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兽医微生物学习题.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341572 上传时间:2025-05-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兽医微生物学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兽医微生物学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兽医微生物学 习题 2 填空题 1.微生物按其大小、结构、组成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非细胞型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2.将细菌接种在液体培养基并置于适宜的温度中进行培养,其生长繁殖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分为______、 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4期        迟缓期 、 对数生长期  、 稳定期  、  衰亡期   3.细菌培养基按其物理状态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大类。        固体培养基 、 半固体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  4.细菌细胞除了与其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基本结构外,某些细菌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等特殊的功能结构。        荚膜 、 菌毛、芽胞、  质粒   5.病毒的复制周期包括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四个步骤。         吸附和穿入 、 脱衣壳 、 生物合成 、 组装和释放   6.临床上,引起畜禽感染疱疹病毒科成员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        鸡马立克氏病病毒  、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伪狂犬病病毒 7.细菌按其外形分为______、_____   和______三种类型及某些其他形态。        球菌   、 杆菌    、 螺菌 8.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 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和  ______   。          细胞膜 、 细胞质   、 染色质   、  核糖体   9.用于消毒灭菌的物理因素有    _______  、_____ 、______   和______    等。          温度  、 辐射 、 干燥   、 滤过  10.细菌培养基按其营养组成和用途不同可以分为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等。          基础培养基 、 增菌培养基  、 选择性培养基、  鉴别培养基 、 厌氧培养基  11.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的主要形式有    转化 ___ 、 ___  、  __   、 ____或_____等。        转化  、 转导  、  接合   、 溶源性转换或原生质融合   12.病毒按其核酸类型分为  ___  和  _____ 两大类。         DNA病毒  、  RNA病毒 13. 细菌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有 ________  和 _______ 两种,其中________ 不是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染色体、和质粒, 质粒。 14.细菌的菌毛有_______ 和_______ 两种 , 前者与_______ 有关, 后者具 有__________ 作用。        普通菌毛、和性菌毛、细菌粘附、传递遗传物质。 15.细菌的特殊结构有_______、 _______  、_______    和  _______  。        荚膜、鞭毛、菌毛、和芽胞。 16. 固体培养基是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 ,加热溶化经冷却凝固后即成;当加入 _______ 时,即成半固体培养基。        2-3%琼脂、0.3-0.5%琼脂 17. 培养基按其用途不同可分为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        基础培养基、增菌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厌氧培养基 18. 血清学试验一般需作两次,其血清分别取自疾病的_______ 和 _______ 。第二次抗体效价比第一次高4倍或4倍以上时方有诊断意义。        急性期、恢复期 19. 病毒对温度的抵抗力表现为耐 ______不耐_______ 。        冷、热 20. 肠道杆菌是一群生物学形状相似的有动力或无动力的革兰染色_______ 无芽胞杆菌,      随_______ 排出体外。        阴性、粪便 21. 化脓性球菌主要包括革兰阳性球菌如_______  、_______  、_______  和革兰阴性球菌如 _______   、_______  等。        