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341917 上传时间:2025-05-2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单元 22、我们奇妙的世界 教学目标: 1.认识藏、呈等11个生字,学写寸、呈、幻等13个生字。指导写好蜡、烛、幼等左右结构的字,幻书写时注意“幺”和“纟”的区别。 2.能读准字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世界的奇妙。 3.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世界的奇妙。 4.初步学习整合信息,学习怎样介绍奇妙的世界。 教学重点:理解、感悟世界的奇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世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感悟世界的奇妙,学习把事物写具体。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课件。学生:课前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可以是玩具、花草、石头、玻璃等等),生字卡片。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引起兴趣 1.课件播放地球,蔚蓝的天空、各种形状的云彩,日出日落,四季的森林等图片,观看图片后,大家用词语来形容你看到的世界吧。 课件出示()的世界 同学们自由说出自己的引起答案。世界是多彩的,世界是神奇的,世界上有各种颜色,各种形状,有无数的宝藏和财富。 2.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世界,看看奇妙的世界有哪些吸引你的美丽。 (板书:22、我们奇妙的世界)(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运用色彩丰富的视频让学生对世界有直观认识,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情绪。】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请你打开课本,结合注音,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请9位同学接读课文,每人两段,随机正音。 3.小组内互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默读课文,圈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并思考作者从那两方面写出了世界的奇妙? 预设:学生答案会包括天空、清晨、云彩、水洼、雨后、黑夜、地球、夏日、秋天、冬天等。把学生的答案引导分析总结,得出是从“天空”“地球”两方面写了世界的奇妙。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有了初步概括课文的能力,但大部分孩子对于课文所描述的事物的从属关系不太明确,在孩子们找出所有的有趣奇妙的事物后引导学生总结出来天空和地球两方面。】 三、复习生字,指导写字 1. 课件出示生字,自由练读。 2. 生字组词,巩固识字。 3. 指导书写“烛”。提示火字旁做偏旁最后一笔捺变为点,书写时左窄右宽;提示“幻、蜡、诱、润、模”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剑”书写时左宽右窄。指导书写“乘”要注意笔顺。 四、作业 抄写本课生字词语。 板书设计: 22、我们奇妙的世界 天空—— (早到晚) 大地—— (春、夏、秋、冬)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巩固识字 1.听写生词。 2.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 (板书:天空地球) 二、品读感悟,体会感情 1.自由读课文,思考:  (1)全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全文按总——分——总的顺序写。  (2)找出文中概括写世界奇妙的句子。文章开头一段概括写世界奇妙。  (3)读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看看二者有什么关系?文章开头和结尾呼应。 2.自由读课文第2—8自然段,思考: (1)2—8自然段是围绕哪个自然段来写的? (2)天空展示的哪些宝藏让你感受到了世界的奇妙?画出相关的语句。 (3)作者从哪几方面写的这些宝藏?(颜色形状)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热爱之情。 (5)说话练习   有时,云彩在蓝色的天空中飞行,如同经过雕饰一样,呈现出个只能够奇妙的形状,告诉我们许多奇妙的故事…… 你能想象出哪些形状?它们会有什么故事呢?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朗读来理解天空的奇妙,以学生的批注阅读为主,反复朗读,读出世界的奇妙之美。说话练习启发学生丰富的想象,更能体会出天空的奇妙。】 3.自由读课文第9—16自然段,思考: (1)找出这部分围绕那个自然段来写的?(第9自然段) (2)这一部分中,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奇妙有趣?划出相关语句并简单写一写你的感受。 (3)仔细读读这些语句,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5)练习。  读下列句子,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   冬天,我们看到了冰雪,它们有时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雪融化时,房檐上落下的每一滴水,都像一个闪光的水晶球。 预设:从极普通的事物中发现美。 3.学习17、18自然段。 (1)指导朗读 (2)读这两段你有什么想法?(生活处处都有美,我们要善于发现) 三、小练笔   作者写的天空和地球都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写出了奇妙之美,你能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写一个片段,把你课前观察的事物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具体吗?