多达100个 硫酸软骨素链和50个硫酸角质素的糖胺聚糖链 以共价结合。在年轻人,硫酸角质素的浓度相对 较低,4-硫酸软骨素是硫酸软骨素的主要形式。 随年龄增长,硫酸角质素的含量增加,6-硫酸软骨 素成为硫酸软骨素的主要形式。可聚蛋白聚糖的 核心蛋白大而复杂(分子量2ku或更大),形成几 个球状或伸展结构域。一个伸展结构域含有大多 数的硫酸角质素糖胺聚糖链,邻近最长伸展区域 的是由硫酸软骨素与一些散在分布的硫酸角质素 链结合的区域。小的寡糖与核心蛋白相连。核心 蛋白的N-末端,一个球状结构域(GJ有特殊的功能,能与透明质酸相结合。 可聚蛋白聚糖其他球状结构域的功能未明, 一个孤立的、较小分子的连接蛋白与可聚蛋白聚 糖的G,结构域和透明质酸结合,稳定连接以形 成可聚蛋白聚糖-透明质酸-连接蛋白复合体,即 所谓的蛋白多糖集聚体。它们间以非共价键结 合。但是,该复合体间的非共价结合力很强大。 如果没有蛋白水解酶的降解这种连接是不可逆转 的。基质中,聚合作用可以稳定可聚蛋白聚糖,而 且由于每条透明质酸链都是无分叉的长链,许多 可聚蛋白聚糖分子可以与单一透明质酸链结合形 成大的蛋白多糖集聚。集聚体的大小因年龄和疾 病状态而变化,随年增加,软骨退行性时,集聚体 变小。胎儿关节软骨中含有的集聚体大于300ku 可聚蛋白聚糖,而大部分成熟关节软骨的集聚体 只是其部分片段。 关节软骨中蛋白多糖的分布随组织深度而改 变,呈不均匀分布。浅表层富含胶原,蛋白多糖较 少。在移行层,蛋白多糖的含量增加,分布趋于均 一。在深层,分布的变化更大。每一个软骨细胞 的胞周基质所聚集的蛋白多糖的量,是远离细胞 的基质中的2倍。 人膝关节软骨糖蛋白的平均半衰期在300d 以上,而髋关节软骨是800d,硫酸角质素的转换 率低于硫酸软骨素。老年软骨氨基多糖中硫酸角 质素占有较大部分,虽然关节软骨的大部分糖蛋 白的寿命约600d,但部分糖蛋白迅速降解并再合 成。 关节软骨表面的糖蛋白丢失,可能是由于滑 膜的透明质酸对蛋白合成的抑制,营养物与分子 可经软骨基质孔扩散,而大分子如免疫球蛋白,酶 则不可。软骨基质中的糖蛋白丢失后,关节软骨 随即破坏,使滑液中蛋白溶酶侵人软骨基质。 4.其他 (1)非胶原蛋白与糖蛋白:在关节软骨中有很 多非胶原蛋白与糖蛋白,但目前研究甚少。一般 主要由蛋白质组成,含有少量的附着单糖或寡糖, 至少,这些分子显然有助于组成与维持基质的大 分子结构。锚定蛋白Cn是一种胶原连接软骨细 胞表面蛋白,可以帮助将软骨细胞固定在基质的 胶原纤维上。然而,这种相互作用的具体方式不 详。软骨寡聚蛋白(COMP)是一种酸性蛋白质, 主要聚集在软骨细胞领域的基质中。其只在软骨 中出现,并且有联结软骨细胞的能力。此分子可 以作为软骨更新与骨关节炎病人软骨退变持续的 标记。纤维接合素与韧黏素是可以在多种组织中 找到的非胶原基质蛋白,也已经在软骨中找到。 其在关节软骨中的作用目前未明,也许在基质结 构、细胞-基质相互作用、骨关节炎或炎性关节炎 的组织反应中发挥作用。 (2)脂质:占成人关节软骨湿重的1%或更 少,存在于软骨细胞与基质中。确切功能不明,但 随年龄与骨关节炎的出现而变化,磷脂酶A2是 在过去几年里引起多方关注的一种酶,也许在花 生四烯酸代谢与退变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 放射层(深层)中可以发现胞周基质嗜锇小泡,大 小为50〜250nm,含有碟灰石耗化结节。这些小 泡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可能在骨关节炎的发病中 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