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 22. ___________  试验阳性是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重要标志。        血浆凝固酶 23.卡介苗是___________ 失去毒力制成的人工主动免疫制剂,可用于预防___________ 。        牛型结核杆菌、结核病 24. 常用于消毒饮水和游泳池的消毒剂是 _______  和 _______  。        氯、漂白粉 25. 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包括充足的 _______ 、适宜的_______  、合适的酸碱度和必需的气体环境。        营养物质、温度 26. 兽医微生物包括 _______  、_______ 和 _______   三大部分。        细菌学、病毒学、其他微生物 27. 细菌的繁殖方式是_______ 。        二分裂 29.按溶血现象链球菌可分为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三大类 .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丙型链球菌 30.在鉴别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与肺炎球菌时常做____________ 、_______    试验.        胆汁溶解试验、菊糖发酵 31.将细菌接种在液体培养基并置于适宜的温度中进行培养,其生长繁殖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分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共4期。        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32.类毒素是由_______经甲醛处理制备而成,可刺激机体产生_______。        外毒素,抗毒素 33.测量细菌大小的单位是 _______ 。        微米/μm。 34.经革兰染液染色后,被染成紫色的是_______菌,被染成红色的是_______菌。        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 35.固体培养基是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加热溶化经冷却凝固后即成;        琼脂 36.巴氏消毒法常用于消毒 _______和_______。        牛奶和酒类 37. 病毒必须在_______内才能增殖,为_______型微生物。        活细胞,非细胞型微生物 38.定居于人_______和腔道中的微生物群叫做正常菌群        体表 39..对外界抵抗力最强的细菌结构是_______。        芽胞 40. 青霉素的抗菌作用机理是_______ 。        破坏细胞壁中的肽聚糖 41. 常用于饮水消毒的消毒剂是_______ 。        漂白粉 42. 维持细菌固有形态的结构是_______。        细胞壁 43. 细菌的基本形态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        球菌,杆菌,螺菌 44. 细菌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有_______和_______两种,其中_______不是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染色体和质粒,质粒 45. 病毒按其核酸类型分为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两大类。        DNA和RNA 46. 半固体培养基多用于检测细菌_______。        运动 47. 正常菌群对动物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等作用.        生物拮抗、营养作用、免疫作用和抗衰老作用 48. 手术室空气消毒常采用____________ 法。        紫外线消毒 49. 卡介苗是_______失去毒力制成的人工主动免疫制剂,可用于预防结核病。        牛型结核杆菌 选择题 1.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  A、 细胞壁   B、荚膜  C、细胞膜   D、细胞质    E、核质        ACDE 2.杀灭细菌细菌芽胞最有效的方法是: A 煮沸           B、紫外线杀菌   C、化学消毒剂    D、滤过除菌   E、高压蒸汽灭菌         E 3.影响消毒剂消毒效果的因素有: A、 消毒剂浓度、性质与作用时间   B 、温度   C 、酸碱度   D 、菌种与生长期   E 、环境中有机物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ABCDE 4.为防止耐药菌株的出现及扩散、临床上用药应采取哪些措施?  A、 治疗前做药物敏感试验   B、 足够剂量用药   C、 合理联合使用抗生素   D、 少量多次用药   E、 使用广谱抗生素        ABC 5.免疫的现代概念是:  A、免于疾患   B、机体抗感染过程   C、机体清除自身的损伤或衰老细胞的一种功能    D、清除和杀灭自身突变的细胞   E、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E 6.