试着在其中表达出自己的感情。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课后再去发现大自然中奇妙的事物。 板书设计: 22、这个奇妙的世界 天空 奇妙 总—分—总 地球 23、海底世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海底世界的,感受“窃窃私语”“免费的长途旅行”在表情达意方面的效果。 2、会写本课12个生字,两条横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明确“波涛澎湃”的读音,会用“窃窃私语”“景色奇异”造句。 3、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文字,了解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海底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品位语言文字,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海底世界的。感受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海底世界的兴趣。 教学难点:体会关键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课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见过)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所看到的大海吗?   2.你们看,这就是大海! 时而波涛汹涌,时而平静如镜,时而波光粼粼,时而惊涛拍岸。那大海深处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神奇的海底世界吧!(板书:海底世界)提醒“底”字下面有个点。请大家齐读题。 【设计意图:学生从较为熟悉的海面出发,顺势激发学生对海底的好奇,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带着探究的欲望去学文。】 3.(放录像)欣赏海底世界。看完录像,你们想说些什么? 二、初读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   2.(出示课件)这些字你们会认吗?谁来试一试?现在让我们一起借助拼音读一读. 波涛澎湃 窃窃私语 多种多样 景色奇异 物产丰富 海藻 嗡嗡 啾啾 宁静 闪烁 肌肉 峡谷 细胞 蕴藏 储藏 打鼾 波涛澎湃 窃窃私语 【设计意图:检查预习情况,指导字音学习,为学习文章扫清文字障碍。】   3.默读课文,找一找,想一想哪句话回答了第一自然段的问题?(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提醒“异”的书写。 三、略知大义。 同学们,海底对我们来说,一直是非常神秘的世界,大家想不想化身为潜水员,到海洋深处去看一看啊?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说一说,课文围绕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讲了那几个方面的内容?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概括,第一段:黑中有光;第二段:静中有声;第三段:动物的活动方法多;第四段:植物差异大;第五段:矿产资源丰富。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借助每段的中心句梳理文章脉络,了解文章是从哪及各方面描写海底世界的。这也符合本科教学目标要求。】 四、总结:大家要学会利用每个自然段中的中心句来梳理文章脉络。下节课,我们一起细细品读文章,感受海底世界的奇妙。 五、作业 抄写本课生字词语。 板书设计: 23、海底世界 景色奇异 物产丰富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文章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海底世界这么丰富,你想去看看,去听听吗?那么就请同学们再一次朗读课文,把你感兴趣的地方画下来,多读几遍,全班交流。 二、顺学而教,感受语言 1.黑中有光 (1)“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 课堂讨论:“依然”是什么意思?(仍然)原来海底并不像海面那样波涛澎湃,也不像海面那样光线十足,越往下越黑。 (2)海底有光吗?你来读读相关句子。同学们,看,这就是深海里的光点,多么像布满星星的夜空啊。出示发光器官的鱼。播放发光水母。 师总结:同学们,深深的海底,宁静,黑暗,却有着点点星光,这多么神秘,多么奇异啊!让我们不由的发出赞叹,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的世界啊! 2.静中有声。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到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 (1)海底有什么声音?三个同学读。 (2)师顺势引导:“谁能够对他们的朗读提出建议和批评?”感受“窃窃私语”。 预设:应该轻声读,因为他们在窃窃私语。 ①什么是“窃窃私语”? (“窃窃”形容声音细小。“窃窃私语”指背着人轻轻地交谈。本课是比喻海底动物发出轻微的声音。) ②让学生用动作演示“窃窃私语”。 ③句子对比:海底的动物常常发出轻微的声音。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作者用这个词语赋予动物以人的行为,好像他们在说悄悄话,使它们更加可爱、动人。) ④是啊,小动物在“窃窃私语”呢?我想再读这句话,你会读的更好。 (3)海底的动物只有这几种声音吗?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什么? 除了这几种声音,还会有什么声音?你能继续说一说吗? 师总结:同学们,深深的海底一片安静,而当我们带上水中听音器,却能感受到各种格样的声音,这多么奇妙啊,不得不说,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的世界。 