特异性免疫包括: A、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   B、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C、正常体液的抗菌作用   D、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D 7.关于病毒的特性,下列哪项叙述不正确? A、以复制方式增殖   B、只有1种核酸   C、属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D、对抗生素不敏感   E、对干扰素敏感        C 8.抗病毒感染中起局部免疫作用的抗体是:  A 、IgG  B、IgM  C、 IgA   D、 SIgA    E、 IgE        D 9.广义的细菌包括下列那些微生物?  A 细菌  B 衣原体  C  支原体  D 螺旋体  E 立克次体         ABCDE 10.与致病性有关的细菌代谢产物是: A 毒素 B 侵袭性酶  C 抗生素  D 细菌素  E 热原质         ABE 11.化学消毒剂的杀菌机制是: A 促使菌体蛋白变性           B 破坏细菌的DNA构型   C 干扰细菌的酶系统和代谢     D 损伤菌细胞膜    E 使菌体蛋白凝固         ACDE 12.因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腹泻多属于: A 内源性感染              B 外源性感染   C 交叉感染                D 环境感染   E 潜伏感染         A 13.条件性致病菌的致病条件是: A 细菌寄生部位的改变      B 机体免疫功能降低   C 细菌毒力变异            D 细菌侵袭力增强   E 菌群失调        ABE 14.宿主的天然抵抗力是: A 经遗传而获得      B 感染病原微生物而获得   C 接种疫苗而获得   D 母体的抗体通过胎盘给胎儿而获得   E 给宿主转输致敏淋巴细胞而获得        A 15.在机体抗病毒感染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 干扰素                  B 中性粒细胞   C 细胞毒性T细胞(CTL)  D 中和抗体    E 抗毒素        ACD 16.下列处理方法除哪项外均可灭活病毒?  A 加热100℃10分钟        B 反复冻融  C 置于液氮中              D 酸性消毒剂处理  E 碱性消毒剂处理         C 17.菌落是指: A.不同种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胞集团 B.细菌在培养基上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胞集团 C.一个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胞集团 D.一个细菌细胞 E.从培养基上脱落的细菌        C 18. 研究细菌性状最好选用哪个生长期的细菌: A.迟缓期;  B.对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  E.以上均可        B 19.属于专性厌氧菌的是: A.破伤风杆菌           B.大肠杆菌   C.痢疾杆菌             D.炭疽杆菌  E.脑膜炎球菌        A 20. 细菌的合成性代谢产物不应包括: A.色素  B.细菌素  C.热原质  D.维生素  E.以上均不是        E 21.有关热原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G—菌的热原质就是细胞壁中的脂多糖   B.可被高压蒸气灭菌所破坏 C.液体中的热原质可用吸附剂或过滤等方法除去 D.是许多G—菌、少数G+菌的一种合成性代谢产物        B 22.关于消毒剂作用原理是: A.使菌体蛋白变性           B.使菌体蛋白凝固   C.使菌体酶失去活性         D.破坏细菌细胞膜   E.以上均正确        E 23.引起菌群失调症的原因是: A.生态制剂的大量使用; B.正常菌群的遗传特性明显改变; C. 正常菌群的耐药性明显改变 D.正常菌群的增殖方式明显改变;  E. 正常菌群的组成和数量明显改变        E 24. 实验室常用干烤法灭菌的器材是: A.玻璃器皿;B.移液器头;C.滤菌器;D.手术刀、剪;E.橡皮手套        A 25. 带菌者是指: A.体内带有正常菌群者  B.病原菌潜伏在体内,不向体外排菌者   C.体内带有条件致病菌者 D.感染后,临床症状消失,但体内病原菌未被彻底清除,又不断向体外排菌者 E.感染后,临床症状明显,并可传染他人者        D 26.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叙述,错误的是: A.在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形成   B.与生具有,动物皆有之   C.对某种细菌感染针对性强 D.与机体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E.对入侵的病原菌最先发挥作用        C 27.被狂犬咬伤后,最正确的处理措施是 A.注射狂犬病毒免疫血清+抗病毒药物   B.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抗病毒药物 C.清创+抗生素   D.清创+接种疫苗+注射狂犬病毒免疫血清 E.清创+注射狂犬病毒免疫血清        E 28. 控制病毒遗传变异的病毒 成分是 A.染色体;  B.衣壳;    C.壳粒;     D.核酸;     E.包膜        D 29. 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周期过程,正确的描述是 A.