3.动物活动方法 (1)思考这段写了什么?围绕哪句话写的?中心句 (2)这段话围绕中心句写了哪几种动物的活动方法? (3)他们的活动方法是什么样子的? 小海参:慢,哪里看出来的?只能,4米,太慢了,真替她着急,你再来读读。 梭子鱼:快,几十公里,比火车还快,你来读读,把他速度快的特点表达出来。 章鱼与乌贼:利用反推力 贝类:“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地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抓住这句话,谈谈自己的体会。一个“巴”字,让我们仿佛看到这些贝类紧紧地抓住船底,生怕自己被落下,多么可爱啊!“ 免费”字,形象生动写出了贝类的运动状态,感受贝类的聪明,怡然自得。 (4)你还知道海底那些动物的活动方法吗?出示龙虾,吸盘鱼的图片。 师总结:说的真好,海底的动物种类上万种,他们的活动方式也是千姿百态,置身其中,我们不由得发出赞叹, 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4.植物差异 请学生说一说海底的植物有哪些差异。 从颜色;大小两个方面进行比较。 师总结:多种多样的植物,把海底点缀成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5.矿产资源 出示段落。有哪些资源。 师总结:现在海上建立了很多石油钻井平台,而人类开采的资源却是海洋矿产中及其微小的一部分,我们不得不说,海底真是个物产丰富的世界。 【设计意图:顺学而教,体会语言文字中感受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三、图片欣赏,感受奇异 海底世界,物产丰富,景色奇异,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海底图片吧。(出示图片) 四、美读小诗,拓展提升 学了这篇课文,想不想去去海底世界看看?虽然我们现在去不了,但是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愿望化作一首小诗,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我多想去看看 看看海底闪亮的星星 如同童话一般,感受它的神奇、静谧 我多想去听听 偷听他们的窃窃私语 嗡嗡,啾啾,汪汪,呼呼。。。。。。 听他们讲自己的故事,感受他们的悲喜 我多想去亲亲 亲亲海底的小海参 和他们一起慵懒的蠕动 我多想去摸摸 摸摸那长长的海藻 从根摸到头,和它一起随海水轻摇自己柔软的腰肢 我多想去 啊,美丽的海底世界, 我爱你的奇异, 爱你的富饶! 师总结:是啊,“海底世界真是一个景色奇特,物产丰富的世界!”     【设计意图:小诗的设计,帮助学生梳理课文内容,让学生续写诗歌,说一说,你想去做什么,为学生抒发自己的感情提供了一个平台,也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 五、作业 课外阅读《海底两万里》。 板书设计: 23、海底世界 景色奇异 静中有声 物产丰富 动物活动方式多样 植物差异大 矿产资源丰富 24、火烧云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理解和积累好词佳句;学习作者以及丰富的想象力;会照样子写“ABB”形式和用某种事物命名的表示色彩的词;学习作者在观察中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大胆想象,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展开丰富想象的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想象、交流,理解课文内容,能抓住课文中表现叙述顺序的句子了解叙述顺序,了解课文是按火烧云的“出现——变化——消失”的顺序叙述的;并懂得课文以“变”为主线,突出火烧云变化“多”与“快”两个特点;感受和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的变化;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感受大自然的壮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激趣:孩子们,你们看见过火烧云吗?(见过)知道火烧云是什么样的吗?(学生自由交流) 2.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火烧云图片供学生欣赏,并激情谈话:民间有一句谚语“早烧阴,晚烧晴。”它的意思是早晨的时候有火烧云就意味着这一天是阴天,如果在晚上出现火烧云就意味着明天是晴天,所以人们很期望它出现在傍晚。晚上的火烧云,甚是美丽,它和白天的云彩不同。我曾经仔细观察过火烧云的形态,它是橘红色的,这深深的颜色几乎渲染了半边天,非常美丽。再仔细看它,它的颜色由浅黄色变成了橘红色,和天空的颜色合为一体,就像是美术里的水彩画一样美丽。 3.导入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块学习课文《火烧云》,去领略一下大自然的壮美。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多媒体课件循环展示不断变化的火烧云图片。) 4.简介作者: 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女作家,原名张迺莹,曾用笔名悄吟,黑龙江呼兰县人。1927年在哈尔滨市第一女中读书,开始爱好文学和绘画。1932年到达上海,与鲁迅相识,来往密切。1933年写了《跋涉》、《旋风》等短篇。1935年她的代表作中篇小说《生死场》出版,这是最早反映东北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生活和斗争的作品之一。1936年去日本养病,写了短篇小说 《牛车上》、《家族以外的人》、《孤独的生活》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她回国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写了散文集《旷野里的呼喊》。她于1940年去香港,抱病勤奋写作,完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作品。1942年因患肺病逝世于香港。   她的作品还有《马伯乐》、《小城三月》,短篇集《牛车上》、《朦胧的期待》等。1958年出版了《萧红选集》。 选入小学语文课本的《火烧云》是她写的一篇散文。 二、诵读课文,初步探究。 (一)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或查字典学会文中的生字,联系上下文或借助生活积累理解课文中的词语。把读不通顺或难读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1)多媒体出示文中的生字词语,指名朗读,师生评议正音。指名领读,学生齐读。 (2)把课件上的生字词语变为单个的生字,指名朗读,师生评议正音。学生开火车读生字,边读边交流识记生字音、形的方法。(在读音上,要注意“盈”,后鼻韵母;“彤”,不要读成dān;“跪”,不要读成kuì;“蹲”,“模”在这里读mú。在写字上,要注意“武”,最后一笔不要加一撇;“威”,不要少写一撇。“镇”不要少写一横。) (3)分自然段开火车朗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的不正确的地方。 (4)相互交流,集中理解词语,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或生活积累把词语理解准确。 ①火烧云——傍晚,部分阳光透过云层,射出彩色的光芒形成霞光。而没有穿透云层的阳光使得云层的颜色呈现不同的色彩,形成了火烧云。 ②高寿——长寿,活到很大的年纪。 ③霞光——指日出或日落时阳光穿透云雾射出的彩色光芒。 ④紫檀色——紫檀木的颜色。色紫红。 ⑤笑盈盈——满脸笑容的样子。 ⑥红彤彤——形容很红。 ⑦金灿灿——形容像黄金一样发亮的颜色,鲜明耀眼。 ⑧百合——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白色或粉红色,花白色。百合色,就是百合花那样的颜色。 ⑨茄子紫——像茄子那样的紫色。 ⑩威武——课文指力量强大、很神气的样子。 镇静——神态镇定,情绪平静。 恍恍惚惚——课文指由于事物(火烧云)变化快而看不真切、看不清楚。 (二)自读课文,理清顺序。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划出表示描写顺序的词语,再想想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火烧云的?(板书: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 2.浏览课文,理清思路。 (1)看哪一自然段写的是火烧云上来,哪哪些部分写的是火烧云变化着,哪里又是写火烧云下去了?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读后同桌之间进行交流。 (3)教师评议并小结。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火烧云上来时,霞光照到地上的奇异色彩和光泽。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讲火烧云“烧”起来时的壮观景象,以及瞬息万变的颜色和形状。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讲火烧云下去的情景。 三、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四、作业 抄写本课生字词语。 24、火烧云 上来了 变化着 下去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自由朗读课文。 2.指名分节合作朗读。 3.教师范读。 二、品读欣赏,质疑再探。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1)火烧云刚上来时,作者主要抓住什么景物来写的?(板书:霞光) (2)天空的霞光照耀使地面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靠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指名朗读。 2.课件出示: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 (1)指名朗读。 (2)交流体会:这是一句开心的祝愿话。老人的胡子是银白的,在火烧云霞光的照射下,变成了金黄的,长金胡子的人是没有的,乘凉人用这句话表示对老人的美好祝福,充满了幽默与风趣,也表现了乘凉人喜悦心情。 3.如果你看到霞光照映的周围的一切都改变了颜色,景色是那么的美,甚至于连自己也变了颜色,你会是什么心情?(可能是惊奇、高兴、又惊又喜……) 4.鼓励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5.谈话过渡:这么美丽的霞光,不光使地面镀上了一层绚丽的色彩,连天上的云也变得更迷人了。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多媒体出示: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2.阅读交流。 (1)这一自然段中哪个字用得妙?(“烧”字用得。好)为什么?(一个“烧”字写出了火烧云的范围广大,气势宏伟,色彩艳丽。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人们把这些云叫做火烧云。) (2)“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中的“烧”可以用什么词语来替换呢?(红、铺、伸等)那作者为什么不用这些词语,而用“烧”字呢?(用“烧”字非常贴切,“烧”字既突出了火烧云的颜色是红的,又写出了云的动态,把云写活了。也点明了文章的课题。) 3.交流探究:这个自然段在课文中有什么样的作用?(这一自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是承接上文,点出这个火烧云是傍晚时的,太阳西落,首先照红了西边的天空,然后蔓延到东边。“好像是天空着了火”这半句既点明了什么是火烧云,又引起下文,具体写天空中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4.朗读感悟。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师生评议。 2.自由交流:这段主要描写了火烧云哪方面的变化?(这段主要描写了火烧云的颜色变化。)   3.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思考:第三自然段中描写火烧云颜色的词语有哪些?