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成熟及释放  B.吸附、脱壳、生物合成、成熟及释放 A 30. 维持细菌固有形态的结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荚膜  D.芽胞  E.细胞质        A 31.类毒素是 A.抗毒素经甲醛处理后的物质  B.内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而保持抗原性的物质 C.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而保持抗原性的物质   D.细菌经甲醛处理后的物质 E.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并改变了抗原性的物质        C 32.关于菌群失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菌群失调进一步发展,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症就可称为菌群失调症; B.菌群失调症又称为菌群交替或二重感染; C.长期使用抗生素会改变正常菌群成员的耐药性,从而引起菌群失调症; D.可使用生态制剂治疗菌群失调症;E.内分泌紊乱也会引起菌群失调症        E 33. 血清,抗毒素等可用下列哪种方法除菌 A.紫外线照射    B.高压蒸汽灭菌   C.滤菌器过滤   D.巴氏消毒法        C 34. 紫外线杀菌原理是 A.破坏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结构   B.使菌体蛋白变性凝固   C.破坏DNA.构型  D.影响细胞膜通透性 E.与细菌核蛋白结合        C 35. 芽胞与细菌有关的特性是(   ) A.抗吞噬作用;         B.产生毒素;  C.耐热性;             D.粘附于感染部位;  E.侵袭力        C 36. 下列有关菌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分为S、R和M型菌落;  B.肉眼可见;   C.由一个细菌形成; D.一个菌落包含成千上万个细菌  E.在液体培养基上生长        E 三、简述题 1.简述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构成及其异同点。         革兰氏阳性菌        革兰氏阴性菌 细胞壁厚度 厚(20-80nm) 薄(10nm) 层次  主要为1层肽聚糖层 2层,肽聚糖层和外膜层 是否含磷壁酸 有  无 脂多糖 无  有 对青霉素敏感性 高   低或不敏感 对溶菌酶敏感性     高         敏感性相对较低 2.简述鸡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程序。 ⑴ 病料的采集和处理  可采集病鸡呼吸道分泌物、脾脏、血液、脑组织,按1:5的比例假入灭菌的生理盐水或缓冲液,用研磨器将组织研碎制成20%的悬液,反复冻融2-3次,5000r/min离心20分钟,取上清,用灭菌滤器过滤除菌或加抗生素杀灭病料中杂菌 ⑵ 分离培养  将处理好的病料经尿囊腔接种9~11日龄无母源抗体的鸡胚,37℃孵育,每天照蛋2次,弃除24小时内死亡胚,收集24 -96小时死亡胚,96小时内未死亡胚取出。 ⑶ 收集鸡胚尿囊液 采用血凝试验检查是否有血凝活性,对有血凝活性分离物应用标准的抗新城疫病毒,采用血凝抑制血清学试验对病毒进行鉴定。 确定为新城疫病毒后对病毒的致病性做进一步鉴定-  致病性试验 3.简述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程序。 答案:取病料接种于麦康凯琼脂或伊红美兰琼脂,37℃培养24小时,挑选麦康凯琼脂上红色菌落,或伊红美蓝琼脂上中心暗蓝黑色并有金属闪光的菌落,进行纯培养。 对获得的纯培养物进行生化鉴定  接种TST琼脂(发酵乳糖或蔗糖使斜面和底层变黄,不发酵乳糖或蔗糖,仅发酵葡萄糖时,底层变黄,斜面变红)及常规的生化项目鉴定。 血清型鉴定   应用抗O、K、H抗原标准血清进行血清学定型 采用肠结扎试验或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毒素进行鉴定。 4.简述细菌内毒素和外毒素的差异。 区别        内毒素        外毒素 来源        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阳性及部分革兰氏阴性菌 存在部位       细胞壁成分,裂解后释放        活菌中释放或细菌溶溃后散出 化学成分       脂多糖        蛋白质 稳定性        160℃,2-4小时破坏        60-80℃,30分钟被破坏 毒性作用       较弱,作用大致相同        强,对机体器官有选择性的毒害作用,引 起特殊的临床表现 抗原性    弱,刺激机体产生的中和抗体作用弱; 强,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 甲醛处理不形成类毒素        甲醛处理脱毒形成类毒素 5.布氏杆菌包括哪些种?主要感染哪些宿主动物? 种                      感染动物 马耳他布氏杆菌      绵羊、山羊、牛、猪等,也可感染人 流产布氏杆菌       牛、骆驼、绵羊、鹿等 猪布氏杆菌          猪 、鹿、兔、犬、马、啮齿动物等 绵羊布氏杆菌       绵羊等 沙林鼠布氏杆菌      沙林鼠等 犬布氏杆菌          犬等                以上布氏杆菌均有可能感染人 6.病毒颗粒的基本结构如何?画出模式图。 完整的病毒颗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核酸构成病毒的基因组,为病毒的复制、遗传和变异等功能提供遗传信息。由核酸组成的芯髓(核芯)被有蛋白质壳粒组成的衣壳包裹,衣壳与芯髓在一起组成核衣壳。