(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4.天空中的火烧云是不是只有这些颜色?(不是。)从哪句话中可以看出来?(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试着用“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种带比喻的形式来说说还可能有哪些颜色。(苹果绿、橘子红、杏黄、鸭蛋青……) 5.天空中那么多颜色的火烧云交织在一起,你能用恰当的词语来概括出火烧云颜色的多吗?(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绚烂多彩、色彩斑斓、五光十色、姹紫嫣红、色彩缤纷……) 6.这部分课文描写了火烧云的颜色多。你还能感受到什么?(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快。)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板书:颜色多 7.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读出对火烧云的赞美和喜爱之情,读出作者的惊喜。 8.这么多的颜色你都记住了吗?(学生口头完成课件出示的按课文内容填空,练习背诵,积累重叠式的词语——ABB。)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 )的,一会儿( )的,一会儿( ),一会儿( )。( ),( ),( ),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三、作业 背诵第3-6自然段。 板书设计: 24、火烧云 上来了:霞光 变化着: 迷恋 下去了:恍恍惚惚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指名分节合作朗读课文。 3.谈话过渡:火烧云的颜色色彩斑斓,瞬息万变,这节课我们再来了解它的形状变化。 二、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一)学习课文第4~6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第4~6自然段,思考: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又有什么特点?(形状变化多,变化快。)你是从哪儿知道的?(变化多:马、大狗、大狮子;变化快:一会儿、忽然、接着) 2.“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是什么样子的?(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很快,马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马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它又是怎样消失的?(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3.指导朗读:把这种有趣的情景用朗读表达出来。 4.“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大狗是什么样子的?(那狗十分凶猛,在前边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很快,大狗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5.“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大狮子是什么样子的?(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很快,大狮子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6.鼓励想象:火烧云的形状可能还会发生哪些变化?(学生自由发言) 7.火烧云形状的变化是这样多,这样快,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吗?(瞬间万变、瞬息万变、千变万化、千姿百态、形态万千、各种各样、变化多端……)板书:变化奇 8.教师小结:“马是跪着的”,“那条狗十分凶猛”,“一头大狮子……也是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这些描写将火烧云如马、如狗、如狮的形态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一会儿……变模糊了”,“忽然……也不见了”,“接着……看不到了”这些词句,反映了“马”、“狗”、“狮”变化匆匆,来无踪去无影的特点。 9.指导朗读火烧云的形状变化的内容,在朗读中表现出火烧云的有趣。 10.指导背诵:(按照课件的提示口头完成填空。)   一会儿,天空出现( ),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 ),腿( ),马脖子( ),尾巴可( )。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 )了。   忽然又来了( )。那狗十分( ),在前边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 )。跑着跑着,小狗( ),大狗也( )。 接着又来了( ),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 ),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 )很( )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 )。 1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4~6自然段,练习背诵。 (二)学习课文第七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七自然段,小组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2.小组派代表汇报发言,全班交流。 3.课件出示: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 (1)这句话中的“恍恍惚惚”是什么意思?(模糊不清,看得不真切的意思。) (2)为什么会“恍恍惚惚”?(天空恍恍惚惚的,是因为太阳落下去了,火烧云就要消失了的缘故。正因为这样,所以火烧云的形状是模糊的,既像这个,又像那个,这全凭人们的想象。)板书:恍恍惚惚 (3)“恍恍惚惚”说明了什么?(火烧云瞬息万变。) 4.课件出示: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 (1)“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这句话有趣吗?(有趣。)为什么?(这一拟人句说明了火烧云好像在故意逗弄孩子们,也表现了孩子们对变化莫测的火烧云迷恋的情感。) (2)课文最后一句“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在全文有什么作用?(做为全文的结尾,与开头一句“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形成首尾呼应,使全文结构严谨,同时也再一次显示了火烧云变化的神速,说明了火烧云是在很短时间内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然而,它留给人们的是欢乐与美好,迷恋与向往。)板书:迷恋 5.指导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读出孩子们心中对火烧云的留恋和火烧云下去后的惋惜。 三、总结全文,朗读背诵 1.教师小结:《火烧云》这篇课文,按照“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的顺序,着重从两方面描写火烧云的景象,一是颜色多,变化快;二是形状多,变化快。全文语言优美,描写生动形象,把火烧云的动态之美描写得淋漓尽致,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这篇课文的另一个特点是,想象丰富、有趣,能引起读者无限遐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的《呼兰河传》。 板书设计: 24、火烧云 上来了:霞光 颜色:多 变化着: 迷恋 形状:奇 下去了:恍恍惚惚 口语交际·劝说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运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2.了解和感悟劝告语言的特点和技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和感悟劝告语言的特点和技巧,能进行得体的劝告。 教学难点:体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在劝说他人的同时,自己也受到良好的启迪和教育。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设计一组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导入话题。 1.情境创设:我校三年级学生李大刚同学特别活泼好动,一下课就在楼道里跑来跑去,不是撞倒了这个同学,就是自己摔破了腿。同学们,你看到了会对他说些什么? 2.劝说导课。大家都想劝劝她,这节课,我们就来争当小小劝说家。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常见的生活场景来创设口语交际的话题,以此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热情。】 二、讨论劝说的艺术 1. 小组讨论。 还有一个同学叫王大明,他的教室在三楼,下楼时别的同学都能做到轻声慢步靠右行,唯独他喜欢坐在楼梯的把手上往下滑。同学们,你看到了会怎么办?是啊,王小明的行为太危险了,老师和同学看见了,都对他进行了劝说,他会听谁的呢?为什么? 课件出示: 小红:你怎么不遵守学校纪律呢?太不应该了! 小明:你这样做太危险了,有可能会撞到别人的。 老师:小同学,别这么玩!扶手很滑,如果没抓稳的话,你会摔伤的。 2.汇报交流,明确劝说的艺术。 (1)小红的劝说:指责的口吻,对方不易接受。 (2)小明的劝说:指出他的错误行为,但只从别人的角度劝说。 (3)老师的劝说:不光指出错误的行为,还从他自己的角度劝说, 这样更容易让人接受!因此更能打动人!看来劝说还真是一门学问,总结:那么劝说时要注意什么呢? 出示课件:1.注意说话的语气,要友好和善,不要用指责的口吻。 2.多从别人的角度着想,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3.角色扮演,体验劝说的艺术。 【设计意图: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探讨劝说的艺术,让学生在交流中感悟劝告语言的特点和技巧,在劝说他人的同时,自己也受到良好的启迪和教育。】 三、小组合作练劝说 1.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人需要我们劝慰,大家看一看: 课件出示: 情景一 有同学违反交通规则,横穿马路。我想对她说…… 情景二 表哥喜欢玩电脑游戏,一玩就是一整天。 情景三 爸爸特别爱抽烟,每天家里烟雾弥漫,他自己的身体抽坏了,我和妈妈也跟着“吸毒”。我想对他说…… 2.分组练习,每组练习一个。 3.全班展示 其他同学认真看,认真听,要做文明听众。 四、作业。 劝说自己的家人改掉不好的生活习惯。 板书设计: 劝说 注意说话语气 学会换位思考 习作·国宝大熊猫 教学目标: 1.针对教材提出的问题,搜集国宝大熊猫的相关资料信息。 2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从不同方面介绍国宝大熊猫。 3.语句要通顺,调理要清晰,内容要清楚明白。能适当的用上一些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初步学习整合大熊猫的信息,从不同方面介绍大熊猫。 教学难点:能恰当的用上一定的说明方法,文从字顺,条理清晰地写作。 教具准备:课件 学生搜集大熊猫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大熊猫的图片,交流搜集的大熊猫的信息。 1. 同学们见过真的大熊猫吗?在哪见过?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设计意图:出示大熊猫图片,让学生再现生活场景,便于学生思维的激活,激起表达的欲望。