有些病毒在核衣壳外面尚有囊膜包裹,又称为有囊膜病毒 7. 简述大肠杆菌的致病特点。 (1)普通大肠杆菌:引起化脓性炎症,是肠道正常菌群的组分。在寄居部位改变、局部或全身抵抗力降低时可发生化脓性感染。如伤口化脓、胆囊炎、败血症等。 (2)急性腹泻 ①肠产毒大肠杆菌(ETEC):是儿童和旅游者腹泻的主要病原体。可产生耐热肠毒素和不耐热肠毒素、定居因子。 ②肠致病大肠杆菌(EPEC):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具有高度传染性,严重可导致死亡。主要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上段繁殖而致病。致病物质是细胞毒素。 ③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多侵犯较大儿童和成年人,引起类似菌痢的腹泻。主要侵入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生长繁殖,产生内毒素,引起炎症和溃疡。 ④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可产生与志贺痢疾杆菌类似的毒素,引起出血性结肠炎。 8. A型流感病毒为何容易引起大流行? 答案:主要的原因是A型流感病毒的HA,NA容易发生抗原转变。构成HA,NA的大部分或全部氨基酸均可发生改变,出现抗原性完全不同的新亚型。变异由量变积累为质变。当新的流感病毒亚型出现时,人群普遍对其缺乏免疫力,因而容易引起大流行,甚至世界大流行。 9. 简述病毒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 答案:病毒的基本结构是指所有病毒都具有的结构,包括核酸内芯和蛋白衣壳,两者合称衣壳体。在无包膜病毒(裸病毒)衣壳体即为病毒体。病毒的特殊结构是包膜和须触。 (1) 病毒的核酸内芯:位于病毒体的最内部,是其生命遗传中枢,与其他细胞型微生物不同的是,它仅含有一种核酸即DNA或RNA,据此将病毒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两大类。病毒核酸分子是病毒的遗传信息载体,它控制和指导病毒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复制和增殖。 (2) 蛋白衣壳是包囊或镶嵌在病毒核酸内芯外面的蛋白质结构,由若干个衣壳亚单位即壳粒构成。每个壳粒含有1~数个多肽。 (3) 包膜或称囊膜:为包膜在某些病毒核衣壳外面的肥厚但较疏松的膜样结构,主要由类脂质和糖蛋白构成。含有包膜结构的病毒称为有包膜病毒。 病毒包膜的类脂质是宿主细胞的成分,有些病毒从宿主细胞表面获得,如正粘病毒科、副粘病毒科病毒;有些病毒源于宿主细胞胞质内膜,如虫媒病毒;有些病毒则来源于宿主细胞核膜,如疱疹病毒。病毒包膜中类脂质使其病毒对脂溶性溶剂具有敏感性,并使其病毒对宿主细胞具有“种”特异性以及特定的侵入部位。     病毒包膜的粘蛋白,其中蛋白质由病毒自身合成,而碳水化合物成分源于宿主细胞。包膜的表面为粘蛋白或蛋白质构成的包膜子粒称为刺突,镶嵌于包膜的类脂质中。例如,正粘病毒科病毒包膜上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二种刺突,均与病毒的致病性及免疫性密切相关。 (4)须触:病毒的须触是无包膜病毒中的某些病毒表面所特有大头针状结构,例如腺病毒核衣壳20面体12个顶角个长出的细长须触,与该病毒的吸附、侵害其敏感细胞、凝集红细胞及病毒型别分类均有关。 10.简述革兰染色的原理、主要步骤,结果及其实际意义? 1)原理: ①G+菌细胞壁结构:较致密,肽聚糖层厚,脂质少,酒精不容易透入并可使细胞壁脱水形成一层屏障,阻止结晶紫-碘复合物从胞内渗出。 ②G+菌等电点(PI2-3):比G+菌(PI4-5)低,在相同pH染色环境中,G+菌所带负电荷比G-菌多,故与带正电荷的结晶紫染料结合较牢固,不容易脱色。  ③G+菌体内有核糖核酸镁盐与多糖复合物。 (2)革兰染色的方法:细菌标本固定后,先用结晶紫初染,再用碘液媒染,使之生成结晶紫-碘复合物,然后用95%酒精脱色,最后用稀释的复红复染。可将细菌分成2类,不被酒精脱色仍保留紫色者为革兰阳性菌;被酒精脱色后复染为红色者是革兰阴性菌。 (3)用途:细菌形态鉴定、菌种鉴定 (4)意义:鉴别细菌:可分为2类、研究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选择抗菌药物、研究细菌对结晶紫的敏感性、细菌的等电点、指导临床用药有重要意义。 11.简述链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及所致的疾病有哪些? (1)致病物质:脂磷壁酸、M蛋白、侵袭性酶(链道酶、链激酶)、链球菌溶血素、致热外毒素。 (2)所致疾病:化脓性感染、中毒性疾病,如猩红热、变态反应性疾病(风湿热几急性肾小球肾炎) 12.细菌群体生长繁殖可分为几个期?叙述各期特点。 答案:分4个时期: (1)迟缓期:细菌被接种于培养基后,对新的环境有一个短暂的适应过程。因细菌繁殖极少,故生长曲线平缓稳定,一般为1~4小时。此期细菌菌体增大,代谢活跃,为细菌进一步分裂增殖而合成充足的酶、能量及中间代谢产物。 (2)对数期(指数期):此期细菌大量繁殖,活菌数以恒定的几何级数极快增长,持续几小时至几天不等,此期细菌形态、染色和生物活性都很典型,对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十分敏感,因此,研究细菌的生物学性状以此期细菌为最好。 (3)稳定期:该期细菌总数处于稳定状态,细菌群体活力变化较大。此期细菌死亡数与增殖数渐趋平衡。细菌形态、染色和生物活性可出现改变,并产生很多代谢产物如外毒素、内毒素、抗生素等。细菌芽孢一般在该期形成。 (4)衰亡期:随着稳定期发展,细菌繁殖越来越缓慢,死亡细菌数明显增多,与培养时间成正比。此期细菌生理代谢活动趋于停滞,细菌形态呈现肿胀或畸形衰亡,甚至自溶。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