为后面的话题交流创设了轻松地氛围。】 2. 教师讲述,明确任务: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这节 课我们从不同方面来介绍大熊猫,让我们通过交流多一些对它的了解认识。 3. 出示交流的问题 (1)大熊猫是猫吗? (2)大熊猫吃什么? (3)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 (4)大熊猫身上哪些地方是白的?哪些地方是黑的? (5)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中国的国宝? …… 4. 组内交流,推选代表全班交流 教师相机板书: 样子 门类 分布 食物 数量……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学习抓住关键词提取信息的学习意识,为接下来的写作梳理提纲。】 5. 明确写作要求 (1) 整合信息,确定从几个不同的方面进行介绍。 (2) 信息要准确,语句要通顺,内容要清楚,结构要完整。 (3) 会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二、作业 整合资料,自主写作。 板书设计: 介绍国宝大熊猫 第二课时 一、展示作品,评价交流 1. 教师随机抽取小组学生作品展示,师生共同点评。 展示学生作品,先学生评价,老师再补充评价,点拨指导。 【设计意图:作品展示,更能彰显学生的成就,提升写作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认知,提升了学生的欣赏水平。】 二、组内互评,互改,教师巡视,相机关注指导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便于学生相互取长补短,互相促进,相互提升。】 三、作业 整理誊写 板书设计: 介绍国宝大熊猫 整理信息 学会使用说明方法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培养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并学会运用。 2.培养学生仿写句段的能力。 3.学写寻物启事,注意内容和格式。 4.观察字的结构,练习书写。 5.背诵经典句子。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仿写句段的能力。 教学难点:学写寻物启事,注意内容和格式。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导入: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说的是人的记性再好,也不如时常拿笔记录你认为有用的东西。所以我们要学会经常从文章中摘录有用的好词佳句并积累下来。 好词和佳句是两个概念。好词就是优美的词语,佳句就是对某种事物的描写和表达生动准确的句子。 积累词语能更好地帮助以后写作文,在脑海中形成一个词语小仓库,写起文章就不愁词句贫乏,还可以扩展知识面。咱们一起来看看课本上的小朋友积累了什么词语,并怎样运用的吧? 【设计意图:通过俗语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明白积累语言的重要性,并初步对好词佳句有所了解,有助于学生积累好词佳句时做好筛选。】 2.生读第一个句子,并说说“窃窃私语”的意思,同桌之间表演一下什么是窃窃私语。小组内点评运用是否恰当,再全班交流。 3.拿出积累本,在本单元的语文学习中你积累了什么好词佳句,和同学们一起交流吧。 (小组内交流记录的好词佳句,并推选出积累最丰厚的同学进行全班交流。) 4.你能运用你积累的好词语写个句子吗? (学生口头造句,同桌互相点评。) 5. 下边还有两个句子,是根据第一个句子仿写了第二个句子。 (1)大家看看第二个句子模仿了第一个句子的哪些方面? (修辞手法) (2)出示句子:清晨,小鸟在枝头放声歌唱,梳理自己美丽的羽毛,迎接新的一天。 你能仿写吗? 生练习仿写句子。 【设计意图:修辞手法从二年级就开始讲解,一直贯穿于小学语文学习,随时随地练习拟人等修辞手法为学生的说话写作打下基础。】 二、词句段运用: 1.过渡:交流平台中我们联系了句子的仿写,现在我们来看看句段的仿写。 出示“语句段运用”要求。 2.老师适当点拨。(要找出规律,明确仿写什么。每次模仿解决一个问题,不要贪多。或学习一种组句成段的方式,或者学习某一片段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段的运用。) 3.小组讨论交流写什么。 4.学生动笔练习。 5.讨论交流展评仿写句段。 【设计意图:仿写是写作的起始阶段,尤其是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学会仿写进而有所感悟并逐渐有自己的收获。让学生明确仿写的重要性,并初步了解怎样仿写。】 三、本课小结 主要学习了积累和仿写,这对大家的语文学习有许多的好处,希望大家重视。 四、作业 修改片段。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七 交流平台 学以致用 词句段运用 设问引思 第二课时 一、寻物启事 1.复习导入 上节课学习了积累和运用词句段,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一种应用文体。 大家知道,我们丢了东西都很着急,想快点找回自己丢失的物品,怎样找回自己丢失的物品,并能够让见到你丢失物品的人联系到你呢,这就需要用到“寻物启事”。即便现在有多种信息发布平台,寻物启事的基本构成要素依然是我们要掌握的根本。 2.同学们自己看课本例文,想一想寻物启事要有哪些构成要素。 3.小组交流讨论寻物启事的构成要素。 4.全班交流寻物启事的构成要素。 (标题、时间、地点、物品名称外观、失主) 5.假设你丢了自己的书包,请写一则寻物启事。 学生练习。小组交流批改。全班展示。 【设计意图:作为应用文体,必须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以日常学校广播为引领让学生思考寻物启事的构成要素,更容易让学生学会运用。】 二、书写提示 1.看看你的寻物启事,对自己的字满意吗?想不想把字写得更好一些。咱们接下来就进入书写提示,再多学几个把字写漂亮的小妙招。 2.根据泡泡提示观察课本上的两组字,说说你的发现。 3.“光说不练假把式”咱们就把你的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